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八年級上冊

物理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 2020-11-19 08:43:43

①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提綱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徵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 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 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物態變化》復習提綱
一、溫度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換算關系T=t+273K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准確。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
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到凝固點。⑵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沸點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③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練習:☆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乾,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後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練習:☆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凹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鏡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鏡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凸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鏡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凸面鏡應用:汽車後視鏡。
練習:☆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於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屬於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屬於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練習:☆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雲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二、透鏡
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於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
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
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⑵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⑶當像距大於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於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四、眼睛和眼鏡
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
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物體的運動》復習提綱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運動的快慢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計算公式: v=s/t ,變形得:s=vt,t=s/v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3、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4、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的單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時間的測量
①單位:秒,符號s
②秒錶續數:
5、誤差
①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②產生原因: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
③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④誤差與錯誤區別: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②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同步答案是什麼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同步答案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么有魅力,這么有趣。!

2.學會從「定義」去尋找錯因。打好基礎。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復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志!

3.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4.把「錯題」變成「熟題」!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贊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贊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范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5.不管學那一部分內容都要抓住重點,抓住主幹,這是最聰明的做法。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於抓住了命脈。而每一本書、每一單元、每一節課、每個練習都有關鍵考察點和關鍵的解決方法。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脈」所在。比如「所有平拋運動和類平拋運動的問題只要抓住兩個矢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決」;「所有的圓周運動的關鍵在於尋找向心力的來源」;「所有萬有引力問題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兩大思路」;「恆定電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識都可以歸結為一個U-I圖像」;「所有力學實驗的基礎是紙帶問題」;「紙帶問題的關鍵點只有兩點:求加速度和求某一點的速度」;「電學實驗的關鍵在於兩大問題:電路選擇(分壓式和限流式)、器材選擇」等等。

6.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克服「不好的思維定勢」。

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有不好的思維定勢影響我們。這些是我們要力求克服的。而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則更為重要!良好的思維定勢就是說:看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比如看到「慣性」就想到「質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實際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變化」就想到各種對應的「功能關系」等等。

7.一定避免「想當然」。

得出任何結論必須要有根有據!根據必須是物理規律。

做物理題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我以為應該這樣…」「我覺得應該怎樣…」「我想是這樣的…」「就應該是這樣…」。要記住:越是這種想當然的東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錯的東西。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但在物理問題中卻經常犯一些經驗性、想當然的錯誤,比如:他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則開創了實驗與理論結合來推導解答出物理問題的先河。從而推翻了亞氏的經驗主義、想當然的錯誤。所以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得出每一個物理結論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據」!要能夠從物理公式、定理、定律來推導出你的結論。

8.遇到熟題,容易題一定要加倍小心

特別注意,最容易做的題往往最容易出錯。

此類題目最容易讓同學們高興,如果你大意、輕視甚至藐視它,大難就要降臨到你的頭上了。或許出錯就在哪一個方向或者單位上。記住:越是容易題目越容易犯錯!就因為你的輕視。所以「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對解題非常適用。

9.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一定要慢,要仔細認真。特別注意把「關鍵詞」「關鍵字眼」都勾畫出來,這既可以增加審題的速度和准確度又可以避免審題出錯。審題時一定要與題給的圖像結合並且要在草紙上畫出大致過程或狀態;當具體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確時,再在試卷上下筆。此時的慢審題,反而增加做題的速度和准確率。

10.每天晚上臨睡前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

每個周末的晚上回顧章節知識。

這種過電影似的回顧會使所學知識的系統化並使得知識記憶的更加深刻。回顧的的時候從主幹知識到次干知識再到細節知識,回顧的越詳細越全面效果越好。當天晚上沒有想出來的知識第二天起床後盡快復習查看。這樣做有兩樣好處:既鞏固了知識,避免了遺忘;更重要的是又理順了知識關系,形成了知識系統和網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夯實鞏固並系統化物理知識的方法。

11.在大腦中多儲存實例

把基本知識規律與具體的物理情景相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學好物理的最好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解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時經常遇到。例如遇到曲線運動問題就想到兩個實例「勻速圓周運動」和「平拋運動」。

12.從規范入手,養成嚴謹、細致的習慣。

在物理學習中凡是因為不會做題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大問題。但是凡是因為會做題卻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小問題。比如有很多學生因為規范性差、粗心大意(審題、計算錯誤)造成的失分。而這些只要平時養成好習慣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嚴肅一些來說是否認真、是否細心乃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體現。

13.避免「個別錯誤」克服「共性錯誤」!

