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論文範文

歷史論文範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07:42:21

❶ 求一篇歷史論文範文

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著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說文擬雅》、《小學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注》、《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裡,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說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說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說,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范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局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說,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裡。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說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群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群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說」,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著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毀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著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斗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是一個世界多種政治體制的實驗田,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還沒開始呢。文化上已經90%的西化了,看看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西方的,數理化,都是西方的。現在試圖振興國學,但我認為沒必要。

❷ 歷史論文要怎麼

歷史小論文寫作要領

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
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
點時應注意:
1.立論的科學性
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
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
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
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
2.立論的前衛性
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
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
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
3.立論的指導性
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
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
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
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
1.題目要新
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2.題目要奇
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
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
3.題目要小
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
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開頭、結尾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
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
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
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編寫提綱
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
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
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
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
四、定稿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
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
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❸ 歷史論文怎麼寫啊 找一篇簡單點的範文 高中適用

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有極大的影響,它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也促進了中國近代化起步:地主階級洋務派發起了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中國近代工業、科技、教育起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19世紀70年代。那時,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人類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汽車、飛機的問世,縮短了人們旅行的時間,使出行更加方便;電話、無線電報的發明,加強了世界的聯系。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享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這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這樣的:
1.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使外國在華投資設廠合法化。列強競相對華輸出資本,加劇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了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這是世界歷史發展潮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3.中國近代科技進一步發展,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兩次工業革命的後果可以使我們得到這樣的經驗:
1.政治變革是科技發展的前提,政治變革解放了生產力,應大膽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的生產關系的各個環節;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3.大力發展科技的同時,應擴大市場經濟,籌集科技發展需要的資金,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次「工業革命。」
改革開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包括對內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我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
正是充分利用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經驗,才使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得以成功,國家得以強盛,人們生活得以富裕!

在網上找了很久,覺得這篇最好,你不要全抄,盡量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吧,這篇文章的范圍絕對不超綱的,而且還把中國史和外國史結合起來,算是很好的論文了。

