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浙江地理

浙江地理

發布時間: 2020-11-18 16:56:52

⑴ 浙江地理概況有哪些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

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地形復雜,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省內有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京杭運河(浙江段)等八條水系;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島湖。

海洋資源我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海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陸域面積的2.56倍;大陸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長達6500公里,佔全國海岸線總長的20.3%;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佔全國島嶼總數的40%;港口、漁業、旅遊、油氣、灘塗五大主要資源得天獨厚,組合優勢顯著,為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資源保障和良好的產業基礎。

水資源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七山一水兩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8條主要河流,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浙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是我國降水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但由於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600立方米。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浙江歷來是洪澇台旱災害的多發地區。一是洪澇台旱等災害交替發生,每年5、6月份梅雨集中,易成洪澇,7、8月份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容易發生乾旱,8-10月份沿海地區又常受台風襲擊,建國以來有30次台風在浙江登陸,造成巨大損失;二是由於江河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平原地區地勢低窪,河口受潮水頂托,排水不暢,洪澇台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三是由於人口密度高,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加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水污染的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浙江人民有著悠久的治水歷史,史傳大禹治水「大會諸候於會稽」,麗水通濟堰、鄞縣它山堰、錢塘江明清古海塘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流傳至今。

礦產資源截至2004年底,已發現固體礦產113種,已探明儲量的有67種(油氣未列入),礦產地4730處(其中普通建築用石、砂、粘土礦產3510處)。葉蠟石、明礬石探明資源儲量居全國之冠,分別佔全國的53%、52%。螢石、伊利石居第二位,分別佔20%、39%。硅藻土名列第三,佔11%。沸石第四,佔10%。排列第五到第十位的有硅灰石、高嶺土、珍珠岩、大理石、花崗石、膨潤土等。可以滿足省內需求的礦產有葉蠟石、硅藻土、水泥灰岩、熔劑灰岩、螢石、硅灰石、膨潤土、明礬石、沸石、電石灰岩和建築石料等礦產;主要依託國內供應的有煤炭、天然氣、磷、硫、鉛、鋅、稀土等礦產;主要依賴國外供應的有石油、鐵、鉀鹽、銅、鋁等礦產。

截止2004年底,全省共有各類礦山企業4606個,開發利用礦產共71種。全省各類礦山企業採掘礦石總量3.93億噸,年產量列前五位的礦產分別為建築用凝灰岩、水泥用灰岩、磚瓦用粘土、建築用砂岩和建築用安山岩。

土地資源根據2004年度全省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省土地利用構成中,農用地面積為12961.2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2.0%,建設用地面積為1360.2萬畝,佔8.6%,未利用地面積為1488.2萬畝,佔9.4%。

年全省耕地面積減少94.5萬畝、增加46.8萬畝,增減相抵凈減少47.7萬畝。全省減少耕地面積中,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50.3萬畝,佔53.2%;建設佔用耕地36.7萬畝,佔38.8%;生態退耕6.0萬畝,佔6.4%;災毀及其他減少耕地1.5萬畝,佔1.6%。全省新增耕地面積中,通過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新增耕地37.2萬畝,佔79.5%;農業結構調整及其他新增耕地9.6萬畝,佔20.5%。

年末全省耕地面積2997.9萬畝,比上年度凈減少47.7萬畝;可調整土地面積116.4萬畝,比上年度凈增加41.3萬畝。二者合計3114.3萬畝。扣除2004年度生態退耕和災毀耕地面積,表明我省2004年度繼續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資源特色浙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4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橘、竹製品等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9.4%,居全國前列。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浙江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等儲量居全國首位,螢石居全國第2位。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浙江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

⑵ 浙江省的地理概況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區。

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

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寧紹平原(寧波、紹興)、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2)浙江地理擴展閱讀: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於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總面積10.55萬平方千米。

浙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復雜。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島嶼構成。浙江省地處亞熱帶中部,屬季風性濕潤氣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轄11個省轄市,19個縣級市,32個縣,1個自治縣,37個市轄區。

⑶ 浙江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佔74.63%,平坦地佔20.32%,河流和湖泊佔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年平均氣溫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極端最高氣溫44.1℃,極端最低氣溫-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浙江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旱澇等。

