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與環境

地理與環境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38:50

1. 環境與地理專業有什麼區別

地理專業在大學里的全稱是地理科學,是理科的,
環境專業是工科的
但地理科學專業里有關於環境方面的課程

2. 中國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

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麵粉。但是東北生產大米,而且久負盛名,頗為有趣的是東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賣到其他地方,自己卻不喜歡吃。

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當然東北的菜還是頗有特色。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

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

從喝湯來看南北迥異:南方人喝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喝湯,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尤其廣州人堡湯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但是湯是在飯後喝,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湯,覺得熱乎、暖和。

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山東、東北和內蒙人酒量驚人。南方生產白酒,有名的貴州茅台、四川五糧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飲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石庫門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說話。南方人相對精細。

從地域差異看中國東西南北飲食文化 2008-12-04 17:48
分類:文化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我國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地域寬廣,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自走入高中校們,我們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了解到身邊的文化與地理的密切聯系,特別是學習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之後,這讓我們想更進一步的探究由地域差異引起的文化差異.因此,我們選擇了一種誘人的文化------吃, 由於我國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民族習俗等的地域差異,各地區和各民族在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上又有所不同 , 其飲食文化更是豐富多彩,各個地區別具風格。下面我們將從中國飲食文化的總體特徵、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

從地域差異看中國東南西北飲食文化
一、我國飲食的總體特徵:

(1)、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起步較早 , 發展也很快。

早在十萬年前 , 我們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 等較為先進的儲器或飲器問世後 , 人們能較為方便地 煮、調拌和收藏食物 , 飲食習慣便進人了烹調階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 , 夏商時代已經有王者 " 十二鼎食 " 之說。漢代時已經發展形成並充分掌握了 燉、炒、煎、煮、醬、臘、炙等烹調方法 , 並外傳到中亞、西 亞和東南亞。封建時期每個朝代的宮廷御膳 , 都代表 了當時的飲食最高水平。可見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 內容又相當豐富。

(2)、我國的飲食結構復雜多樣 , 以五穀為主食者為最多。

因為我國廣大地區自然條件優越 , 尤其是東部廣大平原地區適宜種植小麥、水稻等農作物 , 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 , 大多地區習慣於早、中、晚一日三餐

(3)、我國的飲食調制方式各式各樣

烹、妙、煮、炸、煎、 涮、燉等 , 加之豐富的佐料大蔥、香菜、蒜、醋等 , 使我國 的飲食和菜餚花樣繁多 , 色香味俱全。這是西方型飲 食所不能比的。

二、各具特色的東西南北飲食文化:

下面我們以南方的海南,東部的上海,西部的新疆,東北的哈爾濱為例進行介紹:

1、 獨具風格的海南飲食:

(1)、椰味菜是海南菜所長:瓊州椰子蟹、椰奶雞、椰液香酥鴨、椰汁東山羊、嫩椰百花盒、椰奶燕窩盅、脆炸椰奶、椰子盅等。

(2)、清淡鮮活、原汁原味山珍海味:

(3)、海南特色的風味小吃:抱羅粉、海南粉、黎家酸菜、錦山煎堆、糯米粑、紅魚粽等等。

(4)、享譽海內外的四大名菜:

A、文昌雞 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號稱"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雞是一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文昌縣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 家雞啄食,體質極佳。

B、和樂蟹 "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 "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C、東山羊 此菜以位居"石山羊"產地火山口的荔灣酒鄉的出品聞名遐邇。特點:色澤金黃,裝盤整齊,肉質酥爛,潤滑適口,氣味芳香,十分鮮美。

D、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

2、豐富多彩的上海飲食:

上海歷史悠久,早在東周,因其處於江南魚米之鄉,而有楚越之地飯稻羹魚之說,素有「世界美食之都」之名。要嘗中華美食,請到上海來:各省菜系雲集上海,京幫、揚幫、四川、廣幫和上海本幫菜系為主,兼容並蓄了蘇州、杭州、無錫、寧波等等;要吃世界美食,請到上海來:世界各地的菜系影聚上海,歐陸菜、美國菜、日本菜、義大利菜、印度菜、韓國采、越南菜、泰國菜等等匯集上海。各地名廚雲集上海,技藝精湛,擅長煮、蒸、煲、拌、燒、煸、炸、爆、炒、燉、燜、燴、煎、貼、熏、烤、炙、扣、煙、扒、泡、浸等數十種烹調方法。

3、充滿民族特色的新疆飲食:

新疆涼面、烤羊肉串、油塔子、烤饢、烤全羊、抓飯、拉條子、新疆奶茶都是新疆的名菜,在隆重的宴會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製的餐車上,頭系紅綢,嘴含青菜,推至餐廳,任賓客隨意切割品嘗。待客時,奶茶是現燒現用。喝奶茶時,維吾爾、錫伯等民族喜歡用較大的瓷碗,而哈薩克、蒙古等民族則喜歡用小瓷碗,維吾爾族群眾在給你端來大碗奶茶之後,往往還把饢餅掰成小塊放入碗中,以示熱情。

4、積淀北國特色的哈爾濱風味:

哈爾濱歷史區域文化鮮明,烹飪原料得天獨厚。不僅有金元文化的積淀和外來文化的影響,而且還有大小興安嶺的山珍野味,也有本地特色山珍野味,還有來自近代多元文化交流的產物,這些形成了哈爾濱獨特的餐飲文化,即哈爾濱風味。松花江的「三花五羅」,黑龍江的鮭魚,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這些都為形成哈爾濱的風味特色奠定了文化與物質基礎。其特點可以概括為「朴實中透析出秀氣,粗獷中蘊藏著精華」。哈爾濱大麵包、酥合利、老鼎豐糕點、清湯鹿尾、京字牌松仁小肚、冰糖雪哈、清燉熬花魚、鏡泊鯉魚絲、江海米蕨菜都是哈爾濱的特色美食。

三、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地域差異原因分析:

