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一
1. 高一下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3、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的發展
了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後順序:麻葛絲棉。
(2)絲綢之路:漢代開辟。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
(3)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朝廷徵收民間紡織品的數量相當可觀。
2、冶金業主要成就: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特點:分布廣,規模大,水平高。戰國以後以鐵器為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3、制瓷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後有瓷
(2)陶器: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b、發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c、獨特技術——唐三彩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彩繪工藝。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明——康熙時期、頂峰——雍正時期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
了解「市」的形成與發展及其特點:逐漸打破時空限制,雖受政府嚴格限制,但仍相當繁榮
(1)秦代管理「市」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2)漢代在進行集中貿易的「市」, 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3)六朝時代,出現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顯著,「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已經相當繁華。
(四)「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含義: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開始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
影響:「重農抑商」政策有利於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社會經濟的活力受到壓抑,而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發育,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海禁」政策扼殺了對外貿易進步的可能性,不僅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滋長,使中國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從而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1)過程:鴉片戰爭後,以英國為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商品輸出,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依賴奪取的更多的特權,加緊對中國商品輸出,並打入內地市場,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逐漸地使中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
(2)表現:A、農產品程度有了一定發展,並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B、經營對華貿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買辦和買辦化的商人開始出現,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
(3)中國社會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 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曲折發展階段表
階段 時間 原因 表現 影響 認識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a.列強入侵瓦解自然經濟。
b.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c.洋務運動的誘導。 抵禦了列強的經濟侵略,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1.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要實現近代化,必須實現民族獨立
初步發展 從甲午戰爭到一戰前 a.列強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自然經濟。
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實業救國」的推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短暫春天
(「黃金時代」) 民國初期(一戰期間)(1912-1919) a.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障礙。
b.「實業救國」的影響。
c.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d.一戰期間列強放鬆了經濟侵略。 輕工業發展較快;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 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奠定了階級基礎。
抗戰前夕的短暫發展(此段不作考試要求) 國民統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國的基本統一。
b.國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經濟政策(「幣制改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c.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發展。 發展顯著,民族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逐漸佔主導地位。
萎縮 抗戰勝利後(1945—1949) a.美國的經濟掠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新二十一條」)
b.官僚資本的排擠。
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 國統區的工業體系趨於瓦解。
3、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地點:上海、廣東、天津東南沿海地區。
(3)代表企業:上海方舉贊創辦的發昌機器廠;南海陳啟沅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天津朱其昂創辦的貽來牟機器磨坊。(3)產生的途徑: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此外,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企業
4、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主要原因)
(2)外商企業的刺激
(3)洋務運動的誘導
5.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短暫春天)
發展最快的民族工業:紡織業、麵粉業等。
代表人物:張謇(狀元、實業家,創辦南通大生紗廠)、榮宗敬、榮德生、周學熙。
特點:(1)發展不均衡(①集中於沿海地區;②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封建自然經濟一直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3)發展艱難(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6.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誕生和發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決定其兩面性:革命性和妥協性。)③後天畸形;④戰爭和革命不斷,政局長期動盪。
有利因素: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②清末至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③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④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7.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地位與作用
從發展趨勢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斗爭求發展,逆境中奮進,但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過渡時期(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總路線和總任務:一化三改造(國家工業化,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2)特點:①時間的長期性。②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同時並舉。③「一化」為主體,「三改」為兩翼。
「三改」實質是變革生產關系,將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的實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過程: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
A、形式:國家資本主義B、政策:和平贖買。
對農業、手工業改造: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形式。
(2)歷史意義:A、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B、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3)局限性:後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 中共八大
A、時間:1956年
B、內容:(1)指出國內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後的生產力的矛盾;(2)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朝氣經濟建設方針。
C、意義: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方針和設想富有創造性,是對我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錯誤探索表現 :
A、「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原因: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思想指導。影響:使「左」傾錯誤(主要標志: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嚴重泛濫開來,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
B、「文革」對經濟建設的破壞:使正常的生產和社會秩序出現嚴重混亂;失去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詳參P57最後一段。
四、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
基本內容:(1)思想路線: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2)重點轉移: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
(3)重要決定:改革開放。
歷史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開始了中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以這次會議為起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道路正式開辟,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由此揭開序幕。
2.經濟體制改革
(1)起步:農村的經濟改革(重點,三農問題)
主要內容:「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早從安徽、四川兩省開始。)
作用:極大調動農民積極性;根本改變農村面貌;推動城市改革。
(2)城市企業改革:原則: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意義:通過這些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加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效益顯著提高。
3.對外開放
(1)對外開放的格局:經濟特區(首先)——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2)經濟特區有五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東成為對外開放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
五.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召開為標志,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2.中共十四大:時間:1992年10月;內容: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專題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 服飾 (1)中山裝與旗袍是近現代民族服飾。
(2)近代,中國男子的流行服飾有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
(3)階段
第一個階段:鴉片戰爭後到新中國的建立。這一階段的階段特徵為中式與西式、傳統和現代服飾並存;具體表現在長袍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裝、中山裝、旗袍更成為這一時期的典型服飾。
第二個階段:新中國建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時期由於政治上的影響,階段特徵為與革命相關的服飾成為主流;具體表現在列寧裝、制服裝、綠軍裝成為社會的流行。
第三個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階段特徵為與世界接軌,多彩呈現;具體表現在,服飾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觀大方轉變,各種款式的服裝層出不窮。
2.飲食結構: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傳入,中西餐並行於世。
3.住宅:居室建築開始出現西化的趨向,中西合璧成為典型特徵。
4.習俗風尚:
(1)促使變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革)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
(2)近代風俗變遷中最為明顯的是:婚喪禮俗的變遷。婚姻風俗的變遷特徵是刪繁就簡。
5、影響中國近現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主要因素
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西方國家資本的注入,把以工業文明、科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國;
二是維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動。
6、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習俗變遷的特點
(1)在鴉片戰爭後直至民國時期經歷了由盲目排外向學習西方、由過去的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趨進的過程,呈現出既追新慕異、去土存洋,又新舊並存、中西合璧的特徵。
(2)建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支配,又重新趨於封閉化、獨立化。
(3)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觀念的轉變,與世界聯系愈加緊密,逐漸又跟上了國際的潮流。
7.交通:牽引動力由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演進,是交通近代化的趨勢
(1)中國有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廠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1906年天津有軌電車,1924上海公共汽車。
(2)中國近代輪船業發端於洋務運動時期。(1865年,中國終於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民航事業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
8.通信:郵政、電話、電報,見P77-78
專題五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
一、新航路的開辟
(1)原因:直接:土耳其擴張阻隔了傳統商路。
根本(經濟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萌生。
(2)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新航路開辟的四位航海家:(會考要求迪亞士、哥倫布的知識即可)
①迪亞士最先到達好望角;②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③達伽馬直通印度;④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
新航路的開辟的經過
時間 航海家 國籍 支持國 方向 最終到達地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東
好望角
1497年 達.伽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1492年 哥倫布 義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 西班牙 西班牙 環球航行
(4)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的影響
①引起了「商業革命」( 商品種類--增多,貿易范圍--擴大,貿易中心--轉移)和「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社會分化)。
它有力地加強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影響)
②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③使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
④揭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
⑤沖擊西歐的思想文化領域——證明了「地圓學說」的科學性,打擊了教會的威信。
二、殖民擴張
1.荷蘭、英國的殖民擴張
(1)17世紀荷蘭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
(2)英國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塊殖民地是:弗吉尼亞。
(3)英荷戰爭的導火線: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航海條例》內容:凡是出入英國或英國殖民地的貨物都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
(4)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
結果:英國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確立在印度優勢,成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國。
2.殖民國家的矛盾和沖突
戰爭 背景 結果
1.英西 戰爭 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2.英荷戰爭 西班牙衰落,荷蘭控制世界;英法崛起
導火線:英頒布《航海條例》 荷蘭喪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
3.英法戰爭 法國插足印度、北美;
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銳 英國獲得法屬北美殖民地,確立在印度優勢,成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國。
3.殖民主義的罪惡
1.野蠻的掠奪
2.殘酷的屠殺
3.強盜的貿易 罪惡的三角貿易
4.★如何辨證地看待殖民擴張活動?
