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歷史
① 中美歷史關系
中美兩國關系是趨於友好與合作的。但由於歷史原因、政治文化等因素也有歧見和矛盾。總體講,是合作多於沖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得益蘇聯的影響和幫助更大,中美是兩個陣營的。後來中蘇分道揚鑣,毛澤東、尼克松高瞻遠矚改善了中美關系,實現了中美建交。
中國和美國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力爭成為一個富裕強大文明的國家,造福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維護世界和平。美國的目標則致力於建設一個強大的美國,實現美國夢,包括國民幸福,國家安全,以及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包括傳播自由民主人權等理念。
因此,中國和美國的矛盾在兩個方面,意識形態上相互爭論,國家利益上不少沖突。因此不少人戲稱為「美中不足」。中美關系事關中國發展大局,對美國也十分重要;從中國的戰略利益出發,我們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互信。
建交背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同時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日益重要。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中蘇之間的裂痕加大。從美方來說,美國經過二十幾年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逐漸意識到外交政策的失敗,而當時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劣勢,不得不考慮改善中美關系。中蘇關系的惡化為中美關系改善提供了契機。
1966年2月12日,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邦迪(William Bundy)在一次講話中提出,美國應在堅持抵制亞洲共產主義擴張的同時,嘗試同中國接觸的可能性。 邦迪的講話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松動的開始。
自邦迪的講話起,美國官員改用「北京」來稱中國的首都,而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沿用「北平」的稱呼。作為對這些變化的回應,中國政府於1966年春傳達給美國政府一個信息:如果美國不侵略中國和越南北方,而且不轟炸紅河河堤,中國將不直接介入越南戰爭。美國政府接受了這一條件。
② 中美關系的歷史(有好有壞)
1971年:在經過數十年的相互隔離之後,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啟動了「乒乓外交」,美中關系首次出現重大緩和。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北京,建立兩國抗衡蘇聯的外交渠道。
1973年:中美在對方首都互設外交聯絡處。
1979年:1月1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鄧小平成為訪問美國的第一位中國領導人,為兩國關系升溫定下基調。
1982年:中國保證通過和平途徑謀求與美國的盟友台灣實現統一,但是沒有明確排除使用武力;美國答應不擴大、並縮小對台灣軍售規模。
1987年:美國快餐公司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家店開業。
1999年:在北約空襲塞爾維亞期間,炸彈擊中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3名中國人遇難,引發中國全國各地的反美抗議活動。
2000年:美國國會給予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
2001年:一架受損的美國間諜飛機降落在中國的海南島,此前該飛機與中國的一架噴氣式戰斗機相撞。24名機組人員被拘留11天,直到美國向中國政府道歉為止。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8年:中國四川發生地震,美國等國提供大量援助。布希總統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③ 中美歷史比較
1:中國歷史上飽受游牧民族的襲擾,漢朝--匈奴 五胡亂華致使西晉亡國,逃往南方建立東晉。北宋——金朝 逃亡南方建立南宋 北明——滿清 逃亡南方建立南明,民國(大漢族資本主義)—— 共產(多民族共產主義)逃亡台灣建立自由中國 。
2:中國周邊強國有日本、俄羅斯、印度、韓國等歷史上和現在都是對中國虎視眈眈。
美國——
1:美國建國很短,如果要講游牧民族的襲擾,也只有印第安人,後來被美國人強行劃到保護區里了,爆發過南北戰爭跟中國很像,但是美國是以林肯為首的北方勝利,而中國是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勝利 。
2:美國周邊強國---沒有 周邊國家有加拿大、墨西哥,所以美國很安全,可以安心的發展,這個你也可以成為地緣政治。
總結:中美都是幅員遼闊的國家,但是中國的周邊環境較差,美國的周邊環境較好,中國內亂較多,戰爭不斷,很大程度的影響發展,而美國內亂較少,雖然也戰事不斷,但都是在他國打的,所以對發展影響較小,綜合上述,我認為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美國勝於中國。
謝謝
④ 從古至今中國與美國發生的歷史大事
中美關系是中國外交史中筆墨最多最濃重的內容。敵對、沖突、矛盾、緩和、發展……所有形容外交關系的詞語都在這里被一一體現。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兩千多人,開始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辛丑條約》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並得到了蘇聯的認可,隨後朝鮮半島也分裂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3年7月27日停戰.