❹ 誰能給我一篇近代史的歷史論文範文嗎

(浙江省蘭溪市教委教研室 屠洪興)
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涉及的內容範圍廣、事件多、頭緒雜。學生學習世界史比學中國史更難,加上近年來 在高考命題中世界史部分的要求又在不斷提高,「大跨度、高概括」的試題連連出現,學生對世界史的學習更 是望而生畏。而過去那種「一輪章節知識,二輪歸類知識,三輪查漏補缺」的復習模式,已無力解決學生的「 難與怕」的矛盾。
如何來解決學習世界史中的「難與怕」的矛盾,使學生學得既新有趣、又能適應目前高考的要求?這是廣 大歷史教師都在共同苦苦探求的問題。筆者當然也不例外。在苦苦探求的道路上,得益於專家們的啟示,我逐 漸形成了整體知識結構復習的方法。這是一種先整體、再分章,而分章又始終不離整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幾年 的教學實踐我感到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來作世界史第一輪的復習,既省時,又有效,它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學生都說:「這種復習方法,整體性強,脈絡清楚,既有利於提高能力,又有利於牢固記憶知識,符合高考的 要求。
如何運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呢?我的具體做法是:先設計出整體知識結構圖表,把它交給學生、然後以 「結構」為提綱,進行有序的復習。
根據劉宗緒先生的「生產力發展」標准,我把世界近代史十七章內容納入一個整體知識結構中,並以兩次 工業革命作為分期標志,分成三個有著不同特徵的階段。具體圖示如下:
世界近代史整體知識結構圖示
(附圖 {圖})
(附圖 {圖})
(附圖 {圖})
把某一階段的歷史組成整體知識結構,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 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這是我們用整體法理解歷史的依據、也是我們用整體法復習歷史應 遵循的原則。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會整體知識結構?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體會整體知識結構?怎樣才能使學 生真正體會到歷史的涓涓細流匯集成歷史的巨流?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歷史是「奔騰不息的長河」這一 含義?這些是我們在運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時必須達到的目的。為此,我們在使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方法時 ,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堅持整體觀。這是該復習方法的最基本的特徵。整體法十分強調對歷史的整體理解。在復習某一 階段或某一部分的內容時,應首先向學生指出主要內容有哪些,使他們對該部分歷史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例如 在復習世界近代史時,應首先指出主要是講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史,並由此派生出無產階級斗爭史和民族運 動史。又如在復習近代第一階段的歷史時,則應指出本階段的主要內容是三次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另外還有 殖民爭霸斗爭和殖民地人民的獨立革命。
堅持整體觀,還要強調歷史現象、歷史事件發生的大背景。只有把一個時期中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納入 一個歷史的大背景之中,才會形成整體印象。因此,在復習近代第一階段的內容時,有必要把新航路開辟後殖 民掠奪開始這一背景突出出來,這才能把早期的革命、爭霸、獨立斗爭三方面內容統一起來。正是殖民掠奪, 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才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呼喚出一次次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急 風暴雨;也正是殖民擴張,才出現西歐殖民者在世界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爭奪殖民霸權的斗爭;也由於殖民掠 奪導致廣大殖民地的貧窮和落後,才燃燒起反殖斗爭的憤怒烈火。
在復習近代第二階段的歷史時,也必須牢牢抓住「工業革命」這一歷史大背景進行分析。是工業革命使資 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尤其是工業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才出現為鏟除各種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障礙為目的的革命和改革。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股革命與改革潮流就這樣出現了。正是工業革命,導致 社會關系的變化,形成了無產階級,才會有不斷發展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也由於資本主義力量的增強 ,導致了西方資本主義對廣大的亞非地區的進一步掠奪,並把這些地區卷進了殖民體系之中,從而引發了19 世紀中期的「亞洲革命風暴」。回顧近幾年的高考試題:1993年的「三股潮流」題,1994年的「恩格 斯論斷」題,1996年的「法國兩次革命的比較」題,無不以「工業革命」作為問題的切入點來進行命題的 。
近代第三階段中的各國政治、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又無不根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當然,在分析歐洲舞台 上錯綜復雜的斗爭時,也不能忘記普法戰爭對法、德兩國的影響)。
第二,要注重聯系性。僅僅注意歷史的大背景,這還不夠,還必須揭示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因果關系, 才能將分散的歷史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物質世界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 是沒有的。在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中,因果聯系又是一種最普遍最本質的聯系。它既然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就當然應該成為我們用整體法復習世界史的一個必須遵循的原則。
英、法、美三國是怎樣由轟轟烈烈的政治革命演變為熱火朝天的產業革命的?經過分析我們看到,政治革 命是產業革命的政治前提,那麼又是為什麼產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呢?這是因為它在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 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擁有廣闊的世界市場,這就直接刺激了生產方式的變革。另外,它還有勞動力、資金、資 源、科技等獨具的優越條件,而法、美則是望塵莫及的。因此,法、美只能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擴大的 情況下被帶動起來。一場偉大的產業革命的成功,又推動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資 產階級革命,就是這種反映(這在前面已分析了)。這些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成功,又使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 界確立。資產階級在全球的勝利,推動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它又為新的一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證。資本 主義國家對亞非地區的殖民掠奪的進一步加劇,導致了許多亞非國家捲入殖民體系,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 形成;而分裂國家的走上統一,又提供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政治上的保證、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又催生了第二 次工業革命。從「一戰」到「二戰」,為什麼只有二十年的休戰?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英、法、美對德問題上有著這樣的變化過程:巴黎和會上的「嚴厲制裁」到賠款與簽約問題上的「扶植」, 再到三十年代的「縱容」,而德國則起了與之相應的變化:「受制裁」——「得扶植」——「遭危機」——「 形成戰爭策源地」。這些變化,又完全根植於「爭奪」、「反蘇」「自保」。正是由於大國的中立自保和對法 西斯侵略的縱容姑息,加上反法斯力量未及時聯合、又導致了三十年代的法西斯局部侵略戰爭演變為全面大戰 。
整體復習法中,不僅要揭示教材中的顯性聯系,還要揭示教材中未提及的隱性聯系。比如拿破崙入侵西班 牙、葡萄牙和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戰敗兩件事給拉丁美洲獨立革命帶來的影響。
第三,要堅持比較法。比較是認識事物的最好方法。只有運用比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認識事物的本 質特徵,認識事物間的共性與個性。整體法將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放在一個整體之中,這給我們運用比較法帶 來了便利。
復習中,我們可以有以下一些比較的內容:早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比較;19世紀五、六十年代資 產階級革命的改革比較;早期革命與19世紀五、六十年代革命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工業革命前後殖 民掠奪不同特點的比較以及工業革命前後工人運動特點的比較等等。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資產階級革命的共 同規律和革命模式的多樣性,認識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特點以及在歷史上造成的不同影響。
整體歷史知識結構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加以歸納和整 理,不僅能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起到簡化頭緒、理清思路的作用,有利 於加強記憶。因為記憶時把需要記憶的知識加以整理,把它納入普遍聯系之中,比起孤立地背誦,效果要好得 多。倘我們能按整體法扎扎實實搞好第一輪復習,又能配以按國按類的第二輪復習,那麼一張縝密而又完整的 知識之網就編織成了。用這樣的「網」捕「魚」,恐怕就不會顧此失彼,出現漏「網」之「魚」了。
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對我來說僅僅還是嘗試,還有許多不夠成熟甚至不夠科學的地方,一切都有待於改 進和完善。但我相信,它具有生命力,一定會發展起來,被廣大師生接受