提示:破壞性、建設性
對殖民國家而言
(1)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2)打破世界相對孤立狀態,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促進了世界一體化的進程。
對殖民地而言
(1)殖民主義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地區的落後。
(2)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三、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紀中期)
1.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
(1)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2)條件:
①資金:通過國內圈地運動及海外的殖民擴張、黑奴貿易、海外貿易積累了大量資金。
②勞動力:圈地運動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
③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
④市場:英國海外市場日益擴大,工場手工業時期的商品生產已無法滿市場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就
首先開始的領域:棉紡織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英國、瓦特、改良蒸氣機。
交通運輸業新的發明有: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火車)。
3.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
(1)經濟上: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2)政治上: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使社會分裂成兩大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由此促進工人運動的興起。
(3)生產方式上: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了當地的舊思想舊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進了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東方從屬於西方,促使了資本主義市場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形成過程:
世界市場進程 時間 推動因素 主要途徑
初具雛形 新航路開辟後 新航路的開辟 殖民擴張和掠奪
初步形成 19世紀中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 以炮艦開路行不平等貿易
最終形成 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 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標志:日本的「開國」、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中國的「門戶開放」。
(3)逐漸成熟標志:國際經濟交流基本准則的確立。
四、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1.中心:美國和德國。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明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開始的標志)
電動機、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內燃機驅動)。
3.特點(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比)
(1)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
(2)速度快,范圍廣,規模大,多國同時進行。
(3)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4)經濟結構:從重工業開始。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促進生產力發展: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壟斷組織(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的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5.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棉紡織業、機器製造業、交通運輸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電力工業、電氣產品製造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
6.世界一體化趨勢(19世紀末20世紀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對一體化趨勢的評價,有利有弊,詳參p114-115。
專題六 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
1.羅斯福新政(1933—1939年)
(1)背景: 世界經濟大危機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國經濟病入膏肓。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崩潰的邊緣。
(2)特點:國家全面干預經濟。(新政的「新」之處)
(3)過程:兩個階段及階段成果
第一階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採取應急措施,直接穩定人心,擺脫危機;
第二階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鞏固和發展已取得的成就。(4)主要措施:
整頓銀行、恢復工業生產(中心措施)——《全國工業復興法》)、調節農業生產——《農業調整法》、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業,刺激消費,恢復生,穩定社會秩序。)、保護勞工權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5)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6)影響:
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
③從深遠影響看,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二戰後的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7)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6.了解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表現: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20世紀50-70年代初,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20世紀70年代滯脹;20世紀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紀90年代新經濟時代。
(2)90年代新經濟:柯林頓的政策「宏觀調控、微觀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對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對過度的干預,結果實現了「經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被成為新經濟時代。
7.二戰後,德、日四國經濟運行模式的基本特徵:(會考只要求掌握德、日兩國)
(1)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讓市場充分發揮調節作用;同時,政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這個模式使得聯邦德國經濟奇跡般恢復與發展,成為西歐經濟的「火車頭」。
(2)日本從戰後初期的「統制經濟體制」到50年代中期以後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即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遠遠大於市場調節。這個模式使得日本在短短25年內趕超英、法、聯邦德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1987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8.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
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發展高科技;國家進行社會改革,社會福利政策普遍實行。
專題八 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兩個趨勢:經濟區域集團化;經濟全球化。(兩者的關系:互相促進。前者是後者的重要步驟和途徑,後者是前者的最終歸宿)
2.歐洲聯盟
(1)歐共體(創立時間:1967年)的機構包括: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2)1993年,「馬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宣布成立。
(3)影響: ①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歐盟與美國、日本並列為世界經濟三強。
②促進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③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歐元形成
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
歐元的問世,淡化了歐洲地區的疆域和國別概念,促進歐洲國家走向聯合,有利於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4.北美自由貿易區
正式誕生的標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
組織的特點: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其成員國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貿易夥伴關系。
影響: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德經濟發展起積極作用,相互彌補經濟發展的不足,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是南北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功範例,加快美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5.亞太經合組織
(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會議,。
(2)中國於1991年同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3)亞太經合組織的最高活動是:非正式首腦會議。
6.世界貿易組織(WTO)
(1)依據:烏拉圭回合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3)性質:成為國際經濟貿易中調解各成員國相互間貿易關系、解決各成員國貿易爭端的機構。
(4)成立的意義:標志著多邊貿易體制建立。
7.中國入世
(1)過程:中國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成員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復關申請;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中國入世的影響:機遇: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分工;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從而維護合法權益;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對我國弱勢產業帶來壓力和挑戰。
我們的策略:抓住機遇、積極參與、防範風險、趨利避害
8.經濟全球化
(1)時間:80年代末90年代初
(2)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
①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強有力推動。
②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③市場經濟體制被普遍認可和接受。
(3)表現:
①資本的跨國流動。②生產的國際化。
③國際分工和專業化程度加深。
④跨國公司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
⑤世界市場的擴大。
(4)認識:
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的,其本質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經濟全球化作為一把雙刃劍,既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又使經濟的發展更加不平衡,貧富懸殊更大。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5)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①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如環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機等。
②世界各國經濟過於相互依賴。
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6)對策:
A、需要全人類共同行動。
B、加強對人類共同性問題的對策研究,制定出全球范圍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措施。
C、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各國人民攜手解決。
2. 高一歷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西安事變
1、發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張學良、楊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張的感召和影響。
2、時間: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4、結果:在中共的調解下,和平解決。
【分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
(1)根本原因:當時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為了逼蔣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5、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終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二、國共合作抗日
1、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實現過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統一戰線)——《西安事變》(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標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
(3)標志: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要點
解放戰爭
1、兩種命運(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面臨民主與專制、和平與內戰兩種命運)
(1)中國共產黨 1945年召開七大 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獨裁,建立民主聯合政府。
(2)中國國民黨 1945年召開六大 主張准備發動內戰、堅持一黨專政和拒絕成立聯合政府。
(3)為了實現和平民主建國的目標,共產黨和國民黨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
①1945年8月,「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確立了和平民主建國方針。
②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分定了國民黨內戰獨裁方針。
2、解放戰爭的過程
(1)中國共產黨戰略防禦階段
①解放戰爭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底,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國規模的內戰開始。 ②國民黨重點進攻陝北與山東解放區,國民黨由全民進攻轉入重點進攻。
【注意】與山東有關的重點戰役: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
(2)中國共產黨的戰略進攻階段
1947年夏,依照毛澤東確立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部署,劉伯承、鄧小平千里挺進大別山。
中國共產黨轉入戰略反攻。
(3)雙方決戰
①背景:解放軍的力量已經超過國民黨軍;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②時間和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
③結果:中國共產黨勝利。整個東北全部解放,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除少數據點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戰爭的結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一、開國大典
1、《共同綱領》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們書上把這次政協會議稱之為「新政協」是相對於1946年1月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言的。從時間背景上來看,解放戰爭已經取得成功,所以這次政協的主要任務是討論建國問題。在這次會議上制定了一個重要文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共同綱領》的作用:「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共同綱領》體現的原則:人民民主原則。
(解析:注意一個問題,這個時期中國是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呢?這是時期中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還處於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主要是由當時社會經濟成分所決定的,從這一點上大家應該可以得出《共同綱領》之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2、新中國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歷史意義:
①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②新中國的成立,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③新中國的成了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二、1954年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
1、頒布背景:
①政治上:為了保障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②經濟上:為了給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條件。需要制訂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2、內容:
①確立了我國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府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 ②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
③制定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方針政策。
④將過渡時期總路線寫入了憲法。
3、特點: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4、意義:①它的頒布加強了人民民主專政,鞏固了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成果。
②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願望。
③它的頒布極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
3.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高一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第1課:
分封制實施的目的、受封對象,諸侯對天子的義務與在封國內享有和權利;分封制實施的影響(包括積極與消極)
宗法制:含義、目的、特點、作用。
第2課:
秦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時間、意義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與意義。
第3課:
漢武帝、宋太祖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隋唐實施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麼?三省各自具有怎樣的職責?三省六部制的實施有作用?
