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索隱

地理索隱

發布時間: 2023-01-12 20:29:00

Ⅰ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水師

郭璞
相傳從河東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陰陽、天文、五行、卜筮之事。亦有傳說郭璞系得青烏子所授。有傳說青烏子即東漢張天師。璞於元帝時會召為『著作佐郎』,帝崩,璞亦以母喪去職。世傳《葬書》、《青囊經》為其遺作。郭璞是歷史上第一個給風水定義的人,他在《葬書》中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後人都視郭璞為風水史上之鼻祖。
丘延翰
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玄宗爵以亞父,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

楊筠松
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黃巢犯闕,斷發入昆侖山,後以地理術行世,時稱「救貧先生」。他的高徒有曾文迪,劉江東、廖禹、賴布衣、劉謙等

廖瑀
天賦聰敏,博學強記;好奇幻之術,諳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經,鄉人稱廖五經。宋初,以茂異薦,不第,於是潛心研究祖父廖三傳、父廖通之堪輿術,拜楊筠松為師。他隨師傅楊筠松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並在三僚開基、著書立說,為弘揚風水文化,供子孫世襲此學,著有《懷玉經》、《撥沙經》、《入式歌》、《金精鰲極》、《地理泄天機》、《葬法新印》等著作,曾行於世。廖氏家承代代相傳不絕,歷朝國師輩出,廖瑀的後人,古有廖均卿、廖文政等國師,今有廖煥基等名師(自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各朝千多年,約出國師24位,明師72位,其中白衣承昭,由皇帝直接封為欽天監博士者有36人),致使三僚村受歷代皇帝加封為「皇家風水師的搖籃」,亦譽為「國師的故里」。

吳景巒
宋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仲祥,德興人(江西省),父授青囊術於陳搏。慶歷間詔選陰陽者,郡學舉景巒。入京,入對稱旨,授司天監正。後棄仕途,修真於天門西岸,曰《雲山洞》,著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玄機賦》《玄空秘旨》。

無著禪師
中國元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俗姓王名卓,字立如,少讀書,既取科名,因天下洶洶,遂無仕志,暢游天下名山大川,登匡廬,遇一道者傳兵法、陣圖、六甲、入門之書,輿青囊、理氣等書,其師卒,適英雄四起,禪師以所學試用,不料所從非人,幾遭厄難,遂變姓名,遁入空門,自思(既際其時,不能顯名於天下,此身終無歸著),因自號(無著)。後遍證古今名墓,考驗人家休咎,不數年而通神理,歷三十餘年,只葬七十二穴,終老於四明無量庵。著《地理索隱》、《金口訣》、《神火精》。

沈紹勛
中國清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有二子,門人甚多,著有《沈氏玄空學四種》、《沈氏地理辨正抉要》、《周易易解》、《周易示兒錄》、《說卦錄要》、《周易說餘》、《錢塘沈氏數典錄》、《錢塘沈氏家乘》、《留直存牘》、《自得齋雜著》、《泰西操法》、《地雷圖說》、。子祖孫著《周易孟氏學補遺》、《周易孟工學補遣》、《孟氏易學授考》。

Ⅱ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水師

1、郭璞,中國東晉時代的學者、文學家。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

父郭瑗,晉初任建平太守。西晉末年郭璞預計到家鄉戰亂將起,於是避地東南。過江後在宣城太守殷□幕下任參軍,後又從宣城東下,被當時任丹陽太守的王導引為參軍。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

2、丘延翰

丘延翰,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玄宗爵以亞父,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

3、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輿家。派名克純,字伯禹,號平庵居士,又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寧都縣黃陂鎮黃陂村人。

遠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於唐貞觀庚子任虔化(今寧都)縣令,遂落籍虔化,為廖氏始祖。瑀即崇德之十世孫,也是遷黃陂始祖廖鑾之四世孫。世孫,黃陂廖姓始祖鑾之四世孫。

4、曾文迪,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為江西雩都縣人,父曾求己(號公安,著青囊序)。文迪於經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貞明 年間(西元九一五――九二0年),游至袁州府萬載縣(江西廬陵),愛其縣北西山之丘。

5、劉江東,中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楊公弟子,江西雩都縣上牢人,子劉穎(次子),婿譚文謨,皆世世相傳。

Ⅲ 《山洋指迷》

山洋指迷原本
序一
地理指迷原本得行於世,豈偶然哉,如明初周景一先生,為州山吳氏卜葬多奇穴,更貽以指迷書,厥後吳氏人文蔚起成巨族,其書遂見重於人,傳抄幾遍江浙,第自明迄今,相沿年遂抄錄愈繁,舛訛益甚,此原本固不可不刊行也,姑蘇俞君歸K同邑吳子卿瞻嗜青囊,學見指迷坊刻之訛,即其注釋亦未能闡發書意,因取舊藏原本疏注,為枕中秘,惟是俞吳二子向皆作客遠方,天南地北,萍合四明,討論數載,惟成全集而先生傳書四百餘年,今始得人益,有數存非偶然也,宜為同志者慫恿付梓,公之於世,問序於余。讀之明晣暢達與大概流傳者,獨優所增註解,簡明扼要,亦與他本不同,是真得先生之心傳者,予曾注星影二卷,發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義,是編有之以地下山形合上天星象,可謂先得我心,二書兼備,則仰觀俯察,於地學益臻微妙,比原本不可不亟為刊行也,予喜其書成而為之序。
序二
地理由來尚矣,有傳人必有傳書,顧書不一,如周景一先生指迷者,蓋寡先生為明初堪輿大家,孤蹤高蹈,不以術鳴先,是於李爻青岩公游於越,得其書不識為誰氏著撰,鄉里薦紳家,偶有藏本較之稍異,且多平洋一卷。嘗曰:是析理昭暢,甲子巒理諸家學地理者,宜以此為宗,歲甲辰予客涌江,晤山陰吳子卿瞻論堪輿學,述周景一先生巔末事,得聞其所傳指迷原本與於舊帙吻合,因以知顯晦有時,向讀其書,今悉其人,務實學而名必歸之也,獨惜其書較諸家且確而不盛傳於世,蓋以其人不求名譽,遇知音而方馨所學,如吳子稱述,明永樂時先生與其族祖友善,居停數十年,發祥諸塋,悉由指示,瀕行日始以篋書贈,其慎重也若是,此書之所以不甚傳而獨為吳氏秘。及吳氏簪纓世顯,好事者,僅以山法數卷輾轉傳抄,假名刊布,增損舛訛,豈知先壁固有在一斑,未足以窺全豹,況更有毫釐千里之謬哉,今讀全書,原本萃青囊之秘要,闡黃石之微言,細若機絲,朗如金鑒,較傳抄諸本,言辭闕失,閱未竟而厭倦者,不啻霄壤,實為開鑿混沌,昭晰陰陽秘笈。得其旨者,何於望洋興嘆,迷於所視乎,及與吳子互相討論,增注成編,質之同志咸以為可天,求名師不得,讀名師之書即得也。自應公之宇內使人操寶鑰家奉南車,山川不能遁其形,賢達不得專其美,先生之教庶與日月終古矣,因付梓人而述其大略如此。
序三
周景一先生者,明初台郡人也,善堪輿為予先世窀穸,計貽地理《山洋指迷》書四卷,珍為家藏,遞傳弗失,予同客四明見目講師《地理索隱》即指迷也,有山法而無平洋,且刪除殆半,無以發明,更有以指迷為宋王伋撰或稱元譚仲簡書,鏤板行世,書同名異,何以證之,嘗讀族祖環州公序,先生本儒業而性耽山水,得青囊之秘,人以地仙稱,前明永樂間游於越,與予三世伯祖裕菴公深契,居停有年,家數善地,悉由指點,蛇山眠犬為最著,正統十四年先生辭歸爰以篋書贈,此書之由來也,其後予族丁齒日繁,簪纓繼起,以忠孝文行武功著者,代不乏人,四百餘年來,子姓箕裘,仰承如昔食先生之德而揚其微者,迄今猶稱道,弗衰書之傳也,蓋確有可證者,第先生潛德高風深自韜晦,不著姓氏,於書傳抄者或昧根荄,刊行者,借名炫世,或圖簡略率意刪除亥豖魯魚,殊失盧山面目,況少平洋一卷,猶非全壁,其稱為目講玉伋譚仲簡者,即非漫無所據,亦可無論已。甲辰春姑蘇俞歸璞先生共事甬城,見予指迷原本,證其所載,卷帙相同,幸舊錄之猶存,較傳抄之未備,因思所以壽世而予亦有同心,於是反復參詳,逐篇增注,三易其稿,猶慮不能闡其微,同人謬加稱許,爰付剞劂,皆所以推廣,先生傳書垂教之意,俾究心地理者,識山水之性情,辨龍穴之真偽,吉獲牛眠,慶延麟趾,作忠作教XX。
昇平知先生加惠於地學無涯,而人子之葬其親端賴是編傳之不朽雲。
凡 例
一是書山龍專重開面,平洋專重束氣開口,佔地步則山洋均重,書凡四卷,第一卷首論巒頭為本,為全編立言,大旨分、斂、仰、覆、向、背、合、割四篇,概論開面縱、橫、收、放、偏、全、聚、散四篇,概論地步二卷,分論開面三卷,分論地步後以開面地步包括形勢星辰為山法諸篇結束。饒滅挨棄倒仗淺深四篇乃立穴定向之准繩,所以補葬法之未備,四卷專論平洋水山龍開面說起以山洋異同篇總結全書。
一是書山法諸篇雖經坊刻尚未有未全,而平洋一卷更為世所罕見,標題《山洋指迷》者實與他本不同。
一是書正文圖說悉照原本,不敢增減,惟大概抄本間有詮注,雖不知何人手批,然足以闡發文義者,亦采錄附入,此外尚有未甚曉暢處,或引前人成言,或另增註解加圈別之,第四卷本無注釋,並經參注,更有筆墨難盡者,推廣正文本義附以圖說,復將每篇警句密圈分清段落,庶可一目瞭然。
一是書娓娓數篇,言如剝蕉抽繭,層層推勘,絲絲入扣,其妙處全在一正一反,對說如何是真,必言如何是假,絲毫不肯放過,雖字句不無重復處,然縷晰條分各有精義,潛心披閱自可豁然貫通,初學最易入門,高明者亦可擴充眼界,開拓心胸。
一是書評論山洋每篇先言龍脈,次及砂水穴情,分別龍穴真偽大小了如指掌,至山龍分斂篇雲:「穴後宜分不宜合,穴前宜合不宜分」,平洋龍體穴形篇雲:「後以束氣為證,前以明堂聚處為憑」,總括山洋龍穴大旨可謂要言不繁。
一山龍落脈全在垂頭,開面結穴全在毬檐氈,辨脈穴真假已備於首二兩卷,若乳突窩鉗及平洋龍體穴形諸篇,尤為穴法精粹,是編應推巒理上乘。

