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歷史
秦朝的祖先是商朝的大臣飛廉和惡來,周滅商後繼續反抗周,失敗後被貶為奴隸,為周王室養馬。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戍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5]
秦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
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吸納了大量在山東六國不被重用的人才,比如范雎,李斯,蒙恬的祖先,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Ⅱ 秦朝歷史簡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秦王嬴政當政以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兼並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實現了全國之大一統。秦朝就此確立,首都設在咸陽。秦王嬴政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過「五帝」,所以兼采二者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的專稱。他自命是秦「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子孫將是「二世」、「三世」......以至無窮。
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分掌政務、軍務及監察;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設縣,縣下又有鄉、亭、里等基層組織。這樣,全國由上到下均置於皇帝及其家族的嚴密統治之下。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全國修建馳道、直道,興建水利,築靈渠,銷毀兵器,又大規模遷移富民集中首都咸陽;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統一文字,把簡化了的字體小篆作為標准字體,通令全國使用。接著,又出現了一種比小篆書寫更簡便的字體隸書。現在的楷書,就是從隸書演化來的。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文化交流。統一車軌和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准,便利了經濟的發展。在農業方面,秦實行「強本抑末」,允許土地私有及自由買賣。確立土地私有,統一戶籍管理;此外,秦始皇還以首都咸陽為中心,廣修通往全國的馳道。而他自己則沿著新修之馳道,多次巡視全國各地,四處勒石記功。
秦始皇的一系列大一統措施,自然是為了建立其家族萬世一系的統治,但其創立的制度,往往為歷代王朝所遵循,它奠定了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文化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言論自由。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規定除了秦國的歷史記載,一切史書都燒掉;民間所藏,除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外,其餘《詩》、《書》、百家語全部焚毀;誰要是再談論《詩》、《書》,就殺頭;以古非今的人則滿門抄斬。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後議論秦始皇貪權專斷、濫用刑罰。秦始皇加以追查,下令搜捕對朝廷不滿的儒生,一共捉到四百六十人,全部加以活埋。這兩件事,歷史上叫作「焚書坑儒」。
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統一措施外,秦始皇也注重對外開拓,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中國版圖大定。當時秦朝疆域西自隴蜀,東至遼東,北起大漠,南抵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形成後來中國領土之基礎。而秦代彪炳武功之最好見證,莫過於萬里長城之修築了。長城,原是戰國時期燕、趙、秦諸國加強邊防的產物。當時,居於中國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時時南侵,為了對付這種擾攘,北方各國便各自築城防禦。秦朝後,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又將原來燕、趙、秦三國所建的城牆連接起來,加以補築和修整。補築的部分超過原來三國長城的總和,成為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寧東部的「萬里長城」(今長城為明代重修,西起嘉峪關,東迄山海關,全長六千多公里)。