❺ 初二歷史小論文 800字

走進中山古村落

今天,我去了中山的古村落----三鄉鎮古鶴村。我采訪了當地的一個英雄孩子
「我爸爸叫植振華。那天,與爸爸一起入伍並在一連當過兵,如今在廣州軍區某部任上校的杜生打電話來,說要從部隊轉業到地方並落實了單位。爸爸是杜生的老戰友,他不免感到由衷的高興。一時間,爸爸的思緒又回到了二十幾年前,祖國南疆前線的烽火歲月。他與我講述了他當兵的歷史。
1982年10月,他從廣東懷集參軍,分配到廣州軍區某部服役。由於軍隊的需要,於1985年10月,本該到期退伍的他,因為他在服役期間思想進步,工作積極,學習認真,各方面表現突出,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所以他又被上級以優秀士兵黨員的身份,繼續留在廣西邊防前線,與邊防三師守衛部隊的戰友們,堅守法卡山。該師在1981年5月5日中央軍委下達收復法卡山的戰斗中,由於英勇頑強,作戰勇敢而聞名於世。
冬天,法卡山頂上的哨所,寒風刺骨。夏天,烈日似火,熱氣騰騰,戰士們每次站崗回來,全身衣服包括內褲都濕透了,把衣服脫下來,用手輕輕地一擰,都能擰出一滴滴汗水。天氣冷可以忍受,大不了就是空手練拳擊,持槍練剌殺,這么一來,身體就不覺得冷了。可最難忍的是天氣熱口渴,有時口渴,軍用水壺的水不夠喝,戰士們就撤尿解渴。後來上級得知此事後,就安排後勤工兵,在山溝里,用抽水機抽水到山頂上來,給戰士們解渴。遇到發電站被越軍炮彈炸壞了,抽水機無法抽水,這樣就只能靠戰士們,在黑夜裡躲著僅400米距離內的越軍陣地上密密麻麻的機槍口,悄悄地沿著山坡上688級台階下山,再向前步行2公里兩邊布滿荊棘坎坷不平的泥土小路,到河溝里用汽油桶打水,然後背著50公斤重的水,再向後步行2公里兩邊布滿荊棘坎坷不平的泥土小路,沿著山坡上688級台階,汗流夾背,上氣不接下氣,艱難地往山頂上爬。盡管這些用汽油桶裝的水,有一股氣油味,很不衛生,喝了會鬧肚子痛,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戰士們也只能照喝不誤。
艱苦的環境,就這樣磨煉著戰士們的意志,這也成為戰士們成長的動力。一連先後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培養出了五位軍隊上校級以上的幹部,杜生是其中一位。繼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還擊戰之後,一連在廣西邊防法卡山陣地上與越軍先後進行過五次激烈的防禦作戰。」
爸爸說,他記得最後一次是在1985年12月9日,他在法卡山三號主峰的哨所上站崗,發現有一批越軍特工隊員,趁我軍「裁軍100萬」之機,潛入我囯境內搞他們的軍事活動,目的是摧毀我軍的國防設施。在圍遷這一批(十四名)越軍特工隊員的戰斗中,在兄弟連隊和邊防武警,民兵的協助下,雖然一連兵力已被裁減,當時全連的兵力被裁減到不足裁軍之前的一半。這是體現出我軍裁軍後的軍事實力,盡管一連兵力有限,也都成功抓捕了這一批越軍特工隊員,其中越軍上尉、中尉、少尉各一名,繳獲越軍沖鋒槍、手雷和軍用地圖、測繪圖和測量儀等物品各一批。
一連的幹部戰士們轉業或退伍到地方後,有的當上了公務員,有的做老師,有的做警察,有的在銀行、媒體工作,也有的自謀職業,自己經商做生意,成了新時代的致富能手,為搞活市場經濟,減輕國家的就業壓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❻ 以三代人的教育史為題 歷史論文範文