Ⅳ '索隱案'是什麼意思

正義:正義是注的注釋,一般正義都有選定的注本,如清人焦循《孟子正義》是釋趙氏《孟子注》而成。

索引案:將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事項(可以是人名、地名、詞語、概念、或其他事項)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編排起來,以供檢索的工具書。

集解徐廣曰:集解是匯集各家註解的意思,徐廣是劉宋學者。《史記》集解是劉宋裴駰寫的,以徐廣《史記音義》為本,兼采經、傳、諸史及孔國安、鄭玄、服虔、賈逵等人之說,增益而成。

括地誌:《括地誌》是中國唐朝時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編。全書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漢書·地理志》和顧野王《輿地誌》兩書編簒上的特點,創立了一種新的地理書體裁,為後來的《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開了先河。全書按貞觀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為單位,分述轄境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跡、神話傳說、重大歷史事件等。徵引廣博,保存了許多六朝地理書中的珍貴資料。原書字數無考,今《括地誌輯校》四卷,約13萬字。

復制就是復制~~~

Ⅳ 中國看風水的祖師叫什麼名字

郭璞
郭璞(276年—年),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擅詩賦,是遊仙詩的祖師。郭璞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西晉末為宣城太守殷祐參軍,晉元帝拜著作佐郎,與王隱共撰《晉史》,後為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阻敦謀反,被殺,後追贈弘農太守,北宋時被追封為聞喜伯。
郭璞為正統的正一道教徒,長於賦文,以《遊仙詩》名重當世。《詩品》稱其「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文心雕龍》也說:「景純仙篇,挺拔而俊矣」。曾為《爾雅》、《方言》、《山海經》、《穆天子傳》、《葬經》作注,傳於世,明人有輯本《郭弘農集》。[2]
丘延翰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

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玄宗爵以亞父,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
楊筠松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元烏兔經》《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 ,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據楊筠松國師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廖瑀
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輿家。派名克純,字伯禹,號平庵居士,又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寧都縣黃陂鎮黃陂村人。遠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於唐貞觀庚子任虔化(今寧都)縣令,遂落籍虔化,為廖氏始祖。瑀即崇德之十世孫,也是遷黃陂始祖廖鑾之四世孫。世孫,黃陂廖姓始祖鑾之四世孫。
瑀天賦聰敏,博學強記;好奇幻之術,諳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經,鄉人稱廖五經。宋初,以茂異薦,不第,於是潛心研究祖父廖三傳、父廖通之堪輿術,即繼承楊筠松與仆都監所授之術。曾師事德興吳景鸞。一生專為人卜地建房築墳尋找「風水寶地」,足跡遍及贛、閩、粵。曾為饒州許氏卜宅,對主人說:「日後貴府子孫當有為吾州守者。」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許氏一裔孫考中進士,授贛州知府,回憶廖瑀遺言,遂派人致祭並為瑀立碑記。
瑀在其父辭世時,年僅十二,中年時,精堪輿術,遂將其父骸骨遷葬大墓嶺人形,復將其父之骸骨遷葬福建寧熱水獅形。瑀從此未回黃陂,隱居金精山,專心著述。歿於宋天禧二年,壽七十六歲。葬本里雷坑金釵形右股穴(墓無存)。子二,長千五郎,次千八郎,均遷福建,故寧都已無瑀之嫡裔。
瑀將其術傳二子,均遷福建,其術亦傳福建;又傳其三第克謙之子十九郎(諱邦),遷興國山寮,其術亦傳興國;還傳德興高徒傅伯通與鄒寬。
瑀著有《懷玉經》、《扒沙經》、《入式歌》、《金精鰲極》、《地理泄天機》、《葬法新印》等行世。
省、府、州、縣志均載瑀虔化(今寧都)人,對照家譜記載無訛,獨《中國人名大辭典》載瑀雩都籍,有誤。
曾文迪
曾文迪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為江西雩都縣人,父曾求己(號公安,著青囊序)。文迪於經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貞明 年間(915年―920年),游至袁州府萬載縣(江西廬陵),愛其縣北西山之丘,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及卒,葬其地。後其徒在豫章(江西南昌)忽見之,駭然而歸,啟其墳墓視之,乃空棺也。人以為屍解。著《尋龍記》、《陰陽問答》。
劉江東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楊公弟子,江西雩都縣上牢人,子劉穎(次子),婿譚文謨,皆世世相傳。據《地理樞要》雲;(唐國師筠松於焉祖岩授之,曾、劉諸子焚香發誓,地坐、面乾,相願不語,書地作圖,圖畢,相輿禮拜而退,當時文迪契其旨。江東既退,又從而質諸,然後盡得其義。)世傳有《畫莢圖》乃劉公子、婿之後代所著,又有《金函經》為雩都譚寬(字仲簡,號敦素)著,又傳《倒杖法》為楊公所授。
司馬頭陀
相傳為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其生平不詳,《地理人子須知》引用諸名家堪輿書目,載《司馬頭陀水法》雲:(司仙著荊門州馬仙觀,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消遣集地理辨證補》載有(玄關同竅歌)。江西通志謂其名曦,唐時人。
何令通
我國南唐南唐國師,著名的堪輿大師,名何溥,賜號(紫霞),廬江郡 唐代益昌縣令何易於第五代孫子,其祖從廬江遷居河南潁陰縣(今屬漯河市);因得罪皇帝遭貶至海寧縣縣令,今(休寧縣)縣令,晚年隱居安徽婺源, 精堪輿術,著《靈城精義》,修道精靈,用心火自灼而化身。其書分兩卷;上卷論形氣,下卷論理氣。
吳景巒
宋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仲祥,德興人(江西省),父授青囊術於陳搏。慶歷間詔選陰陽者,郡學舉景巒。入京,入對稱旨,授司天監正。未幾,以上(牛頭山山陵議狀)奏言過直;有(坤風側射,厄當國毋。離宮坎水直流,禍應至尊下殿)之語,上不悅,下獄。尋以帝晏駕遇救。後徽、欽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後棄仕途,修真於天門西岸,曰《雲山洞》,著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玄機賦》《玄空秘旨》。
無著禪師
我國元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福建泉州人(今福建省晉江縣),俗姓王名卓,字立如,少讀書,既取科名,因天下洶洶,遂無仕志,暢游天下名山大川,登匡廬,遇一道者傳兵法、陣圖、六甲、入門之書,輿青囊、理氣等書,其師卒,適英雄四起,禪師以所學試用,不料所從非人,幾遭厄難,遂變姓名,遁入空門,自思(既際其時,不能顯名於天下,此身終無歸著),因自號(無著)。後遍證古今名墓,考驗人家休咎,不數年而通神理,歷三十餘年,只葬七十二穴,終老於四明無量庵。著《地理索隱》、《金口訣》、《神火精》。其中《地理索隱》一書,由於傳抄本甚多,故內容、名稱、作者皆有大同小異。
目講師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沈氏玄空字載:(目講為陳友諒部將張定邊)。世傳有《目講金口訣》、《平地元言》。友諒兵敗,遂出家為僧,本為宜興儲氏之子。
冷謙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地理正宗有《歸厚錄》題(作者失名,明冷謙啟敬氏注),後被葉九升刪去,改為己注。亦有認為是蔣大鴻著。
蔣平
我國明末清初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大鴻(亡於1645年)生平好玄空之法,是游扶桑上宮時,得無極真人所授。無極真人,號中陽子,真正姓名不詳。大鴻自謂「仆之得傳,有訣無書」、「天侓有禁,不得妄傳,苟非忠信廉潔之人,未許傳與一二。著有《地理辨正注》、《水龍經》五卷、《八極神樞注》一卷、《歸厚錄》、《玉函真義》(又名《天元歌》)、 《古鏡歌》、《醒心歌》。授徒張仲馨、駱士鵬、呂相烈、姜垚、胡泰徵、畢世持等。其門人姜垚(會稽人,字汝臬,號堯章,著《從師隨筆》、《青囊奧語注》、《平砂玉尺辨偽歌》、張仲馨(丹陽——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孝廉)、駱士鵬(今江蘇丹徒縣人,考廉)、呂相烈(山陰人,文學,因求蔣大鴻為卜母墳,而與蔣定交,其再從叔呂師濂,弟洪烈亦從之。)、武陵胡泰徵、畢世持(淄川人、解元)、姚恆洪、王濟善、李衡等人。著《地理辨正》、《古鏡歌》、《天元五歌》、《天元餘義》等書。朱之翰考華亭縣志,謂《歸厚錄》乃蔣大鴻所著。
馬泰青
我國清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安徽桐城人,名清鶚。道光丁未於京師遇李振宇(樂亭人),執弟子禮,得玄空真傳。著《三元地理辨惑》問答一百則。內中有《地理十不葬》堪為地師箴規,自號《灑灑落落布衣》。
沈紹勛
我國清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浙江錢塘人,字竹礽,道光二十九年生。三歲而孤,十三歲杭州城被賊破,母投井死,先生被賊執,後得英將華爾拯救,待之甚厚,收為養子。同治十二年,二十六歲,與其姻兄胡伯安(字增戊,餘姚人)之江蘇無錫訪章仲山後裔,居數月,不肯輕汧泄一字,許以重金,得借觀仲仙所著《宅斷》,盡一日夜之力,與胡伯安抄竣,窮年苦思終不得解,後研易始豁然貫通。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六月卒,年五十八。有二子,門人甚多,著有《沈氏玄空學四種》、《沈氏地理辨正抉要》、《周易易解》、《周易示兒錄》、《說卦錄要》、《周易說餘》、《錢塘沈氏數典錄》、《錢塘沈氏家乘》、《留直存牘》、《自得齋雜著》、《泰西操法》、《地雷圖說》、。子祖孫著《周易孟氏學補遺》、《周易孟工學補遣》、《孟氏易學授考》。
章仲山
我國清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玄空六大派之無常派著名宗師,名甫,江蘇無錫人,號『無心道人』,道光元年著《地理辨正直解》、道光三年著《玄空秘旨注》,其他尚有《心眼指要》、《天元五歌闡義》、《陰陽二宅錄驗》等書。生卒年月不詳,待考。
曾正平
我國清朝末年著名的堪輿大師,字廣聖,贛州府興國縣人,生卒年月不詳,授吳萬壽、林地水,林授曾德火。
孔昭蘇
我國民國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光緒三十年,字聖裔,號昨非,廣東五華縣人。曾先後赴粵、桂、蘇、平津,從三合、三元、玄空大卦等地理師二十餘人,後得無常派之薪傳口授,著《孔氏玄空寶鑒》、《陽宅秘旨》、《選擇秘要》、《天元烏兔經直解》、《易學闡微》。自謂(余未習蔣氏真傳之玄空大卦前,曾先後從師六人,虛心研究張氏《地理辨正疏》,計抄有《辨正秘訣》、《辨正真解》、《辨正透解》、《辨正探原》、《辨正三十六訣》等六種秘本。惟施之於實驗, 則有準驗者,不過十之二、三耳。忖思吾人研究理氣之目的,求其有驗,有驗者則真,無驗者則偽。《辨正疏》之盤理,既得三失五,其非蔣公真傳,則毫無疑義,乃不惜重資以及跋涉之勞,再訪明師,求授玄空真訣,後得無常派之心傳口授後,果然證實張氏辨正疏,盡牽強附會,曲解蔣公之傳注,無怪其謬語百出,誤盡蒼生。故又著《孔氏易盤易解》一書,使學者容易了解其訣法,以便與蔣氏真傳之玄空大卦,作一較研究,而免受遵易盤之地師所矇混。孔師於民國七十年陽歷九月逝世於台灣小桃園中。