秦代建設還包括修馳道、築溝渠。如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214年,令史祿監修長達六十多里的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秦始皇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和安排身後的歸宿,征調了數百萬民工,大肆修築宮殿和陵墓。宮殿以阿房宮(今陝西西安阿房村)最著名,東西五里,南北千步,規模盛大,直到秦始皇死時都未建好。而他為自己精心策劃的墳墓──驪山陵,也先後修了三十六年,到他死去時才勉強竣工。近年來在它東面發現了大型兵馬陶俑坑,內有武士俑約七千個、駟馬戰車一百多輛、戰馬一百餘匹,以及數千件各式兵器,被中外人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 此外,秦始皇橫征暴斂,求不死葯,在全國大規模巡遊玩樂。特別是毫無限制地徵發徭役,徵收重賦,刑罰殘酷。始皇末年,全國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滿聲中。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在巡遊南方回歸山東至河北道上病死。丞相趙高與李斯結謀殺害了太子扶蘇,另立其弟胡亥繼位,即秦二世。二世昏庸,在趙高的操縱下,其暴政比始皇時有過之無不及。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終於爆發了以戍卒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起義烽火迅速蔓延,各地反秦力量都來參加。六國舊貴族的殘余勢力、秦國的下級官吏和地方勢力也都起來反秦。秦軍大敗。但起義軍內部矛盾很快出現,相互仇殺。反秦斗爭遂由六國舊貴族之後項羽與原秦下級官吏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攻秦。這時趙高已殺丞相李斯,又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一戰,秦軍被殲殆盡。子嬰使人殺了趙高。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至咸陽城外壩上,子嬰出城降,秦亡。歷史進入了以項羽為首的「楚王」和以劉邦為首的「漢王」的「楚漢戰爭」階段。前202年,項羽敗死,劉邦即漢朝皇帝位。
秦朝在歷史上雖然為時很短,但它對後世的影響卻極其深遠。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大陸,除西部、西南部和東北部的邊疆地區尚未開發外,其版圖基本沿用至今;始皇時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權制度,也基本上為後世歷代王朝所繼承;秦代修建的萬里長城,至今仍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但秦始皇的統治卻是歷史上少見的殘暴統治,因此它很快又被人民起來推翻,成為短命王朝。
Ⅲ 秦朝有多少年歷史、
秦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共持續了14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前210年,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其子胡亥即位,為秦二世。秦王朝雖在歷史上擁有巨大影響,但濫用民力,統一僅十五年。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滅亡。
(3)秦朝歷史擴展閱讀
「秦人」,更喜愛稱「漢人」秦朝樹立後取「秦」為國號,始皇北擊匈奴,克服百越,進一步擴展鞏固了「秦人」使用范圍。可在華夏民族內部,秦朝人並不自稱「秦人」,他們好像更喜愛後來的「漢人」。漢人的「漢」雖源自劉邦,但並不是劉邦自個的挑選,而是被迫無奈才承受的。
秦末群雄蜂起,項羽和劉邦實力最強,各路人馬搶先滅秦,約好「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沛公劉邦最先攻入關內,本該獲封關中王,但卻出了大變故。
Ⅳ 秦朝歷史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歷經公元前221年 至 公元前206年,前後相傳三代,延續十五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和趙佗率50萬大軍,發動了征服嶺南越族的戰爭。由於屠睢採取歧視越人的政策,急於推行秦的暴政,引起了越人的全面反抗。戰爭中主帥屠睢被越人擊殺。由於糧食匱乏、主帥被殺,戰爭陷入了對峙階段,為了扭轉兵力不足、糧草供給的困難局面,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監御史史祿在今廣西境內開鑿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為嶺南的統一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囂和趙佗再次進攻百越各部族。秦軍勢如破竹,很快整個嶺南地區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帶領30萬大軍北伐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並且在那裡重設九原郡。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發大量民工,將原秦、趙、燕舊時長城,隨地形修築連接,重新加固,修建成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不久秦始皇命人在咸陽城外挖個大坑,把460多個方士和儒生全都給活埋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巡視。