以三代人的教育為題歷史論文這樣的一個論文對於我來說肯定是有難度的。

❼ 2000字歷史小論文。。。

論文就沒時間幫你寫,我幫你取點題目吧
西域的:論西域與中華本源的聯系發展歷程
這個裡面你可以討論從西漢至唐,宋時斷層,元明清的聯系,最後到新中國的建立的關系,應該很好寫的!裡面歷史典故比較多!提出點自己的看法!
山東:山東在中國地位的興衰史
並不是說山東不行,就是說從春秋齊國,至漢,確立孔聖故鄉,三國的青州兵,等等,直至清時,山東,經常性的大旱,要求賑災,背井離鄉的創關東!最後新中國成立,山東的崛起,如今山東的生產總值,等等!可以輕松完成2000,8000都可以寫的
埃及:埃及艷後對埃及的影響
埃及艷後我沒研究過,但這么出名,那麼關於她的典故可能很多,你可以網路!嘿嘿
瑪雅:瑪雅文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你可以從為什麼瑪雅文化這么多去研究說起,發展歷程講一講,再對比下跟我們華夏文化,歐洲的白人文化有什麼不同,相同之處!
以上我的淺見,如果我要寫,我就這么寫!我論點已提出,你可以看那些論點,網路下,再加以自己的觀點!2000字的論文輕輕鬆鬆搞定啦!

❽ 高中歷史,關於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小論文範文1500字。急用!