1971年,中美雙方通過「乒乓外交」,以「小球」帶動「大球」,拉開了兩國建交的序幕。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1978年,中美發表建交公報,決定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開始實質意義上的雙邊關系。
1986年11月,美國太平洋艦隊訪問中國青島,中美雙邊關系由政治、經濟領域向軍事領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雙邊關系向戰略高度發展。
2009年美國信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不久,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中國,以密切同中國的聯系。此舉本外界普遍認為是中美關系新發展階段到來的前奏。
⑤ 中美建交歷史
中美建交歷史: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第三世界國家,同時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日益重要。
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 中蘇之間的裂痕加大。從美方來說,美國經過二十幾年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逐漸意識到外交政策的失敗,而當時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劣勢,不得不考慮改善中美關系。中蘇關系的惡化為中美關系改善提供了契機。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 這標志著自新中國成立後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於打破。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 抓住機遇, 促成中美於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從而結束了長達30年之久的不正常狀態。
(5)中美歷史擴展閱讀:
1970年10月1日這一天,北京秋高氣爽。參加慶祝共和國成立21周年的各界群眾,一大早就匯集在天安門廣場上。
兩個熟悉而特殊的身影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他們就是中國人熟知的老朋友、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和夫人。
剛從陝北志丹縣參觀返回北京的斯諾和夫人,是受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在國慶節這一天登天安門城樓參加慶典活動的。這對於斯諾來說,肯定是一種特殊而意外的榮譽。因為他在這一天站立在中國政治最中心的位置上。
這次訪華,也是斯諾第四次訪問中國。
斯諾從1928到1941年間,絕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中國。他是第一個深入陝北蘇區系統采訪並第一個向全世界全面報道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真實情況的外國記者。
他不顧個人安危和艱苦,克服重重困難,寫出了《西行漫記》等許多重要著作,讓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國革命的真相,在國際上和中國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
斯諾真有他特有的記者運氣,從紅軍時代,他每次來中國總是趕在節骨眼上。第一次他用眼睛觀察了紅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全過程。
第二次是中國自然災害時期;第三次是「文革」前夕1964年底中國經濟全面復甦階段;第四次是「文革」中期,而且是毛澤東和林彪關系出現緊張的時候來到中國的。
1970年8月,斯諾攜夫人能實現第四次訪問中國,是在周恩來的親自過問和安排下實現的。8月18日,正在一個朋友的宴會上吃著烤鴨的斯諾突然接到電話通知,讓他到首都體育館去一趟。
斯諾馬上意識到,一定有重要的人物要同他見面。他猜想一定是周恩來總理。斯諾真猜對了。周恩來在百忙中不忘要會見老朋友斯諾。當時周恩來和國家代主席董必武、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一起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及其夫人觀看中國與朝鮮兩國乒乓球隊的比賽。
在斯諾的眼中,72歲的周恩來還是同過去一樣英俊而機敏。然而,與1964年相比,他的白發更密了,顴骨凸了出來,兩頰凹了進去,眼窩深陷的那雙眼睛流露出憂慮和凝重、剛強與堅毅。
⑥ 中美關系發展演變的歷史軌跡
1、1919威爾遜犧牲中國綏靖日本
在19世紀,美國的對華政策常常唯英國馬首是瞻,之後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對華外交也逐漸獨立。1900年前後,歐洲列強各自在中國劃定勢力范圍。
為保護在華利益,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承認列強的勢力范圍和既得權利為前提,要求他們向美國開放。對中國來說,這一政策的正面意義是提出了要「保護中國領土和行政完整」。此後三十多年,「門戶開放」成為美國對華關系基本原則。
2、1945-1949羅斯福與杜魯門盟友撤離中美反目
和一戰時很相似,二戰開始階段美國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國向日本宣戰;同日,中國也正式對日宣戰,這時中日戰爭已經打了4年。
接下來4年中美進行了一系列合作:雙方達成5億美元的貸款協定,美國將軍史迪威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美英三國在開羅舉行首腦會議,討論對日戰略,《開羅宣言》宣告日本必須歸還中國領土。
羅斯福關於戰後世界的構想中,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論」,設想美、英、蘇、中,以類似世界理事會的方式來維持和平。把中國列入四強部分是出於禮貌,部分是因為美國在亞洲需要有一個支持者。因此,美國不顧英國反對,支持中國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3、1972尼克松與基辛格借力中國抗衡蘇聯
朝鮮戰爭、台海危機、敵意的政策使兩國的正常關系中斷了20多年。
在此期間,雙方長達15年(1955-1970)的大使級會談只是各說各話:中國想要解決台灣問題、被美國凍結的資產;美國勸中國放棄武力統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談判。136次會談只達成了一個協議,西方媒體稱之為「聾子的對話」。