大部分學生犯錯誤都會有「共性的錯誤」和「個別的錯誤」。「個別的錯誤」必須得攻克,因為別人都會,而你不會,你就會被落得更遠。「共性的錯誤」是出題人本來就知道大多數人都會共有的缺點,從而設下陷阱故意讓你去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下筆之前、審題之時就識破其圈套。誰能提前做到這一點,誰就可以比別人先勝一籌。從而更能穩操勝券。

14.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復雜過程階段化

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物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所以平時我們「遇到復雜問題要絞盡腦汁、盡可能想出多種解決方法,從中選用最簡單的方法去作答」。

有不少同學在平時學習中形成了匆匆審題,匆匆做題的習慣,結果導致在匆匆中「匆匆出錯」。這部分同學應該靜下心來,打開思路,擴展思維,多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做題效率,從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5.在平時的每一次練習、做題、聽課、反思

整理時都要有長遠的打算,要有遠見卓識。

現在會的、懂的知識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忘記。要把那些容易忘掉、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題或者結論及時的歸納整理下來,把一些知識的死角整理到一塊。多抓聯系、多反思歸類、多對比,以備後用。

16.面對每一次考試都要有一種精神:

嚴謹細致的思維,百算無誤的精細,舍我其誰的自信!對待學習要有「做別人的榜樣」的自信!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成所有人的典範!

③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一、溫度計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1、溫度計

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

①溫度計的原理: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

②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體 水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量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2、攝氏溫度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單位:開(K)。換算關系T=t+273K。

3、溫度計的使用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物態變化

物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這三種狀態之間變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2、熔點和凝固點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它們的主要區別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晶體的熔點,不同晶體的熔點一般不同。熔化圖像。

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做凝固點,同一晶體的凝固點和熔點相同。凝固圖像。

3、熔化吸熱、凝固放熱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改變;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改變。

三、汽化和液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

1、沸騰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水的沸點是100℃。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2、蒸發

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

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汽化吸熱。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3、液化

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熱。

使氣體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四、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常溫下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二)

一、電荷

1、電荷

帶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荷)。

摩擦過的物體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就是摩擦起電現象。

兩種電荷: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電荷相互作用的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驗電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裝置。原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庫侖(C)

2、原子的結構 原電荷

原子結構: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運動。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所有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對外不顯帶電的性質。

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做原電荷。1e=1.610-19C,任何帶電體帶的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

3、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常見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等。

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常見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

能夠自由移動的電子叫自由電子。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

4、摩擦起電的實質

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不同的物體約束電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起電過程中,約束電子能力弱的物體因為失去電子,有了多餘的正電荷而帶上了正電,約束電子能力強的物體因為得到電子,有了多餘的電子而帶負電,兩個物體所帶電荷是等量異種電荷,電荷總量沒有發生改變。

二、電流和電路

1、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電路中有電流的時候,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發生定向移動。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按照這個規定,當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2、電路的構成

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做電路圖。

4、三種電路:①通路②開路③短路

三、串聯和並聯

1、串聯和並聯

串聯:把元件首尾相連,然後接到電路中。

並聯:把元件兩端分別連在一起,然後接到電路中。

2、識別電路串、並聯的常用方法:

①電流分析法:在識別電路時,電流: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並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並,叫混聯電路。

②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並聯。

③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

④觀察結構法:將用電器接線柱編號,電流流入端為首電流流出端為尾,觀察各用電器,若首尾首尾連接為串聯;若首、首,尾、尾相連,為並聯。

⑤經驗法:對實際看不到連接的電路,如路燈、家庭電路,可根據他們的某些特徵判斷連接情況。

四、電流的強弱

1、怎樣表示電流的強弱

電流就是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通常用I表示,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A)。

1A=1000mA、1mA=1000A

2、電流表的連接

①電流表必須和被測的用電器串聯;②電流從電流表的正(紅)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黑)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3、電流表的讀數

①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必須明確電流表的量程。②確定電流表的分度值,即表盤的一個小格代表多大的電流(選用03A量程時,每個小格代表0.1A)。③接通電路後,看看錶針向右偏過了多少個小格,就能知道電流是多少。

五、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I=I1=I2=I3=

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個支路電流之和:I=I1+I2+I3+

④ 初二物理上冊目錄(人教版)

打開這條回答,可以看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的目錄,圖片包含詳細的大的章節和每章內容的小節,初二物理上冊總共六章。

分別是第一章機械運動,第二章聲現象,第三章物態變化,第四章光現象,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六章質量與密度,詳細的目錄如下圖。

