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歷史
『壹』 歐洲歷史的簡介
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歐洲就出現了巨石文化,現在還留有歐洲巨石建築遺跡。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臘人的祖先就定居在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它也成為了古希臘文明的發源地。繼希臘後,古羅馬帝國建立,成為了一個統治半個歐洲的大帝國,義大利半島是當時歐洲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地區,與中國文明互相輝映。3世紀後,羅馬帝國逐漸衰弱,北歐的日耳曼人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相繼興起,直至476年滅了羅馬帝國,西歐進入中世紀,但帝國的東半部(東羅馬帝國)則持續發展至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滅。中世紀時期,許多王國相繼而立,實行封建采邑制,戰爭不斷。查理曼大帝(公元732-814年),法拉克國王,是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帝國極盛時期的韁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但到後期,它只剩下一個名號。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許多國家的雛型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建立起來的。天主教教會握有極大力量,所有知識傳承都在修道院中進行,宗教迫害和十字軍東征給歐洲,尤其中東歐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這一時期被啟蒙時代的學者稱為黑暗時代。源起於中國北方阿爾泰山巴里坤,被中原皇朝擊敗的漢藏語系阿爾泰人匈奴、突厥則在此時期進入歐洲,代表東亞人稱雄於世界的歐亞貿易交接地區-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之要沖!
從15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荷蘭也在隨後的貿易中雄霸一時。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對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盛,也由於缺乏進一步發展,反而使英國先一步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得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戰勝了西班牙的海軍。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極度擴張終於導致歐洲變為戰爭策源地,發生兩次世界大戰,使歐洲遭受了很大的創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各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除了中國、日本與美國之外,歐洲還是主要的戰場。其間,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二戰後,在蘇聯的影響下,又出現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從1950年代開始,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及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締約國兩個集團對峙的局面。歐洲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政治經濟陣營:東歐的共產主義和西歐的資本主義,直到1990年左右,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歐洲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貳』 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是
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
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
中世紀是封建主義,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最早出現在義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經濟中。中世紀見證了北歐和西歐第一次大規模城市化的進程。
許多現代歐洲國家把自己國家的來源追溯到中世紀的重大事件。現代歐洲的政治疆界在許多方面是這一紊亂時期的軍事和王朝政治的產品。
(2)歐洲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世紀是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社會。它在采邑制(和封地制)的基礎上,將不同的等級、團體和個人以契約為紐帶連結為一個共同體,從而確認了契約雙方權利主體的地位和某種程度的平等。
它那極其多元化的政治秩序,使不同等級、團體和個人在多種法律與管轄權的並存和競爭中有較多的選擇和自由的空間。
日爾曼人的頑強性格和自由傳統是契約關系和多元秩序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在這種關系和秩序下得到滋養而進一步發育成長。
在采邑制基礎上,從國王到最低等級的騎士,形成了層層疊疊的領主與附庸的關系。這種關系受到習慣法的保護。
從內容上說,它以包含雙方互相忠誠和互相保護的雙重承諾的契約為基礎,其本質是雙方相互的權利義務關系。
這種契約關系滲入封建秩序的每個細節,由此產生的契約觀念和相互的權利義務觀念,對西歐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叄』 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王
君士坦丁大帝、查士丁尼大帝、奧託大帝、阿爾弗雷德大帝、彼得大帝等。
1、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維·瓦萊里烏斯·奧勒里烏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羅馬皇帝,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
曾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其背景是基於政治的意圖,想要爭取廣大的基督徒的支持,並對幼發拉底河防務進行監督。
於公元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將該地改名為君士坦丁堡。305年其父君士坦提烏斯·克洛盧斯成為帝國西部的奧古斯都(皇帝)。
君士坦丁隨父轉戰於不列顛。306年父死,在不列顛由軍隊擁立為奧古斯都。312年侵入義大利。後與東羅馬皇帝V.L.李錫尼結盟。
316年奪取李錫尼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 。324年在亞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大敗李錫尼,從而最終戰勝了所有帝位競爭者,成為帝國的獨裁統治者。