通過這幾個月的研究調查,我們了解了各地的飲食文化特色,認為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1)、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 北方的氣溫比南方低 ,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 因此北方人的飲食中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所佔比重大 , 尤其在牧區 , 牧民的飲食以奶製品、肉類等為主。南方人飲食以植物類為主 , 居民有喝菜湯吃稀飯的習慣,比如我們海南,「飯前喝湯」,海南人吃飯一般要在飯前喝湯,無論飯菜是否已經擺上,先要吃的東西一定是湯,喝過湯之後才吃飯吃菜,酒足飯飽以後,還要再喝碗湯,才算是吃完了一頓飯。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 , 青裸是藏民主要種植的作物和主食 , 同時為了適應和抵禦高寒的高原氣候 , 具有增熱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為藏族人民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飲料。

(2)、社會因素的影響:

比如上海扼長江入海口,腹地廣闊,交通方便,經濟發達,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從19世紀中葉上海被迫對外開埠,畸形繁榮經濟刺激著上海菜的發展變化,各地風味為適應上海人員復雜,滿足食客眾多要求,古今中外兼收並蓄、相互借鑒,形成了上海菜講究五味調和及清淡的真味的飲食習俗:菜餚以清淡為主,講究層次,雖有多種復和味,但口感平和,質感鮮明。具有清新秀美、溫文爾雅、風味多樣、富有時代氣息的特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世界美食掀起一股強調低糖、低脂肪、葷素搭配及營養搭配等潮流,上海菜也緊緊跟隨,改革各項操作技藝,創新菜餚,以適應時代生活的節奏,在開拓、趨時中發展,總之,要嘗中華美食請到上海來,要吃世界美食請到上海來。

(3)、民族文化的影響:

我國有 56 個民族 , 漢族主要居住在東部平原地區 , 眾多的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西南地區 , 地形和氣候差異大 , 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生產活 動、民族信仰上都有各自民族的特點 , 在飲食上也形成 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 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很大。

我國漢族聚居的東部平原 , 耕作條件較好 , 盛產稻 米、小麥 , 同那些以耕作業為主的少數民族像朝鮮族、 錫伯族、傣族、壯族、獨龍族等一樣 , 以五穀為主食。朝鮮族人喜食米飯、冷麵。羌族人喜歡將大米摻入玉米混蒸 , 稱 " 金裹銀 " 。壯族的 " 包生飯 ", 苗族的 " 烏米飯 "均頗具特色。蒙古族、鄂倫春族、怒族和牧區藏族 , 由 於居住在寒冷地區 , 又多水產和畜肉 , 為抵禦嚴寒 , 故 以高熱量的肉類為主食。松花江、黑龍江沿岸的赫哲族以漁獵為生 , 魚獸肉為其主食。蒙古族以放牧為主 ,飲食分白食和紅食 , 自食為各類奶製品 , 紅食主要是牛 羊肉。維吾爾族則愛吃用大米、羊肉、胡蘿卡等做的抓 飯 , 以及拉麵、烤羊肉、鑲等。哈薩克人的風味小吃是 用奶油混幼畜肉裝進馬腸內蒸熟的 " 金特 " 和肉碎拌香 料蒸成的 " 那仁 " 。受自然條件的約束 , 各民族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形 成了各自的圖騰信仰和對動植物的精靈崇拜 , 這同時 也影響到飲食 , 比如鄂溫克族人的祖先禁止獵熊 , 這樣 盡管他們以肉類為主食 , 卻也不會吃熊肉

• 最主要的就是氣候不同造成的。 氣候不同,溫度差異大,生產的農作物就不同。 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個飲食結構以及吃法的巨大差異。總的來說,北方飲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細。你要聽到一個北方人會做菜,那才奇怪,就跟聽到一個南方人吃得隨隨便便一樣。南方人一吃得隨隨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八大菜系,南邊佔了絕大部份,流派紛呈,只給北邊剩下京菜、魯菜兩個系,嚴格說來,還是為了保留北方人的粗獷風格才給劃出來的,根本不能與粵菜、川菜、湘菜、淮揚菜相匹敵。南方人到北方開餐館,是豐富和弘揚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開餐館,不過是讓鮮活玩藝兒吃膩了的鄉親們別忘了家常口味,有點象開憶苦餐。 北方人喜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得爛爛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燙得溫溫的。南方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無所謂,光吃肉也能拉屎。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這是他們對中國飲食的最大貢獻。南方人喜歡吃餛飩。餃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個。餛飩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南方人喜歡吃蔥,北方人喜歡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鹹菜;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驅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讀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方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飲茶。南方人飲各種各樣的茶,北方人只喝花茶就夠了,覺得花茶既香且濃,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專門放進去騙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龍井、碧螺春,以為太淡,要細抿慢嚼才似乎有那麼點味,不適合牛飲。 北方人吃得簡單,與地域物產有直接關系。北方崇尚簡朴,南方追求華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點造成的。北方冷而乾燥,把毛毯、彩染布掛在牆上,顯得溫馨暖和。南方則掛不出這種效果,看了會渾身燥熱,還老去聞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北方人喜歡毛皮,耐寒。南方人不喜歡,灰撲撲的見了就打噴嚏,容易生蟲。南方人喜歡竹製品,又涼快又經得起漚。北方人洗澡叫搓泥,要積出泥一樣的肥垢來了才去搓一次。南方人洗澡叫沖涼,一冒汗就去沖。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北方人來客都往炕上請,客人留宿與主人一大家子濟濟一炕。南方不興這樣睡覺,睡不踏實。最後南床統一了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 現在北方人來客,也不是動不動就請人家上床。

提及南北飲食的差異,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麵粉。但是東北生產大米,而且久負盛名,頗為有趣的是東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賣到其他地方,自己卻不喜歡吃。

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當然東北的菜還是頗有特色。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

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

從喝湯來看南北迥異:南方人喝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喝湯,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尤其廣州人堡湯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但是湯是在飯後喝,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湯,覺得熱乎、暖和。