(4)物理八年級上冊擴展閱讀: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⑤ 八年級上冊物理概念

第一章 聲現象 基礎知識
1.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2.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
3. 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4.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最快,在液體中較快,在氣體中最慢;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
5. 聽到聲音過程:聲波—鼓膜振動—聽小骨振動—聽覺神經—大腦 骨傳道:聲波—頭骨——頜骨—聽覺神經—大腦
6. 雙耳效應:聲音到兩只耳朵的時間和強弱不同
通過雙耳效應可以辨別聲音的方向,產生立體感。
7.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1)頻率:1秒內振動的次數,反映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的越快,頻率就越大。(2)音調的高低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系: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也低。人的聽覺是20Hz---------20000 Hz
8. 響度指聲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體振動的幅度。(2)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還跟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聲音就越分散,響度就越小。
9. 音色指聲音的特色。音色和發聲體的結構、材料有關。
10.音調、音色、響度是聲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反之,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雜訊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物理角度來看,雜訊是發聲體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
11、分貝(dB):表示聲音的強弱。0 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 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 。
12.控制雜訊: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13.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傳遞能量,例如:清洗鍾表,除去結石。蝙蝠利用回聲來確定目標的方法叫做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定位原理,發明了聲吶。
14.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大於0.1秒(或者離障礙物距離為17m)才能產生回聲。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章 光現象 基礎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恆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發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生發射。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 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於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
①熱作用:加熱食物 熱譜圖診病 ②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視森林火災等③遙控:電視機、空調等
11.紫外線位於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①殺菌:醫院的紫外線燈②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③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
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4. 三條特殊光線:①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②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後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線經折射後與主光軸平行。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
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環的作用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
拍遠景時,鏡頭往後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
6.
u>2f 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
f<u<2f 倒立 放大 實 投影儀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虛 放大鏡
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成像在視網膜之後;近視眼能看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成像在視網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100×焦度 焦度=1/f
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物鏡相當於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物鏡相當於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 物態變化
1.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觀察它的量程②認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時注意: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兒,穩定後在讀數③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並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 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叫做物態變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4.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蒸發現象: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
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6. 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 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e=1.6×10—19 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數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得到電子就顯負電,失去電子就顯正電。
3. 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開關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導線連接電路作用。
4. 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 ,在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 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端。
6. 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酸鹼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7.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單A) 1A=1000 m A 1m A=1000 u A
8. 電流表使用注意(兩要兩不要):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處電流表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要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還應該注意:①使用電流表前,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應先調零②用試觸法選擇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個支路電流

⑥ 初二上冊物理學習內容簡介

1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
2 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3 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所選擇的標准物體。
4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
5 速度: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計算公式是:v=s/t
7 變速運動:運動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這樣的運動叫--
8 平均速度:物體通過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五章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1878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
3 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光線。
4 光的傳播規律:光在同一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5 光速:3*100000千米/秒。 在水中傳播速度是這速度的四分之三
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三分之二
6 入射點:入射光線與鏡面的交點。
7 法線:經入射點垂直於鏡面的線。
8 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9 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
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10 光路是可逆的。
11 漫反射:如果鏡面是凹凸不平的,那麼平行光線入射後反射光線不再平
行而是射向各個方向。
鏡面反射:如果鏡面是光滑的,則平行光線入射後,反射光線仍然平行
12 虛像:非實際光線而是光線的反向沿長線會聚而成的像。
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
13 平面鏡成像四特點: 1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2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
相等;3 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4像和物的連
線與鏡面垂直。
14 會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圖兩種方法找物體的像。最關鍵是光路圖法。
15 球面鏡:利用球面的一部分進行反射的鏡。
16 凹鏡:利用球面的內表面進行反射的球面鏡。
凸鏡:利用球面的外表面進行反射的球面鏡。
17 球面鏡的作用: 凹鏡對光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另外放在焦點的光源發出
的光經凹鏡反射後,能平行射出。 凸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但
能夠擴大視野。
18 凹鏡的焦點:射向凹鏡的平行光線經反射以後所會聚的點叫焦點。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改變這現象
2 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
3 折射定律: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線和入射
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3當光由空氣射入水或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
於入射角,當光由水或其它介質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4
當光線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時,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
4 注意: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入射角的減小而減小。
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是凹透鏡。
6 透鏡的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7 光心:通過它後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的點叫光心。
8 凸透鏡的作用:對光線會聚 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的焦點:平行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就會聚在主光軸上
的焦點。這一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
9 凹透鏡的作用:對光線發散。
10 平行光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焦點,反過來從焦點發過焦點的光折射後平
行平行光經凹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的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則入射光的延長
線過虛焦點的,折射後一定是平行主光軸的光線。
11 照相機的原理: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於2倍焦距時,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2 幻燈機的原理: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時,成放大倒立的實像
13 放大鏡的原理: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14 照相機的結構: a.膠片:感光顯影後變為照相底片。
b.調焦環: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但上面數字表示景到鏡頭的距離)
c.光圈:控制鏡頭的進光量。 d. 快門:控制曝光時間。
15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虛像不是光線形成的,不
能形成在光屏上。
16 投影器與幻燈機的區別:投影器用兩塊大塑料螺紋透鏡作聚光鏡,並用
一塊平面鏡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16 顯微鏡的鏡筒上有一目鏡,和一個物鏡。它的放大倍數比放大鏡大許
多。
18 三棱鏡的色散實驗使白光成了紅橙黃綠藍靛紫。
該實驗證明了:白光不是單一色光,而是由許多色光混合而成的
17 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光決定。不透明物的顏色由它所反射的光決