2、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又譯優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 I;希臘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約482年-565年11月14日),東羅馬帝國皇帝(527-565),史稱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 the Great)。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輔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並執政,後作為其養子繼位。在內政方面,他通過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編纂法典(528-534)和發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歐洲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典《國法大全》。
鎮壓尼卡起義(532),改革行政,加強中央集權; 發展對外商貿,引進絲織業;干預宗教事務,迫害阿里烏斯派等異端;興建聖索菲亞大教堂。
對外,在東部與薩珊波斯作戰,在西部以名將貝利撒留等大舉擴張,先後征服北非汪達爾王國(533-534)、義大利東哥特王國(535-554),還進攻西哥特王國並佔領西班牙南部(552前後)。
晚年潛心神學,死後不久帝國在西方的領土便相繼喪失。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學者瓦西列夫(英:Alexander Vasiliev)概括為「一個帝國、一個教會和一部法典」,其統治期一般被看作是東羅馬帝國由古典時期希臘化的的重要過渡期,其本人也被稱為「最後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
3、奧託大帝
奧托一世(Otto der Große,公元 912 年 11 月 23 日~973 年 5 月 7 日),又譯鄂圖一世,德意志國王(936~973 年在位),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962 年加冕)。
德意志國王亨利一世之子,母為林爾海姆的瑪蒂爾達。先當選為薩克森公爵,936 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選為國王。936 年 7 月 31 日,美因茨大主教希爾德貝特在亞琛為奧托一世加冕。
德意志境內薩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國王,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其父亨利一世,原為薩克森公爵,於公元 919年被諸侯選立為王。
奧托於公元 936 年即位後不停地進行東征西討,積極打擊封建割據勢力,維護王室的中央集權,並且長期採取對外擴張政策,終於成為當時歐洲大陸最有實力的君王。
4、阿爾弗雷德大帝
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古英語:Ælfrēd,Ælfrǣd)中文譯名:艾爾弗雷德、阿爾弗雷德等,生卒年從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韋塞克斯(Wessex)的國王,在位從871年至899年。
阿爾弗雷德(古英語:Ælfrēd,英語: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譯作阿佛列、艾爾弗雷德等,是英格蘭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朝的國王。
他也是英國歷史上真正第一位稱呼自己為「盎格魯-撒克遜之王」的君主。由於其英勇的統帥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民族的入侵,被後世尊稱為阿爾弗雷德大帝同時也是英國惟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號的君主,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英國國父」。
他的生活細節被10世紀的威爾士學者和主教亞瑟記錄下來。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鼓勵教育,翻譯大批古典名著,並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軍隊結構。
他被一些天主教徒視為聖徒,但從未得到官方認可。英國聖公會尊稱他為天主教英雄,並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設立節日紀念他。他通常被描繪在英國教堂的彩色玻璃上。
5、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俄語: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稱彼得一世(英語:Peter I),後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位沙皇(1682年─1725年)、俄羅斯帝國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俄羅斯帝國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間對俄羅斯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
1697年他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本人則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隨團出訪,先後在荷蘭的薩爾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國的倫敦等地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並聘請大批科技人員到俄羅斯工作。
回國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
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給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說,近代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帝
『肆』 歐洲的歷史發展的階段
中世紀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已經走完了約1000年封建社會的歷程。
在歐洲的封建社會里,國王、貴族和騎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構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和東方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濱,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大不一樣。各國統治者仍不斷進行戰爭,相互搶掠吞並,許多國家一直沒有出現統一的穩固政權。封建地主憑借土地所有權和政權對農民進行剝削。在歐洲,基督教會已成為封建統治工具,他們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維護封建制度。農民和農奴的勞動被封建主以勞役、實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稅和教會「什一稅」等形式侵吞。農民的反抗持續不斷,但是起義的規模一般比較小,沒有像中國那樣發生過多次推翻了一個王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