李鴻章
李鴻章及其生活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他作為近代中國一位非常復雜的歷史人物,在不同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駁陸離,因而人們評價起來眾說紛紜就沒有什麼可怪的了。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
李鴻章「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在晚清政壇上縱橫馳騁半個多世紀。梁啟超評價李鴻章「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李鴻章雖然難以承載「英雄」桂冠,但為「時勢所造」和影響「時勢」進程則是不爭的事實。
李鴻章活躍於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會從傳統向近代、從獨立國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過渡時代。適逢其會的李鴻章也就成了「崛起於新舊兩界線之中心的過渡時代」的過渡性人物。時代造就了李鴻章,而李鴻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絢麗多彩的時代畫卷上深深地打上了個人的印記。李鴻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將入相,「坐鎮北洋,遙執朝政」,涉及晚清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他身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於封建主義而又傾向資本主義,忠實於傳統營壘而又頗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舊紛呈,中西雜揉,內則「開拓」與「因循」畢具,外則抗爭與妥協並存,因而有時是順乎時代潮流,有時又是阻擋歷史車輪。 用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 李鴻章以儒生起家軍旅,憑借編練淮軍鎮壓太平天國、「削平大難」而「早膺疆寄,晉贊綸扉」。太平天國運動是「四海變秋氣」的封建衰世的農民群眾企圖用火和劍來變革現存的清朝統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在現世、在中國建立起來。盡管他們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地上天國實際上只能給自己套上一副帶有光環的封建枷鎖,但他們反對「鷹遍野,豺狼噬人」、內則殘民以逞、外則喪權辱國的清朝統治,無疑是順乎時代潮流的正義之舉。李鴻章維護腐朽的清朝統治,鎮壓太平天國,用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自然是逆時代潮流而動,罪無可赦。 推動中國社會從傳統向近代轉軌 李鴻章堪稱洋務運動的首腦和旗幟。洋務運動是時代的產物,是對外國殖民侵略和世界現代化浪潮沖擊所作出的積極回應,是近代中西文化撞擊和交融的初步結果。與同時代的洋務官員相比,李鴻章不僅對中外形勢和中國出路的認識要比同僚深刻,而且採用西法、舉辦洋務新政數量之多、成效之大,也無人能望其項背。他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處於「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遇到「數千年未有之強敵」,大清帝國「厝火積薪,可危實甚」,因而主張「識時務者當知所變計耳」,絕不應昏睡於「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思振作。為此,他提出必須向西方學習,舉辦洋務新政,以求「自強」、「自立」。他斥守舊而不避「人君」,為「自強」而力倡變法,主張以儒家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之以西方富強之術。他力主把「修明前聖制度」和學習「外人所長」結合起來。所謂「修明前聖制度」,就是「變法度必先易官制」,改善封建政治制度。所謂學習「外人所長」,就是引進屬於西方「物質文明」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企圖借用西方資本主義甲胄以保護清朝封建主義的軀體。必須指出的是,他力圖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只熱衷於引進西方「物質文明」即近代軍工技術,顯然不能使中國擺脫傳統的農業社會,實現資本主義現代化,但畢竟使封建體制發生裂痕,催生了中國的資本主義,從而使中國社會在傳統向近代轉軌的路途上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加速中國向半殖民地沉淪 李鴻章曾長期躋身於晚清「外交第一沖要」,時人稱「一生功過在和戎」。外交的成敗,自然取決於綜合國力的強弱和外交政策的當否。就綜合國力即軍事、經濟和政治組織力而言,封建的中國遠遜於列強,因而清王朝的聲威一遇到列強的槍炮就掃地以盡。李鴻章有鑒於此,明確指出:中外實力相距懸殊,列強之「軍械強於我,技藝精於我」,中國無法取勝於疆場,因而對列強不可輕言戰爭,而應以「羈縻」之策謀求「中外相安」之局。所謂「羈縻」,就是用儒家的道德規范即孔子「忠信篤敬」四字方針進行「籠絡」。在應對列強欺凌時,始則以理折之,進行與虎謀皮式的道德說教,並實施以中國傳統的合縱連橫理論和西方的均勢思想相結合為特徵的「以夷制夷」之策;繼而不惜在權益上作出某種限度的讓步,以期「馴服其性」,實現「守疆土保和局」的目標。李鴻章所以主張「羈縻」之策,目的之一是想爭取並利用和平環境「借法自強」,預修戰備,以期「確有可以自立之機,然後以戰則勝,以守則固,以和則久」。從李鴻章推行「和戎」外交的實際看,有得有失,而失遠大於得。他指揮過「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而以失敗告終的甲午戰爭。他親手與外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其中除了《中日修好條規》、《中秘友好通商條約》等少數平等條約外,其他諸如《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均為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些喪權辱國條約標志著中國從獨立國向半殖民地沉淪。對此,作為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的重要一員和晚清喪權辱國外交決策的參與制定者和主要執行人的李鴻章絕對難辭其咎。 腐朽王朝的忠臣 李鴻章是清王朝的忠臣。他出身於崇尚宋學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到嚴格的封建傳統教育。在他的心目中,忠君觀念根深蒂固,他認為君臣之位不能僭越,疆吏不可「窺測朝廷之跡」。他與清廷互相依存,榮辱與共。他需要依靠清朝皇權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清廷也需要依靠他「安內攘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他憑借清廷爬上權力頂峰,清廷則把他譽為華夏棟梁,聲稱「無鴻章,無清朝」。他的悲劇在於既看出清朝統治風雨飄搖,猶如「敝絮塞漏舟,朽木支廣廈,稍一傾覆,遂不可支」;又在自己「實力足可除清廷自立有餘」時,仍「勤勤懇懇服侍皇室,決不另有他途」。他鎮壓太平天國、倡導洋務新政、推行「和戎」外交,無一不是為了拯救面臨沉沒的「漏舟」和傾覆的「廣廈」。他形象地把清王朝比為「破屋」,自己比作「裱糊匠」,宣稱「裱糊匠」只會「修葺」而不能改造「破屋」,及至「破屋」「真相破露,不可收拾」,「裱糊匠」自然無計可施。他為「無力回天」而深長嘆息,瞻望前景而茫然若失。 獨特的性格特徵 李鴻章具有獨特的性格特徵,而他的性格特徵則是其文化素質、心理條件和社會烙印的綜合反映。一曰「拚命作官」。李鴻章「拚命作官」意在爭權競勢和扶危安傾。因而他「自壯至老,未嘗一日言退」。他精通「宦術」,「好結內援」,「獻媚宮闈」,「固寵求榮」;他勇於任事,「不避勞苦,不畏謗言」,「屈心抑志,忍尤攘詬,以濟時艱」。二曰「不學無術」。李鴻章曾自詡「生平不解空言高論,只知以實心辦實事」。不尚空談固然是其所長,但缺乏以「真實學問」為根底的「以實心辦實事」,絕不可能收到「旋乾轉坤」的實效。他直到晚年對此才有所省悟:「自悔盛年不學,全恃一股虛驕之氣,任意胡為,其實沒有根底。現在真實學問,已用功不進。」(吳永:《庚子西狩叢談》,卷4)三曰「恃才傲物」。李鴻章入仕後,隨著地位的飆升和權勢的膨脹,心態畸變,飄然欲仙。他吹噓支持大清「天下」者,「舍我其誰」。對同僚倨傲不恭,對部屬動輒訓斥,對洋人「尤輕侮之」。曾國藩看出李鴻章「近頗傲,非吉兆」,曾密札勸誡:「一居高位,則宜時時檢點」,「不可誤認簡傲為風骨,風骨者,內足自立,外無所求之謂,非傲慢之謂也。」(黃:《花隨人聖庵摭憶》)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李鴻章依然故我,「自信自大」,「喜嘲謔,忌者日眾」。四曰「好以利祿驅眾」。被時人譽為識時務之大員的李鴻章,雖然出身儒生,但卻在「西學」和「變局」的影響下,產生了疏離儒學的傾向。他注重「治國平天下」,漠視「以修身為本」;注重事功,漠視為人;張揚功利主義,否定儒家義利觀。他直露地說:「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周馥:《負暄閑語》,卷上)功利既是李鴻章搏擊宦海的動力,又是他驅策部眾的工具。他遴選部眾,「著重於經世致用。凡有謀略而干練,必受到賞識擢撥,文章道德,尚在其次。」(王爾敏:《淮軍志》)李鴻章以功利為紐帶結成的龐大群體,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受到「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的責難也就是當然了。

❾ 求歷史論文!以變化為主題的歷史論文,600字左右,求參考範文!