18 色光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紅、黃、藍。

上冊沒有電

⑦ 八年級《物理》上冊有哪些知識點

第一部分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 聲的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 真空不能傳聲。

3.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音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聲納系統)

4. 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 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 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 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 聲音等級的劃分
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 雜訊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10.聲的利用

(1)利用聲音傳遞信息(如B超、聲納、雷達等)

(2)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潔牙、超聲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


第二部分 光現象及透鏡應用

(一)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

8、理解: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 。

9、兩種反射現象
(1)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後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後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鏡對光的作用:(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2、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

13、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二)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於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

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 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5、 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 凸透鏡成像規律
①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
②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③離焦點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物 距(u) 成像大小 像的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v)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 > u 放大鏡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第三部分 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

3、溫度計
(1)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 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 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 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 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 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
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離開人體讀數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 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 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 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 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 沸騰現象
(1) 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 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11. 升華和凝華現象
(1)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 日常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冰凍的濕衣服變干,冬天看到霜、雪、冰花)

12. 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第四部分 電路與電流
一、 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2)用電器:工作的設備;(3)開關: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電路、並聯電路

四、電路圖(統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 導體(1) 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 絕緣體(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元電荷:e=1.6×10—19C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2.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電流表;(2)量程;(3)分度值(4)電流表的使
用規則。

九、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I=I1=I2);
(2)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I=I1+I2)

【方法提示】
1.電流表的使用可總結為(一查兩確認,兩要兩不要)
(1)一查: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2)兩確認

①確認所選量程;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表示的電流值(分度值)。

②兩要:一要讓電流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二要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兩不要:一不要讓電流超過所選量程,二不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電流的大小時,可以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2.根據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求解有關問題的電路
(1)分析電路結構,識別各電路元件間的串聯或並聯;
(2)判斷電流表測量的是哪段電路中的電流;
(3)根據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按照題目給定的條件,求出待求的電流。

⑧ 初二物理上冊題目及答案,越難越好,越多越好!

初二物理競賽題如下

賽點1 光的折射規律

例1 如圖,在一塊玻璃磚上挖去一塊半圓形的玻璃,如有一條通過圓心的光線射到該玻璃磚上,則正確的光路圖為( )

【切題技巧】自然光通過三棱鏡兩次折射後,在光屏在得到一條彩色光帶,從上到下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個現象說明同個棱鏡,對不同的色光的折射能力不同,對紅光的折射能力弱,對紫光的折射能力強.若是凸透鏡,對紫光的會聚能力就比對紅光的強,所以紫光的焦距小,紅光的焦距大,這種現象就是攝影上照片色差的形成原因.

【規范解答】b,a

【借題發揮】對光的折射的程度不僅與介質有關,還於色光的種類有關.不同的介質對同種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同種介質對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也不同,光的色散就利用這個原理將自然光中的不同色光分開的.

【同類拓展】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陽

周圍出現個七彩「光環」,如圖,這就是「日暈」.這種天象形成

的重要原因是陽光通過無數小冰晶後發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紅、

橙、黃、_______、藍、靛、紫的順序依次排列,說明了陽光

是_______(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賽點4 眼睛看到的物體的顏色

例5 黑白照片在暗室進行加工時,所用的安全燈是紅色的,用的溫度計的液柱是藍色的,而不是紅色的,下列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暗室安全燈是紅燈,因而一切物體看起來都是紅色的,溫度計的紅色液柱在這種環境中不易看清楚

B.溫度計的藍色液柱在紅光照射下是黑的

C.藍色液柱在紅光下看得更清楚

D.紅色液柱在紅燈下反射白光

【切題技巧】紅色的安全燈發出紅光,藍色的液柱只透過藍光,吸收其他的色光,所以當紅光照射到藍色的液柱時,溫度計的液柱將紅光吸收了,沒有從溫度計來的光線進入眼睛,所以應是黑色的.

