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黨歷史

黨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8 17:02:33

『壹』 中國共產黨1921年至1978年重要歷史事件時間列表

1、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2、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周恩來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起義。

3、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的隊伍到達井岡山。

4、1928年上半年逐漸建立了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

5、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的隊伍和湘南的工農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6、中央紅軍主力長征 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等地出發,開始實施戰略大轉移。

7、遵義會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的黨走上成熟的黨的標志。從此,中國革命就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勝利發展的道路。

8、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了「八一宣言」。

9、瓦窯堡會議 1935年12月,中國共產黨在陝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它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基本經驗,批評了「左」傾關門主義,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黨的政治策略問題,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發展。

10、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11、洛川會議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陝北洛川縣馮家村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基本任務和各項具體政策,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壯大指明了方向。

12、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25日,日軍精銳部隊板垣師團一部進入平型關,八路軍發起攻擊,取得了抗戰以來殲滅戰的第一個勝利。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為八路軍在華北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13、《論持久戰》發表 1938年5月,毛澤東寫的《論持久戰》系統闡明了黨的抗日持久戰方針。它不僅在國內成為指導抗日戰爭的科學的軍事理論,而且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也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14、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出動百餘個團,沉重打擊了日軍。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鞏固了華北抗日根據地;策應了正面戰場作戰,抑制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投降逆流;

15、皖南事變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突襲。中國共產黨的堅定立場和維護抗戰大局的態度,贏得了多方面同情,擴大了群眾影響,提高了政治地位。

16、大生產運動 1942年底,中共中央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 歷史意義:生產運動起到了支持長期抗戰,戰勝困難,渡過難關,繼續堅持長期抗日的目的;緩解了軍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和扼殺中國共產黨革命力量的企圖。

17、延安整風運動 1942年春,延安整風運動開始。延安整風徹底揭露、批判和清算了黨內歷次「左」右傾錯誤,特別是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惡劣影響,使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18、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9、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

20、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在首都北京天安門,進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庄嚴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1、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基本完成,中國進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

22、1950年10月至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進行抗美援朝戰爭。

23、1952年,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得到鞏固,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在此基礎上,

24、1953——1956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25、1955年周恩來出席亞非國家首腦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和促進世界和平的十項原則,展示了新中國的風采與和平外交政策。

26、1958年,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7、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28、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9、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30、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

31、1971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此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登上政治舞台。

32、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的一件大事。

33、1973年著名專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種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米質優良、適應性廣的釉型雜交水稻。

34、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

『貳』 簡述黨的發展歷史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

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達等,陳獨秀任書記。

1920年10月,李大釗等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後各地黨組織如星星之火,發展起來。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舉的代表共12人,他們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在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

大會討論了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現階段的革命綱領即最低綱領是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23年,黨的三大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四大召開,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但對於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的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而完全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提出了農民是革命同盟軍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土地革命這一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思想。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線基本是正確的,對後來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這次會議也存在著缺點,即對中間階級的作用、反動勢力內部的矛盾缺乏正確的估計和政策,特別是對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仍舊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這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消極的影響。

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

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

1935年長征過程中,遵義會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42 年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七大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大會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1949年,10月1日,人民領袖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國共產黨與他們同全國人民建立起來的新中國開始了新的篇章。

(2)黨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叄』 共產黨歷史

共產黨 最初登上歷史舞台時自稱代表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的利益。最早的共產黨被認為是1848年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現在普遍指以共產主義和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闡述為指導思想的政治團體,通常以將社會推向共產主義社會為最終目標。曾於1917年十月革命後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現政權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運動,當時並無其他成功案例),並於二戰後掀起第二次浪潮(中國於這一段時間基本建立起全國性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共產黨提出的政治經濟綱領中,如遺產稅、超額累進稅等等從促進社會公平的措施,得到了世界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廣泛認可並實施。

共產黨的簡史
在20世紀的整個歷程中,共產黨作為重要的政治力量起到了影響世界的作用。在整個20世紀的歷史中,被共產黨或者自我宣布為共產黨性質的政黨所統治的國家一度達到21個之多。

從共產黨的誕生過程上來說,現有的大量共產黨——特別是歐洲的共產黨,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的一次大規模的分裂。這次分裂的原因是針對革命在達到社會主義過程中的必要性的爭議。在這場爭議中,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別開始稱呼他們自己為共產黨,而支持以漸進、和平過渡方式達到社會主義的派別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會黨或者社會民主黨。

這兩個派別的分裂在之後的年代日益發展和加深。共產黨堅定的支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而社會黨認同馬克思主義,但拒絕具有暴力革命傾向的列寧主義理論。在二戰以後,這些分裂更向深層次發展。社會黨開始進一步修正和遠離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而在共產黨中間也發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義大利共產黨和法國共產黨為代表的西歐地區共產黨提出了歐洲共產主義學說,消除了原先學說中的列寧主義色彩,試圖擺脫斯大林主義對其名聲的影響。

大部分共產黨的黨組織結構按照所謂「民主集中制」進行。理論上,黨應當依據如下程序進行選舉:黨代會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再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政治局。但是,從世界各個國家的共產黨的黨史上來看,純粹依據經典原則的組織很少能夠維繼長久。事實上,很多情況下實際情況被倒了過來,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權力並控制了中央委員會既而控制黨代會。

在斯大林時期,世界上所有的共產黨幾乎都受到了蘇聯共產黨的影響甚至直接領導。在30年代,斯大林實現了對他的反對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對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擠出共產國際以後重新組建了第四國際,托的追隨者在中國被簡稱為「托派」。