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山東、東北和內蒙人酒量驚人。南方生產白酒,有名的貴州茅台、四川五糧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飲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石庫門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說話。南方人相對精細。

從地域差異看中國東西南北飲食文化 2008-12-04 17:48
分類:文化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我國是一個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地域寬廣,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自走入高中校們,我們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了解到身邊的文化與地理的密切聯系,特別是學習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之後,這讓我們想更進一步的探究由地域差異引起的文化差異.因此,我們選擇了一種誘人的文化------吃, 由於我國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民族習俗等的地域差異,各地區和各民族在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上又有所不同 , 其飲食文化更是豐富多彩,各個地區別具風格。下面我們將從中國飲食文化的總體特徵、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差異的主要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

從地域差異看中國東南西北飲食文化
一、我國飲食的總體特徵:

(1)、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起步較早 , 發展也很快。

早在十萬年前 , 我們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 等較為先進的儲器或飲器問世後 , 人們能較為方便地 煮、調拌和收藏食物 , 飲食習慣便進人了烹調階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 , 夏商時代已經有王者 " 十二鼎食 " 之說。漢代時已經發展形成並充分掌握了 燉、炒、煎、煮、醬、臘、炙等烹調方法 , 並外傳到中亞、西 亞和東南亞。封建時期每個朝代的宮廷御膳 , 都代表 了當時的飲食最高水平。可見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 內容又相當豐富。

(2)、我國的飲食結構復雜多樣 , 以五穀為主食者為最多。

因為我國廣大地區自然條件優越 , 尤其是東部廣大平原地區適宜種植小麥、水稻等農作物 , 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 , 大多地區習慣於早、中、晚一日三餐

(3)、我國的飲食調制方式各式各樣

烹、妙、煮、炸、煎、 涮、燉等 , 加之豐富的佐料大蔥、香菜、蒜、醋等 , 使我國 的飲食和菜餚花樣繁多 , 色香味俱全。這是西方型飲 食所不能比的。

二、各具特色的東西南北飲食文化:

下面我們以南方的海南,東部的上海,西部的新疆,東北的哈爾濱為例進行介紹:

1、 獨具風格的海南飲食:

(1)、椰味菜是海南菜所長:瓊州椰子蟹、椰奶雞、椰液香酥鴨、椰汁東山羊、嫩椰百花盒、椰奶燕窩盅、脆炸椰奶、椰子盅等。

(2)、清淡鮮活、原汁原味山珍海味:

(3)、海南特色的風味小吃:抱羅粉、海南粉、黎家酸菜、錦山煎堆、糯米粑、紅魚粽等等。

(4)、享譽海內外的四大名菜:

A、文昌雞 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號稱"四大名菜"之首。

文昌雞是一種優質育肥雞,因產於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據傳,文昌雞最早出自文昌縣潭牛鎮天賜村。此村盛長榕樹,樹籽富含營養, 家雞啄食,體質極佳。

B、和樂蟹 "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 "和樂蟹"的烹調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為佳,既保持原味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C、東山羊 此菜以位居"石山羊"產地火山口的荔灣酒鄉的出品聞名遐邇。特點:色澤金黃,裝盤整齊,肉質酥爛,潤滑適口,氣味芳香,十分鮮美。

D、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最早在瓊海市加積鎮養殖繁衍。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

2、豐富多彩的上海飲食:

上海歷史悠久,早在東周,因其處於江南魚米之鄉,而有楚越之地飯稻羹魚之說,素有「世界美食之都」之名。要嘗中華美食,請到上海來:各省菜系雲集上海,京幫、揚幫、四川、廣幫和上海本幫菜系為主,兼容並蓄了蘇州、杭州、無錫、寧波等等;要吃世界美食,請到上海來:世界各地的菜系影聚上海,歐陸菜、美國菜、日本菜、義大利菜、印度菜、韓國采、越南菜、泰國菜等等匯集上海。各地名廚雲集上海,技藝精湛,擅長煮、蒸、煲、拌、燒、煸、炸、爆、炒、燉、燜、燴、煎、貼、熏、烤、炙、扣、煙、扒、泡、浸等數十種烹調方法。

3、充滿民族特色的新疆飲食:

新疆涼面、烤羊肉串、油塔子、烤饢、烤全羊、抓飯、拉條子、新疆奶茶都是新疆的名菜,在隆重的宴會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製的餐車上,頭系紅綢,嘴含青菜,推至餐廳,任賓客隨意切割品嘗。待客時,奶茶是現燒現用。喝奶茶時,維吾爾、錫伯等民族喜歡用較大的瓷碗,而哈薩克、蒙古等民族則喜歡用小瓷碗,維吾爾族群眾在給你端來大碗奶茶之後,往往還把饢餅掰成小塊放入碗中,以示熱情。

4、積淀北國特色的哈爾濱風味:

哈爾濱歷史區域文化鮮明,烹飪原料得天獨厚。不僅有金元文化的積淀和外來文化的影響,而且還有大小興安嶺的山珍野味,也有本地特色山珍野味,還有來自近代多元文化交流的產物,這些形成了哈爾濱獨特的餐飲文化,即哈爾濱風味。松花江的「三花五羅」,黑龍江的鮭魚,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這些都為形成哈爾濱的風味特色奠定了文化與物質基礎。其特點可以概括為「朴實中透析出秀氣,粗獷中蘊藏著精華」。哈爾濱大麵包、酥合利、老鼎豐糕點、清湯鹿尾、京字牌松仁小肚、冰糖雪哈、清燉熬花魚、鏡泊鯉魚絲、江海米蕨菜都是哈爾濱的特色美食。

三、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地域差異原因分析:

通過這幾個月的研究調查,我們了解了各地的飲食文化特色,認為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1)、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 北方的氣溫比南方低 ,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 因此北方人的飲食中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所佔比重大 , 尤其在牧區 , 牧民的飲食以奶製品、肉類等為主。南方人飲食以植物類為主 , 居民有喝菜湯吃稀飯的習慣,比如我們海南,「飯前喝湯」,海南人吃飯一般要在飯前喝湯,無論飯菜是否已經擺上,先要吃的東西一定是湯,喝過湯之後才吃飯吃菜,酒足飯飽以後,還要再喝碗湯,才算是吃完了一頓飯。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 , 青裸是藏民主要種植的作物和主食 , 同時為了適應和抵禦高寒的高原氣候 , 具有增熱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為藏族人民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飲料。

(2)、社會因素的影響:

比如上海扼長江入海口,腹地廣闊,交通方便,經濟發達,是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從19世紀中葉上海被迫對外開埠,畸形繁榮經濟刺激著上海菜的發展變化,各地風味為適應上海人員復雜,滿足食客眾多要求,古今中外兼收並蓄、相互借鑒,形成了上海菜講究五味調和及清淡的真味的飲食習俗:菜餚以清淡為主,講究層次,雖有多種復和味,但口感平和,質感鮮明。具有清新秀美、溫文爾雅、風味多樣、富有時代氣息的特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世界美食掀起一股強調低糖、低脂肪、葷素搭配及營養搭配等潮流,上海菜也緊緊跟隨,改革各項操作技藝,創新菜餚,以適應時代生活的節奏,在開拓、趨時中發展,總之,要嘗中華美食請到上海來,要吃世界美食請到上海來。

(3)、民族文化的影響:

我國有 56 個民族 , 漢族主要居住在東部平原地區 , 眾多的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西南地區 , 地形和氣候差異大 , 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生產活 動、民族信仰上都有各自民族的特點 , 在飲食上也形成 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 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很大。

我國漢族聚居的東部平原 , 耕作條件較好 , 盛產稻 米、小麥 , 同那些以耕作業為主的少數民族像朝鮮族、 錫伯族、傣族、壯族、獨龍族等一樣 , 以五穀為主食。朝鮮族人喜食米飯、冷麵。羌族人喜歡將大米摻入玉米混蒸 , 稱 " 金裹銀 " 。壯族的 " 包生飯 ", 苗族的 " 烏米飯 "均頗具特色。蒙古族、鄂倫春族、怒族和牧區藏族 , 由 於居住在寒冷地區 , 又多水產和畜肉 , 為抵禦嚴寒 , 故 以高熱量的肉類為主食。松花江、黑龍江沿岸的赫哲族以漁獵為生 , 魚獸肉為其主食。蒙古族以放牧為主 ,飲食分白食和紅食 , 自食為各類奶製品 , 紅食主要是牛 羊肉。維吾爾族則愛吃用大米、羊肉、胡蘿卡等做的抓 飯 , 以及拉麵、烤羊肉、鑲等。哈薩克人的風味小吃是 用奶油混幼畜肉裝進馬腸內蒸熟的 " 金特 " 和肉碎拌香 料蒸成的 " 那仁 " 。受自然條件的約束 , 各民族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形 成了各自的圖騰信仰和對動植物的精靈崇拜 , 這同時 也影響到飲食 , 比如鄂溫克族人的祖先禁止獵熊 , 這樣 盡管他們以肉類為主食 , 卻也不會吃熊肉

蒙古族——除夕更歲時,一家人圍坐在包內火爐邊,在向長輩敬獻「辭歲酒」之後,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

高山族——台灣高山族有吃「長年菜」的習俗。長年菜也叫作「芥菜」,吃這種菜是預示壽命長。有的人將長長的粉絲加入長年菜里,象徵著長生不老。

滿族——年三十家宴十分豐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餃子、火燒、豆包等;傳統年菜有鮮美的血腸、煮白肉及別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徵吉慶有餘的魚菜更不可少。子時還要吃一頓送舊迎新的鮮肉水餃。

壯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飯,以示來年要豐收。這種飯叫「粽粑」,有的長達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對做得特別大,據說象徵太陽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果實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從塘里弄幾條又大又鮮靈的鯉魚,煎、炸、燒、燉、擺上桌,再加一盤香氣四溢的腌魚,整桌菜以魚為主。侗家人說,春節吃魚,預兆新的一年吉慶有餘(魚)、五穀豐登、余錢余糧。

黎族——過春節,家家宰豬殺雞、備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吃「年飯」,席間唱「賀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們集體狩獵,獵物的來先分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懷孕婦女可以獲得兩份獵物。

景頗族——春節期間,各家各戶都釀水酒,向長輩敬酒。

達斡爾族——生活在黑龍江和嫩江兩岸。除夕年飯是黃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們一進門就搶食年糕,藉以祈願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見面除相互道喜外,還贈以糯米粑團、甘蔗和芭蕉,以此祝願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團圓飯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維吾爾族——年節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乾等做成的「普羅」,用麵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芒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團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與漢族餛飩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爾」等。此外還備有多種民族傳統糕點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圓盤饊子)、「亞依瑪扎」(花邊饊子)、「波呼薩克」(炸吉皮)、「沙木波薩」(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3.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這個專業怎麼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這個專業挺好的, 就業前景不錯,就業後工資高,越是發達專區域,屬相關工作越好找。

4. 地理與自然環境概況

本節由牛平山執筆。牛平山,石家莊經濟學院。

一、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

泥河灣組地層廣泛分布於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河北西北部的陽原、蔚縣盆地及北京的延懷盆地。其中大同、陽原、蔚縣三盆地在第四紀時期曾一度為一個統一的大型湖盆,稱為廣義的「泥河灣盆地」。一般所稱的「泥河灣盆地」西起山西河北交界的許家窯遺址,東至陽原石匣里,南至蔚縣西合營,第四紀湖相沉積中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地點和舊石器遺址主要集中在這里。本書所指的「泥河灣盆地」或「泥河灣裂谷盆地」只限定在這個范圍內。為較全面了解「泥河灣盆地」及其周邊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環境狀況,本節將涉及范圍擴大為廣義的「泥河灣盆地」。