陪同者有丞相李斯、小兒子胡亥以及掌管車駕的宦官中車府令趙高等。途中秦始皇中暑,病情很快惡化,遷到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立下遺囑由大兒子扶蘇繼承皇位。趙高拉攏李斯欲篡改遺囑。李斯起初不同意,可是害怕自己遭胡亥陷害,最後終於和胡亥、趙高結成一夥。他們偷偷毀掉秦始皇的遺囑,並假造一封叫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的遺囑,派親信使者送了出去。扶蘇接到假造遺囑後,不辨真假,哭後自殺。蒙恬不肯自殺,被趙高派去的使者抓起來,下獄後被迫服毒而死。
公元前209年7月初,官府徵集陽城一帶的數百名貧苦農民到漁陽(今北京密雲縣)戍邊駐守,陳勝、吳廣為屯長,行經大澤鄉時二人率眾起義。不久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分派葛嬰攻取陳、蘄二縣;鄧宗進攻九江郡;又以武臣為將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率軍3000攻奪趙地;令周市收復魏國舊地;西線由假王吳廣率領周文與宋留作戰,其中周文所部突破函谷關時兵眾達數十萬。公元前208年九月周文率軍打至咸陽郊外,秦二世急忙採納名將章邯建議:大赦修築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武裝他們迎擊周文軍;令守衛北方修築長城的30萬大軍由王離、蘇角等率領即刻南下。章邯率幾十萬刑徒以反擊,周文被迫退出函谷關。公元前208年十一月周文與章邯血戰十多日,終因寡不敵眾再次大敗而自殺殉難,軍隊遂不戰而潰。接著章邯進攻吳廣,吳廣部將田臧矯稱陳勝命令擅殺吳廣,旋即率兵與秦軍章邯戰於敖倉(今河南鄭州西北邙山上),敗死,軍隊潰散。章邯又與李由(李斯之子)合擊李歸,破之。自此周文、吳廣的西征軍(起義的主力)滅亡。周文敗北後武臣自立為趙王,不久韓廣也在燕故地自立為燕王;而李良不久舉兵攻趙殺武臣,趕走張、陳二人;周市也立楚後裔為楚王;田儋自立為齊王,這些大大的削弱了反秦力量。滅田臧後章邯進擊陳勝,二世又增派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佐章擊陳。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陳勝為其部下庄賈所殺,庄降秦。
公元前209年九月項梁率精兵八千起事。不久匯集了陳嬰和英布的隊伍,擁兵數萬。後劉邦率眾萬人投奔項梁。公元前208年八月,項梁與秦軍最高統帥章邯展開了定陶之戰,項梁因輕敵戰死。公元前207年十月,章邯在打敗了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後,認為楚地已不足憂,遂率20餘萬秦軍北上攻趙,並急調上郡的王離部20萬秦軍南下,圍困趙王趙歇於巨鹿。楚懷王出兵救趙,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援趙大軍進至安陽(今山東曹陽東南)後,宋義被秦軍的氣焰所嚇倒,逗留46天不敢前進。項羽痛斥宋義的怯懦行為並殺死了他。楚懷王遂封項羽為上將軍,並令英布和蒲將軍兩支起義軍也歸其指揮。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項羽率軍直奔巨鹿,以突襲方式絕章邯糧道、切王離補給線,然後包圍王離的20萬大軍,大破之。虜主將王離、殺蘇角、涉閑不降自焚而死,章邯被迫退卻。公元前207年四月項羽全殲王離後又急攻章邯。公元前207年七月項羽接受了章邯、司馬欣、董翳的投降。章被封為雍王,但其20萬部眾遭到坑殺。
公元前208年,趙高設計使李斯於二世和宮女嬉戲時進諫,二世大怒,趙高趁機誣陷李斯之子勾結陳勝,二世信而查之。不久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和李斯因進諫而觸怒二世遭逮捕。馮去疾和馮劫拒不受辱而自殺,李斯也被趙高殺害。公元前206年八月,趙高「指鹿為馬」,不久趙高逼二世自殺。九月立二世子子嬰為秦王。不久子嬰設計殺趙高。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攻入關中,進入咸陽,在位僅46天的秦三世子嬰向劉邦投降,秦亡。
Ⅳ 秦朝歷史簡介。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秦王嬴政當政以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兼並戰爭。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間,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實現了全國之大一統。秦朝就此確立,首都設在咸陽。秦王嬴政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過「五帝」,所以兼采二者尊號而合為皇帝,用作天子的專稱。他自命是秦「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子孫將是「二世」、「三世」......以至無窮。