元朝實施行省制度的原因、目的與意義。
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分別實行怎樣的選官制度,其選官標准又有何不同?隋唐的選官制度實施有何歷史意義?
第4課
清朝前期為加強君主專制,幾代皇帝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重點是軍機處的理解掌握)
第二單元第5課:
希臘地理環境有何特點,對其政治制度形成產生了什麼影響?
簡述梭倫改革的背景、內容與意義。
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點?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6課
羅馬法包括哪些內容?羅馬法由公民法發展到萬民法的原因是什麼?羅馬法對羅馬及後世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第三單元 第7課
英國《權利法案》制定的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英國議會、內閣、首相、國王的各自權利與相互關系如何?
第8課
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內容、作用。
美國聯邦政府組織結構有何特點?國會、總統之間是如何實現權力的制衡的?
第9課
法蘭西共和之路漫長而艱難說明了什麼?共和制能在法國最終確立起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德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背景是怎樣的?德國的君主立憲制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相比有何區別?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19世紀70年代,法、德兩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其各自背景各是什麼?兩國為何會建立起不同的政治體制?
21. 結合背景分析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必然性,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22. 理解掌握《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並掌握它們對中國社會造成的主要影響。
23. 掌握太平天國興起、失敗時間,定都天京意義、理解掌握《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的內容及評價。
24. 辛亥革命:掌握同盟會的成立背景、時間、地點、領導人、理解其綱領。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臨時約法》內容及意義,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5. 五四運動時間、斗爭對象、主力、初步勝利的成果,意義。
26. 中共成立的條件、時間、一大主要內容、中共成立的意義。
27. 中共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的背景、主要內容、意義。
28.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概況與意義。土地革命的內容、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和意義。
29. 紅軍長征的原因、時間、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
30. 抗日戰爭:由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抗戰初期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四大會戰)、百團大戰、日軍的暴行。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
31. 解放戰爭:重慶談判和政協會議。全面內戰爆發。戰略反攻與戰略決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及意義。
32.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條件、標志和意義。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時間、意義。
33. 新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成就。(兩個會議、三大制度)新時期是如何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
34. 祖國統一大業:香港問題的由來:香港問題能順利解決的原因、過程、意義。
35. 台灣問題是怎樣造成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政府為解決台灣問題進行了哪些努力?當今台灣問題解決的主要障礙是什麼?(國共兩次合作分別給中國社會進步起了怎樣的推動作用?兩次內戰又給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出怎樣的啟示?)
36.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奉行怎樣的外交方針?具體表現為什麼?到20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外交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70年代我國外交又取得了了怎樣的新突破?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世界和平發展進行了哪些努力?
37. 什麼叫冷戰?美國冷戰政策的主要表現有哪些?美蘇冷戰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38. 美蘇兩極格局下多極化趨勢是如何出現的?
日本從戰敗國迅速發展成世界大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近代史上發生在南京的大事,幾乎濃縮了一部中國近代史。請舉出近代發生在南京的大事並答出每件大事所產生的影響。
4. 高一歷史必修一
高一歷史第一單元測試題
諸誠四中 王承先
一、選擇題
1.關於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確的是( )
A體現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階級關系 B體現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關系
C體現了中央政府與地方的行政關系 D體現了官僚機構與人民的壓迫關系
2.漢初封國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區別體現在( )
A基礎 B形式 C對像 D作用
3.秦廢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而西漢初又出現郡國並存的局面,這反映了( )
A歷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B事物發展的漸進性
C封建主義還不夠強大 D新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些曲折
4.分封制在周初鞏固了周朝統治,擴展了西周疆域;在後期卻造成了分裂割據,瓦解了周朝的統治。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 B生產關系的發展
C諸侯地位的變化 D井田制的興衰
5.秦朝鞏固國家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三公九卿制 B郡縣制度 C監察制度 D統一貨幣
6.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主要是為了監察( )
①丞相 ②民眾 ③諸侯王 ④地方高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東漢初年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特點是( )
A削弱地方豪強勢力 B優待開國武將
C擴大尚書台權力 D規定皇權至高無上
8.東漢末年與東漢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是( )
A由封國、郡縣並存演變為郡縣制
B由州、郡、,縣三級制演變為郡縣兩級制
C由郡縣兩級制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 D由郡縣制演變為州縣制
9.唐時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時有七八個宰相議政。統治者這樣做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央集權 B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C減少決策失誤 D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10.「丞相」職位長期沿用主要是適應( )
A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B發展農工商業生產的需要
C加強民族交流和對外交往的需要 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11.明太祖廢除丞相,主要是由於( ) 。
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過去的丞相大多子庸無能,敗壞風氣
C發展農工商業生產的需要 D丞相的權力過於集中,經常威脅君權
12.開創郡縣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秦朝和唐朝 B秦朝和隋朝 C秦朝和元朝 D唐朝和元朝
13.元朝時期,中央政府對遼闊的地域實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
A實行行省制度 B實行冊封制度
C實行三省六部制 C設置理藩院
14.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設轉運使、通判的實質是( )
A削奪朝中大將的兵權 B防止「陳橋兵變」重演
C加強了皇權 D防止了分裂割據
15.北宋政府設置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官吏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
C確保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 D籌集用於議和的「歲幣」
16.以下關於明朝「廢行省,設三司」的措施的評價正確的是( )
A通過分散地方的權力來加強中央的權力
B是我國古代行政區劃制度劃時代的變革
C有利於加強明朝邊境地區的軍事防禦力量
D政府各部門互相牽制,客觀上減輕了對人民的 壓迫
17.閱讀下面的一幅歷史地圖。此圖所反映的歷史內容是( )
A西漢時期監察區的劃分 B漢初的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的形勢
C西周初年分封諸侯的情況 D唐朝時在邊境設置軍鎮的情況
18.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是由於( )
A唐末以來地方勢力過於強大 B採納了宰相趙普的建議
C皇帝的絕對權威必須維護 D國家面臨周邊少數民族的壓力
19.宋太祖採取多種措施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其核心是圍繞( )
A削弱中央大將和丞相的權力 B解除地方割據的經濟基礎
C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 D削弱地方軍隊的實力
20.地方勢力威脅中央政權的危險基本解除始於( )
A隋唐時期 B北宋時期 C元朝時期 D清朝時期
清朝是我國專制主義制度達到頂峰的時期,請回答21~22題。
21.清朝前期,中央機構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 )
A國初定製,設議政王大臣數員……如坐朝儀
B「率循祖制,咸復舊章」,廢內閣,恢復內三院
C選調翰林等官人南書房當值,「非崇班貴值,上所親信者不得入」
D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自雍乾後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於內閣而於軍機處
22.清朝軍機大臣的基本職責是( )
A決定軍國大事 B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C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 D筆錄、傳達皇帝的旨意
二、非選擇題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
門下省 尚書省 中書省
┌—┬——┬——┴—┬——┬——┐
工 刑 兵 禮 戶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材料二 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朱熹《朱子語類》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里」,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里。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官員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後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於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於是承旨、出政皆在於此矣。—趙翼《蘑曝雜記》
請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麼作用?三省中門下省的職能是什麼?
(2)材料二中北宋「盡奪藩鎮之權」中「兵也收了,財也收了」的具體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對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設置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軍機處的主要職能和作用是什麼?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什麼時代特徵?
2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國朝仍前明之制,以內閣為政府,大學士為宰執。—葉鳳毛《內閣小志·自序》
材料二 國初設內三院外,其軍國政事,皆交議政諸王大臣,半皆貴胄世爵,不諳世務。憲廟(指雍正帝)設立軍機大臣,擇閣臣及六部卿貳熟諳政體者,兼攝其事。
—《嘯亭雜錄·軍機大臣》
材料三 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諭;「國初以來,設立議政王大臣。彼時因有議政處,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充辦理。自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之後,皆系軍機大臣每日召對,承旨遵辦,而滿洲大學士、尚書向例俱兼虛銜,並無應辦之事,殊屬有名無實。朕向來辦事祗(恭敬)崇實政,所有議政空銜,著不必兼充,嗣後該部亦毋庸奏請。」 —《樞垣記略》卷—
材料四 軍機處本內閣之分局。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其軍事付議政王大臣奏議。康熙中,諭旨或命南書房翰林院撰擬。是時南書房為最親切之地。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後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於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於是承旨、出政皆在於此矣。 ——趙翼《蘑曝雜記》卷·
材料五 嘉慶四年正月初八日諭;「各部院文武/臣亦不得將所奏之事預先告知軍機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門奏章呈遞後,朕可即行召見,面為商酌,各交該衙門辦理,不關軍機大臣之事也。」 —《樞垣記略》卷一
請回答:
(1)清初主要有哪些中央政治機構?最主要的決策機構是什麼?