Ⅵ 歷史上的大師

1.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風水大師

郭璞 我國東晉時代的學者、文學家。

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

父郭瑗,晉初任建平太守。 西晉末年郭璞預計到家鄉戰亂將起,於是避地東南。

過江後在宣城太守殷□幕下任參軍,後又從宣城東下,被當時任丹陽太守的王導引為參軍。晉元帝即位後,任著作佐郎,遷尚書郎。

後任大將軍王敦的記室參軍。因勸阻王敦圖逆,被害。

追贈弘農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學和訓詁學方面有頗深的造詣,曾注釋《周易》、《山海經》、《爾雅》、《方言》及《楚辭》等古籍。

郭璞詩文本有數萬言,「詞賦為中興之冠」(《晉書·郭璞傳》),多數散佚。今尚存辭賦10篇,較完整的詩18首。

《隋書·經籍志》記載有「晉弘農太守《郭璞集》17卷」。今不存。

明張溥輯有《郭弘農集》 2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相傳從河東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陰陽、天文、五行、卜筮之事。

亦有傳說郭璞系得青烏子所授。有傳說青烏子即東漢張天師。

璞於元帝時會召為『著作佐郎』,帝崩,璞亦以母喪去職。世傳《葬書》、《青囊經》為其遺作。

郭璞是歷史上第一個給風水定義的人,他在《葬書》中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後人都視郭璞為風水史上之鼻祖。

丘延翰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 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

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

玄宗爵以亞父,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 楊筠松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

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元烏兔經》。 曾文迪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為江西雩都縣人,父曾求己(號公安,著青囊序)。

文迪於經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貞明年間(西元九一五――九二0年),游至袁州府萬載縣(江西廬陵),愛其縣北西山之丘,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及卒,葬其地。

後其徒在豫章(江西南昌)忽見之,駭然而歸,啟其墳墓視之,乃空棺也。人以為屍解。

著《尋龍記》、《陰陽問答》。 劉江東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楊公弟子,江西雩都縣上牢人,子劉穎(次子),婿譚文謨,皆世世相傳。

據《地理樞要》雲:(唐國師筠松於焉祖岩授之,曾、劉諸子焚香發誓,地坐、面乾,相願不語,書地作圖,圖畢,相輿禮拜而退,當時文迪契其旨。江東既退,又從而質諸,然後盡得其義。)

世傳有《畫莢圖》乃劉公子、婿之後代所著,又有《金函經》為雩都譚寬(字仲簡,號敦素)著,又傳《倒杖法》為楊公所授。 司馬頭陀 相傳為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其生平不詳,《地理人子須知》引用諸名家堪輿書目,載《司馬頭陀水法》雲:(司仙著荊門州馬仙觀,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

《消遣集地理辨證補》載有(玄關同竅歌)。江西通志謂其名曦,唐時人。

何今通 我國南唐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名溥,賜號(紫霞),宜春(江西廬陵道)人,南唐時為國師,精堪輿術,著《靈城精義》,修道精靈,用心火自灼而化身。其書分兩卷;上卷論形氣,下卷論理氣。

吳景巒 宋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仲祥,德興人(江西省),父授青囊術於陳搏。慶歷間詔選陰陽者,郡學舉景巒。

入京,入對稱旨,授司天監正。未幾,以上(牛頭山山陵議狀)奏言過直;有(坤風側射,厄當國毋。

離宮坎水直流,禍應至尊下殿)之語,上不悅,下獄。尋以帝晏駕遇救。

後徽、欽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後棄仕途,修真於天門西岸,曰《雲山洞》,著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玄機賦》《玄空秘旨》。

無著禪師 我國元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福建泉州人(今福建省晉江縣),俗姓王名卓,字立如,少讀書,既取科名,因天下洶洶,遂無仕志,暢游天下名山大川,登匡廬,遇一道者傳兵法、陣圖、六甲、入門之書,輿青囊、理氣等書,其師卒,適英雄四起,禪師以所學試用,不料所從非人,幾遭厄難,遂變姓名,遁入空門,自思(既際其時,不能顯名於天下,此身終無歸著),因自號(無著)。後遍證古今名墓,考驗人家休咎,不數年而通神理,歷三十餘年,只葬七十二穴,終老於四明無量庵。

著《地理索隱》、《金口訣》、《神火精》。其中《地理索隱》一書,由於傳抄本甚多,故內容、名稱、作者皆有大同小異。

目講師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沈氏玄空字載:(目講為陳友諒部將張定邊)。世傳有《目講金口訣》、《平地元言》。

友諒兵敗,遂出家為僧,本為宜興儲氏之子。 冷謙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地理正宗有《歸厚錄》題(作者失名,明冷謙啟敬氏注),後被葉九升刪去,改為己注。

亦有認為是蔣大鴻著。 蔣平 我國明末清初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大鴻(亡於1645年)生平好玄空之法,是游扶桑上宮時,得無極真人所授。

無極真人,號中陽子,真正姓名不詳。大鴻自謂「仆之得傳,有訣無書」、「天侓有禁,不得妄傳,苟非忠信廉潔之人,未許傳與一二。

著有《地理辨正注》、《水龍經》。

2.歷史上十大奇人

爆眼奇人 - Claudio Pinto Claudio Pinto能把自己的眼睛暴突出4厘米形成一種可怕的模樣,據檢測當Claudio Pinto表演這個絕技的時候他的眼球約有95%都是 *** 在外的。

可他自己卻感覺沒事一樣。 柔術大師Daniel Browning Smith Daniel Browning Smith 是五次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創造者,他是超級柔術專家,能輕松的穿過一個網球拍和更小的東西。

頭腦風暴 - Daniel Paul Daniel Paul Tammet 是英國一個有數學與語言天賦的神通。他天生患有癲癇症,但卻在數字、顏色方面有著天生的才能,對數字和自然語言有著特殊的敏感。

Daniel 說每一個一萬以下的數字都有著他獨特的形狀,他可以根據這些不同的形狀來判斷出一個算式的結果。同時他還以繪畫的形式來描述他心中的數字。

至今為止Daniel 還保持著歐洲記憶圓周率Pi的記錄,他能在五小時之內,准確說出Pi小數點後22514位數字。在語言上的天賦表現為在一周之內學習完最難懂的冰島語言,並能流利的用冰島語與當地人交談。

Daniel會講的語言包括英語, 法語, 芬蘭語, 德語, 西班牙語, 立陶宛語, 羅馬尼亞語, 愛沙尼亞語, 冰島語, 威爾士和世界語。 聲納人 - Ben Underwoodtaught 聲納是利用水中聲波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