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公」分掌政務、軍務及監察;地方上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設縣,縣下又有鄉、亭、里等基層組織。這樣,全國由上到下均置於皇帝及其家族的嚴密統治之下。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全國修建馳道、直道,興建水利,築靈渠,銷毀兵器,又大規模遷移富民集中首都咸陽;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統一文字,把簡化了的字體小篆作為標准字體,通令全國使用。接著,又出現了一種比小篆書寫更簡便的字體隸書。現在的楷書,就是從隸書演化來的。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文化交流。統一車軌和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准,便利了經濟的發展。在農業方面,秦實行「強本抑末」,允許土地私有及自由買賣。確立土地私有,統一戶籍管理;此外,秦始皇還以首都咸陽為中心,廣修通往全國的馳道。而他自己則沿著新修之馳道,多次巡視全國各地,四處勒石記功。
秦始皇的一系列大一統措施,自然是為了建立其家族萬世一系的統治,但其創立的制度,往往為歷代王朝所遵循,它奠定了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礎。
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文化領域,大肆統制思想,禁錮言論自由。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規定除了秦國的歷史記載,一切史書都燒掉;民間所藏,除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外,其餘《詩》、《書》、百家語全部焚毀;誰要是再談論《詩》、《書》,就殺頭;以古非今的人則滿門抄斬。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後議論秦始皇貪權專斷、濫用刑罰。秦始皇加以追查,下令搜捕對朝廷不滿的儒生,一共捉到四百六十人,全部加以活埋。這兩件事,歷史上叫作「焚書坑儒」。
除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統一措施外,秦始皇也注重對外開拓,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中國版圖大定。當時秦朝疆域西自隴蜀,東至遼東,北起大漠,南抵南海,大大超過了前代,形成後來中國領土之基礎。而秦代彪炳武功之最好見證,莫過於萬里長城之修築了。長城,原是戰國時期燕、趙、秦諸國加強邊防的產物。當時,居於中國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時時南侵,為了對付這種擾攘,北方各國便各自築城防禦。秦朝後,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又將原來燕、趙、秦三國所建的城牆連接起來,加以補築和修整。補築的部分超過原來三國長城的總和,成為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寧東部的「萬里長城」(今長城為明代重修,西起嘉峪關,東迄山海關,全長六千多公里)。
秦代建設還包括修馳道、築溝渠。如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214年,令史祿監修長達六十多里的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秦始皇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和安排身後的歸宿,征調了數百萬民工,大肆修築宮殿和陵墓。宮殿以阿房宮(今陝西西安阿房村)最著名,東西五里,南北千步,規模盛大,直到秦始皇死時都未建好。而他為自己精心策劃的墳墓──驪山陵,也先後修了三十六年,到他死去時才勉強竣工。近年來在它東面發現了大型兵馬陶俑坑,內有武士俑約七千個、駟馬戰車一百多輛、戰馬一百餘匹,以及數千件各式兵器,被中外人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 此外,秦始皇橫征暴斂,求不死葯,在全國大規模巡遊玩樂。特別是毫無限制地徵發徭役,徵收重賦,刑罰殘酷。始皇末年,全國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滿聲中。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在巡遊南方回歸山東至河北道上病死。丞相趙高與李斯結謀殺害了太子扶蘇,另立其弟胡亥繼位,即秦二世。二世昏庸,在趙高的操縱下,其暴政比始皇時有過之無不及。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終於爆發了以戍卒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起義烽火迅速蔓延,各地反秦力量都來參加。六國舊貴族的殘余勢力、秦國的下級官吏和地方勢力也都起來反秦。秦軍大敗。但起義軍內部矛盾很快出現,相互仇殺。反秦斗爭遂由六國舊貴族之後項羽與原秦下級官吏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攻秦。這時趙高已殺丞相李斯,又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巨鹿一戰,秦軍被殲殆盡。子嬰使人殺了趙高。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至咸陽城外壩上,子嬰出城降,秦亡。歷史進入了以項羽為首的「楚王」和以劉邦為首的「漢王」的「楚漢戰爭」階段。前202年,項羽敗死,劉邦即漢朝皇帝位。
