世界人口歷史
『壹』 世界人口的人口歷史
根據現代分析,人類在大約公元前七萬年遭遇了種群瓶頸。起因可能是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多峇湖大型火山爆發造成的巨災所影響。從那時起,世界總人口長期停滯在一百萬左右,大家都通過狩獵採集為生,而這種生存方法使得人口沒有條件快速增長。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一萬一千年,人們開始發展農業為止。在此之前,世界人口從未超過1,500萬人。
當人們開始大規模發展農業後,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公元前8000年全世界有人口五百萬人;公元1年全世界有大約兩億人;而到公元4世紀,光羅馬帝國就居住有大約五千萬人以上。
然而,世界人口的增長又因為瘟疫、戰爭等影響而有所波動。以歐洲為例,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得八世紀歐洲的人口比公元541年減少了大約一半。隨後歐洲的人口又有所增長,到1340年,歐洲大約有七千萬人。14世紀主要發生在歐洲的黑死病又使得世界人口從1340年的大約4.5億,減少到1400年大約3.5至3.75億。歐洲隨後花了約200年的時間來恢復到1340年時的人口水平。而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人口也經歷了巨幅波動。根據估計,1393年中國大約有6,500萬人,比1200年的1.23億減少了約一半。主要是宋朝至元朝長期發生戰爭的原因。1368年明朝建立時中國的人口大約是6,000萬人。到1644年明朝滅亡時,人口增長到約1.5億。
英國的人口在1650年達到560萬人。比1500年的260萬有所增加。十六世紀歐洲掀起的殖民潮也為世界人口增長做出了貢獻,因為殖民者往往會將殖民地較為先進的農作物(例如玉米、紅薯)帶到其它地區推廣以增加糧食產量。
1500年的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人口約有五千萬至一億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北美洲約有兩百萬至一千八百萬人。然而,歐洲人卻把一些當地土著從未遇到過的傳染病也帶到了北美,由於當地人還沒有建立起這些疾病的免疫力,估計當時的北美原住民有90%是因為感染上傳染病而死。 隨著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的展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嬰兒存活率大幅上升,人均壽命也有所延長。以英國為例,1730-1749年,英國有74.5%的兒童在五歲前即夭折,在1810-1829年,這一數字降為31.8%。1700年起歐洲人口開始劇烈上升,到1900年已經達到4億,比1700年的一億人翻了四倍。而1900年時的歐洲人口佔了全世界人口約36%。
在19世紀,強制種痘已經在西方國家展開,而醫療衛生設備也在這些地方普及開來,西方國家人口增長速度也不斷上升。英國的人口更是每五十年便翻一番。1801年,英國有830萬人;在1901年,人口增加到3,050萬人;而在2006年,則有超過六千萬人。美國的人口也從1800年的530萬增長到1920年的1.06億。在2010年,美國已經有超過3.07億人。
二十世紀初和中葉的蘇聯人口經歷了較大起伏。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截止到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喪失了約九千萬人。隨後蘇聯的人口平穩增長,但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人口又陷入停滯。2012年俄羅斯有1.43億,比1991年的1.48億有所減少,如果人口發展形勢不變,到了2050年,更會降到1.07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世界進入相對和平的時期,科技、醫療水平持續改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十分迅速。這些國家主要來自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中國為例,1850年的清朝約有4.3億人,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有5.8億人。盡管戰爭不斷,一百多年間人口還是增長了1.5億。從五十年代起,中國的人口也迅猛增長,1982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超過十億;現今,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數迫使中國政府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以減緩人口增長。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在1750年約有1.25億人,1941年達到3.89億;而當前印度已經有超過12億人口。印尼爪哇地區的人口從1815年的五百萬人升到當前的1.3億人。墨西哥的人口從1900年的1,300萬增長到2009年的1.12億。非洲的肯亞人口也從1920年的290萬增長到當前超過3,700萬。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教育水平提高,這些國家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人口增長放緩的跡象。這主要體現在出生率開始下降,並由之而來的老齡化趨勢與死亡率上升。在一些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人口已經開始逐漸減少。 估計世界在1804年左右突破10億人。隨後用了大約123年於1927年突破20億;緊接著在1960年突破了30億大關,這期間僅用了33年;1974年,世界人口花了14年突破40億;1987年花了13年突破50億;1999年花了12年突破60億;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11年10月世界人口突破70億;而美國人口調查局則顯示全世界在2012年突破70億人,距離1999年裡程碑花了約13年。
『貳』 70年前世界總人口為多少
約為24億
70年前即1945年,根據世界人口歷史圖集——全球綜述給出的數據,在1950年,世界人口約為25億,1925年世界人口為20億,據此推斷1945年世界總人口約為24億(或略少於24億)
『叄』 世界人口發展的3個歷史階段
世界人口發展的歷程,大致經歷了3個歷史階段。
1、高、高、低階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直到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人口發展絕大部分處於這個階段。據估算,本階段人口總數很少,每200km2少於1人,平均每千年增長20‰。