盲人Ben Underwoodtaught 卻能運用自己超強的聽覺,來感知他周圍的世界。研究發現,他的耳朵就像一台聲納機一樣,能准確定位他想要的任何對象。

大胃王 - Michel Lotito Michel Lotito 出身於1950年 是法國的一名超級明星,而他的一切都得益於他那什麼都能吞下的胃。自1966年以來,Michel開始公開自己這種特殊的功能。

他能吃下的東西數不勝數,有金屬, 玻璃, 橡膠,自行車、電視。他曾在1978至1980年期間吃下了一個太空梭。

超級牙齒 - Rathakrishnan Velu Rathakrishnan Velu 能用牙齒拖動重達297.1噸重的火車,而且不僅僅是移動一點,而是2.8米。 吸鐵人 - Liew Thow Lin 現年70歲高齡的馬來西亞老人Liew Thow Lin 是真正的X-MAN萬磁王,他的腹部擁有超強的吸力,能吸附起任何鐵器。

不眠者 - Thai Ngoc 64歲的泰國人Ngoc從1973年起就再也沒睡著過覺,連醫生也無法解釋這樣奇怪的現象,經檢查雖然Ngoc已經很久沒睡覺了可他的生理機能卻一切正常。 酷刑之王 - Tim Crid Tim Cridland看起來就像是沒有痛感一樣,他能忍受常人所不能的任何酷刑!當然,在他做這些表演之前都經過嚴密的科學檢查,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能致命! 獅語者 - Kevin Richardson 動物行為專家Kevin Richardson對大貓動物有著天生的好感,同時非常了解動物的他也敢做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

比如他曾和一隻野生獅子過夜睡覺,親吻與耳語更是經常的事情。 Powered by BBSXP 2007 ACCESS © 1998-2008Processed in 0.14 second(s) 。

希望對你有幫助。

3.中國歷史上有那些著名的鑄劍大師

中國古代最出名的就是歐冶子,他的五把名劍:一曰湛盧,二曰純鉤,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把把都進了中國古名劍的十大TOP,還有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了干將這樣出色的弟子。

古代名劍錄考 主要《中華古今兵械圖考》及部分《中國軍事文化大辭典》 萬仞:古代名劍。郭於章《劍記》:「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一石匣,鳴擊之聲數十里,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一雙,視其銘,一有許旌陽字,一有萬仞字。」

龍劍:古代名劍。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盪燕雛。」

柳宗元《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頃城,龍劍破匣雙月明。」 照膽:古代劍名。

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金劍:古劍的一種。

《刀劍錄》:「章帝建初八年,鑄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壓人膝之怪。」 王氏劍:古代名劍。

《五代史.馮暉傳》:「吾聞王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古代劍名。

《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

《劍記》:「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注》:「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葯煉鑄,傷人即死。

《新唐書.南詔傳》:「隋刃,鑄時以毒葯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

(註: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古代名劍。

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詔獻鋒槊、浪人劍。」

亦名「浪劍」。 玉柄龍:古代名劍。

《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唐代名劍。

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嘗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為神助將軍也。」 ………………。

Ⅶ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出自哪裡

史記 外戚世家
傳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丈夫當時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
全文:
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後,女嫖為長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古

笄自竇皇後親蚤卒,葬觀津。○索隱按:摯虞注決錄雲「竇太後父少遭秦亂,隱身漁釣,墜泉而死。景帝立,太後遣使者填父所墜淵,起大墳於觀津城南,人間號曰竇氏青山也」。於是薄太後乃詔有司,追尊竇後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古

○索竇皇後兄竇長君,○索隱按:決錄雲建字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正義括地誌雲:「竇少君墓在冀州武邑縣東南二十七里。」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卧者,少君獨得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索隱謂從逐其宜陽之主人家,而皆往長安也。聞竇皇後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採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竇皇後言之於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復問他何以為驗?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於傳舍中,○索隱決者,別也。傳音轉。傳舍謂郵亭傳置之舍。蓋竇後初入宮時,別其弟於傳舍之中也。丐沐沐我,○索隱丐音蓋。丐者,乞也。沐,米潘也。謂後乞潘為弟沐。請食飯我,乃去。」於是竇後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後悲哀。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於長安。○索隱按:公亦祖也,謂皇後同祖之昆弟,如竇嬰即皇後之兄子之比,亦得家於長安。故劉氏雲「公昆弟謂廣國等」。齋

崾舨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賓客,又復效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長者士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古

鞣蛉竇皇後病,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毋子。孝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廣國為章武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勃海。□正義括地誌雲:「滄州魯城縣。」長君前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勃海。□正義括地誌雲:「故南皮城在滄州南皮縣北四里,漢南皮縣也。」吳楚反時,竇太後從昆弟子竇嬰,任俠自喜,將兵,以軍功為魏其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琅邪。竇氏凡三人為侯。主

子諸竇太後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知

是當竇太後後孝景帝六歲崩,○索隱是當武帝建元六年,此文是也。而漢書作「元光」,誤。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齋

】槐王太後,○索隱按:皇甫謐雲名娡。音志。槐里人,○索隱按:地理志右扶風槐里,本名廢丘。□正義括地誌雲:「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也。」母曰臧兒。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臧兒嫁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索隱即後及兒姁也。而仲死,臧兒更嫁長陵田氏,生男蚡、勝。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兩女皆當貴。因欲奇兩女,○索隱奇者,異之也。漢書作「倚」。倚者,依也。乃奪金氏。金氏怒,不肯予決,乃內之太子宮。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索隱即武帝也。漢武故事雲「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月日生於猗蘭殿」。知

兒姁先是臧兒又入其少女兒姁,○索隱況羽反。兒姁生四男。○索隱謂廣川王越、膠東王寄、清河王乘、常山王舜也。齋

立妃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後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後。皇後毋子,毋寵。薄太後崩,廢薄皇後。知

す�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索隱過音戈。謂逾之。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索隱望猶責望,謂恨之也。古

後,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索隱嗛音銜。銜謂恨也。知

有所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後。大行奏事○索隱大行,禮官。行音衡。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索隱此皆公羊傳文。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後。」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後,其男為太子,封皇後兄信為蓋侯。○索隱地理志蓋縣屬太山。齋

病!景帝崩,太子襲號為皇帝。尊皇太後母臧兒為平原君。□正義德州縣也。封田蚡為武安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魏郡。□正義括地誌雲:「武安故城在洛州武安縣西南七里,六國時趙邑,漢武安縣城也。」勝為周陽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上郡。□正義括地誌雲:「周陽故城在絳州聞喜縣東二十九里也。」主

長女景帝十三男,一男為帝,十二男皆為王。而兒姁早卒,其四子皆為王。王太後長女號日平陽公主,□正義括地誌雲:「平陽故城即晉州城西面,今平陽故城東面也。城記雲堯築也。」次為南宮公主,□正義南宮,冀州縣也。次為林慮公主。○索隱縣名,屬河內。本名隆慮,避殤帝諱,改名林慮。慮音廬。□正義林慮,相州縣也。知

鈈藕蓋侯信好酒。田蚡、勝貪,巧於文辭。王仲蚤死,葬槐里,追尊為共侯,置園邑二百家。及平原君卒,從田氏葬長陵,置園比共侯園。而王太後後孝景帝十六歲,以元朔四年崩,合葬陽陵。□正義括地誌雲:「陽陵在雍州咸陽縣東四十里。」王太後家凡三人為侯。知

⒁印衛皇後字子夫,生微矣。蓋其家號曰衛氏,□正義衛青傳雲:「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故冒衛氏。」出平陽侯邑。◇集解徐廣曰:「平陽侯曹壽尚平陽公主。」子夫為平陽主謳者。武帝初即位,數歲無子。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餘人,飾置家。武帝祓◇集解徐廣曰:「三月上巳,臨水祓除謂之禊。呂後本紀亦雲『三月祓還過軹道』。蓋與『游』字相似,故或定之也。」○索隱蘇林音廢,今亦音拂,謂祓禊之,游水自潔,故曰祓除。霸上還,因過平陽主。主見所侍美人。上弗說。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說衛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正義尚,主也。於主衣車中得幸也。上還坐,驩甚。賜平陽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平陽主拊其背曰:「行矣,強飯,勉之!即貴,無相忘。」入宮歲餘,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召其兄衛長君弟青為侍中。而子夫後大幸,有寵,凡生三女○索隱按:謂諸邑、石邑及衛長公主後封當利公主是。一男。男名據。○索隱即戾太子也。齋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後,姓陳氏,○索隱漢武故事雲「後名阿嬌」即長公主嫖女也。曾祖父嬰,堂邑侯,傳至父午,尚長公主,生後。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集解徐廣曰:「即景帝姊嫖也。」以故陳皇後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後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後,○索隱按:漢書雲「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後咒詛,大逆無道,相連誅者三百人」,乃廢後居長門宮。故司馬相如賦雲「陳皇後別在長門宮,怨悶悲思,奉黃金百斤為相如取酒,乃為作頌以奏,皇後復親幸」。作頌信有之也,復親幸之恐非實也。而立衛子夫為皇後。齋

數讓陳皇後母大長公主,景帝姊也,數讓武帝姊平陽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陽公主曰:「用無子故廢耳。」陳皇後求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古

艘暈衛子夫已立為皇後,先是衛長君死,乃以衛青為將軍,擊胡有功,封為長平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汝南。青三子在襁褓中,皆封為列侯。及衛皇後所謂姊衛少兒,少兒生子霍去病,以軍功封冠軍侯,○索隱子夫姊少兒之子去病封也。地理志冠軍屬河陽。號驃騎將軍。青號大將軍。立衛皇後子據為太子。衛氏枝屬以軍功起家,五人為侯。齋