4、1989老布希艱難維持中美關系
中國駐芝加哥前總領事王立向記者描述老布希和基辛格的分別:「基辛格跟你見10次也不記得你是誰,老布希見過你一次就認得你了。」這天分顯然對從政有利。
1989年1月,老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僅僅一個月後,他的第一次出訪就是到中國——這在美國總統中是前所未有的。
1970年代當駐華聯絡處主任那段經歷使他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所以他擔任總統後親自主持對華政策,而不是由國務院或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一些美國的中國學家說他就像是「國務院中國處的主管」。
黨內的保守派反對他一上任就訪問中國,剛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這機會在參加葬禮後到了中國。
5、2018年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談中美關系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應邀出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9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發表題為「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演講。鄭澤光就中美關系表示,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
保持中美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兩國在諸多領域的合作也遠遠超過在個別領域的競爭。中美和則兩利,斗則俱傷。
(6)中美歷史擴展閱讀:
中美關系或美中關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國家關系。一些媒體將中美關系稱為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2011年的《中美聯合聲明》確認中美雙方將共同努力,建設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系。這是中美雙方對中美關系的最新的定位和表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美關系
⑦ 中美關系歷史
在清朝前期之前,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聯系並不是很緊密,貿易方面也不是很大;清王朝後期,美國開始侵略中國,隨著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美國的實力突飛猛進,與此同時,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也使得中國日趨衰落,中國與美國的實力對比差距越來越大,資本主義性質的美國也加大侵略中國的步伐,這不僅體現在政治方面,也體現在經濟方面。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新中國採取敵視的態度,在國際舞台上孤立中國。弱小的新中國在當時的環境中艱苦奮斗與成長!1972年,「乒乓外交「是中美關系的新開端,後來尼克松訪華,開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性的一頁。1979年,中美建交!至此開始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今天,美國看著中國的強大,擔心中國會有一天會在國際舞台威脅他的地位,所以現在總體來說,美國現在採取的是在各個方面遏止中國的政策,包括經濟方面和政治方面。台灣問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了!但是我們也有目共睹的就是中美關系中,中國與美國的經濟方面的貿易是雙方都受益的,並且雙方的貿易額是越來越大,另外,中美關系在國際舞台上也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美國在考慮一些政策時也不得不把中國考慮進去。總之,中美關系中,美國雖然採取遏制中國的方面,但是在某些方面,美國又是依賴中國的(拉美關系就是一個例子);至於中國,大家知道,中國向來都是採取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
⑧ 歷史上,中國和美國一共發生過幾次戰爭時間事件
兩次。
1、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2、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8)中美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大清帝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起了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大清帝國。
2、抗美援朝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佔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⑨ 中美關系的歷史
1、1919威爾遜犧牲中國綏靖日本
在19世紀,美國的對華政策常常唯英國馬首是瞻,之後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對華外交也逐漸獨立。1900年前後,歐洲列強各自在中國劃定勢力范圍。為保護在華利益,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承認列強的勢力范圍和既得權利為前提,要求他們向美國開放。
對中國來說,這一政策的正面意義是提出了要「保護中國領土和行政完整」。此後三十多年,「門戶開放」成為美國對華關系基本原則。
2、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一戰結束。1919年1月,戰勝國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舉行和平會議。在和會上,日本代表要求將山東的權益無條件讓予日本。中國代表去見威爾遜,希望他主持公道。威爾遜表示:他對日本代表提出如此天真的要求很驚訝,建議中國代表也坦率地陳述中國的主張。
3、1945-1949羅斯福與杜魯門盟友撤離中美反目