【規范解答】B

【借題發揮】我們談論物體的顏色指的是用太陽光照射物體時,人看到的物體的顏色,我們稱這時的顏色為物體的「本色」,但是如果照射的光線不是自然光,而是色光,此時物體反射或透過的就不是它的本色光,所以人看到的物體的顏色不僅與物體的本色有關,還與照射物體的光源有關.用一種色光照射其他本色的物體時,色光被吸收了,人看到的物體都是黑色.用一種色光照射本色為黑色的物體時,人看到的物體是黑色.用一種色光照射到白色物體上時,人看到物體的顏色和色光的顏色一致.

【同類拓展】用一支可以寫出紅顏色字的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一行字,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吸收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B.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在陽光下會反射白光中的紅色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C.白紙上的這一行字,由於它能發出紅光,所以這一行字是紅色的.

D.白紙上的這一行字,如果只用綠色光照射上去,這一行字就會是綠色的.

賽點5 散射

例6 沙塵暴是一種土地沙化形成的惡劣的氣候現象,發生沙塵暴時能見度只有幾十米,天空變黃發暗,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

A.只有波長較長的一部分光才能達到地面

B.只有波長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達到地面

C.只有頻率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達到地面

D.只有能量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達到地面

【切題技巧】這是空氣和灰塵對光的散射現象,空氣分子和灰塵對波長短的光散射多,散射光回到空中,留下來射到地面的是波長長的紅光和黃光、橙光,所以發生沙塵暴時天空變黃變暗.

【規范解答】A

【借題發揮】光在大氣中傳播時,空氣分子和空氣中的灰塵對光有散射的現象,波長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長較長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它們的穿透能力強些,所以禁止通行的燈用紅光,汽車的防霧燈用黃光,就是因為就是在能見度低的天氣里,它們傳播的比波長短的光遠,便於司機及早發現.光的波長和頻率的關系是:波長長的光,頻率小,能量小;波長短的光,頻率大,能量大.

【同類拓展】香煙點燃後,冒出的煙霧看上去是藍色的,這是因為( )

A.煙霧的顆粒本身是藍色的

B.煙霧將光線中其他色光濾掉,只有藍光透射出來

C.煙霧的顆粒對藍色光散射強烈

D.煙霧的顆粒吸收光線後,發出藍色熒光

參考答案1.C由圖可看出矩形玻璃磚被切割以後,左邊一塊可視為凹透鏡,右邊一塊可視為凸透鏡.凹透鏡可以使光線發散,凸透鏡可以使光線會聚.當d=0時,虛實焦點重合,平行光進,平行光線出;當d>0時,光線會聚,如圖所示.2.C 3.如圖 4.綠,復色光 5.B 6.C

⑨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課本內容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1物態2溫度的測量3融化和凝固4氣化和液化5升華和凝華6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化 第二章 物質性質的初部認識1物體的尺度及其測量2物質的質量及其測量3探究——物質的密度4新材料及其應用 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1運動與靜止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4平均速度的測量 第四章 聲現象1聲音的產生2探究——聲音是怎樣穿播的3樂聲與雜訊4超聲波 第五章 光現象1光的傳播2光的反射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4光的折射5物體的顏色

熱點內容
數學在線提問 發布:2025-01-23 21:55:05 瀏覽:101
家庭教育輔導 發布:2025-01-23 20:26:05 瀏覽:796
在倫敦英語 發布:2025-01-23 20:02:12 瀏覽:806
高中地理組卷 發布:2025-01-23 19:57:47 瀏覽:793
初二英語周記 發布:2025-01-23 19:23:09 瀏覽:840
造影多久可以要小孩 發布:2025-01-23 19:08:11 瀏覽:34
福州市班主任獎勵 發布:2025-01-23 18:52:18 瀏覽:658
玩出了名堂教學反思 發布:2025-01-23 16:44:57 瀏覽:686
教師網路培訓心得 發布:2025-01-23 16:44:16 瀏覽:82
幼兒園教師禮儀心得 發布:2025-01-23 16:37:40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