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封建經濟主要是以一家一戶農民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民由於可以擁有一些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積極性比奴隸高得多。中世紀時代鐵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使社會財富大大豐富起來,並且促進了商業的發展。14、15世紀在地中海沿海地區,商品經濟發達的城市出現了專門從事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中國在16、17世紀,在江南一帶城市中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生產關系中滋生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說明封建社會已經走到它的盡頭。從那時候起,歐洲一些國家的資本主義興起已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勢頭。
中世紀的歐洲,文化落後,思想愚昧,是歷史上所謂的「黑暗時代」,而在中國,正是文化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東西方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宗教在世界廣大地區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許多國家成為「國教」。儒家學說則主宰了中國的思想領域。這種文化現象雖然對封建社會的鞏固一度有推動作用,而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它就成為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歐洲出現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和近代科學的大飛躍。在東方,由於封建思想的長期桎梏,社會發展趨於緩慢,從此開始落後於西方。
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
從字面上講,啟蒙運動就是啟迪蒙昧,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運動。但就其精神實質上看,它是宣揚資產階級政治思想體系的運動,並非單純是文學運動。它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斗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啟蒙思想家們從人文主義者手裡把反封建、反教會的旗幟接過來,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淪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他們就用這些思想啟發教育群眾,去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上述的這種思想,稱為啟蒙思潮,宣傳這種思想的話動,就稱為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既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 會斗爭的繼續和深化,也是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理論准備階段。如果將它同文藝復興運動作一比較,那就更為清楚了。首先,從反封建方面說,文藝復興運動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對封建領主的割據狀態,要求建立民族統一的君主專制政 體,以便在王權保護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而在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已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進一步提出要求獲得政權,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文藝復興時代的反封建側重於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的范疇;而啟蒙運動側重於政治制度和政權性質方面。
其次,從反教會方面說,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貪污腐化,譴責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惡,要求進行宗教改革,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提倡比較簡便的禮儀。在啟蒙運動時,由於唯物論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在反教會方面就比文藝復興時期更為徹底,它已把反教會提高到自然神論和無神論的高度。
再次,從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上說,文藝復興時代強調的是反禁慾主義,要求個性解放,執著塵世,面向現實。到了十八世紀啟蒙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重點,就轉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等政治原則方面來。由於啟蒙運動具有政治思想革命運動的性質,因此啟蒙運動的參加者決不限於文學家。除法國的盂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等四大啟蒙作家外,英國的哲學家洛克,科學家牛頓德國的美學家萊辛和海爾德爾,荷蘭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等等,均屬啟蒙思想家的行列。
還有,從文藝的風格和方法上說,啟蒙時期的現實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的繼續,但又有新的發展。它的特徵不在於情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不在於刻畫人物的性格,而在於具有更多的政論性,作家們都有意識地把他們自己的政治思想貫穿在文學作品之中。這些啟蒙著作,成了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爭奪政權的精神武器,是傳播資產階級世界觀的"網路全書"。作品中的語言不是詩化,而是流暢的雄辯的政論性散文,富有邏輯性,啟發性和戰斗性。有些作品,由於哲學意義的深刻、強烈,使它們變成小說化了的哲學淪文。啟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純理性的特點。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歷史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恩格斯稱之為《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巨人》的時代。
文藝復興最早源於義大利。義大利在當時的歐洲已經率先完成了從封建主義走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階級准備、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生產,最早是在義大利發展》。14、15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地,隨著工場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富裕的匠師和大作坊主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需要取得與自身經濟地位相適應的社會地位,需要將本階級的價值觀、思想文化提升為社會主流。但當時的資產階級還是剛剛登上歷史舞台、正在成長的新生力量,為抗衡並最終戰勝其時頑固、保守、愚昧而殘暴的天主教會,必須找到一種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武裝自己。它必須能喚起大眾的覺醒意識,同時應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現。於是,資產階級將目光投向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他們認為,那是歐洲人都引以為豪的光輝時代,是歐洲文化史上的一個高峰,那時盛極一時的古典自然科學、哲學、文學、藝術和羅馬法將可用以同天主教會作斗爭的實用的、有效的武器。於是,資產階級積極倡導《復活》、《再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掀起了從文化到社會各領域的變革活動。《文藝復興》即由此得名。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天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慾主義;提倡科學文化,反對封建迷信。