和一戰時很相似,二戰開始階段美國保持中立,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國向日本宣戰;同日,中國也正式對日宣戰,這時中日戰爭已經打了4年。
4、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離開中國。美國駐華使館和各地領事館人員留守原地「觀察」中國。
5、1950年1月,中方收回美國在北平的兵營等房產後,美國終於撤走了全部駐華人員。
6、1972尼克松與基辛格借力中國抗衡蘇聯
朝鮮戰爭、台海危機、敵意的政策使兩國的正常關系中斷了20多年。在此期間,雙方長達15年(1955-1970)的大使級會談只是各說各話:中國想要解決台灣問題、被美國凍結的資產。
美國勸中國放棄武力統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談判。136次會談只達成了一個協議,西方媒體稱之為「聾子的對話」。
7、1989老布希艱難維持中美關系
1989年1月,老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僅僅一個月後,他的第一次出訪就是到中國——這在美國總統中是前所未有的。1970年代當駐華聯絡處主任那段經歷使他對中國懷有特殊感情。
所以他擔任總統後親自主持對華政策,而不是由國務院或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一些美國的中國學家說他就像是「國務院中國處的主管」。黨內的保守派反對他一上任就訪問中國,剛好日本天皇去世,他就利用這機會在參加葬禮後到了中國。
8、2018年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談中美關系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應邀出席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19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發表題為「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演講。鄭澤光就中美關系表示,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
保持中美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兩國在諸多領域的合作也遠遠超過在個別領域的競爭。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⑩ 中美關系的發展史
1949-1979年期間,即二戰結束後至中美建交之前的三十年,美國國內始終存在關於「如何對待紅色中國」的辯論。國際大環境和雙方共同利益,最終促成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
1979-1989年是建交初期,中美雙方開始經貿和人文交往的談判,以人文交流為例,1979年後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大大增加了中國對美國的了解。與此同時,人權問題和台灣問題也逐漸演變成了中美沖突的兩大症結。
1989-2009年期間是中美建交基礎消失又重建的過程,1991年蘇聯解體,中美建交最重要的基礎和共同利益消失,雙方關系岌岌可危。而第三次台海危機、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中美在人權和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長期拉鋸戰等歷史事件更是對中美關系構成很大的沖擊。在此階段,雙方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中美關系將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
2009-2018年是中美全面競爭的時期,從奧巴馬政府時期開始,中國逐漸成長為一個大國,開始對美國的地位發起挑戰。隨著各領域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美關系呈現出競爭大於合作的特徵。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失業率提高、居民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對美國經濟造成了極大沖擊。中國則在此時保持了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中國仍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10)中美歷史擴展閱讀:
中美關系進入「新階段」
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次相比,這次中美關系的大調整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前者正處於冷戰剛結束,美國的自信心爆棚;而中國開放剛十年,國力羸弱,美國自信自己能控制中美關系的走向。但這次,美國正處於危機所導致的焦慮時期,而中國遠非30年前之中國。力量對比的大變化意味著,圍堵心切卻因無力感所產生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可能使美國的行為具有更多的非預期性。
就中國而言,我們已經有了更多的能力和工具去應對新挑戰,此時最需要的是理性和耐心,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戰略定力。同時,也要習慣一些「新事物」。過去幾十年中美關系都是以合作為主,以後或許不得不習慣「以對抗代替合作」的新關系,做到斗而不破。
即便如此,也一定要認識到,在未來相當一個時期內,直到形成一個穩定的「新階段」之前,「新事物」帶來的中美關系不確定性已經大大增加。
在這個新階段里,美國並不必然要放棄很多領域內的「接觸」政策,但是「戰略圍堵」的成分會加大,比如在新近達成的《美墨加貿易協定》里針對中國的「毒丸條款」。預計,類似的「圍堵」設計將不會是個案,美國所謂的投資安全審查委員會所禁止的中國投資項目將會更多。
就算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並開始「圍堵」中國,美國精英態度的轉變並沒有改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根據芝加哥對外關系委員會2018年的數據,在1994-2002年,美國人視中國為威脅的比例高達57%,之後開始回落,2012-2014年間是41%左右,2015-2018年則是39%。
可見,盡管民意可以動員並發生重大變化,但美國目前的民意基礎不支持將中國視為「敵人」的政策。不過,美國精英對中國態度的變化以及由此而帶來的政策大轉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