歷經五千年滄桑歲月,中華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聚散分合、對峙與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民族認同感一脈相承,而且越是歷經磨難,遭遇坎坷,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的自我意識和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越是增強。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日漸發展成為中華民族高於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而造就中國歷史這一鮮明特徵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說是「大一統」文化觀念的潛移默化影響所致。它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中國境內各民族聯系、團結在一起,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並日見鞏固。我們今天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中國統一大勢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這一歷史現象,就不能不充分認識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實現國家統一過程中的特殊地位與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追求「大一統」的價值觀是奠定和強化國家統一的牢固基石

中華文化對於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的意義,首先在於「大一統」價值觀長期以來深入人心,從而使統一成為人們所普遍認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時期,中華民族隨著內部凝聚力的不斷增強,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統」觀念。《詩經·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表達了這種思想傾向和價值取捨。而戰國時代「九州說」與「五服說」的盛行,則反映出人們的大一統觀念進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眾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觀念普遍流行於先秦社會。……九州就是中國,九州的完整代表著中國的完整」(唐曉峰:《「體國經野」:試論中國古代的王朝地理學》,《二十一世紀》2000年8月號)。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這種追求統一的思想趨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當時,西周社會創立的禮樂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沖擊,早期初始形態的「一統」格局趨於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統的政治秩序,結果導致諸侯爭霸,混戰綿延,因而人們渴望重新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這一點在當時大多數思想家的學說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雖然他們在追求統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見,但天下必須「定於一」則是普遍的共識。譬如,法家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強調「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並憧憬著「四海之內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統」觀念已成為人們普遍的精神寄託和政治信仰,並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正是具備著這樣的思想基礎,當統一條件基本具備之時,才會由秦國通過戰爭的手段,橫掃六合,鯨吞六國,使這種政治理想變成了現實,「車同軌,書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才會有繼秦而起的兩漢大統一,出現漢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繪的那幅國家「大一統」的理想圖畫:「四海之內,莫不為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人民蕃息,天祿永得。」(《後漢書·祭禮志》注引《風俗通》)

作為思想觀念的「大一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並隨著歷史的演進而發展變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國土統一,「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禮記·坊記》);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國上下高度一致,聽命於最高統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時間概念上,它是指長久統一,千秋萬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傳之亡窮,而施之罔極」(《漢書·董仲舒傳》);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進至於爵,天下遠近小大若一」(《公羊傳解詁·隱公元年》)。這種以「統一」為理想政治秩序觀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體驗到分裂割據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所謂「白骨蔽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關於分裂戰亂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巨大破壞的形象寫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統一的政治秩序下,社會生產的發展相對迅速,民眾的生活相對安定,國家的安全相對能得到保證。這無疑是比較理想的局面,可以實現人們嚮往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況。由此可見,對戰亂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以及對中央集權的追求,使得統一既是統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觀上也符合廣大普通民眾的意願。

正因為「大一統」的理念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內心深處,成為人們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標志,所以自秦漢以降,歷史上雖然統一與分裂交相更替,但總的來說,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割據分裂的局面雖然不時出現,但它始終無法為人們所認可,始終不能被承認為正常、合理的政治狀態,也始終被中華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裡,追求統一也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廣大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分崩,群雄並立,但各個政權的統治者大都以統一為己任,並以炎黃之後自居:諸葛亮倡導「還定舊都,漢室可興」,前趙劉淵以黃帝之後自居,後趙石勒贊賞劉邦不封六國之後,前秦苻堅渴求「平一六合」等均為明證。它從一個側面說明中華民族寧合不分的願望是多麼頑強而普遍。這種強烈的「統一」意識還反映在人們對「正統」觀的理解上。從政治學的角度看,古代「正統」說的主導傾向就是為「大一統」觀念作歷史哲學層面的論證。所謂「正統」就是指「王者大一統」。正如歐陽修所說:「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於一,斯正統矣。堯、舜、夏、商、周、秦、漢、唐是也。雖始不得正統,卒能合天下於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統論下》)。