文藝復興的發展大致經歷四個階段:(一)13世紀屬文藝復興運動早期,突出特點是文學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羅倫薩。代表人物是被譽為《前三傑》的三位文學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們的傑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談》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突出位置。由於他們的作品廣為流傳,這三位詩人的家鄉------佛羅倫薩------的方言成為現代義大利語的前身。本階段值得一提的還有被尊為《歐洲繪畫之父》的大師喬托(1267至1337),他的藝術手法直接影響了其後一百年的義大利畫風。(二)14世紀末至15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准備期。期間人文主義和文學藝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如畫家馬薩喬(1401至1428)、雕刻家多納太羅(1386至1464)和建築家布魯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魯涅列斯基於1434至1437年間主持設計的佛羅倫薩教堂大拱頂,規模宏大、巍峨華麗,令人過目難忘。(三)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是文藝復興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從佛羅倫薩轉移到了羅馬。主要代表人物是《後三傑》----達.芬奇(1452至1519)、米開朗基羅(1475至1564)和拉斐爾(1483至1520)。他們留下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聖母悲戚》和《西斯多聖母》以及梵蒂岡博物館內拉斐爾畫室的大量壁畫堪稱世界藝術畫廊珍品,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四)16世紀下半期至17世紀上半期為文藝復興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畫派四大名家:喬爾喬內、提香(1490至1576)、委羅奈斯和丁托列托,還有三位著名科學家、思想家:布魯諾、伽利略和康帕內拉。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傑出貢獻在於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系的要求。
『伍』 歐洲歷史大事年表
大約三百萬年前 地球上出現人類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十五世紀 桑海興起
十五世紀晚期 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1480年 俄羅斯擺脫蒙古控制
1487年 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1492年 哥倫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 達加馬開辟西歐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航地球
十六世紀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亞、美強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農民起義
1588年 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1592-1598年 朝鮮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衛國戰爭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紀初 法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 英國殖民者開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 沙俄在西伯利亞修建侵略擴張的基地—雅庫次克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9年 英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1660年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 英國政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689年 中俄簽定「尼布楚條約」
十八世紀中期 英國打敗法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
十八世紀 罪惡的奴隸貿易達到最猖獗的地步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3-1775 俄國普加喬夫起義
1775-1783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7月4日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國成立
1785年 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機作為紡紗機的動力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法國君主政體
1792年9月 國民公會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3年5月-6月 巴黎人民起義推翻吉倫特派政權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年7月 法國熱月反革命政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1799年11月9日 拿破崙發動熱月政變
1804年元旦 海地宣布獨立
1804年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十九世紀早期 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宣傳空想社會主義
1807年 富爾敦製造第一艘汽船試航
1810-1826 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8年5月5日 卡兒。馬克思出生
1820年11月28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
1825年 史蒂芬孫製造的第一台蒸汽機車試行
1831和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 法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1847-1852年 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1849年 歐洲革命
1848年2月 法國二次革命
1848年6月 法國巴黎工人六月起義