(2)議政王大臣會議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3)依據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帝為加強皇權所採取的措施。
25.《新唐書》記載;「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唐朝、北宋、明朝統治者為防範相權過重的威脅,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結果如何?
答案:一、⒈B ⒉D ⒊D ⒋A ⒌B ⒍B ⒎C ⒏C ⒐B⒑A 11.D ⒓C ⒔A ⒕C ⒖B ⒗A ⒘B ⒙A⒚C ⒛B 21.D 22.D
二、23.⑴三省六部制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門下省掌管國家政令的審批。
⑵措施:派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從地方軍隊中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據取得成功,但導致地方軍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進攻的失敗。
⑶唐朝的中書省是中央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元朝設置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實行行省制是為了對全國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統治。
⑷職能是迅速將筆錄的皇帝旨意傳達給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大臣去執行。作用是使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反映了明清時戎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
24.⑴主要機構有:內閣、六部、內三院、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最主要的決策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⑵議政王大臣「不諳世務」,辦事能力低下;軍機處的設置使議政王大臣會議無政可議,成為空銜;根本原因是皇權受到由「貴胄世爵」組成的議政王大臣的限制。
⑶康熙帝設南書房以分散內閣權力。雍正帝增設軍機處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實權。乾隆帝取消議政王大臣會議機構。嘉慶削弱軍機大臣的「承旨、出政」權力,下令各部院文武官員的奏摺不預先告知軍機大臣,直接承奏皇帝。
25.⑴措施:①唐朝採取三省的分工和以品級較低的官員任三省長官的辦法。②北宋採取在宰相之下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樞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行政權、軍權和財權。③明太祖則廢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使用權其直接對皇帝負責。⑵方式:分割和削弱相權,加強君權。⑶結果:使相權和皇權合一,逐步消除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
5. 高一歷史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古代中國農業
1、中國原始農業的創始人: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發展
①原始社會:刀耕火種
②春秋戰國:精耕細作(鐵犁牛耕)
•春秋戰國時期農用動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現
③漢代的發展:漢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東漢某些地區已出現一牛挽犁
3、水利的興修:戰國時秦國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了「天府之國」。
4、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①農業是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經濟形式(以農為本)
②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
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形態
二、古代中國手工業
1、絲織業:
①漢代: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遠銷歐洲
②明清:在紡織業部門首先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冶金業
①商周時期:是青銅時代的繁榮時期
②春秋時期:鐵器時代的到來(春秋冶鐵技術的進步:冶煉生鐵技術、鑄鐵柔化處理技術,煉鋼技術。
意義:促進了鐵器的普及,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③漢代: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3、陶瓷業
①唐代: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越窯青瓷,邢窯白瓷)
②宋代:景德鎮「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業的特點:
①官營、私營、農民個體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發展;
②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③古代手工業生產長期領先於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而且還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
④手工業生產規模大、分工細;
⑤手工業經濟是農耕經濟的附屬;
三、古代中國商業
1、商業的發展
①唐:政治的統一和大運河的開通,商旅往來頻繁
②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海外商運發展迅速
③明清:商幫和會館的出現(晉商和徽商勢力最為強大)
2、城市與「市」的發展
(1)唐代長安:
①布局整齊,經營商業的「市」嚴格規定在東西兩「市」, 「市」與「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商業交易受到官府的嚴格控制
③縣城以下,禁止設市
(2)宋代東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②整齊劃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復存在;
③市的啟閉不再由官方統一規定時間,出現夜市、早市
④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視,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出現前所未有的繁榮
3、古代商業的特點
①商業不斷發展,商業運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動了城市的產生和發展,城市經濟功能不斷加強;
③受重農抑商政策的制約,是農耕經濟的附屬。
四、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
①主張: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②實質:維護封建經濟基礎
③評價:在封建社會初期,重農抑商政協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統治階級仍然堅持重農抑商政策,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於社會進步。
2、「海禁」政策:禁止國人出海貿易;限制外商來華貿易
3、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明朝中後期,江南地區的絲織業中首先出現僱傭關系
第二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一、新航路的開辟
1、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新航路開辟的過程
時間 航海家 國籍 開辟的新航線 所經大洋 扶持國家 方向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 抵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東
1492年 哥倫布 義大利 開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達•伽馬 葡萄牙 開辟從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東
1519-1522年 麥哲倫等 葡萄牙 環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後,世界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聯系日益密切,歐洲、亞洲、非洲、
美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各地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
1、荷蘭的殖民擴張活動——「海上馬車夫」(17世紀)
①競爭手段:組建大型商業公司,開展海上貿易,在美洲、亞洲等地進行殖民掠奪
②荷蘭造船業非常發達,憑借一支強大的商船隊,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的「海上馬車夫」
②影響:取代葡、西成為世界頭號貿易強國
2、英國的殖民擴張活動
(1)英國成為最大殖民帝國
①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海軍優勢
②建立壟斷性的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進行商業活動和掠奪
③發動商業戰爭奪取貿易優勢和殖民地
④進行以黑奴貿易為中心的「三角貿易」,18世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子
(2)英國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義的罪惡:掠奪財富,實行種族滅絕政策,採用奴隸制勞動,販賣黑奴等
4、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殖民擴張和掠奪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之中,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日益擴大的世界市場,為西歐國家提供廣闊的海外市場,促進了其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1.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蒸汽時代
(1)進程:①首先開始於紡織業;
②蒸汽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瓦特改良的萬能蒸汽機),「蒸汽時代」到來;
③交通運輸業(火車和汽船)
(3)影響:①工業革命後,世界各地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②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工業革命後,人類歷史逐漸由農業文明走進工業文明
③使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城市化進程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下半葉起)——電氣時代
(1)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2)主要成就:①電力的廣泛使用,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發電機、電動
機、電燈、電影)
②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飛機)
③化工技術的發展
④電訊技術發展迅速,使人們聯系更加方便和緊密
(3)影響:改變了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出現了壟斷組織,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①計算機把人類帶入信息時代;②網路大大縮小全球空間距離;③生命科學的發展逐步打開生命的奧秘;④航天科學的發展為人類開辟了更廣闊的活動和生存空間等。(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近代民族工業興起
1、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為特徵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鴉片戰爭後自然經濟開
始解體,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2、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鴉片戰爭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
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①背景: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②時間:19世紀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東南沿海地區
④代表企業: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陳啟沅在廣東南海開設的繼昌隆繅絲廠
⑤特點:①資金少、規模小;②技術力量薄弱;③行業、地域分布不均勻。
4、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午戰爭後)
①原因: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為解決財政危機,擴大稅源);實業救國的熱潮
②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創大生紗廠)、榮宗敬和榮德生、周學熙
二、民國發展的黃金時代(1912—1919年,民國初年)
1、原因: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
③中華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熱情,
④民國政府鼓勵發展實業,
⑤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
2、表現:紡織業、麵粉業等輕工業發展最快(紡織業第一,麵粉業第二)
3、影響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
(1)阻礙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
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推動因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②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
③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
④實業家的實業救國的思潮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
1、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內容:①農業(農業生產合作社) ②手工業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
(2)意義: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中國基本確立
2、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 要同當前落後的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4、「文革」對經濟的嚴重破壞(1966-1976)
5、50-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
①實事求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生產力的矛盾;
②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④發展經濟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產關系的調整要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2、改革:從農村到城市
(1)經濟體制改革含義: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解
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實質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①前提——堅持土地等生產資料公有制; ②特點——包產到戶; ③安徽、四川率先進行;