廣義的「泥河灣盆地」大致在北緯39°00'~40°20',東經112°15'~115°10'范圍內。西部與北部以洪濤山、七峰山、采涼山、熊耳山等山地為界,南部和東部邊界有饅頭山、恆山、馬頭山、六棱山、白見坨、小五台山等環繞,總面積約9000km2(見圖1-1)。

盆地內交通方便,大秦鐵路貫穿全區,同蒲鐵路、懷(來)蔚(縣)鐵路、宣大高速公路、109、207國道等國家級、地方性鐵路、公路干線與鄉間公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可直達北京、呼和浩特、太原、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等城市。

(二)氣象水文

泥河灣盆地屬東亞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區,據陽原、蔚縣多年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6.0~7.3℃。冬季受勢力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盛行自大陸吹向海洋的寒冷而乾燥的冬季風,多寒潮天氣。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1.5℃,極端最低氣溫-35.3℃。夏季多受太平洋高壓控制,但由於地處山區,地形多變,易形成不穩定對流,故多雷雨、冰雹。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22.7℃,極端高氣溫38℃。春季乾旱,多見大風天氣,常因地面強烈的上升氣流捲起干鬆土壤而出現沙暴天氣,造成土壤水分、養分與細粒物質的流失。盆地內年平均降水量為360~420mm,最大降水量616.3mm,最小降水量224.0mm,且多集中於7~8月份。區內總的氣候特點是春季乾旱、夏季溫和、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降水量少、乾燥度大、乾旱嚴重;年降水變率在24%左右;作物生長期適中。

永定河的一級支流———桑乾河是區內最大的河流,與其主幹支流渾河、黃水河、源子河、御河、壺流河等構成桑乾河水系。桑乾河發源於山西蘆芽山北端主峰之一的官涔山,向北東方向流經大同盆地,至冊田水庫以東進入陽原盆地,經石匣里東部峽谷流出盆地。據石匣里水文站資料,桑乾河多年平均徑流量16.78m3/s,最大流量1160m3/s(1967.8.11),最小流量0.024m3/s(1978.7.7)。

流經蔚縣盆地的壺流河發源於山西廣靈縣黑驢溝梁附近,經蔚縣盆地,自北水泉鎮附近進入陽原盆地,流經十餘公里,於陽原小渡口匯入桑乾河。多年平均流量4.92m3/s,最大流量347.0m3/s(1958.7.11),最小流量為零(1971.6.16)。

圖1-1 泥河灣盆地地理交通位置圖

桑乾河水系具有我國北方河流的共有特點,即由於夏季多雨,降水集中,往往形成含沙量較高的短期洪流,易形成河水泛濫;冬春季節乾旱,流量大為降低,甚至形成枯期斷流。因此,塑造出寬闊的漫灘與窄淺的河床地貌,發育有曲流河床。

(三)前第四紀地質與地貌概況

泥河灣盆地地處汾渭斷陷構造盆地之北部,周圍山巒起伏。北部為陰山余脈,除個別山峰外,分水嶺海拔大多在2000m以下。南部為太行山北端的恆山山脈(包括小五台山),山峰多在2000m以上,其中小五台山最高峰海拔為2882m(東台)。中部河谷地區海拔多在800m以上,最低為780m。河谷與周圍山地之間高差多在500~1000m之間,極端高差近2100m。盆地中第四紀地層分布高度在北部山前可達海拔標高1200m左右,其餘地區大多在1100~1000m以下。

盆地周圍基岩山地出露前第四紀的地層與岩石,自老而新主要有:①太古宇黑雲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片麻岩、花崗片麻岩、斜長角閃岩、角閃岩、混合岩及大理岩等;②元古宇長城系、薊縣系的頁岩、海綠石頁岩、石英砂岩、燧石結核(或條帶)白雲岩、白雲質灰岩、硅質灰岩、細晶灰岩、燧石條帶灰岩、泥質白雲岩等;③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的角礫岩、礫岩、砂岩、頁岩、黏土岩、含煤岩系、竹葉狀灰岩、鮞狀灰岩、白雲質灰岩、結晶灰岩、含燧石白雲質灰岩等;④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的礫岩、砂岩、角礫岩、黏土岩、含煤岩系、安山岩、凝灰岩、安山集塊岩、流紋岩、粗面岩等;⑤零星分布的不同時期侵入的花崗岩、閃長岩、正長岩、輝綠岩、輝長岩、正長斑岩、石英斑岩等侵入岩體和新生界古近系玄武岩等。

二、現代生態環境概況

(一)水資源與水化學環境特徵

由於地處半乾旱氣候帶,盆地內水資源總體比較短缺,且分布不均。桑乾河及其主幹支流是匯聚區內地表水的主要河流,這些河谷地區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其他地區則比較貧乏。經測算表明,盆地多年平均接受大氣降水水資源量在3.24×109~3.78×109m3/a之間。其中陽原盆地多年平均降水水資源量為7.54×108m3/a,自產徑流量0.655×108m3/a,外來入境水量1.07×109m3/a,出境水資源量1.09×109m3/a,地下水可開采量約0.32×108m3/a。

陽原盆地東部至蔚縣盆地東窯子頭以北地區的水化學特徵,基本代表了泥河灣盆地東部的現代水環境特徵。據作者2005~2006年對這一地區的調查,錢家沙窪和石匣里水文站多年監測資料反映,地表水化學類型為HCO3-Ca和HCO3-Na型。據18處取樣點資料顯示,區內地下水化學類型比較復雜,依據舒卡列夫分類,盆地東部地下水水化學類型以HCO3-Na+Mg型為主,其次為HCO3+SO4-Na+Mg型和HCO3-Na型水。依據庫爾洛夫表達式所反映的地下水水化學陰離子組合類型以HCO3-SO4-Cl型和HCO3-Cl-SO4型為主;陽離子組合類型以Na-Mg-Ca型為主,其次為Mg-Na-Ca型。2005年測得的盆地東部地下水各化學組分平均含量見表1-1和表1-2。