2、高、低、高階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們生活和醫療衛生水平也有顯著改善,世界人口於公元1600年達到了5億。到1800年,經過200年人口達到10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人口增長達到了歷史高峰,出現了人口爆炸的局面,以至在300年來人口增加了約10倍。
3、低、低、低階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
由於各種原因,歐美發達國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呈現了下降的趨勢,有些國家出現了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現象,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依然繼續增長從全球來看,人口增長速度開始減緩,但全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億人。
『肆』 世界歷史人口
xx年前全世界人口大約500萬左右;1830年世界人口達到10億;1930年世界人口達到20億;1960年世界人口達到30億;經過15年,1975年世界人口達到40億;又過12年,1987年世界人口達到50億。2000年世界人口已達到63億
『伍』 19世紀初世界人口總和是多少知道的告訴下,最好詳細點的!
聯合國人口組織宣布,1987年年中,世界人口達到 50.26億。
史前時期世界人口的數量由於缺乏文字記載,一般只能憑借當時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可能范圍和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養的人口數進行推斷。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 15000年前,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范圍比今天小得多,估計僅有約4000萬平方公里。
此外,根據對殘留的原始部落的生產力水平遺跡的分析,估計當時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供養約0.08人。蘇聯人口學家Б.И.烏爾拉尼斯推斷公元前15000年的世界人口約為320萬人。有了文字記載以後,尤其有了人口統計和人口普查,對世界人口數量的估算變得越來越可靠。
烏爾拉尼斯估算,公元前500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3000萬,公元元年為2.3億,公元1000年為3.05億,1650年為5.5億,1900年為16.56億,1950年達25.01億。
世界人口史
世界人口史還是一部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歷史。在人類社會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組成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占據統治地位。出生率和死亡率年平均都高達30~50‰,人口增速極低,人口平均壽命很短,人口素質差。
這種人口再生產類型與以手工操作為技術基礎的經濟類型相適應。19世紀,歐美地區出現第一次人口革命,即死亡率從長期保持的高水平降下,並不可逆轉地走向低水平。由於生育率仍高,人口增長開始加快。
工業化先行者英國的年平均人口增長率在19世紀中期和晚期劇升到1~1.5%的歷史最高峰值。歐美地區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高低」轉變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組成的人口再生產類型。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地區又爆發第二次人口革命,即生育率從長期保持的高水平降下並不可逆轉地走向低水平。
這是經濟發展愈益主要依靠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科學的避孕節育知識、技術、葯具傳播的結果。於是,歐美地區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出現了最後一次轉變,成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這種再生產類型的最新數量表現,可用1987年數據說明:發達國家和地區出生率 15‰,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長率5‰。20世紀下半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爆發了第一次人口革命,結束了漫長時期保有的「高高低」人口再生產類型,代之以「高低高」類型。
1987年,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生率水平是32‰,死亡率是11‰,人口自然增長率是21‰。就全世界而言,由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人口佔大多數,1987年的人口再生產也呈「高低高」狀:出生率28‰,死亡率11‰,自然增長率17‰。
『陸』 縱觀世界人口的發展歷史,人口增長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各階段人口增長的特點是什麼
三個階段,第一是人口增長期,特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第二是人口緩慢增長期,特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第三是人口負增長期,特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變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柒』 從古代到現代的世界人口總數年鑒
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3億
聯合國2月28日發布人口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3億。1804年世界人口總數是10億,1999年突破60億。
目前世界人口年均增長1.2%,即年增加7700萬左右。
全世界60歲以上的老人有6.06億,2050年將上升到20億。那時,80歲以上老人將達4億,100歲以上老年人也將有320萬。
世界人口的歷史變化:據科學考證,公元前100萬年,世界人口僅1-2萬人。在舊石器時代,世界人口翻一番要3萬年之久;到公元初,世界人口翻一番縮短到1000年;而到了15世紀中期,世界人口翻一番則縮短為15年。1830年,世界人口達到第一個10億;1930年突破20億;1960年達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7年達到60億!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分別縮短為100年;30年;15年;12年;10年!世界人口的列車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前飛奔,等待人類的又是什麼呢?