3、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我國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五單元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
1、近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背景與原因:
①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③政治變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動
④一些傳統習俗不適合近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2、物質生活的變化(衣食住的變化)
①衣:鴉片戰爭後,西式服飾傳入中國。中國傳統的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並行不悖,中國出現服飾改良產生中
西合璧的產物——中山裝和旗袍
②食:鴉片戰爭後,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時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為中國傳統住宅,鴉片戰爭後,西式建築在租界地區出現,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買辦、
資本家和達官顯貴紛紛仿造花園式洋房。
3、社會習俗的變化:辛亥革命對禮儀的革新意義重大,體現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際禮儀的變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禮節,用同志、先生等稱呼代替大人、老爺等稱呼,顯
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禮儀的變化——倡導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內容,但這一習俗的變化主要發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識層
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1、鐵路:1881年,清政府修築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鐵路,是中國人修築的第一條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近代郵政: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
3、電訊:187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台灣架設了中國近代第一條電報線
4、近代交通和通訊起步的原因:工業革命成果的擴展,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國人為改變落
後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5、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①加強了各地的聯系;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③促進了知識的傳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於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⑤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⑥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⑦使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歷史進程。
第六單元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激化
2、爆發:1929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大崩潰為先導,出現瘋狂的股票拋售風
3、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劇增、生產下降
4、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強
二、羅斯福新政
1、歷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美國;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無法解決危機;
2、內容:
措施 內容 目的
①整頓銀行業,克服金融危機 《緊急銀行法》 恢復銀行信用
②加強工業計劃指導 《工業復興法》 防止盲目競爭
③調整農業政策 《農業調整法》 穩定農產品價格
④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 《聯邦緊急救濟法》 增加就業、刺激消費、穩定社會
⑤保護勞工權利 《全國勞工關系法》、《公平勞動標准法》 緩和勞資矛盾
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法》 穩定社會,早日擺脫危機
3、特點: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4、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調整,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
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計劃危機。國家的干預容易導致通貨膨脹和其它的社會經
濟矛盾
②新政在當時自由放任的經濟形態下,採取新的國家干預經濟的做法,緩解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問題,使得經
濟得以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二戰後,其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的效仿美國新政的做
法進行了經濟的調整和改革,使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三、二戰後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表現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變化:政府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產和消費,干預資本主義的再生產
②表現:①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凱恩斯主義的運用
②社會再分配的調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③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
2、當代資本主義各國(美、英、法、德、日)經濟發展的共同特徵:政府幹預經濟
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嚴峻的國內外形勢
①外:英、法、美、日對十月革命建立的蘇俄政權進行武裝干涉。
②內:國內戰爭爆發,蘇俄面臨嚴峻的政治、經濟危機。
(2)措施:①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
②工業——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商業——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國家集中分配;強制勞動。
(3)評價: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使蘇維埃政權在嚴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 國的人財物力,保障了軍事上的勝利;
②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了嚴重的 經濟和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
(1)實施的必要性:①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基本結束。蘇俄急需恢復發展經濟,鞏固政權。
②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引發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
(2)主要內容:農業上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3)目的:平息農民不滿,解決危機,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
(4)意義: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恢復了被戰爭破壞的國民經濟,迅速消除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鞏固了蘇維 埃政權。
②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是列寧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偉大創造。
二、「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的主要表現,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1、確立標志: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的表現
①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體制: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③調節手段:排斥市場,實行指令性計劃經濟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3、經驗教訓:
①遵循經濟發展規律
②要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
③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④國民經濟應按比例協調發展
⑤應注意切實保護農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與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1、赫魯曉夫改革
(1)內容:選擇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口,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等。
(2)評價:①赫魯曉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沖擊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開 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
②但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 式的框架。
③脫離實際,盲目性大;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
2、戈爾巴喬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經濟體制,實施「加速戰略」,結果失敗
②1988年後,改革重心轉向政治領域,國內局勢逐漸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蘇聯共產黨被排擠出政權,蘇聯國家政權發生了質的變化
④蘇聯解體標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圖宣言》
第八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一、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
(一)歐盟(EU)
1.歐洲聯合原因:①歐洲各國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②吸取戰爭的教訓;
③二戰後歐洲國際地位下降;④來自蘇聯和美國的威脅與控制;⑤馬歇爾計劃的推動。
2.過程:
①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建立——西歐國家經濟一體化的開始。
②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
③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並為歐洲共同體。
④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⑤歐元:歐盟單一貨幣,1999年1月1日正式啟用。這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於整個歐洲 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於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3、歐洲統一進程的特徵:由經濟聯合發展到政治聯盟,從經濟一體化到經濟、政治一體化
4、歐盟的性質: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聯盟組織。
5、影響:
①經濟: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沖擊了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世界
經濟格局
②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沖擊了兩極格局,推動了世界多極化,在資本主義世界裡
形成了西歐、日本和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成立:1992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3國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94年開始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
2、特點: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貿易集團。
(三)亞太經合組織(APEC)
1.成立和發展:①1989年12國第一屆部長會議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召開,宣告成立。
②1991年,中國和中國台北、香港加入該組織。
4、特點: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和二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確立:1944年,美、英、中等44個戰時盟國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
2、內容:
①確立國際貨幣制度:具體指(雙掛鉤)——a.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b. 其他會員國貨幣與美元掛鉤
②建立國際金融機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IB)
2、意義: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1、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
①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
②世界貿易組織是由關貿總協定發展而來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形成
2、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②促使各國生活水平和經濟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的強權政治。(通過爭端解決機制,為各成員國提供建設性和公平合理的解決貿易糾紛的方案。)
3、中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中國是關貿總協定的創始成員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復關申請;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4、實行對外開放客觀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1)客觀必然性:①閉關自守的深刻教訓;②經濟全球化的浪潮;③發展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2)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①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全面接軌的一個契機, 標志著世界大市場對中國的開放,總體上符合我國的根本長遠利益。
②中國經濟融入世界,必將有力地推動全球經濟繁榮與發展。
③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趨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利用好世貿規則等,才能
在世界中贏得市場.