秋季,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

⑷ 想了解更多的關於浙江的人文地理知識。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安徽接壤,並有太湖位於江、浙兩省之間。麗水龍泉市海拔1929米的黃茅尖為浙江省最高峰。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其與上海兩地高速公路距離為130多公里。錢江潮常被媒體用作比喻浙江人的「拼搏精神」。
2009年確定樟樹為省樹、蘭花為省花;金錢松(吉祥之樹)、銀杏(長壽之樹)、毛竹(
浙江省富民之竹)、榧樹(造福之樹)為浙江省特色樹;梅花(高潔之花)、荷花(清純之花)、桂花(天香之花)、山茶花(幸福之花)為浙江省特色花。
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浙江省陸域面積104141平方公里(2010年),陸域面積為全國的1.08%,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長達 6500公里,佔全國海岸線總長的20.3%,居中國第一。全省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一個省份。
浙江有會稽山、雁盪山、普陀山、雪竇山、天目山、天台山、四明山等名山;有曹娥江、錢塘江、甬江等著名大江;有杭州西湖、寧波東錢湖、紹興鏡湖、嘉興南湖等名湖;亦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湖——千島湖。京杭大運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與錢塘江匯合。
浙江擁有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的杭州西湖。
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氣溫 15℃-18℃。1月、7月分別為全年氣溫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為集中降雨期。浙江水資源量居全國第4位。經濟林業資源豐富,毛竹產量居全國前列。名優特產多。茶業、柑橘等中外著名,核桃、香榧等乾果佔全國產量的70%以上。樹種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東南植物寶庫」之稱,「活化石」銀杏等50多種野生植物列入國家珍稀保護名錄。浙江礦產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在探明儲量的礦產中,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築用凝灰岩居中國第1位,螢石居中國第2位。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漁業資源豐富,舟山群島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
歷史上浙江經濟較為發達,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絲綢、制瓷、造紙、印刷和造船業等居當時中國領先地位。
地形位置
浙江省地理特徵非常豐富,從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到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再到浙南地區的山區,另還有舟山市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浙江地勢
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佔全省
總面積70.4%。主要山脈自北而南分。平原面積63.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紹蕭平原(紹興、蕭山)、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甬東平原(寧波);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該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海洋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
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氣候特徵
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氣溫15~18℃,極端最高氣溫40.7℃,極端最低氣溫-10.2℃;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春季,
東亞季風處於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交替季節,南北氣流交會頻繁,低氣壓和鋒面活動加劇。浙江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全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向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為由西南地區向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陰雨、倒春寒等。
夏季,
隨著夏季風環流系統建立,浙江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天氣仍有一定影響。全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暴雨等。
秋季,
夏季風逐步減弱,並向冬季風的過渡,氣旋活動頻繁,鋒面降水較多,氣溫冷暖變化較大。全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
冬季,
東亞冬季風的強弱主要取決於蒙古冷高壓的活動情況,浙江天氣受制於北方冷氣團(即冬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浙江冬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全省冬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布特點為由南向北遞減,由東向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全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冬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雨雪等。

⑸ 浙江的地理特徵

浙江省地理特徵非常豐富,浙北地區水網密集的沖積平原,浙東地區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區的山區,舟山市 浙江地形的海島地貌,可謂山河湖海無所不有。浙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龍泉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脈、盆地為主,佔全省總面積70.4%。
平原面積23.2%,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興、湖州),紹蕭平原(紹興、蕭山)、金麗衢平原(金華、麗水、衢州),溫台平原(溫州、台州),甬東平原(寧波);
浙江海岸線總長6400餘公里,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
該省的土壤以黃壤和紅壤為主,佔全省面積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為水稻土,沿海有鹽土和脫鹽土分布。
海洋

浙江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浙江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佔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⑹ 浙江省的地理位置信息有哪些

浙江屬於省級
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結果,浙江土地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全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下轄11市,其中杭州、寧波(計劃單列市)為副省級城市。
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被稱為「絲綢之府」、「魚米之鄉」。
浙江是中國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21年位居中國第一,實際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浙江與江蘇、安徽、上海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2022年將舉辦第19屆亞洲運動會。

⑺ 浙江省的地理坐標是多少

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位於東經118°01'—123°08',北緯27°01'—31°10',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地處華東地區中部,東海之濱,山多島多,最高峰為龍泉縣的黃茅尖,海拔1921米,有2100多個島,是我國島嶼最多的省,杭嘉湖一帶與紹興、寧波地區為浙北平原,金華、衢縣地區為金衢盆地,浙西、浙東為低山丘陵,而浙南為山地。本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9°C,1月平均氣溫為3—7°C以上,7月為28°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00—1800毫米以上。主要有漢、回、滿、苗等民族。農牧漁副業和輕紡業均較發達,茶業、黃麻、絲產量都居全國首位。