王閎及衛後色衰,趙之王夫人○索隱生齊王閎。幸,有子,為齊王。主

邑哀王夫人蚤卒。而中山李夫人○索隱生昌邑哀王髆。有寵,有男一人,為昌邑王。□正義名賀。古

暗鄣李夫人蚤卒,○索隱李延年之女弟。漢書雲「帝悼之,李少翁致其形,帝為作賦」。此史記以為王夫人最寵,武帝悼惜。新論亦同史記為王夫人。其兄李延年以音幸,號協律。協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時其長兄廣利為貳師將軍,伐大宛,不及誅,還,而上既夷李氏,後憐其家,乃封為海西侯。□正義漢武帝令李廣利征大宛,國近西海,故號海西侯也。齋

��他姬子二人為燕王、廣陵王。○索隱漢書雲李姬生廣陵王胥、燕王旦也。其母無寵,以憂死。知

��及李夫人卒,則有尹婕妤之屬,更有寵。然皆以倡見,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齋

適掄褚先生曰:□正義疑此元成之間褚少孫續之也。臣為郎時,問習漢家故事者鍾離生。曰:王太後在民間時所生一女者,◇集解徐廣曰:「名俗。」□正義按:後封修成君者。父為金王孫。王孫已死,景帝崩後,武帝已立,王太後獨在。而韓王孫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間白言太後有女在長陵也。武帝曰:「何不蚤言!」乃使使往先視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蹕道,先驅旄騎出橫城門,◇集解如淳曰:「橫音光。三輔黃圖雲北面西頭門。」□正義括地誌雲:「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在雍州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按:此橋對門也。乘輿馳至長陵。當小市西入里,里門閉,暴開門,乘輿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門外止,使武騎圍其宅,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驚恐,女亡匿內中床下。扶持出門,令拜謁。武帝下車泣曰:「嚄!○索隱烏百反。蓋驚怪之辭耳。□正義嚄,嘖,失聲驚愕貌也。大姊,何藏之深也!」詔副車載之,回車馳還,而直入長樂宮。行詔門著引籍,□正義武帝道上詔令通名狀於門使,引入至太後所。通到謁太後。太後曰:「帝倦矣,何從來?」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顧曰:「謁太後!」太後曰:「女某邪?」曰:「是也。」太後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為壽,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賜姊。太後謝曰:「為帝費焉。」於是召平陽主、南宮主、林慮主三人俱來謁見姊,因號曰修成君。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號為修成子仲,○索隱金氏甥,修成君之子也。而名仲者,又與大外祖王氏同字,恐非也。女為諸侯王王後。◇集解徐廣曰:「嫁為淮南王安太子妃也。」此二子非劉氏,以故太後憐之。修成子仲驕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齋

夫立衛子夫立為皇後,後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一○索隱名不疑。地理志縣名,屬魏郡。□正義括地誌雲:「陰安故城魏州頓丘縣北六十里也。」二曰發干侯,○索隱名登。地理志縣名,屬東郡。□正義括地誌雲:「發干故城在博州堂邑縣西南二十三里。」三曰宜春侯,○索隱名伉。地理志宜春,縣名,屬汝南。□正義括地誌雲:「宜春故城在豫州汝陽縣西六十七里。」貴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齋

主寡是時平陽主寡居,當用列侯尚主。主與左右議長安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柰何用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將軍姊為皇後,三子為侯,富貴振動天下,主何以易之乎?」於是主乃許之。言之皇後,令白之武帝,乃詔衛將軍尚平陽公主焉。齋

丈夫褚先生曰:丈夫龍變。傳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丈夫當時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知

【○武帝時,幸夫人尹婕妤。○索隱韋昭雲「婕,承;妤,助也」。一雲「美好也」。聲類雲幸也,字亦從女。漢舊儀雲「皇後為婕妤下輿,禮比丞相也」。邢夫人號娙娥,○索隱服虔雲「娙音近妍」。徐廣音五耕反。鄒誕生音莖。字林音五經反。說文雲「娙,長也,好也」。許慎雲「秦晉之間謂好為娙」。又方言曰「美貌謂之娥」。漢舊儀雲「娙娥秩比將軍、御史大夫」。眾人謂之「娙何」。娙何秩比中二千石,○索隱按:崔浩雲「中猶滿也。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斛」。又漢官儀雲「中二千石俸月百八十斛」。容華秩比二千石,○索隱按:二千石是郡守之秩。漢官儀雲「其俸月百二十斛」。又有真二千石者,如淳雲「諸侯王相在郡守上,秩真二千石」。漢律真二千石俸月二萬。按是二萬斗也,則二萬斗亦是二千石也。崔浩雲「列卿已上秩石皆正二千石」。按此則是真二千石也。其雲中二千石,亦不滿二千,蓋千八九百耳。此崔氏之說,今兼引而解之。婕妤秩比列侯。常從婕妤遷為皇後。知

�壞尹夫人與邢夫人同時並幸,有詔不得相見。尹夫人自請武帝,原望見邢夫人,帝許之。即令他夫人飾,從御者數十人,為邢夫人來前。尹夫人前見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對曰:「視其身貌形狀,不足以當人主矣。」於是帝乃詔使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前。尹夫人望見之,曰:「此真是也。」於是乃低頭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諺曰:「美女入室,惡女之仇。」古

;馬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士不必賢世,要之知道;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美女者,惡女之仇。豈不然哉!知

書雲鉤弋夫人○索隱按:夫人姓趙,河間人。漢書雲「武帝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乃使使召之。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幸,號曰拳夫人。後居鉤弋宮,號曰鉤弋夫人」。列仙傳雲「發手得一玉鉤,故號焉」。漢武故事雲「宮在直城門南」。廟記雲「宮有千門萬戶,不可記名也」。□正義括地誌雲:「鉤弋宮在長安城中,門名堯母門也。」姓趙氏,○索隱按漢書,昭帝即位,追尊太後父趙父為順成侯。河間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時,年五歲耳。◇集解徐廣曰:「武帝崩年正七十,昭帝年八歲耳。」○索隱按:徐廣依漢書,以武帝年七十崩,崩時昭帝年八歲。此褚先生之記。漢書雲「元始三年,昭帝生」,誤也。按:元始當為太始。齋

國入衛太子廢後,未復立太子。而燕王旦上書,原歸國入宿衛。武帝怒,立斬其使者於北闕。知

庥�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索隱按:三輔故事雲「葬甘泉宮南。後昭帝起雲陵,邑三千戶」。漢武故事雲「既殯,香聞十里,上疑非常人,發棺視之,無屍,衣履存焉」。□正義括地誌雲:「雲陽宮,秦之甘泉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黃帝以來祭圜丘處也。」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正義括地誌雲:「雲陽陵,漢鉤弋夫人陵也,在雲陽縣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鉤弋趙婕妤,昭帝之母,齊人,姓趙。少好清靜,六年卧病,右手卷,飲食少。望氣者雲『東北有貴人』,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鉤,後生昭帝。武帝末年殺夫人,殯之而屍香一日。昭帝更葬之,棺但存絲履也。宮記雲『武帝思之,為起通靈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鳥集台上往來,至宣帝時乃止』。」封識其處。古

,何其後帝閑居,問左右曰:「人言雲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後邪?」故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譴死,豈可謂非賢聖哉!昭然遠見,為後世計慮,固非淺聞愚儒之所及也。謚為「武」,豈虛哉!齋

礻狀索隱述贊禮貴夫婦,易敘乾坤。配陽成化,比月居尊。河洲降淑,天曜垂軒。德著任、姒,慶流娀、嫄。逮我炎歷,斯道克存。呂權大寶,竇喜玄言。自茲已降,立嬖以恩。內無常主,後嗣不繁。

哪個朝代風水最厲害

唐朝無爭議。
伏羲、姬昌、姜子牙等人就不論證了,傳說耳。
公劉、伍子胥、管仲、張良等人倒是精於易數,雖說和風水同出一脈,但畢竟不是專業的風水。而且在南北朝之前,風水並未形成系統理論,都是各家摸索前進。就如殷商盤庚五遷,也不能證明他的風水成就。
風水最最厲害的大師以下幾位。(排名不分先後)
1、東晉郭璞,天人級,風水的系統理論發祥者,名望高,不多說。
2、唐代丘延翰:天人級,著《天機書》
3、唐代楊筠松:天人級,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玉經》、《都天寶照經》、《天元烏兔經》。
4、唐代袁天罡:天人級,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袁天罡稱骨歌》,頂級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很多人以為僅止於此,其實,他還是風水歷算家和風水相術大師。
5、唐代李淳風:天人級級,易學術數專家,頂級天文學家,著名數學家,著《宅經》。
6、唐代曾文迪:宗師級,博學經緯、黃庭、內景,地理尤精,著《尋龍記》、《陰陽問答》。
7、唐代劉江東:大師級
8、唐代司馬頭陀 :大師級,著有《司馬頭陀水法》,《玄關同竅歌》。
9、宋代吳景巒 :宗師級,著《雲山洞》、《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玄機賦》、《玄空秘旨》。
10、南唐何今通 :大師級,著《靈城精義》。
11、元代目講師 :大師級,著《目講金口訣》、《平地元言》。
12、元代無著禪師 :宗師級,著《地理索隱》、《金口訣》、《神火精》。
13、明代冷謙:大師級
14、明代蔣平:宗師級,著《地理辨正注》、《水龍經》五卷、《八極神樞注》一卷、《歸厚錄》、《玉函真義》(又名《天元歌》)、《古鏡歌》、《醒心歌》。
15、蔣大鴻:宗師級,著名的《陽宅指南》
16、明代姜垚:大師級,蔣平的徒弟,著《從師隨筆》、《青囊奧語注》、《平砂玉尺辨偽歌》
17、明代張仲馨、駱士鵬、呂相烈等:均為蔣平之徒,大師級,共著《地理辨正》、《天元五歌》、《天元餘義》等書。
18、清代馬泰青:大師級,著《三元地理辨惑》
19、清代沈紹勛:宗師級,著《沈氏玄空學四種》、《沈氏地理辨正抉要》、《周易易解》、《周易示兒錄》、《說卦錄要》、《周易說餘》、《錢塘沈氏數典錄》、《錢塘沈氏家乘》、《留直存牘》、《自得齋雜著》、《泰西操法》、《地雷圖說》。
20、清代章仲山 (無心道人):宗師級,著《地理辨正直解》、《玄空秘旨注》,《心眼指要》、《天元五歌闡義》、《陰陽二宅錄驗》等書。
21、清代曾正平:大師級,萬壽、林地水之師。
22、民國孔昭蘇 :大師級,著《孔氏玄空寶鑒》、《陽宅秘旨》、《選擇秘要》、《天元烏兔經直解》、《易學闡微》、《孔氏易盤易解》等。