1853-1856年 俄英法克里木戰爭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起義
1858年 「中俄愛暉條約」簽定,沙俄佔領我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條約」簽定,沙俄又強占我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十九世紀60-80年代 沙俄侵佔我國西北地區40萬平方公里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國際成立
1866年 第一國際日內瓦大會,反對蒲魯東主義的斗爭
1867年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69年 第一國際巴塞兒大會,反對巴枯寧主義的斗爭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巴黎公社
1876年 第一國際宣布解散
1881-1899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逝世
1886年5月1日 美國工人舉行爭取11小時工作日的總罷工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892年 俄法簽定軍事協定
1894年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5-1896年 衣索比亞抗意衛國戰爭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布爾什維克黨形成
1905年 俄國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主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英法俄協約最後形成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 十月革命勝利
1918-1920年 蘇俄粉碎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
1918年11月 德國11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1月 德國柏林起義
1919-1922年 土耳其基馬爾資產階級革命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人民起義
1919年3月 埃及人民武裝起義
1919年3月-8月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1年 蘇共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
1921年7月1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帝國主義爭奪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義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1922年12月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3年10月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1926年10月 洛加諾會議
1929年-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4月 朝鮮抗日游擊隊誕生
1933年1月 德國希特勒上台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反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七月七日 中國全面抗日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投降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定
1941年6月22日 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蘇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英美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英美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日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陸』 關於歐洲歷史的劃分
1、史前歷史
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現代人類——智人出現後從非洲移居至歐洲。直歐洲最早的人類骨骼發現於180萬年前的喬治亞州達曼尼斯。最早的現代歐洲人出現在公元前35000年。
2、古典時代
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影響表現在21世紀的歐洲的語言、思想、法律和思維方式中。古希臘是城邦的集合體,早期的民主制度就是從這里發展起來的。雅典是最強大和最發達的城市。自伯里克利時代以來,它一直是知識的搖籃。
3、中世紀
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崩潰開始,到1453年穆斯林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佔領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結束。有學者認為應該早一點或者晚一點。西羅馬帝國的崩潰導致西歐政治制度的崩潰,但卻形成了統一的基督教統治結構。
4、近代歐洲
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近代包括三個世紀,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從1500年到1800年,或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
5、十九世紀
從1789年到1914年,「漫長的十九世紀」經歷了劇烈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首先,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開始了。1815年維也納會議重新繪制了歐洲的政治版圖。
民族主義的興起,俄羅斯帝國和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到來,伴隨著奧地利。斯曼帝國的衰落。最後,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崛起引發了一系列事件,最終在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6、二十世紀
從1914年到1991年,「短短的二十世紀」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納粹德國和蘇聯的興衰。這些災難性事件宣告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吹響了廣泛非殖民化的號角。
1989年至1991年蘇聯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引發了鐵幕的瓦解、德國的統一和正在進行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
7、當代
1993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由此「歐洲計劃」從具有諸多政治因素的經濟共同體轉變為更深層次的聯盟。1985年的申根協定在其加入國之間實現了廣泛的的不需護照的邊界開放。
文藝復興是歐洲近代歷史。
(6)歐洲的歷史擴展閱讀:
歐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歐洲史前藝術體現了歐洲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建築、雕塑、繪畫和工藝的成就。其中,歐洲舊石器時代藝術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最早的真正藝術作品。此外,歐洲史前器物藝術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被學者稱為活動藝術。
歐洲推動人類歷史進程貢獻巨大。現代文明中的一切都是歐洲人創造的。歐洲經濟發展水平居各大洲之首。工業、交通、貿易、金融和保險業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柒』 歐洲歷史名人
漢尼拔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國迦太基名將,軍事家。年少時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並在父親面前發下一生的誓言,終身與古羅馬為敵,自小接受嚴格和艱苦的軍事鍛煉,在軍事及外交活動上有卓越表現。現今仍為許多軍事學家所研究之重要軍事戰略家之一。 雖然是北非,但是也算是歐洲的歷史名人,具體為什麼可以去查查。
亞歷山大帝國建立者: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
羅馬前三巨頭:凱撒、龐培、克拉蘇 羅馬後三巨頭:屋大維、馬克安東尼、雷必達
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帝國創始人,西歐國家版圖的奠定者
匈奴王阿提拉、
獅心王查理,理查德Richard I of England(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繼任英王之位後稱「理查一世」。
理查德Richard I of England(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繼任英王之位後稱「理查一世」。理查德Richard I of England(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繼任英王之位後稱「理查一世」。
『捌』 19世紀以來歐洲的歷史
。世紀中葉,北歐、中歐和東歐諸國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歐國家發展則相對緩慢。1900年歐洲人口為4.15億,南歐的比重已不足1/4。由於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19世紀歐洲的經濟、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遙遙領先,幾個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幾千萬歐洲人移居海外,對世界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0世紀的前半期,歐洲先後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由於戰爭的破壞,以及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對下降,其人口佔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業生產所佔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這個過程中,歐洲政治地圖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17年並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涌現出一批新的社會主義國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為一方,以華沙條約締約國為另一方,在歐洲形成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長期對峙,這一基本形勢迄今沒有根本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40年中,歐洲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世界上仍有著廣泛的、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原有基礎或社會制度等的不同,戰後歐洲各地區的發展速度有較大差異,南歐、中歐和東歐發展較快,但西歐、北歐的經濟、科技發展總的水平在全洲范圍內仍處於領先地位。
『玖』 歐洲歷史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歐洲歷史文化的特徵: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徵的形成,主要是開放的海洋性地理環境,奴隸主民主政治, 以及奴隸制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人類的古代社會大多以農業為主, 古希臘、羅馬社會, 商品生產較發達, 這在整個古代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與其特定的海洋地理環境有關。
商品經濟的發達, 造就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商業階層, 他們推翻了氏族貴族的統治, 建立了民主政治。這一傳統的建立, 使歷史的發展一開始就有著較強的運轉機制, 使國家機體充滿活力。商品經濟發達, 使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這樣,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易於形成。
社會生活的內容也就豐富多彩,這又促使人們開闊視野, 向外探求, 把發現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和獲取自由的主要途徑。生產力的發展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文化等上層建築的繁榮, 於是, 西方人渴求知識,把知識作為人類文化的最高價值范疇, 從而不固步自封。
他們有「愛知」的傳統, 對知識從來是孜孜以求。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的海洋性地理環境, 使西方人產生了外向好動、冒險的性格。他們有獨立不羈的人格, 開拓精神和變異觀念。古希臘哲人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哲理, 說明了這一點。
這種變動和開拓觀念, 使他們思想活躍, 銳意進取, 創立了不少學術思想和文化藝術的領域, 如理性主義、自然主義、經驗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古希臘羅馬的奴隸制民主政治,使西方文化產生了民主傳統和科學精神。他們提倡人權, 講平等。這種對個性自由的肯定, 發展為民主與法制的整體。
西方人在人生態度上銳意進取, 也易趨絕望, 好走極端等等。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心理極不相同。西方文化從縱的方面看源遠流長,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從橫的方面看,它廣闊多姿, 豐富燦爛, 有著瞬息萬變的面貌。
下面只能就其最具普遍性的特徵概括如下, 這就是它的個體激進性, 開放吸收性。西方文化個體激進性特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西方經濟的發展, 從古希臘開始, 西方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很快, 尤其是資產階級產生以後, 生產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經濟的急劇發展給文化帶來的是急劇的沖擊和突破。從文藝復興起, 西方的文化觀念不斷地更新, 而且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在哲學上, 理念、理性、超理性、人的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 等, 相繼迭起; 在文學上, 古典主義、啟蒙運動、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等。