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環境問題
1、含義: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 系的歷史過程。
2、過程:①新航路開辟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
②兩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資本主義經濟朝著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
③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3、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迅速提高,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和根本動力;
②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術手段;
③兩極格局結束,提供有利國際環境;
④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實行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問題與對策
存在的問題:①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增大;
②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污染、環境污染和科技落後、發展差距拉大等問題。
對策:①堅持對外開放;②既要快速發展本國經濟,又要關注和防止環境污染等問題,和諧發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⑥加強區域合作等。
6.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皇權與相權的消長、監察、選官、地方行政區劃),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3.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3)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4)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4.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3)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4)簡述「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5.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2)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4)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7.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2)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3)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8.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4)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史實,認識其歷史意義。
9.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3)了解蘇聯解體後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通過學習,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搜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必修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代制度
漢代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於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走私與虎門銷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1839年6月,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兩次鴉片戰爭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及其內容: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
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了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等
沙俄侵佔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英國侵佔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②關於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①它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②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③但它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三、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
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在《馬關條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內容之一是賠款4.5億兩白銀。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辛亥革命
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辛亥革命的功績: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①領導階級不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領導);指導思想不同:(三民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條件: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思想基礎;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
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國共的十年對峙
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八七會議」結束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八、抗日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
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日寇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抗戰勝利原因:(1)日本發動的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3)中共及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戰;(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戰爭
重慶談判: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人民軍隊、解放區的合法地位未達成協議。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與國民黨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促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開始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英國和德意志爆發了大規模工人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獨立的政治斗爭,登上政治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發。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二.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新中國的民主建設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①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主席。③大會決定以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採用公元紀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根兩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民主法制受到嚴重踐踏。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祖國統一大業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回到了偉大祖國的懷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七單元
一.新中國的外交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95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1954年,中國以五大國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內瓦會議。
1955年,中國參加了亞非國家萬隆會議。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
「冷戰」的主要表現:
(1)「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
(2)「馬歇爾計劃」是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蘇的主宰下,德國被分裂為東德、西德兩個國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
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
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7.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代制度
漢代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徵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於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後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於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鬆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走私與虎門銷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1839年6月,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兩次鴉片戰爭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及其內容: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
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
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了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等
沙俄侵佔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英國侵佔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②關於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①它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②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③但它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三、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
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在《馬關條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內容之一是賠款4.5億兩白銀。
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辛亥革命
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
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辛亥革命的功績: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①領導階級不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領導);指導思想不同:(三民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條件: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思想基礎;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
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國共的十年對峙
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八七會議」結束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八、抗日戰爭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
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
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日寇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抗戰勝利原因:(1)日本發動的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3)中共及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戰;(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戰爭
重慶談判: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人民軍隊、解放區的合法地位未達成協議。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與國民黨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促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開始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英國和德意志爆發了大規模工人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獨立的政治斗爭,登上政治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地發展起來。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發。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二.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新中國的民主建設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①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主席。③大會決定以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採用公元紀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根兩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民主法制受到嚴重踐踏。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祖國統一大業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從此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隔絕狀態。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香港回到了偉大祖國的懷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新中國的外交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95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1954年,中國以五大國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內瓦會議。
1955年,中國參加了亞非國家萬隆會議。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闡述了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
「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
「冷戰」的主要表現:
(1)「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
(2)「馬歇爾計劃」是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蘇的主宰下,德國被分裂為東德、西德兩個國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
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
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8. 高一歷史必修一目錄
嶽麓版高中歷史
必修一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第2課 大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第二單元: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愛琴文明與古希臘城邦制度
第6課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課 古羅馬的政制與治律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第8課 英國的制度創新
第9課 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
第10課 歐洲大陸的政體改革
第11課 *綜合探究:伏爾泰對英國政體的評論
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12課 鴉片戰爭
第13課 太平天國運動
第14課 從中日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第15課 辛亥革命
第16課 五四愛國運動
第17課 *綜合探索:中國近代政體變化的艱難歷程
第五單元: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與中國新民主義革命: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第20課 新民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
第六單元: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
第21課 新中國的政治建設
第22課 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第23課 祖國統一的歷史潮流
第七單元: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
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第25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第26課 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第28課 跨世紀的世界格局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課本目錄、前言、附錄目 錄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二、 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四、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
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一、 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
二、 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三、 偉大的抗日戰爭
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國運動
二、 辛亥革命
三、 新民主主義革命
專題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二、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
三、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
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二、 外交關系的突破
三、 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一、 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二、 卓爾不群的雅典
三、 羅馬人的法律
專題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
一、 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
二、 美國1787年憲法
三、 民主政治的擴展
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二、 國際工人運動的艱辛歷程
三、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 美蘇爭鋒
二、 新興力量的崛起
三、 走向多極化
人教版高一歷史目錄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探究活動課「黑暗」的西歐中世紀——歷史素材閱讀與研討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第9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課鴉片戰爭
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
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第13課辛亥革命
第14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第15課國共的十年對峙
第16課抗日戰爭
第17課解放戰爭
第五單元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18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9課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第六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20課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第22課祖國統一大業
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
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第27課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9. 高一上學期歷史要點
專題一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原始人群的社會組織由氏族、部落發展到部落聯盟,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政治形式——國家。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隨著農耕文明的進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開始邁入早期國家的歷史階段。
2、早期國家出現的標志: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以及禮制的初步形成。
3、城的出現反映了階級對立尖銳化的社會現實。
4、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反映了社會權力的集中,體現出早期政權和神權的結合
5、在仰韶文化時期不同的墓葬中,隨葬品的數量和質量出現了差別,表明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的跡象。
6、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篇《五帝本紀》,其中記錄了有關黃帝、堯、舜等最早的帝王們的事跡。
7、禹死後繼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王位世襲制產生)。宗族關系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
8、商王朝的統治歷時六百年作用,歷史遺存相當豐富,數量可觀的甲骨文資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信仰系統、制度文化和經濟生活。
9、商代政治的突出特點:A、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實行宗法制,各個宗族都是政治實體
B、神權和王權的密切結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務,都通過占卜進
行決策。商王通過占卜理解天命,也通過這一手段主宰國政。
10、在牧野之戰中,周擊敗商王朝的軍隊主力,佔領朝歌,商王朝滅亡。
11、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內容:周天子將子弟和功臣以及親周的商朝舊貴族分封到各地,成為 各領一方的諸侯。(如:召公之子受封於燕,成為深入東北最遠的一支姬姓貴族;周公長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於魯,在姬姓貴族封國中位據於最東;親周的商代舊貴族微子封於宋)
12、諸侯的權利和義務: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1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鞏固西周的統治
14 、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影響: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後來出現了諸侯的爭霸戰爭,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分封制逐漸瓦解
15、西周的宗法制的實質:按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
特點:嫡長子繼承最高執政權力
作用: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16、西周「禮樂秩序」:A、「禮」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規范。B、「樂」輔從於禮C、「禮」「樂」的作用:「禮」「樂」的使用有一定的社會范圍,實質上是維護等級差別的工具;是西周文化的精髓,保證了社會安定和諧。
17、春秋時代,社會動盪,傳統社會秩序受到沖擊,出現了「禮崩樂壞」的政治局面。
18、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採取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秩序來維護統治
19、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A、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B、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
C、最高決策集團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
二、 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1、秦滅六國的過程:韓、趙、魏、燕、楚、齊
2、採取的戰略方針:「遠交近攻」
3秦滅六國的意義: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4、秦國的對外擴展:向北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後又占高闕、陰山。修直道、長城
與邊防軍相匹配,形成有效的國防體系
向南:修靈渠,平嶺南,在嶺南置郡
西南:在「西南夷」開辟「五尺道」
5、秦朝版圖的拓展帶來的影響:不僅擴大了帝國的規模,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6、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郡、縣這種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7、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設置,郡設郡守、郡尉、監御史等職官,分別執掌行政、軍事、監察職責。縣隸屬於郡。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道」
8、郡縣制與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差別在於郡縣長官一概由天子任命,調動,不得世襲 。
作用: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9、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最高官職,諸卿分掌政府的具體職能部門。
10、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點:三公之間分工明確,互相牽制,大權最後集中在皇帝手中。
11、三公九卿制度對秦朝的影響:
A、丞相、御史大夫與諸卿以朝議的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
B、大臣議政,可以集思廣益,可以減少君主專制制度下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
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極端的君主專制,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12、秦朝實行「挾書律」的目的:防止有學識的士人,以傳統的知識體系為思想工具,對時政展開批評。是秦朝的暴政之一。
13、秦朝統治者頒布「焚書令」以及「挾書律」,都與欣賞和實踐法家專制思想有關。
三、專制主義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1、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特點是封建的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2、 皇帝制 外朝
中 漢武帝 隋唐 宋 明 罷丞相 清
央 三省六部制 增加參知政事 權分六部 軍機處
三公 內朝 內閣形成
九卿制
秦 東漢 元朝 明朝
地方:郡縣制 州、郡、縣 行省制度 廢行省設三司
3、選官制度: 先秦 兩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官制 察舉制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4、監察體制:
秦 兩漢 明
御史大夫 設刺史 設監察御史
5、皇權的至高無上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何影響?
表現:A、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與一身。
B、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於皇帝一人的意志。
C、君主主宰國家政治,而沒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對他有任何制約
影響:A、君主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君主的個人意志影響著政治決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國家是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是一個人的政治。
6、歷代官僚體制的基本原則:維護皇權,服務於皇帝
7、皇權與相權是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對矛盾,舉例說明秦、漢、唐、宋、明是如何分割相權,加強皇權的?
答:A、中國古代宰相、丞相是皇帝的政治助手,在執政的過程中,因為決策和行政的傾向和方式不同,帝相難免發生矛盾。
B、秦朝和漢初,丞相的權力相當大。
C、漢武帝年幼時,丞相把握行政大權。漢武帝主持政務後,頻繁任免宰相,還形成中外朝制度,「中朝」官員參議要政,與屬於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外朝」相對應,分割了丞相的權力。東漢出現了尚書台。
D、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在門下省設政事堂,凡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與宰相,宰相的權力有所分散。
E、宋代設中書門下,為了分散相權,又增設了「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
F、明朝,明太祖廢宰相,明永樂帝時,設立內閣,皇權加強。
8、清朝設立軍機處,是封建社會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特點:機構簡單、人員精幹、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強。
9、中國古代的監察體制是如何發展演變的?你如何認識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
答:演變:
A、秦朝,已設監察機構,負責中央和地方的監察。
B、西漢時,漢武帝為了監察地方,建立刺史制度,在中央建立了監察機構,由御史大夫主管。
C、以後歷朝都有監察機構設置,如,御史台、都察院。
評價:
A、從中國古代監察體制發展的趨勢來看,逐漸走向健全。
B、在不同歷史時期,監察機構發揮過不同作用
C、但是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各個王朝末期的腐敗,更使得監察系統受到嚴重破壞。
10、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是如何演變的?你如何認識古代的選官制度?