表1-1 泥河灣盆地東部地下水各化學組分平均含量統計表(2005. 7)

表1-2 泥河灣盆地東部地下水各化學組分平均含量統計表(2005. 10)

(二)土壤

泥河灣盆地的土壤具有多成因成土母質,其中主要有分布於基岩出露地帶的殘坡積物,坡麓及山前地帶的坡洪積、洪沖積物,河川穀地的沖積物,黃土台地及盆地邊緣的黃土,桑乾河與壺流河兩岸岸坡地帶出露的湖河相堆積物等。

依據土壤發生學理論,綜合成土條件、成土特徵和土壤屬性,參照 「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劃分方法,經實地調查統計,泥河灣盆地東部的土壤具有淋溶土、半淋溶土、鈣層土、半水成土、初育土、鹽鹼土、人為土 7 個土綱。濕暖溫淋溶土、半濕暖溫半淋溶土、半乾旱溫鈣層土、淡半水成土、暗半水成土、土質初育土、石質初育土、鹽土、灌耕土、水稻土等 10 個亞綱,12 個土類、23 個亞類、41 個土屬、61 個土種 (見表1-3)。經測定,其中一些主要土種、土屬中養分含量和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見表1-4 和表1-5。

表1-3 泥河灣盆地及其周邊山地土壤類型統計表

續表

表1-4 泥河灣盆地東部一些主要土種各層位中養分平均含量統計表

(據牛平山等,2007)

表1-5 泥河灣盆地東部不同土屬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統計表

(三)植被與植物資源

1. 植被分布

泥河灣盆地植被具有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溫帶半乾旱、乾旱草原過渡的特點。周邊山地以森林植被景觀為主,海拔 1200 ~1800 m 分布著以櫟、山地樺、楊、雜木林為主的落葉闊葉林 (間有溫性針葉油松林)。1600 ~2300 m 以白杄、青杄、臭冷杉、華北落葉松、白樺、棘皮樺等針闊葉混交林為主。2100 ~ 2500 m 為華北落葉松、白杄、青杄、臭冷杉等針葉林分布帶。2400 m 以上 (局部 2000 m 以上)分布有亞高山草甸。

在低山、黃土丘陵、溝梁台地、山麓地帶則廣泛分布著半乾旱、乾旱灌叢草原,其植被組成特點是: ①喜暖的亞洲中部草原成分在植被組成中起主導作用,如大針茅、長芒草、戈壁針茅等。②東亞區系中的一些耐旱成分佔較大的比重,如白羊草、中華委陵菜、達烏里胡枝子、多花胡枝子、鐵桿蒿等。③含有低山丘陵上的灌木種類: 如酸棗、綉線菊、小葉錦雞兒等。④常見草本植物較多,如羊茅、糙隱子草、羊草、百里香、花苜蓿、黃芩、乳漿大戟、茭蒿、線葉菊及農田雜草等。山前及河川穀地為廣闊的農業耕作區,自然植被較少。

2. 植物資源

泥河灣盆地植物種類較多,根據小五台山自然保護區、蔚縣和陽原縣植物資源初步調查資料統計,共發現野生高等植物 106 科,486 屬,1350 種。其中野生高等植物以草本植物為主 (草本 1109 種; 木本 241 種,占 17. 9% ),且多分布在近 20 科中 (占總數的71. 8% ~ 74. 4% )。其中菊、禾本、薔薇、豆、毛茛 5 科具有優勢地位,所含種數占總種數 40. 3% ~45. 6% (表1-6)。

表1-6 泥河灣盆地及其南部山地主要植物 20 科統計表

三、社會經濟概況

廣義的泥河灣盆地隸屬山西省大同、朔州與河北省張家口 3 市所轄,其中主要包括大同和朔州市區,山陰、懷仁、大同、陽原縣的全部和應縣、渾源、左雲、陽高、蔚縣的大部或一部分。

(一)礦產資源概況

盆地及其周邊山地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僅陽原的不完全統計,已探明的礦種就達 55 種以上)。在已探明的礦產中煤炭資源最為豐富,其中的大同煤炭聞名於世,蔚縣煤炭全國知名。此外,鐵、錳、銅、鋅、鉬、磷、石墨、高嶺土、膨潤土、石灰石、大理石等礦產均比較豐富。

(二)工農業生產概況

區內以煤炭工業為支柱性產業,圍繞煤炭工業的運輸業、化工、電力等工業企業均占

有重要地位。此外,建材、機械製造、建築、食品加工、醫葯、釀造、造紙、陶瓷、地毯、皮毛加工等工業產業和工藝加工業也比較發達,有關鄉鎮、村辦和個體企業發展迅速。

除大同與朔州市區外,各縣土地資源豐富,以農為主,人均佔有可耕地面積較大。如陽原盆地,農業人口密度較小 (平均不足 140 人/km2),人均佔有耕地面積約 0. 26 hm2(3. 9 畝)。

區內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穀子、黍子、高粱、豆類、馬鈴薯,少量小麥、水稻等。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向日葵、蔬菜、瓜類等。隨著農業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城鎮郊區和河川穀地的蔬菜基地正在不斷擴展,良種和各地土特產生產基地正在形成。如近年桑乾河河谷的化稍營至石匣里河段形成的蔬菜生產基地,以西芹為主的一些優種蔬菜正在成為該區的名優特產,銷往各地。在壺流河河谷地帶,培養玉米良種為當地農民的特長,使該區成為定點玉米良種培養基地。盆地東部黃土台地及黃土溝梁地帶,採取引進和當地培養的方式培育的杏樹林地,正在形成杏扁基地。此外,林業中蘋果、桃、李、梨等鮮果經濟林發展較快,防護林和水保灌木林及畜牧業等均有一定的發展。