隨著文化觀念的交替涌現, 新學派、高流派、思潮風起雲涌, 構成了西方文化日新月異的奇觀。在文化心理上, 突出表現為對個人的人格、價值、尊嚴等多方面的肯定, 對人的個體獨立性的尊重和倡導。
從文藝復興至今, 西方文化的個體性問題, 在思想上集中體現在它的人道主義傳統上, 在行動上集中體現在自由競爭上, 在文學上主要體現在對個人情感的抒發和人格價值的肯定上。在後來的西方文化特徵上, 個體性不是抗衡自然力而出現的, 而是以「個性解放」為口號的。
提倡個性合理發展, 反對摧殘人的禁慾主義。用恢復個人的天性, 求知慾和理性來反對宗教的蒙昧主義等。文藝復興不僅是西方, 而且是人類的一場巨大革命。它所倡導的人道主義是人類解放的一道曙光, 標志著人已具有了不依賴自然而依賴於自身的巨大歷史轉變。
對個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肯定, 標志著人已完全超出了由群居來對付自然環境與天敵的落後狀態, 而獨立於物質世界之林。西方文化中的這種個體性的體現, 標志著西方文明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它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其次, 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 也是形成西方文化個體激進性的重要因素。
西方人有尚武精神, 崇拜力量之美。這種民族性格的形成起源於古希臘, 希臘人自古就具有尚武精神。這種尚武精神到羅馬帝國時期, 轉變為風行各地的奴隸角斗。羅馬的角斗精神到中世紀轉變為「騎士精神」。所謂「騎士精神」, 就是孤注一擲的冒險精神。
啟蒙運動以後, 在德國出現的「狂飈突進」運動, 所顯示出的個體激進性, 使歐洲文化的發展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尖銳思想、巴黎公社起義的槍聲, 都反映了西方人有著奮激和猛進的文化心理。他們無論是大刀闊斧地摧毀, 還是大張旗鼓的建設,都有著足夠的勇氣和魄力。
西方人的民族性格, 除具有尚武精神之外, 還具有感情奔放、激進、大膽坦露為特徵的性格, 他們對真理和自由的追求是十分執著的。羅曼·羅蘭的「不自由勿寧死」的格言很有概括性和典型性, 集中反映了西方人的剛直性格, 它與中國以忍耐而求大全的大謀略心態形成鮮明對比。
西方人打仗, 常以勇相見, 以力服人; 而中國則是「先禮後兵」,「功心為上, 破國次之」, 東西方用兵之道也是大相徑庭。在藝術上, 西方人率直寫實, 重墨揮灑, 推崇雕刻、油畫等直觀感強烈的藝術, 推崇直接表現力量美和赤裸美的藝術表現手法。在詩歌傳統上多以直抒胸懷和感情的坦露為主流。
這與中國的淡遠、含蓄、味之無窮的藝術美學標准也相去甚遠。從古希臘、羅馬時起, 在西方的文學作品裡, 歌頌英雄, 尤其是歌頌愛情的作品, 都顯示出某種狂熱的精神。不管是赤裸地宣洩內心的情感, 還是放盪不羈對愛情的追求, 都有著一種狂熱勁。這成為西方文學的一個顯著特點。
同時, 西方人還偏愛具有激盪氣氛的悲劇和強烈沖突色彩的喜劇情節。古希臘悲劇成就, 拉辛和高仍依古典主義悲劇, 以及莫里哀的喜劇等, 就是西方民族性格的反映。西方文化的另一個特徵就是開放吸收性。這個特點突出表現為寬容、更新和增宏自己等幾個方面。
(9)歐洲的歷史擴展閱讀:
西方人有一句格言: 「假如你能從最壞的東西中學到最好的東西, 那世界將更美好。」這是西方人普遍的一種文化心理。開放吸收性這一特徵也是與西方的地理環境、歷史特點以及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等條件分不開的。
希臘半島海岸線較長, 島嶼較多, 航海業和商業貿易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商業貿易促進了文化交流, 文化得到了繁榮和發展。歐洲諸國的特殊歷史, 也造成了西方文化的開放吸收精神。歐洲諸國,在遠古的歷史發展中, 由於國界的變遷, 民族的頻繁遷徙, 使它們對異族文化的接受和吸收成為家常便飯。
歐洲諸國國土也較窄小,不像中國幅員遼闊, 自給自足, 閉關鎖國。所以它們之間的往來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 它們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另外是西方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資本主義本身就充滿著頻繁的商品交換, 充滿著資本的輸出和原料的輸入。
這種商業資本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和科學的發展, 又為人類的交往創造了優越條件。西方文化的這種開放吸收精神, 有兩根強大的支柱: 一是自由的精神, 一是理智的態度。裴多菲說:「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他把自由看得與生命同等價值, 甚至更甚於生命。
這種自由觀, 反映在文化心理上是自由地、理智地擇善而從。因此, 西方人無論是對本民族、本地區的, 還是外來的學說、理論、思想、傳統、習俗等等, 都是比較自然地、和諧地進行合理吸收, 即使是信仰也是如此。
基督教本來是來自東方的一種宗教,幾經改革之後, 很快在西方的精神土地上紮下了根。宗教作為一種民族的精神靈魂尚且如此, 對其他理論和學說的吸收就可想而知了。西方的學者、哲人和文士們對東方文化的其他民族的一切優秀文化都採取了大膽吸收的態度。
啟蒙運動時, 曾形成了向東方文化學習的高潮。印度佛學、中國儒學和道家學說等, 在很大程度上同西方文化合流, 產生了西方現代主義文化, 我們在研究薩特的存在主義時, 如果不了解印度佛學、中國的道家思想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就很難理出一個合乎邏輯的頭緒。
如果不了解印度佛學和中國的禪宗理論, 以及古典詩詞理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就很難理解西方文學藝術的巨大飛躍。西方文化的吸收性, 還表現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互相吸收上。文學從神話開始就跑到了科學的前面, 但科學的發現又成為文學發展的一個雄厚基礎和跳板。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 沒有達爾文的進化論, 沒有瓦特的蒸汽機, 沒有牛頓的力學定律, 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那今日的西方文學、哲學等等又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我們不去研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帶來的新氣象, 不研究文學和哲學問題如何促進了科學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又如何研究意識形態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復雜因素呢?
根本的原因是西方的學者、思想家和作家, 思想比較解放, 他們在吸收營養時, 把自己的根須盡量地延伸到一切可以吸收到有益營養的地方去。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生動、活潑、開放的學說體系, 借鑒西方的長處, 發展我們的文化。
『拾』 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那國
歐洲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是西班牙,西班牙是建立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公元1492年西班牙人擊退了侵略統治伊比利亞長達8個世紀的穆斯林,光復了伊比利亞的基督,1516年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