答:演變: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的演進大體可以表現出「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三個階段。
評價:
A、「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繼承祖上的權位。此選官制度使官吏來源被貴族壟斷,不利於有用人才的選拔。
B、「察舉制」則是由官吏察訪合適的人才,向中央推薦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此制度雖在當時看來比較完善,但各方面都體現出封閉的特徵。其形式都是以官舉士,權操於上,百姓不得參與,民意無從體現。
C、隋唐以後實行的「科舉制」是考試選官的制度,雖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行政效率。但它是一種文化專制,到明清時發展為八股取士,不利於人才培養和科技的進步。(評價科舉制)
11、元朝設立行省制的原因,作用?
原因:元朝的統一,統一後幅員遼闊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作用:A、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強化了中央集權;
B、省制為後世所沿用,影響深遠。
12、清朝地方機構最高一級為:省
13、明朝廢丞相設內閣反映了明朝皇權的不斷加強
14、清朝設軍機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用兵西北,後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軍機大臣均由欽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辦事,因而軍政大權進一步集中到皇帝手裡。所以說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君主的權力空前加強。
15、清朝通過哪些措施加強統治?
中央設立軍機處、地方採用密折制、完善加強各部門的規章制度。
16、清朝前期,統治者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採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響?
措施:
A、基本原則:尊重各民族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籠絡各民族的上層分子;大事集權,小事放權,因
地制宜地進行行政管理。
B、機構:清朝設中央機構理藩院專門主管邊疆事務。;
C、對邊疆地區的交通建設和軍事防衛,中央政府也給予了特殊的重視,並且效果明顯。
D、在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
影響:
A、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和管理,有利於邊疆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穩定和鞏固國家疆域,B、也鞏固了統一的的多民族國家,近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
17、進入19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相比為什麼落後了?
答:歷史進入19世紀,從世界范圍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暴露出明顯的陳腐和落後性。中國社會的進步因絕對專制的君主權力和日夜落敗的官僚系統而受到嚴重的阻礙,以致無以抗禦列強的侵略和壓迫。
18、清朝末年政治改良的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內容:設外務部、巡警部和學生部等
結果:中國仍然是君主專制主義制度
19、清朝末年改良未能改變中國命運的原因是:這些改良措施未能從根本上觸動專制主義皇權,也就不可能鏟除阻礙社會進步的因素,也就不能抗禦列強的侵略和壓迫。
專題二 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一 列強侵入與民族危機
1、鴉片戰爭爆發的背景:
A、19世紀上半期,西方資本主義迅猛發展,急需開辟更大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地廣
物博的中國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
B、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國力衰竭,內部危機重重,正處於巨變的前夕。
2、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1840-1842年,簽定了中國歷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3、《南京條約》:19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定
主要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
賠款2100萬銀元;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關稅協定(可以看出列強此時側重於向中國傾銷商品,即以商品輸出為主)
4、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5、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4月,日本強迫清政府簽定了《馬關條約》。
6、《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
割遼東半島、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反映出列強資本輸出的要求,阻礙了中國民族資
本主義的發展)
7、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a.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b.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程度進一步加深;
c.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d.八國聯軍侵華後,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秩序完全確立。
8、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直接目的: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義和團運動)
9、1901年9月,簽定了《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向侵華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9.8億兩
劃定北京的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
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
關沿線要地
10、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什麼影響?
A、政治上,列強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大量割地賠款不平等的條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
B、經濟上,他們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把中國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控制
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經濟依賴列強喪失獨立性。
C、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直接原因:受日本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的《馬關條約》的
刺激。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需要搶奪更多的殖民地作為資本
輸出的場所
12、三國干涉還遼是列強瓜分中國的開端。(也反映了帝國主義之間的關系既相互勾結,又互相鬥爭)
13、瓜分中國的表現: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影響:中華民族陷入從半殖民地淪為殖民地的嚴重危機中。
14、1899年9月,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標志著美國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背景:A、當列強在華爭奪勢力范圍的時候,美國正忙於美西戰爭
B、美國當時的軍事力量還不能與其他列強抗衡
C、美國工商界進入整個中國市場的需要。
內容: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中的既得權益,同時要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
使美國也能從中「利益均沾」
實質:是為了緩和列強間的爭奪和小米中國人民的反抗,由列強在中國建立「國際共管
體系」
影響:列強暫時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
二 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
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侮的愛國精神。
2、1865年,中亞地區浩罕國軍事頭目阿古柏侵佔新疆,成立汗國,自立為汗。
權,1871年,俄國強占伊犁地區。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
略新疆的陰謀。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赴新疆統籌軍務,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
軍事基地,在左宗棠的軍事支持下,被遣往俄國交涉伊犁問題的曾紀澤在外交談判中據
理力爭,簽訂《改訂條約》等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但是俄國割佔了中國西部約7萬平
方公里的土地。
3、1884年,清朝政府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左宗棠的建議,在新疆設立行省,
加強對新疆地區的控制。
4、黃海海戰是甲午中日戰爭中雙方海軍的一次決戰。黃海海戰中的英雄人物有:海軍提督
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志遠」艦管帶鄧世昌,「經遠」艦的全體官兵,管帶林
永升,「靖遠」號管帶葉祖珪。
5、黃海海戰戰爭後,中日雙方的實力比較:雙方都有一定的損失,清政府的北洋艦隊主力
尚存。由於李鴻章的「避戰保艦」政策,命令北洋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日本獲得黃海
海域的制海權。最終在威海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6、帶領台灣人民進行反割台斗爭的領導人:邱逢甲、徐驤、劉永福等。
7、台灣人民反割台斗爭的歷史意義:
A、反映了台灣人民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愛國主義精神
B、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上留下光輝的篇章
8、義和團運動反帝運動的背景: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爭的發展
根本原因: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清政府懦弱無能。
9、義和團的口號經歷了「反清滅洋」到「掃清滅洋」
10、清政府對義和團運動的態度,從「圍剿」 「招撫」 「聯合列強絞殺」。
清政府態度的轉變的目的是:控制和利用義和團。
11、列強未能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國軍民抗禦外敵,堅決維護國家主權,捍衛
民族尊嚴
12、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主要原因:
A、日本既定的侵華政策(根本原因)
B、日本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陷入極端困難的局面,為了擺脫危機(直接原因)
C、中國國民政府正全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趁之機。
13、日本的侵華史實: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民族矛盾上升)
1935年日本製造了華北事變(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1937年7月7日開始全面侵華
八一三事變,上海失守
12月,南京失陷,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打通津浦路。
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中國失去了華北、華中和華南大片領土。
14、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A、屠殺中國人民,進行細菌戰、毒氣戰
B、瘋狂迫害佔領區人民(推行「以華制華」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權)
C、進行經濟掠奪(實行殖民統治,目的是把淪陷區經濟淪為日本的附庸經濟)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殘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反抗鬥志,實現其
同化政策)
15、日本長驅直入的原因:
A、日本蓄謀已久,敵強我弱
B、中國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6、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社會各階層棉隊日寇不斷加劇的侵略,各有什麼表現?