千百年來,這種以「統一」為「正統」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進一步強化了人們認同國家統一的自覺性,成為中華文化培育統一意識、指導統一實踐、完善統一秩序的又一個顯著標志。

中華文化為中國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資源

在中國統一大勢不斷鞏固和發展的過程中,博大精深、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不但起到了團結各族人民、促進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而且為合理化解統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種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資源。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文化講求「用中適時」、「隨時以行」,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為一個長期復雜的歷史過程。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用中適時、隨時以行是人們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論,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正是這種理性精神的集中體現。這種文化理念決定了人們在對待國家統一的問題上,能夠秉持現實客觀的態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統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靜看待實現大一統的艱巨性與曲折性。作為統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統一基本條件的創造與統一有利時機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則就是「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國語·越語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勢下,要敢於面對暫時分裂的現實,先完成局部的統一,並肯定局部的統一對於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必要性,努力為將來的大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條件。譬如,在歷史上,戰國七雄爭戰之於秦漢統一、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於西晉統一、南北朝分治之於隋唐統一、宋遼金對峙之於元明清統一等等,在當時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來,都是走向國家大一統的必要環節,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這個時候,對於當時的戰略決策者而言,關鍵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備,繁榮經濟,改良政治,增強軍力,從而在統一時機成熟之時,運用軍事、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順應民心以結束分裂的局面,「宜當時定,以一四海」(《晉書·羊祜傳》)。與此相反,如果昧於時勢,企冀在條件不成熟之時「畢其功於一役」,則必然事與願違,不但無法實現大統一,而且還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分裂局面。應當指出的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雲雲,絕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循環,而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分」是為更高層次意義上的「合」作必要的鋪墊和准備,「合」則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中國國家統一的歷史大勢看,秦漢統一的規模勝過宗周的天下一統,隋唐統一的規模超邁秦漢,有清一代的統一規模又遠逾隋唐,這正是國家統一大勢日趨增強的歷史印證。因此,可以這么說,「用中適時、隨時以行」的思想方法論,幾千年來始終維系著人們對大一統的堅定信心,幫助人們克服分裂與統一交替出現所帶來的困惑,推動著國家統一大業在曲折中不斷向前邁進。 第二,中華文化講求「守經用權」、「和而不同」,強調國家的統一是一個富有層次的文化現象,要求人們在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穩步推進。「守經用權」指的是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確看待事物之間的共同點與差異性的關系,更好地實現「一」與「多」的辯證統一。按照「經權」原則,「大一統」是人們必須嚴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經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既是歷代王朝一以貫之的最高政治目標,又對國家的統一與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這種文化思想指導下,人們在堅守「統一」至上原則的同時,要「守經用權」,通權達變,從而為更好地實現「大一統」這一基本目標鋪平道路。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文化觀念則為人們追求與完成國家的大一統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它提醒人們,在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上,既要看到統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認統一的差異性。因此,中華文化始終強調,「天下」乃是有中心與邊緣之別的天下,有層次的天下。早在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證明。而事實上,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不僅擁有廣大的農業區,而且還有廣大的農牧業結合地帶和牧業區,地區差異很大,彼此的矛盾與沖突在所難免。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在全國雷同地推行「大一統」行政管理,顯然不切實際。因此,傳統的「經權」、「和同」思想正好為歷代的統一政治實踐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這就是要堅持「大一統」之「經」,以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秩序為目標,全面推行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積極經營邊疆,同分裂割據等違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行為作斗爭。同時,也承認統一的地區差異性、內外層次性,重視區域差別與文化多元。在統一實踐上體現出「通權達變」的理性寬容精神,對不同地區或不同民族採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色色的「羈縻」體制及政策,就既賦予了「四夷」邊疆在「一體」中的角色,體現了大一統的原則,維護了中央的權威;又「適天地之情」,「各適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顧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區生活方式和經濟文化水平的差異,做到了因時因地因人而治。這種「經權」、「和同」理論,無疑是國家統一的強大粘合劑。