消費需要的增長,導致了生態失衡:為了養活增加的人口,必須擴大用於生產糧食的耕地和牧場。
世界耕地在19世紀初僅有4.5億公頃(1公頃=1萬平方米),其後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耕地面積也在迅速擴大,現在已達15億公頃左右,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10%;另外,牧場面積約有30億公頃,這樣耕地和牧場面積總和占陸地面積達30%,剩下的50億公頃土地完全是無法利用的沙漠、凍土帶,其餘是森林。耕地和牧場的迅速增加嚴重破壞了森林。
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壟斷性地使用著佔地球陸地1/3強的土地,這對其它生物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導致物種滅絕的加速。
據世界糧農組織的估計,為了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過量地砍伐樹木,以及毀林造田、開辟牧場,使世界熱帶森林面積每年減少1130公頃,而造林面積只有毀林面積的1/10,致使全球每年損失500-700萬公頃的可耕地。
城市化的發展,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也使得可耕地大量減少。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報告,到2000年,世界上將有一半(即30億)人生活在城市,為此,居住、交通、工業、市政及其他生活設施的建設佔用大量耕地。
排污量的增加加重了環境污染和破壞: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份題為「世界能夠得到拯救嗎?」的報告中指出,從本世紀初至今,全世界人口增加了3倍,世界生產總值卻增長了20倍,礦物燃料使用量增加了10多倍。1900年-1985年間,全球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增加6倍,氮氧化物增加10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1990年全世界農葯銷售額達到500億美元,是1975年的10倍,由此而帶來的一系列惡果是可想而知的。
『捌』 世界歷史上的人口增減
還有,朝代更替、戰爭平凡時期,人口也是減少,之後人口就會增長
『玖』 1949年時全世界的人口是多少
1949年年末,中國人口6.1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5%,所以世界總人口為24.48億。
世界人口在14世紀50年代的黑死病和歐洲大飢荒時期後就不斷地增長,當時的世界約有3.7億人。隨後由於戰爭等因素,增長速度時快時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50年代起,由於導致人口增長放緩的因素(如戰爭和飢荒)的減少,世界人口增長速率明顯加快——每年超過1.8%。
這一狀態持續到1970年。1963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達到了歷史峰值。隨後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觀發生改變,人口增長率逐漸下降。2011年,世界人口增長率約為1.1%。預計2040年前,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
(9)世界人口歷史擴展閱讀
人口增長狀況
人口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從1954年起,聯合國幾次召開世界性人口會議。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開羅召開的第三次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來自18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第一次將人口問題與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
會議最後通過了《行動綱領》,呼籲各國加強在人口與發展領域的合作,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1999年6月30日至7月2日聯合國召開人口和發展特別會議,再次從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解決人口問題的重要性。
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995年7月11日在倫敦發表的世界人口報告說,1995年世界人口總人數為57億。文盲為9.6億,其中2/3是婦女,1∕3為兒童。據推測,全球每年增加人口數量將保持在8600萬以上。
到2015年世界人口將達71─78億,到2025年將超過80億,到2050年將達到94億。據科學家的分析,到208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頂峰,為106億,在此後將逐漸下降,到21世紀末降至103.5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口
『拾』 世界人口歷史
xx年前全世界人口大約500萬左右;1830年世界人口達到10億;1930年世界人口達到20億;1960年世界人口達到30億;經過15年,1975年世界人口達到40億;又過12年,1987年世界人口達到50億。2000年世界人口已達到6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