(三)文化與旅遊

泥河灣盆地既蘊藏著歷史久遠而豐富的史前人類文化,又保存著豐富多彩的古代與現代文明,使自然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已經形成和潛在的旅遊資源無可估量。其中聞名於世的雲岡石窟就坐落於盆地的西北側,我國 「五嶽」中之北嶽恆山名勝區位於盆地南側渾源縣境內。此外,區內著名的人文與自然旅遊景區、景點還有大同市的華嚴寺、普化寺、九龍壁、觀音堂,渾源的懸空寺、永安寺、千佛嶺,大同縣的第四紀火山地質遺跡,朔州市朔城區的梵王寺墓群、凈土寺、平朔漢墓群,山陰的舊廣武古城、廣武漢墓群,懷仁的金沙灘墓群、華嚴寺磚塔、丹陽王墓,應縣的木塔、文殊寺、永鎮寺,蔚縣空中草原、小五台山、飛狐峪、蔚州古城、西古堡、華嚴寺、代王城、重台寺、民間社火及剪紙藝術,盆地中眾多的史前人類文化遺跡等。這些景區、景點是泥河灣盆地及其周邊重要的旅遊資源。

5. 地理與環境畢業好就業嗎

你好:不知道你這個專業具體學啥,只有個大概情況,給你的答案如下:一般而言,地理與環境兩塊內容地理,環境。可從兩個方面去就業,比如專門從事地理,就是咱們說的人文地理,比如初高中都有的地理,還可以是大學理科和工科的地理。環境就多了,比如具體工程,環境監測和治理等。

6.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是什麼專業

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專業知識繁多而復雜,業前景很不理想,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的基本技能。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方向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目前情況看就業前景並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相符的工作。自然地理與資源專業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地理科學就業方向主要就業是:成為中學教師,科研單位人員,國土部門,氣象台職員,農業等部門!或者從事地理教研活動!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
地理科學專業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資源環境以及它們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理學知識的積累,這門學科逐步成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區域分異的學科,簡單說就是研究人與地理關系的學科,近現代以來,隨著地理科學的快速發展,它不再局限於自然地理現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特徵。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紛紛涌現,如環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資源地理學、人口地理學、醫學地理學等,其科學價值也越來越高。可以說,隨著經濟開發以及環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學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蘊,地理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日益受到關注。地理科學專業的專業知識繁多而復雜,就業前景很不理想,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7. 地理 河流與地理環境的相互作用

河流是流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在諸要素中,氣候起主導作用。例如,降水的形式、總量、強度、過程及其空間分布,對河川徑流的形成和變化有著直接的影響;而蒸發的強弱又制約著降水轉變為徑流量的多少。上述降水和蒸發又與氣溫、大氣溫度和風等因素有關。因此,這些因素實際上對河川徑流起著間接的作用。通常.氣溫濕潤地區大氣降水多.河網密集,徑流充沛;而氣候乾燥地區降水少,河網稀疏.蒸發強烈,徑流貧乏。這說明氣候狀況嚴格制約著河流的發育和地理分布。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河流是氣候的產物。

此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諸如地質、地貌、土壤、植被、湖泊、沼澤等下墊面狀況也對河川徑流施加影響,使大氣降水產生再分配。反過來,河流對自然地理環境也有多方面的影響。河流是陸地水的全體.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球水分循環中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外流河是實現海陸·之間水分循環的重要紐帶。通過水分循環.全球水量達到平衡狀態.使物質和能量得以交換.全球自然環境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系。

河流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世界古代文明.還是當今地區經濟的發展多與河流有密切關系。因為它不僅提供人類所需要的淡水資源,而且還提供灌溉、航運、發電之利。當然。洪水泛濫也給人類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河流會影響周圍環境,同時周圍環境也會影響到河流的

河流會侵蝕岩石,增加周圍空氣濕度,影響空氣質量,灌溉作物,影響生物;

環境會影響水質,山體會影響河流走向。

8.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一)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1.地理環境是人類出現、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人類是地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沒有對人類出現和生存適宜的地理環境,就沒有人類。地球具有太陽系其他星體所沒有的適合於生物和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地球上之所以有人類出現,人類之所以能夠繼續生存、繁衍,地理環境是根本的前提。

地理環境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豐富的資源和適當的氣候條件。地球總面積為5.1×108 km2,其中海洋為3.61×108 km2,陸地為1.49×108 km2,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場所。盡管世界人口已達60億,盡管在一部分地區由於人類不適當的經濟活動而使地理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目前地球上仍有大片的陸地沒有人類居住。地理環境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居住空間,而且還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各種能源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條件。

2.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形式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可分為兩種形式,即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1)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社會的直接影響在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城市和區域發展、工農業布局等方面都有反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指的是山地環境對四川交通的直接影響。重疊的險峰、陡峻的峭壁、兇猛的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是古代交通巨大的障礙。山區和平原修建運力相同的鐵路,造價相差三倍以上。甘泉釀美酒,名酒產地大都有優質水源。由於油田自然狀況的差別,長慶、四川、延長和江漢油田的開采成本等於大慶油田的兩倍以上。京漢鐵路沿線位於太行山沖積扇地帶,地下水豐富,地表有一定坡度,可灌可排,歷史上一直是我國政治和經濟活躍的地區。

(2)地理環境的間接影響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多數影響是間接的,通過媒介來體現。第一類間接影響是「自然—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型連鎖反應。我國東南沿海盛產柑橘、菠蘿等水果和水產,罐頭工業原料豐富,成為我國罐頭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美國芝加哥在附近農牧業基礎上,發展肉類加工工業、食品工業和農業機械製造業。它們的背景都是適宜的農業地理環境。第二類間接影響是「自然—上層建築—經濟」型連鎖反應。地理環境通過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要素對經濟活動產生間接反應,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際上這類間接影響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在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到不少國界與山脈、河流、湖泊等自然體一致。如以山為界的有中國和尼泊爾之間的喜馬拉雅山等,以河為界的有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格蘭德河等,以湖為界的有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四個大湖等。這些自然體,一旦成為政治邊界,對於邊界兩側的社會經濟分異就會產生間接影響。