縱觀風水史,明代的風水發展迅猛,職業風水師數量很多,但唐代的風水師也不少,且頂級人物眾多。

Ⅸ 《史記·曹相國世家》原文

平陽侯①曹參者,沛人也。②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

注①正義晉州城即平陽故城也。

注②集解張華曰:「曹參字敬伯。」索隱地理志平陽縣屬河東。又按春秋緯及博物志,並雲參字敬伯。正義按:沛,今徐州縣也。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①將擊胡陵﹑方與,②攻秦監公軍,③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④豐反為魏,⑤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橺⑥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⑦祁善置。⑧ 又攻下邑以西,至虞,⑨擊章邯車騎。

攻爰戚⑩及亢父,⑾先登。遷為五大夫。北救阿,⑿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⒀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候一人。秦將章邯破殺項梁也,沛公與項羽引而東。楚懷王以沛公為碭郡長,將碭郡兵。

於是乃封參為執帛,⒁號曰建成君。⒂遷為戚公,⒃屬碭郡。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中涓如中謁者。」索隱涓音古玄反。

注②索隱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郡。正義胡陵,縣名,在方與之南。方音房,與音預,兗州縣也。

注③集解漢書音義曰:「監,御史監郡者;公,名。秦一郡置守、尉、監三人。」

索隱按注,公者監之名,然本紀泗川監名平,則平是名,公為相尊之稱也。

注④正義曹參擊方與。

注⑤索隱時雍齒守豐,為魏反沛公。

注⑥正義音夷。

注⑦集解徐廣曰:「伍被曰『吳濞敗於狐父』。」索隱地理志碭屬梁國。狐父,地名,在梁碭之閑。徐氏引伍被雲「吳濞敗於狐父」,是吳與梁相拒而敗處。正義括地誌雲:「狐父亭在宋州碭山縣東南三十里。」

注⑧集解文穎曰:「善置,置名也。」晉灼曰:「祁音坻。孫檢曰『漢謂驛曰置。善,名也』。」索隱按:司馬彪郡國志谷熟有祁亭。劉氏音遲,又如字。善置,置名,漢謂驛為置。正義括地誌雲:「故祁城在宋州下邑縣東北四十九里,漢祁城縣也。」言取碭、狐父及祁縣之善置。

注⑨索隱地理志下邑、虞皆屬梁國。正義宋州下邑縣在州東百一十里。漢下邑城,今碭山縣是。虞城縣在州北五十里,古虞國,商均所封。

注⑩集解徐廣曰:「宣帝時有爰戚侯。」索隱蘇林雲「縣名,屬山陽」。按功臣表,爰戚侯趙成。正義音寂。劉音七歷反。今在兗州南,近亢父縣。

注⑾索隱地理志縣名,屬東平。正義括地誌:「亢父故城在兗州任城縣南五十一里。」

注⑿索隱按:阿□東阿也。時章邯圍田榮於東阿也。正義今濟州東阿也。

注⒀正義淄州高苑縣西北二里有狄故城,安帝改曰臨濟。

注⒁集解張晏曰:「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注⒂索隱地理志建成縣屬沛郡。

注⒃索隱謂遷參為戚令。正義□爰戚縣也,是時屬沛郡。

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①擊王離軍成陽南,②復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開封,擊趙賁③軍,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西擊將楊熊軍於曲遇,④破之,虜秦司馬及御史各一人。遷為執珪。⑤從攻陽武,⑥下轘轅、緱氏,⑦絕河津,⑧還擊趙賁軍屍北,破之。⑨從南攻 擼�肽涎羰佚t戰陽城郭東,⑩陷陳,⑾取宛,虜齮,盡定南陽郡。從西攻武關、嶢關,⑿取之。前攻秦軍藍田南,⒀又夜擊其北,秦軍大破,遂至咸陽,滅秦。

注①索隱地理志成武縣屬山陽。

注②索隱地理志縣名,在濟陰。成,地名。周武王封弟季載於成,其後代遷於成之陽,故曰成陽。正義成陽故城,濮州雷澤縣是。史記雲武王封弟季載於成。其後遷於成之陽,故曰成陽也。

注③索隱音奔。

注④集解徐廣曰:「在中牟。」索隱曲,丘禹反。遇,牛凶反。正義曲,丘羽反。遇,牛恭反。司馬彪郡國志雲「中牟有曲遇聚」。按:中牟,鄭州縣也。

注⑤集解張晏曰:「侯伯執珪以朝,位比之。」如淳曰:「呂氏春秋『得伍員者位執珪』。古爵名。」

注⑥正義括地誌雲:「陽武故城在鄭州陽武縣東北十八里,漢陽武縣城也。」

注⑦索隱地理志陽武、緱氏二縣屬河南。轘轅,道名,在緱氏南。正義緱氏,洛州縣也。括地誌雲:「轘轅故關在洛州緱氏縣東南四十里。十三州志雲轘轅道凡十二曲,是險道。」

注⑧正義津,濟渡處。括地誌雲:「平陰故津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里。」

注⑨集解徐廣曰:「屍在偃師。」孟康曰:「屍鄉北。」正義破趙賁軍於屍鄉之北也。括地誌雲:「屍鄉亭在洛州偃師縣,在洛州東南也。」

注⑩集解應劭曰:「今赭陽。」索隱徐廣雲「陽城在南陽」,應劭雲「今赭陽」。赭陽是南陽之縣。

注⑾正義陷南陽守於陽城郭東也。

注⑿正義括地誌雲:「故武關在商州商洛縣東九十里。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秦嶢關也。」

注⒀正義雍州藍田縣在州東南八十里,因藍田山為名。

項羽至,以沛公為漢王。漢王封參為建成侯。從至漢中,①遷為將軍。從還定三秦,初攻下辯、故道、②雍、斄。③擊章平軍於好畤南,④破之,圍好畤,取壤鄉。⑤擊三秦軍壤東及高櫟,⑥破之。復圍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擊趙賁、內史保軍,破之。東取咸陽,更名曰新城。⑦參將兵守景陵⑧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⑨參以將軍引兵圍章邯於廢丘。⑩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⑾至河內,下修武,⑿渡圍津,⒀東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東取碭、蕭、彭城。⒁擊項籍軍,漢軍大敗走。參以中尉圍取雍丘。

王武反於[外]黃,⒂程處反於燕,⒃往擊,盡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⒄又進破取衍氏。擊羽嬰於昆陽,追至葉。還攻武強,⒅因至滎陽。

參自漢中為將軍中尉,從⒆擊諸侯,及項羽敗,還至滎陽,凡二歲。

注①正義梁州本漢中郡。

注②索隱地理志二縣名,皆屬武都。辯音皮莧反。正義括地誌雲:「成州同谷縣,本漢下辯道。」又雲:「鳳州兩當縣,本漢故道縣,在州西五十里。」

注③索隱地理志二縣名,屬右扶風。斄音胎。正義斄作「邰」,音貽。括地誌雲: 「故雍縣南七里。故斄城一名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也。」

注④正義括地誌雲:「好畤城在雍州好畤縣東南十三里。」

注⑤集解文穎曰:「地名。」

注⑥索隱櫟音歷。按:文穎雲「壤鄉、高櫟皆地名也」。然盡在右扶風,今其地闕也。正義音歷。皆村邑名。壤鄉,今雍州武功縣東南一十餘里高壤坊,是高櫟近壤鄉也。

注⑦索隱按:漢書高帝元年咸陽名新城,武帝改名曰渭城。

注⑧集解漢書音義曰:「縣名也。」

注⑨集解蘇林曰:「今華陰。」

注⑩正義周曰犬丘,秦更名廢丘,漢更名槐里,今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

注⑾正義□蒲津關也,在臨晉縣。故言臨晉關,今在同州也。

注⑿正義今懷州獲嘉縣,古修武也。

注⒀正義徐廣曰:「東郡白馬有圍津。」索隱顧氏按:水經注白馬津有韋鄉、韋津城。「圍」與「韋」同,古今字變爾。正義括地誌雲:「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在滑州白馬縣北三十里。帝王世紀雲『白馬縣南有韋城,故豕韋國也』。續漢書郡國志雲『白馬縣有韋城』。」

注⒁正義徐州二縣。

注⒂集解徐廣曰:「內黃縣有黃澤。」

注⒃集解徐廣曰:「東郡燕縣。」駰案:漢書音義曰「皆漢將」。

注⒄索隱天柱侯不知其誰封。衍氏,魏邑。地理志雲天柱在廬江潛縣。

注⒅集解瓚曰:「武強城在陽武。」正義括地誌雲:「武強故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三十一里。」

注⒆索隱才用反。

高祖*(三)**②*年,拜為假左丞相,入屯兵關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軍孫遫①軍東張,②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 ③追至武垣,④生得魏王豹。取平陽,⑤得魏王母妻子,盡定魏地,凡五十二城。