秦朝在歷史上雖然為時很短,但它對後世的影響卻極其深遠。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大陸,除西部、西南部和東北部的邊疆地區尚未開發外,其版圖基本沿用至今;始皇時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權制度,也基本上為後世歷代王朝所繼承;秦代修建的萬里長城,至今仍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但秦始皇的統治卻是歷史上少見的殘暴統治,因此它很快又被人民起來推翻,成為短命王朝。
Ⅵ 秦朝的歷史。
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後內人非子曾為周孝容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
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後滅掉了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有說法「百代猶得秦政法」。
Ⅶ 秦朝的歷史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制國家。
戰國末年,強秦以武力消滅其餘六國,統一了全國。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為中央集權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稱始皇帝,定都咸陽,是為秦始皇。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由朝廷任命官吏,不再採用世襲制。在朝內設左右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將軍、廷尉等官職,任用賢能。又下令統一六國的文字與度量衡,以秦相李斯訂正的秦篆(小篆)為全國統一字體,並經過大規模的移民,消除了方言方面的障礙。前221年,始皇頒布統一度量衡詔書,其中規定了幣制、地畝制、車軌制等各種訂制。
為了減少匈奴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始皇派大將蒙恬以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在原先六國城牆的基礎上加以連接、修復,逐步修建起萬里長城。在國內,始皇派遣大量的民夫為其修建工程浩大的宮殿及陵墓,其中宮殿以阿旁宮為最,相傳項羽滅秦後火燒阿旁宮,大火燃燒了三個月才逐漸熄滅。
始皇在位十二年中,曾多次巡遊天下,前二二零年,巡隴西、北地二郡;前二一九年,第二次東巡上鄒嶧山;前二一八年,第三次東巡登芝罘山刻石;前二一五年,第四次東巡至碣石山刻石;前二一零年,第五次南巡至九疑山。始皇通過巡遊天下,一方面,祈求天地福澤,另一方面,向天下人顯示皇帝的威嚴。為了長生不老,他派徐福出海求仙,但徐福一去不返。
第五次巡遊的途中,始皇病逝。宰相李斯與宦官趙高合謀擁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為了個人的利益,趙高與李斯偽造始皇遺詔殺太子扶蘇及大將蒙恬。不久趙高又殺李斯,秦朝的政權便完全落於胡亥與趙高之手。但是,秦二世昏庸無道,聽信奸臣趙高,致使人民不滿,各地紛紛起來反抗。前二零九年,陳勝、吳廣起義;前二零七年,項羽、劉邦等人紛紛起兵反對秦朝,使得秦帝國很快瓦解。前二零六年,趙高逼二世胡亥自殺,另立子嬰為帝。此時劉邦已進攻咸陽,子嬰殺趙高後,出城請降,秦王朝統治就此滅亡。
秦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打破了過去以世襲制為主的分封制,釋放奴隸為平民,各個官吏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加強了皇帝對國家的集權統治的力度。前二一二年,始皇為了鞏固其所制定的新政治體制,聽從丞相李斯建議,下令燒毀除秦國史書、醫書、農書、占卜書之外的所有私人藏書,後又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餘人,後世稱之為「焚書坑儒」。通過對儒學的壓制,始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儒家要求恢復古制的呼聲,進一步穩定了新制。但是,始皇登基後,大興徭役,當時秦朝約兩千萬人口左右,其中建皇陵者一百五十萬;守五嶺五十萬;隨蒙恬防禦匈奴三十萬;築長城五十萬;再加其他,總數不下三百萬,占總人口的近百分之十五,人力資源消耗殆盡,致使農業等其他經濟活動人力不足,不能正常發展,致使秦未能在經濟上有大發展。
秦國自始皇帝建國(前221年)起,至秦子嬰(前206年)止,前後僅歷十五年
Ⅷ 秦朝有哪些主要歷史事件
1.公元前211年統一復六國制,統一文字,衡量,路,貨幣
2.出兵兩廣,統一百越,增加郡縣
3.修築長城,並且派蒙恬抵禦匈奴
4.坑儒焚書
5.秦始皇求不老葯
6.胡亥殺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太子扶蘇
7.秦始皇死後2年,其兒子--胡亥將始皇陵剩下的工程竣工
8.陳勝,吳廣,項梁,項羽,劉邦等方面起義
9.章邯投降,咸陽被攻陷,秦祖廟被毀,大秦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