A、國民政府:執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B、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
舉例:(1)九一八事變後,中共發表抗日宣言
(2)1935年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3)193年12月,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4)在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並在1936年成立抗日聯軍
C、國民黨愛國官兵:奮起抵抗。
舉例:(1)「一二八」事變後,19路軍奮起抵抗;
(2)1933年,東北軍保衛山海關;
(3)二十九軍宋哲元等部長城抗戰;
(4)馮玉祥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5)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
D、愛國民主人士:1932年宋慶齡等愛國人士在上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對抗日民
主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E、愛國學生:1935年12月9日,發起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一二九運動。
F、關外人民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工人罷工、募捐;愛國工商業者抵制日貨,拒收日
鈔,要求政府對日經濟絕交。
17、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18、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召開瓦窯堡會議,缺點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B、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變後,國共雙方軍事合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D、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正式形成。
19、國民黨組織了多次正面戰場的戰役:
如:八一三事變後組織了凇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太原會戰期間,八路軍參加會戰,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
徐州會戰中,在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
利,這是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
[結果:正面戰場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進攻。
原因:一方面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另一方面是由於國民黨執行了片面抗戰路線]
20、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標志: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守。
21、中國共產黨開辟了敵後戰場,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會議上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
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
22、敵後戰場的抗戰措施有: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等。1937年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首府延安。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
23、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正在華北進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
24、同時少數民族的抗日武裝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敵後戰場成為抗日的主戰場。(如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等)
25,在棗宜會戰中,國民黨底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壯烈殉國。
26、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開七大
主要內容:
A、制定當時黨的任務: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民主主義國家;
B、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C、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作 用:
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的基礎
27、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美國、蘇聯等國家先後參戰,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正面戰場,敵後軍民舉行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 簽署投降書。
28、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A、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
B、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捍衛了民族尊嚴,並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C、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國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
A階級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
B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C自然災害嚴重
D西方基督教的影響
2、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金田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九月攻克永安,整頓建制,1853年3月,洪秀全改南京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與清朝對峙的革命政權。(進程: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3、定都天京的政治影響:建立了與清朝對峙的革命政權。
4、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分兵進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圍三次戰役,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北伐經兩年的奮戰,雖遭失敗,但是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治。(北伐的結果及意義)
西征的勝利,為太平天國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據地和物質基礎。(西征的結果及影響)
天京突圍,打垮了威脅天京的清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鞏固了天京。(天京突圍的結果及影響)
5、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
6、《天朝田畝制度》的核心:解決土地問題,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內容:A、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不論男女,按人口平
均分配土地.
B、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規定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國庫
的產品分配原則。
理想目標: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
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1)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
(2)突出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願望。是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3)但是這個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辦法,並不切合實際,要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會財富,以求人人平等,是農民平均主義的空想。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實施過。
7、1859年,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的目的:為了振興太平天國。
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發展資本主義。
評價:(1)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一個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願望,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2)由於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加之當時處於戰爭環境,因而《資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8、天京事變的原因: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
影響:嚴重
10. 高一歷史時間表
事件發生時間
1840-1842 鴉片戰爭中英《南京條約》第1個不平等條約內容:割香港;賠款;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稅款需商定
1841抗英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禦外侮的愛國精神
1851初洪秀全太平天國
1853 改南京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與清王朝對峙的革命政權北伐(失敗,但打擊清王朝在北方的統治)、西征、天京突圍
《天朝田畝制度》提出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完全平均分配的理想社會(不切合實際,農民平均主義的空想)
1859 洪仁王干提出《資政新篇》向西方學習最早提出的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未真正推行)
1856 天京事變韋(昌輝)殺楊(秀清),韋被殺,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平國由鼎盛走向衰微)
1864 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說明:農民階級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擔不起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重任
1894-1895 甲午戰爭中日《馬關條約》內容:割遼東半島(未成功)、台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賠款2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在中開廠
1894.9 黃海海戰中日(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林永升、葉祖王圭)
由於李鴻章的自保想法,導致威海衛海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5 全國人民堅決反對。邱逢甲、徐驤領導的義軍,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並肩作戰(失敗)
(引起西方列強更大野心)
(三國干涉還遼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開端)
19世紀末義和拳→義和團山東、直隸一帶興起反清斗爭(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山東巡撫袁血腥剿殺義和團)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帝國主義侵華,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工具)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下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最終失敗價值: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陰謀的實現
1899.9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要求「利益均沾」
1900-1901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賠款最多賠款4.5億;在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嚴禁中國人民反帝;拆炮台,允許派兵駐扎
(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同志中國的工具)
(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5 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主要成員成立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
1911 黃花崗起義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加速革命進程的發展 1911.5保路運動興起,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賣的修築鐵路主權湖北革命團體共進社、文學社在知識分子中發展革命力量
1911.10.10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新軍將領黎元洪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後,全國十幾個省區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1912.1.1 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採用五色旗為國旗,採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年,
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隨後南京臨時政府(以革命派為主體)成立
1912.3 孫中山頒布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從法律上宣告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民主共和政體的確立,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進程的一座豐碑)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國民,國民享有人身、言論、著作、集會、結社、遷移等項自由和請願、訴訟、選舉及被選舉等項權利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法院行使司法權
1912.2.12 宣統帝(溥儀)正式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結束
辛亥革命是最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利,提高了人民參政意識。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
成功?推翻封建王朝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里程碑
失敗?未改變社會性質,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1919.5.4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罷課罷工罷市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台北洋軍閥被迫1、釋放被捕學生2、罷免親日賣國賊的職務3、拒絕在巴黎和約簽字
五四運動是廣大人民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此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廣泛流傳,(陳獨秀宣傳)促成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1921.7.23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會議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1922 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國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2-1923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出現工人運動高潮,因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殘酷鎮壓,工人運動遭受挫折。中共認識到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1924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國民革命運動由此興起。
1926.7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取得巨大成功
1927 蔣介石:四一二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革命失敗意義:動搖北洋軍閥統治,沉重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失敗原因: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年幼的中國共產黨犯了右傾社會主義錯誤,放棄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教訓:必須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汪精衛:七一五事變:建立了偽政府
1927.8.1 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率軍在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
8.7 中共中央召開秘密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決定秋收時發動武裝起義。
9月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
10月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
1927 日本確定「征服滿蒙」武裝侵略方針
1931 「九•一八」東三省淪陷(中國軍隊不抵抗政策)
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1931.11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1932 「一•二八」事變
國民黨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領導多次擊退日軍進攻
1930-1933 圍剿與反圍剿第五次反圍剿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
1934.10 中共中央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1935.1 貴州遵義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1935.10 陝北會師
1936.10 甘肅會寧會師(紅軍三大主力)二萬五千里長征結束
1935 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最主要矛盾
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2月陝北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
「一•二九」運動(學生)
1936,12.12 西安事變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和平解決)揭開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
1937.7.7 「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
8.13 八一三事變爆發威脅到南京根據國共兩黨協議,西北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項英)
8月中共中央陝北洛川召開會議,制定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
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後發展為全民族抗戰)
國民黨:正面戰場 1937 松滬會戰中國民黨組織太原會戰(平型關戰役首次大捷)
1938 徐州會戰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共產黨:開辟敵後戰場 1937.9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和總後方
12月南京淪陷南京大屠殺,日本「以華制華」政策,利用漢奸,扶植傀儡政權;實行殖民統治;進行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用於削弱中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對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盪」以削弱根據地的對「日」力量
1940 百團大戰彭德懷沉重打擊日軍侵略氣焰
(敵後戰場發展成為抗日戰爭主戰場)
1940.5 湖北棗宜會戰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張自忠壯烈殉國
1941.5 太平洋戰爭爆發(珍珠港事件)
1942.1 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形成
1945 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任務: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確立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
1945.9.2 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10.25 台灣光復抗日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
意義: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恥辱,捍衛了民族尊嚴,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勝利原因:1、民族意識覺醒,民族零距離
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倡導)
3、兩個戰場相互配合(正面、敵後戰場)
4、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國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相互配合
5、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1946 全面內戰爆發
1947.6 劉伯承、鄧小平率錦冀魯豫解放軍揭開戰略反攻序幕
1948.9-1949初遼沈、淮海、平津戰役
1949.4 解放南京,推翻國民黨政權的統治
1949.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舉行
10.1 開國大典中國人民經過100多年的應用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數千年來中國社會極少數剝削這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當家作主,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這為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掃清了障礙,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一個人口佔全人類四分之一的大國里掃盪了帝國主義的勢力,從而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這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增強了世界和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