賜食邑平陽。因從韓信擊趙相國夏說軍於鄔東,⑥大破之,斬夏說。韓信與故常山王張耳引兵下井陘,擊成安君,而令參還圍趙別將戚將軍於鄔城中。戚將軍出走,追斬之。乃引兵詣敖倉漢王之所。韓信已破趙,為相國,東擊齊。

參以右丞相屬韓信,攻破齊歷下軍,遂取臨菑。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平原、鬲、盧。⑦已而從韓信擊龍且軍於上假密,⑧大破之,斬龍且,虜其將軍周蘭。定齊,凡得七十餘縣。得故齊王田廣相田光,其守相許章,及故齊膠東將軍田既。韓信為齊王,引兵詣陳,與漢王共破項羽,而參留平齊未服者。

注①索隱音速。

注②集解徐廣曰:「張者,地名。功臣表有張侯毛澤之。」駰按:蘇林曰屬河東。正義括地誌雲:「張陽故城一名東張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四十里。」

注③正義括地誌雲:「上曲陽,定州恆陽縣是。下曲陽在定州鼓城縣西五里。」

注④集解徐廣曰:「河東有垣縣。」正義括地誌雲:「武垣縣,今瀛州城是。地理志雲武垣縣屬涿郡也。」

注⑤正義晉州城是。

注⑥集解徐廣曰:「鄔縣在太原。音烏古反。」索隱地理志鄔,太原縣名。音烏古反。

注⑦索隱地理志著縣屬濟南,盧縣屬泰山,漯陰、平原、鬲三縣屬平原。漯音吐答反。正義括地誌雲:「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縣東南十里。故鬲城在德州安德縣西北十五里。」盧縣,今濟州理縣是也。

注⑧集解文穎曰:「或以為高密。」索隱漢書亦作「假密」。按:下定齊七十縣,則上假密非高密,亦是齊地,今闕。

項籍已死,天下定,漢王為皇帝,韓信徙為楚王,齊為郡。參歸漢相印。高帝以長子肥為齊王,而以參為齊相國。以高祖六年賜爵列侯,與諸侯剖符,世世勿絕。食邑平陽萬六百三十戶,號曰平陽侯,除前所食邑。

以齊相國擊陳豨將張春軍,破之。黥布反,參以齊相國從悼惠王將兵車騎十二萬人,與高祖會擊黥布軍,大破之。南至蘄,還定竹邑、相、蕭、留。①

注①索隱地理志蘄﹑竹邑、相、蕭四縣屬沛。韋昭雲「留今屬彭城」,則漢初亦屬沛也。正義括地誌雲:「徐州符離縣城,漢竹邑城也。李奇雲『今竹邑也』。

故相城在符離縣西北九十里。輿地誌雲『宋共公自睢陽徙相子城,又還睢陽』。

蕭,徐州縣,古蕭叔國城也。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里,張良所封。」

參功: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①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楚之卿號。」

孝惠帝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俗)*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於是避正堂,舍蓋公焉。

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去,屬其後相曰:「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後相曰:「治無大於此者乎?」參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並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①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夫獄市兼受善惡,若窮極,奸人無所容竄;奸人無所容竄,久且為亂。秦人極刑而天下畔,孝武峻法而獄繁,此其效也。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參欲以道化其本,不欲擾其末。」

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①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閑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②以為常。

注①集解如淳曰:「不事丞相之事。」

注②集解如淳曰:「開謂有所啟白。」

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

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窋①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②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髃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③窋既洗沐歸,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④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 「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注①索隱音張律反。

注②索隱按:少者不足之詞,故胡亥亦雲「丞相豈少我哉」。蓋帝以丞相豈不是嫌少於我哉。小顏以為「我年少」,非也。

注③索隱謂惠帝語窋,無得言我告汝令諫汝父,當自雲是己意也。

注④集解如淳曰:「猶言用窋為治。」索隱按:胡,何也,言語參「何為治窋」也。

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謚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顜若畫一;①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

注①集解徐廣曰:「顜音古項反,一音較。」索隱覯,漢書作「講」,故文穎雲 「講,一作『較』」。按:訓直,又訓明,言法明直若畫一也。覯音講,亦作「覯」。小顏雲「講,和也。畫一,言其法整齊也」。

平陽侯窋,高後時為御史大夫。孝文帝立,免為侯。立二十九年卒,謚為靜侯。

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謚為簡侯。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謚夷侯。子襄代侯。襄尚韂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謚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國除。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索隱述贊】曹參初起,為沛豪吏。始從中涓,先圍善置。執珪執帛,攻城略地。衍氏既誅,昆陽失位。北禽夏說,東討田溉。剖符定封,功無與二。市獄勿擾,清凈不事。尚主平陽,代享其利。 </SPAN>

Ⅹ 《史記》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5)

十年春,越聞吳王之在郢,國空,乃伐吳。吳使別兵擊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擊吳,吳師敗。闔廬弟夫燍見秦越交敗吳,吳王留楚不去,夫燍亡歸吳而自立為吳王。闔廬聞之,乃引兵歸,攻夫燍。夫燍敗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復入郢,而封夫燍於堂溪,為堂溪氏。①十一年,吳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②

注①集解司馬彪曰:“汝南吳房有堂溪亭。”索隱案地理志而知。正義括地誌雲:“豫州吳房縣在州西北九十里。應劭雲‘吳王闔閭弟夫燍奔楚,封之於堂溪氏。本房子國,以封吳,故曰‘吳房’。”

注②集解服虔曰;“鄀,楚邑。”索隱定六年左傳“四月己丑,吳太子終累敗楚舟師”。杜預曰“闔廬子,夫差兄”。此以為夫差,當謂名異而一人耳。左傳又曰“獲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於是乎遷郢於鄀”。此言番,番音潘,楚邑名,子臣即其邑之大夫也。

十五年,孔子相魯。①

注①索隱定十年左傳曰“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儣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是也。杜預以為“相會儀也”,而史遷孔子系家雲“攝行相事”。案:左氏“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又使茲無還揖對”,是攝國相也。

十九年夏,吳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檇李。①越使死士挑戰,②三行造吳師,呼,自剄。③吳師觀之,越因伐吳,敗之姑蘇,④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吳王病傷而死。⑤闔廬使立太子夫差,謂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

對曰:⑥“不敢!”三年,乃報越。

注①集解賈逵曰:“檇李,越地。”杜預曰:“吳郡嘉興縣南有檇李城也。”

檇音醉。

注②集解徐廣曰:“死,一作‘亶’,越世家亦然,或者以為人名氏乎?”駰案:賈逵曰“死士,死罪人也”。鄭觽曰“死士,欲以死報恩者也”。杜預曰“敢死之士也”。正義挑音田鳥反。

注③集解左傳曰:“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正義行,胡郎反。造,干到反。

呼,火故反。頸,堅鼎反。

注④集解越絕書曰:“闔廬起姑蘇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三百里。”

索隱姑蘇,台名,在吳縣西三十里。左傳定十四年曰“越子大敗之,靈姑浮以戈擊闔廬,闔廬傷將指,還,卒於陘,去檇李七里”。杜預以為檇李在嘉興縣南。

靈姑浮,越大夫也。

注⑤集解越絕書曰:“闔廬頉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桐棺三重,澒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員之口三千,盤郢﹑魚腸之劍在焉。卒十餘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號曰虎丘。”索隱澒,胡貢反。以水銀為池。

注⑥索隱此以為闔廬謂夫差,夫差對闔廬。若左氏傳,則雲“對曰”者,夫差對所使之人也。

王夫差元年,①以大夫伯嚭為太宰。②習戰射,常以報越為志。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③報姑蘇也。越王句踐乃以甲兵五千人棲於會稽,④使大夫種⑤因吳太宰嚭而行成,⑥請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昔有過氏⑦殺斟灌以伐斟尋,⑧滅夏後帝相。⑨帝相之妃後緡方娠,⑩逃於有仍⑾而生少康。⑿少康為有仍牧正。⒀有過又欲殺少康,少康奔有虞。⒁有虞思夏德,於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綸,⒂有田一成,有觽一旅。⒃後遂收夏觽,撫其官職。⒄使人誘之,⒅遂滅有過氏,復禹之績,祀夏配天,⒆不失舊物。[二0]今吳不如有過之強,而句踐大於少康。今不因此而滅之,又將□之,不亦難乎!