旅遊資源:浙江既富名山勝水,又多文物古跡,是中國旅遊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普陀山是「海天佛國」,為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之一。莫干山號稱「清涼世界」,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雁盪山則以「造型地貌」聞名,多奇石怪岩,又是動植物寶庫。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華三洞、廬瑤琳仙境令人嘆為觀止。富春江之美、錢塘潮之雄素負盛名。湖泊有杭州西湖、紹興東湖、鄞縣東錢湖等,千島湖(新安江水庫)則算是人工湖中的佼佼者。從大禹、越王勾踐、王羲之、白居易、蘇軾、陸游、岳飛到近代魯迅、秋瑾、周恩來等都在這里留下了許多遺跡。京杭運河從這里開始。天一閣被稱為「天下第一藏書樓」。杭州、紹興、寧波都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全省旅遊重點則為杭州,素以「人間天堂」馳譽世界,文物古跡遍布城內外,因此成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遊熱點之一。

地方文藝:浙江素有「文物之邦」、「戲劇美術大省」之稱譽。遐邇聞名的河姆渡、良渚文化遺址的發掘,有力地證明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浙江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南戲發祥地和越劇的故鄉,有著十分豐富和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

全省主要劇種有越劇、婺劇、紹劇、甬劇、姚劇、甌劇、等。溫州市越劇團出演的新編同名著名南戲《荊釵記》,在1999年8月19日在沈陽舉辦的第六屆中國戲劇節上獲得了「滿堂紅」(十項大獎),使已有800多年歷史的越劇在戲劇舞台上大放光彩,實際上越劇《紅樓夢》、《五女拜壽》等優秀曲目早已享譽海內外。

風味餚饌:浙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選料時鮮,製作精細,品種繁多,注重營養,講求鮮咸合一,清淡鮮嫩。杭州天香樓的「東坡肉」、樓外樓的「西湖醋魚」名揚中外。風味小吃品種極多,吳山酥油餅、金華醺餅、杭州奎元館的蝦爆鱔面,知味觀的「幸福雙」點心、湖州丁蓮芳千張包子等都家喻戶曉。

⑻ 寧波在浙江的地理位置

寧波在浙江的地理位置如下所示:

寧波地處我國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位於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

寧波市陸域總面積9816平方千米(統計年鑒公布的陸域面積是以0米等深線起算),其中市區面積為3730平方千米。全市海域總面積為8355.8平方千米,岸線總長為1594.4千米,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4%。全市共有大小島嶼614個,面積255.9平方千米。

(8)浙江地理擴展閱讀:

寧波市域內植被分布南北差異不大,而東西方向差異明顯。主要森林植被為馬尾松,市域南北皆有分布,栽培經濟作物則大都適應性較強。

隨海拔差異,自西向東依次分布有針葉林、闊葉林、栽培植物和濱海植被。針葉林分布於山頂,多為次生演替形成,部分保護較好地區也有針闊混交林。750米以下山地、丘陵分布有闊葉林,相當一部分為人工造林形成。

天童森林公園、瑞岩寺林場、寧海南溪溫泉等處保存有闊葉林原始群落。栽培植物多位於海拔50米以下,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人工栽培林木。灘塗和濱海荒地則分布有鹽蒿、蘆葦等耐鹽植物。

⑼ 金華在浙江地理位置

金華市位於浙江省中部,為省轄地級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東鄰台州,南毗麗水,西連衢州,北接紹興、杭州。南北跨度 129 公里,東西跨度 151 公里。

熱點內容
2017浦東三模語文 發布:2025-01-12 16:34:14 瀏覽:912
三年級下班主任計劃 發布:2025-01-12 16:24:39 瀏覽:579
江蘇卷2017英語 發布:2025-01-12 15:39:26 瀏覽:537
天根生物 發布:2025-01-12 15:10:49 瀏覽:376
當老師app 發布:2025-01-12 14:07:59 瀏覽:255
羅艷君老師 發布:2025-01-12 12:07:22 瀏覽:674
教師暑期集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2 10:22:15 瀏覽:859
重慶家師德教育校長 發布:2025-01-12 10:17:17 瀏覽:262
勝牌化學 發布:2025-01-12 10:14:53 瀏覽:160
什麼是物理反應 發布:2025-01-12 09:56:25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