3.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影響的階段性

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斷變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1)採集和狩獵經濟階段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類的衣食住行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較大。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自然界的氣候、地形和動植物分布的制約。只有在少數動、植物資源豐盛的地區,人類的生息才比較活躍。

(2)農業社會階段

在該階段,栽培的作物、馴化的家畜、家禽是主要的生活來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供灌溉的河水、溫暖的氣溫、充足的日照,這些是農業社會的自然基礎。亞熱帶和暖溫帶中的大河流域沖積平原、三角洲、盆地,是農業文明的發祥地。如我國的黃河與長江、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與印度河。

(3)工業社會階段

煤、石油、水力等能源,鐵礦、銅礦等金屬資源,航道、港口等交通要道,是傳統工業和商品貿易的基礎。地理環境包含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自然條件可以從經濟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豐富的生活資料自然資源,如肥沃的土地、富有魚類的水等;另一類是豐富的勞動手段自然資源,如可航行的河道、樹木、金屬、煤炭等。在人類文化初期即相當於農業社會階段,前一類自然資源有決定作用;在較高的發展階段即工業社會階段,後一類自然資源起決定作用。

(4)後工業化階段

新技術產業興起,自然資源對社會的整體影響相對下降,環境質量對社會的整體影響上升。新技術產業區主要在環境質量優異的地區落腳,如日本九州、德國南部都是環境質量較好的地區。新技術產業區必然是知識密集區,優異的環境才能吸引科技人員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新技術產業集聚效應。此外,環境優異有利於提高新技術產品的質量。

(二)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程度是有明顯差異的。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日益密切,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規模越來越大,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刻,特別是對環境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

在人類誕生以後的漫長歲月中,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類僅僅是為了生存而適應和利用環境,進行採集和狩獵,很少有意識地改造環境。在長期的實踐中,人類學會了栽種植物和馴化動物,從而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這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又出現了集市貿易、城鎮和手工業。人類利用自然的規模有所擴大,程度逐步加深,改造環境的作用日趨明顯。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人類以利用自然資源和條件為主,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很大,生產方式原始、落後,生產工具簡單,社會經濟發展緩慢。由於人類生產活動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只考慮對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利用,而沒有考慮對它們的保護,從而產生了較多的環境問題。大量砍伐森林,過度放牧,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盲目興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鹽鹼化和沼澤化。這些都會促使土地退化,甚至產生荒漠化。有些古代經濟、文化很發達的地區也因此而淪為廢墟或荒漠。

從18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了現代化工業,人與環境的關系從此進入了新的階段。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在生產中,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人口迅速增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消耗劇增,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人類通過工農業活動,使環境的組成和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人類活動范圍明顯擴大,食品和其他物品的消費快速增長。現代化工業的生產主要是生產資料的生產,礦產資源與能源以空前的規模被開采出來,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和廢料等「三廢」又以空前的規模被排放出去,主要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空中煙霧籠罩,地面污水橫流,工業垃圾和廢物堆積如山,工廠和交通運輸產生的噪音在空中回響。有些「三廢」對生物和人類有很大的毒性,給人們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甚至常常造成人員死亡。

20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繼續加劇。人類更大規模地開采和耗用自然資源,發明並大量使用內燃機,大規模地發展有機化學工業,這些都使環境污染變得更加嚴重。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一些新技術和交通運輸工業的發展,地球上過去未受嚴重污染的區域也受到很大影響。世界上發生了許多致使人員傷亡的事件,如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因吸入含SO3 和H2 SO4 的氣體,導致5天內4000人死亡。眾多巨型油輪在海洋上航行,海上鑽井設施投入普遍使用,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高空大氣的污染日益加劇。就連人跡罕至的高寒山區和兩極地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地球上已經很難發現潔凈的、未受污染的地區。

開采和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最強烈的影響形式之一。其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有以下幾種形式:①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把可燃性礦物轉變為CO2和碳酸鹽類,消耗、分散經地質作用積聚而形成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形成化學成分發生變化的新的地理環境;②通過挖掘和堆積作用而破壞土地,在露天或井下開采礦石、建築材料和煤,會造成大量的地表堆積物和許多地下空洞;③岩土體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容易誘發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④影響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條件,降低地下水位,改變水文網狀態,影響河流的侵蝕與沉積作用;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⑥污染大氣,在開采和堆積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塵埃,在加工冶煉礦石(特別是含硫化物礦石)和燒燃料時都會對大氣產生污染;⑦含硫和其他元素的重金屬礦周圍的土地極易受到污染;⑧海洋受到污染,運輸石油、礦石,從海底開采礦產(特別是石油),從陸地向海洋排放礦渣,這些活動都會造成海洋污染。此外,開采和加工礦石有時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如礦井塌方造成的傷亡事故、吸入粉塵導致的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等。

9. 環境與地理的關系

這話問得太籠統了吧,是自然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還是社會環境、政治或是歷史環境?與什麼地理的關系?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
問題太寬泛,恕不能回答...

熱點內容
幼兒園班主任學期工作總結 發布:2025-01-23 04:41:37 瀏覽:342
馬雲是什麼老師 發布:2025-01-23 04:05:27 瀏覽:116
創客教學模式 發布:2025-01-23 03:53:26 瀏覽:457
楊小敏老師 發布:2025-01-23 03:48:13 瀏覽:852
小孩子學英語 發布:2025-01-23 03:21:06 瀏覽:452
電能電功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23 03:20:24 瀏覽:969
博白縣教育科研網 發布:2025-01-23 01:35:39 瀏覽:438
玄武區教育 發布:2025-01-23 00:14:34 瀏覽:262
為什麼電腦自動重啟 發布:2025-01-23 00:06:01 瀏覽:284
胡姓班主任 發布:2025-01-22 23:37:5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