第三,中華文化強調「王者無外」、「夷夏一體」,要求人們把國家統一視作一個民族融合的和諧形態,在實踐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共同進步。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國家。因此,所謂「統一」就不單純是華夏漢族方面的問題,而是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關注與參與的歷史主題。換言之,統一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消除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畛域,實現民族大融合。中華文化有關民族問題的立場有兩大支柱:一是所謂「夷夏之辨」,鼓吹「用夏變夷」;一是所謂「夷夏一體」、「王者無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認諸夏與夷狄之間有差別,但這種差別不以種族歸屬為標准,也不以地域遠近為界限,而是以文明進化程度為標准。由於所處位置以及觀察角度的不同,佔主體地位的華夏民族自然認為諸夏代表著文明與先進,夷狄代表著野蠻與落後,歷史的進程當以諸夏為中心,由諸夏的文明改造所謂的夷狄,「以夏變夷」,使夷狄逐漸向先進文明過渡,最終實現大同的理想。當然,對這種諸夏本位觀,國內少數民族不一定完全贊同,漢代時中行說與漢使辯論時亟論匈奴風俗文化之優長,就是證明。就後者言,「王者無外」、「夷夏一體」意味著天下乃是「統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內」均為「皇帝之土」(《史記·秦始皇本紀》),所以,華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這個邏輯,國內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處其所,進而走向融合,統一於天子的號令之下。這兩種民族文化觀念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整體,互為彌補,共同作用於民族融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應該指出的是,「用夏變夷」的深層文化含義,是視夷夏關系為可變的實體,而非不變的頑石,兩者的區分僅僅在於道德、政治方面,而與血緣種族、地域環境無涉,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韓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進為中國,中國也可以退為夷狄。這樣便為歷史上少數民族推行漢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至於「王者無外」,則是致力於化解國內不同民族的對立與矛盾,使其認同於「天下」統一的理想。強調華夏與各少數民族的和諧相處,並在時機、條件成熟之後一步步走向融合。這樣,便為歷史上開明的統治者推行「胡漢一家」的進步民族政策,維護大一統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無蕃漢之別」(《李衛公問對》卷中);強調「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治通鑒》卷一九八,太宗貞觀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張不得「有華夷中外之分」(《大義覺迷錄》卷一)。中華文化這種增進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的價值觀,毫無疑問在促進民族融合、進而鞏固和發展國家統一大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繼承中華文化寶貴遺產再創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從中國歷史發展大勢看,追求統一、維護統一始終是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與價值取向。千百年來,中華文化既為國家統一大勢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也為人們參與這一歷史活動提供了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手段與方法。即使在今天看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也是深遠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保持了大統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現代政治版圖,並為中華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國家發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資源。自夏商周以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創造了條件;而自秦漢以降,儒家的「大一統」文化價值觀更是一以貫之,支配和規范著歷代傳統政治實踐,成為傳統政治運作的至上原則和行為方式。正因為如此,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這一成果,各少數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華一體的民族大家庭為其發展的歸宿,從而使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拓展。換言之,大一統文化觀念的深入人心,漢族與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諧的基礎上互動互補,共同發展,不斷增強政治與文化的認同感,這對於堅持國家統一大勢的健康發展、增進各民族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沒。到了近代,中國雖然遭受到西方列強的野蠻侵略,但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國土的基本統一,表現出堅不可摧的民族力量,這不能不歸功於以統一為宗旨的中華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國社會的發展保持了長期的歷史連續性,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的文明。中國「大一統」的政治體系與文化體系在其形成和發展中,也有一個不斷充實、擴大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大一統」的政治體系不斷成熟,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不斷匯聚溝通,由點及面,由內向外,不斷輻射,不斷擴散,如此循環往復,逐漸將舊的邊緣消融為新的中心,中華民族實體就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不斷地得到發展和鞏固。因此,歷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滿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雖曾作為與「華夏文化」對立的一極受到排斥,但最終還是在不斷擴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統」的格局中,得到有機的融合,使中華文明不但一直沒有出現斷裂,而且不斷進行更新,不斷增加新的活力。可見,正是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創造力與文化主體的自覺意識,使得國家統一大勢浩浩盪盪,不可逆轉,文明承續始終如一。

❿ 高中歷史小論文範文

這篇是我自己寫的。你看看。

熱點內容
幼兒園班主任學期工作總結 發布:2025-01-23 04:41:37 瀏覽:342
馬雲是什麼老師 發布:2025-01-23 04:05:27 瀏覽:116
創客教學模式 發布:2025-01-23 03:53:26 瀏覽:457
楊小敏老師 發布:2025-01-23 03:48:13 瀏覽:852
小孩子學英語 發布:2025-01-23 03:21:06 瀏覽:452
電能電功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23 03:20:24 瀏覽:969
博白縣教育科研網 發布:2025-01-23 01:35:39 瀏覽:438
玄武區教育 發布:2025-01-23 00:14:34 瀏覽:262
為什麼電腦自動重啟 發布:2025-01-23 00:06:01 瀏覽:284
胡姓班主任 發布:2025-01-22 23:37:5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