且句踐為人能辛苦,今不滅,後必悔之。”吳王不聽,聽太宰嚭,卒許越平,與盟而罷兵去。

注①集解越絕書曰:“太伯到夫差二十六代且千歲。”索隱史記太伯至壽夢十九代,諸樊已下六王,唯二十五代。

注②索隱案:左傳定四年伯嚭為太宰,當闔廬九年,非夫差代也。

注③集解賈逵曰:“夫椒,越地。”杜預曰:“太湖中椒山也。”索隱賈逵雲越地,蓋近得之。然其地闕,不知所在。杜預以為太湖中椒山,非戰所。夫椒與椒山不得為一。且夫差以報越為志,又伐越,當至越地,何乃不離吳境,近在太湖中?又案:越語雲“敗五湖也”。

注④集解賈逵曰:“會稽,山名。”索隱鳥所止宿曰棲。越為吳敗,依託於山林,故以鳥棲為喻。左傳作“保”,國語作“棲”。

注⑤索隱大夫,官也;種,名也。吳越春秋以為種姓文。而劉氏雲“姓大夫”,非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行成,求成也。”正義國語雲:“越飾美女八人納太宰嚭,曰:‘子苟然,放越之罪。’”注⑦集解賈逵曰:“過,國名也。”索隱過音戈。寒浞之子澆所封國也,猗姓國。晉地道記曰:“東萊掖縣有過鄉,北有過城,古過國也。”

注⑧集解斟灌,斟尋,夏同姓也。夏後相依斟灌而國,故曰殺夏後相也。索隱斟灌﹑斟尋夏同姓,賈氏據系本而知也。案:地理志北海壽光縣,應劭曰“古斟灌亭是也”。平壽縣,復雲“古北峕尋,禹後,今峕城是也”。然“峕”與“斟”同。

注⑨集解服虔曰:“夏後相,啟之孫。”

注⑩集解賈逵曰:“緡,有仍之姓也。”杜預曰:“娠,懷身也。”

注⑾集解賈逵曰:“有仍,國名,後緡之家。”索隱未知其國所在。春秋經桓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來聘”,穀梁經傳並作“任叔”。仍任聲相近,或是一地,猶甫呂﹑虢郭之類。案:地理志東平有任縣,蓋古仍國。

注⑿集解服虔曰:“後緡遺腹子。”

注⒀集解王肅曰:“牧正,牧官之長也。”

注⒁集解賈逵曰:“有虞,帝舜之後。”杜預曰:“梁國虞縣。”

注⒂集解賈逵曰:“綸,虞邑。”

注⒃集解賈逵曰:“方十里為成。五百人為旅。”

注⒄集解服虔曰:“因此基業,稍收取夏遺民余觽,撫修夏之故官憲典。”

注⒅索隱左傳雲:“使女艾諜澆,遂滅過﹑戈。”杜預曰:“諜,候也。”

注⒆集解服虔曰:“以鯀配天也。”

注[二0]集解賈逵曰:“物,職也。”杜預曰:“物,事也。”

七年,吳王夫差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子胥諫曰:“越王句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弔死問疾,且欲有所用其觽。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遂北伐齊,敗齊師於艾陵。①至繒,②召魯哀公而征百牢。③季康子使子貢以周禮說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於齊魯之南。九年,為騶伐魯,④,至與魯盟乃去。十年,因伐齊而歸。十一年,復北伐齊。⑤

注①集解杜預曰:“艾陵,齊地。”索隱七年,魯哀公之六年也。左傳此年無伐齊事,哀十一年敗齊艾陵爾。

注②集解杜預曰:“琅邪繒縣。”

注③集解賈逵曰:“周禮,王合諸侯享禮十有二牢,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索隱事在哀七年。是年當夫差八年,不應上連七年。案:左傳曰“子服景伯對,不聽,乃與之”,非謂季康子使子貢說,得不用百牢。太宰嚭自別召康子,乃使子貢辭之耳。

注④索隱左傳“騶”作“邾”,聲相近自亂耳。杜預注左傳亦曰“邾,今魯國騶縣是也”。騶,宜音邾。

注⑤索隱依左氏合作十一年、十二年也。

越王句踐率其觽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唯子胥懼,曰:“是□吳也。”①諫曰:“越在腹心,今得志於齊,猶石田,無所用。②且盤庚之誥有顛越勿遺,③商之以興。”④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屬其子於齊鮑氏,⑤還報吳王。吳王聞之,大怒,賜子胥屬鏤⑥之劍以死。將死,曰:“樹吾墓上以梓,⑦令可為器。抉吾眼置之吳東門,⑧以觀越之滅吳也。”

注①索隱左氏作“豢吳”。豢,養也。

注②集解王肅曰:“石田不可耕。”

注③集解服虔曰:“顛,隕也;越,墜也。顛越無道,則割絕無遺也。”索隱左傳曰:“其顛越不共,則劓殄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邑,是商所以興也,今君易之。”此則艾陵戰時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本作‘盤庚之誥有顛之越之,商之以興’。子胥傳‘誥曰有顛越商之興’。”

注⑤集解服虔曰:“鮑氏,齊大夫。”索隱左傳直曰“使於齊”,杜預曰“私使人至齊屬其子”。案:左傳又曰“反役,王聞之”,明非子胥自使也。

注⑥集解服虔曰:“屬鏤,劍名。賜使自刎。”索隱劍名,見越絕書。正義屬音燭。鏤音力於反。

注⑦索隱左傳雲:“樹吾墓檟,檟可材也,吳其亡乎!”梓檟相類,因變文也。

注⑧索隱抉,烏穴反。此國語文,彼以“抉”為“辟”。又雲“以手抉之。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乃盛以鴟夷,投之江也”。正義吳俗傳雲“子胥亡後,越從松江北開渠至橫山東北,築城伐吳。子胥乃與越軍夢,令從東南入破吳。越王即移向三江口岸立壇,殺白馬祭子胥,杯動酒盡,越乃開渠。子胥作濤,盪羅城東,開入滅吳。至今猶號曰示浦,門曰嫓嫑”。是從東門入滅吳也。

齊鮑氏弒齊悼公。①吳王聞之,哭於軍門外三日,②乃從海上攻齊。③齊人敗吳,吳王乃引兵歸。

注①索隱公名陽生。左傳哀十年曰“吳伐齊南鄙,齊人殺悼公”,不言鮑氏。

又鮑牧以哀八年為悼公所殺,今言鮑氏,蓋其宗黨爾。且此伐在艾陵戰之前年,今記於後,亦為顛倒錯亂也。

注②集解服虔曰:“諸侯相臨之禮。”

注③集解徐廣曰:“上,一作‘中’。”

十三年,吳召魯、韂之君會於橐皋。①

注①集解服虔曰:“橐皋,地名也。”杜預曰:“在淮南逡遒縣東南。”索隱哀十二年左傳曰:“公會吳於橐皋。韂侯會吳於鄖。”此並言會韂橐皋者,案左傳“吳征會於韂。初,韂殺吳行人,懼,謀於子羽。子羽曰‘不如止也’。子木曰‘往也’”。以本不欲赴會,故魯以夏會韂,及秋乃會。太史公以其本召於橐皋,故不言鄖。鄖,發陽也,廣陵縣東南有發繇口。橐音他各反。逡遒,上七巡反,下酒尤反。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戊)[丙]子,越王句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吳人告敗於王夫差,夫差惡其聞也。②或泄其語,吳王怒,斬七人於幕下。③七月辛丑,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曰:“於周室我為長。”④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⑤趙鞅怒,將伐吳,乃長晉定公。⑥吳王已盟,與晉別,欲伐宋。太宰嚭曰:“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亡太子,內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注①集解杜預曰:“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近濟水。”

注②集解賈逵曰:“惡其聞諸侯。”

注③集解服虔曰:“以絕口。”

注④集解杜預曰:“吳為太伯後,故為長。”

注⑤集解杜預曰:“為侯伯。”

注⑥集解徐廣曰:“黃池之盟,吳先歃,晉次之,與外傳同。”駰案:賈逵曰“外傳曰‘吳先歃,晉亞之’。先□晉,晉有信,又所以外吳”。索隱此依左傳文。案:左傳“趙鞅呼司馬寅曰:‘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長幼必可知也。’是趙鞅怒。司馬寅請姑視之,反曰:‘肉食者無墨,今吳王有墨,國其勝乎?’杜預曰:墨,氣色下也,國為敵所勝。又曰:‘太子死乎?且夷德輕,不忍久,請少待之。’乃先晉人”,是也。徐、賈所雲據國語,不與左傳合,非也。左氏魯襄公代晉、楚為會,先書晉,晉有信耳。外傳即國語也,書有二名也。外吳者,吳夷,賤之,不許同中國,故言外也。

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

十八年,越益強。越王句踐率兵(使)[復]伐敗吳師於笠澤。楚滅陳。

二十年,越王句踐復伐吳。①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②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③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而歸。

注①索隱哀十九年左傳曰:“越人侵楚,以誤吳也。”杜預曰:“誤吳,使不為備也。”無伐吳事。

注②集解賈逵曰:“甬東,越東鄙,甬江東也。”韋昭曰:“句章,東海口外州也。”索隱國語曰甬句東,越地,會稽句章縣東海中州也。案:今鄮縣是也。

注③集解越絕書曰:“夫差頉在猶亭西卑猶位,越王使干戈人一奍土以葬之。

近太湖,去縣五十七里。”索隱左傳“乃縊,越人以歸”也。猶亭,亭名。“卑猶位”三字共為地名,吳地記曰“徐枕山,一名卑猶山”是。奍音路禾反,小竹籠,以盛土。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①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閎覽博物君子也!②

注①集解王肅曰:“太伯弟季歷賢,又生聖子昌,昌必有天下,故太伯以天下三讓於王季。其讓隱,故無得而稱言之者,所以為至德也。”

注②集解皇覽曰:“延陵季子頉在毗陵縣暨陽鄉,至今吏民皆祀之。”

【索隱述贊】太伯作吳,高讓雄圖。周章受國,別封於虞。壽夢初霸,始用兵車。三子遞立,延陵不居。光既篡位,是稱闔閭。王僚見殺,賊由專諸。夫差輕越,取敗姑蘇。甬東之恥,空臱伍胥。

熱點內容
馴服女教師小說 發布:2025-01-07 10:49:34 瀏覽:561
什麼叫漆皮 發布:2025-01-07 10:29:42 瀏覽:984
高考2017英語三卷 發布:2025-01-07 10:27:40 瀏覽:882
昆明市教師招聘 發布:2025-01-07 10:14:08 瀏覽:429
小班下學期班主任總結 發布:2025-01-07 10:01:15 瀏覽:962
語文出卷子 發布:2025-01-07 09:50:48 瀏覽:964
歷史帝國排名 發布:2025-01-07 09:41:23 瀏覽:703
星際濮老師 發布:2025-01-07 09:29:22 瀏覽:605
大學物理第六章答案 發布:2025-01-07 08:55:21 瀏覽:353
化學高考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1-07 07:14:44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