二戰以後,在中東歐國家,蘇聯幫助並建立了大量由當地原有左派政黨和共產黨合並組成的共產黨。這些共產黨在40年代末普遍獲得了政權。並建立了和蘇聯相似的一套政治—經濟體系。只有前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共產黨不屬於這種由蘇聯「扶植」起來的類型。但是,後兩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前者採用了分權的政治經濟模式,而後者則堅持斯大林體制。

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國家也聲稱自己要走所謂的「社會主義」道路,其領導人也建立了類似蘇聯的政治政黨體制。但是與中東歐和蘇聯的政治體制相比,這些國家的政治體制更多與領導人的個人能力聯系在一起而缺乏比較完善的共產黨政治體系。所以,盡管這些國家被歸入廣泛意義上的共產黨國家,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政治體制並不是經典的共產黨一黨體制。

1989年到1991年間,大量的中東歐地區的共產黨喪失了政權。這一過程,在有的國家是和平進行的,比如波蘭和匈牙利,但在羅馬尼亞等國則發生了嚴重的流血槍戰過程。在這之前,大量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共產黨」領導人已經宣布放棄共產主義政治准則並接受了多黨制大選。如尼加拉瓜、貝南等。

冷戰結束後的狀況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還有保留「共產黨」這個名字的政治團體,另外有些團體具有共產黨思想,不過不叫共產黨而已(如美國進步勞動黨、加拿大社會主義黨的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共產黨中,有些依然秉持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甚至展開針對現有政權的武裝斗爭;有些則並加以其他的新的不同於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闡述,以保持在經濟制度的極大改變下擁有一黨制或者實質一黨制的政治地位;有一部分則放棄了列寧主義中關於「暴力推翻薄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主張,加入了更多的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的新的看法特別是對人權的強調和「自由主義」的贊同,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上與一般的其他黨派沒有區別的黨派,如法國共產黨、義大利共產黨、日本共產黨等等。

另外,冷戰時代由共產黨掌握政權的國家的在劇變中喪失政權的共產黨,在90年代也走上了很不相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羅馬尼亞共產黨;有的仿造原西歐地區的共產黨,改變綱領甚至名字成為與社會黨相差無幾甚至更傾向於中立立場的左派政黨,在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由原波蘭統一工人黨改組的波蘭社會黨、摩爾多瓦共產黨等,在多黨政治下長時間處於執政的地位;有的則採用了民族主義的政策,演變為親民族主義的政黨,如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現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塞爾維亞社會黨,90年代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的由蘇聯共產黨和俄羅斯共產黨(1990年成立)殘餘力量改組的俄羅斯共產黨(1993年恢復)也被認為有比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此外,原中東歐地區還有一些完全堅持正統馬列主義的小黨,但被認為沒有很大的影響。

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有一些以「毛澤東思想」活動的共產黨政治力量。如尼泊爾的共產黨(毛派),影響力很大。該黨自稱傳承了中國共產黨原領袖毛澤東關於游擊戰的思想,並在佔領區內進行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原底層階層的支持,成為控制尼泊爾2/3土地人口、擁有獨立武裝的實力派。相比之下,該國還有一個類似歐洲共產主義政黨的尼泊爾共產黨,參與議會政治並一度執政掌握首相的職位。兩個政黨之間互相敵視。該國的毛派游擊隊導致的不穩固的局勢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到2005年初為止,已經造成一萬多人死亡,十到十五萬人無家可歸。

當今執政的共產黨
在中國、朝鮮、古巴、越南、寮國五國以執政黨的地位統治國家的共產黨屬於這種政黨。它的性質被認為是一黨制或者實質一黨制。然而這些政黨在內外政策上相互之間也有極大不同。

中國、越南、寮國的政黨在選擇了類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以後,在政治上保持了共產黨的實際牢靠權力。其中有的政黨相應在理論上做出了修改了適應新的經濟情況。典型的如中國共產黨先後提出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等。中國共產黨稱這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下的發展」,但中國內外不少人士普遍認為這些只是帶有濃厚實用主義的主張,與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並沒有什麼聯系或者繼承性。在這三個國家,執政黨採取的經濟實用主義政策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繁榮經濟的作用,使得這些國家的普通民眾對生活的改善表示滿意,如80年代的中國農村地區,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國城市地區,90年代後期到2003年以前中國經濟出現過熱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自革新開放以來的大部分越南民眾等等。執政黨認為並自稱,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走向繁榮的有益探索及現階段可能的唯一途徑,並認為是自己的功績,雖然有人推斷,這種探索會適時而變;但也有人士根據歷史推斷,無論探索如何進行,終究要維護政治上的壟斷,不可能進行實質性的政治改革。而且這些國家內外的很多人士從經驗上來觀察認為這種多贏局面並不是可以永久維持下去的,他們的主要依據是在90年代末以來特別是2002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地陸續出現了各種受損群體的過激行為。但目前來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內,經濟、法律及體制改革正在持續進行著。可以預見的是,政治民主化與法制規范化將被列入執政黨的執政綱領。

古巴共產黨在90年代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執行了一些經濟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經濟,但政治理論上並沒有做多少修改。

朝鮮勞動黨則被韓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人士認為進行了大規模的個人崇拜運動,幾乎見不到該黨的改革跡象。不過,2002年以來該黨在該國的相當大部分領域進行了大的經濟調整,目前對其效果尚不清楚。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間和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生紀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陳公博,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列席了會議。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闖進了會場,會議被迫中斷。於是,最後一天的會議,便轉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艇上舉行。經過討論,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並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生紀念日是7月1日。為什麼兩者的時間不一致呢?為什麼7月1日成了黨的誕生紀念日呢?

把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毛澤東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始人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7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材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並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已經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成為中國節日文化的一部分。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肆』 黨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80年,走過了艱難曲折而光輝的歷程。

19世紀中葉的中國,飽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不甘屈辱的孫中山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由於中國舊社會性質未能改變,中國的先進分子繼續探尋救國救民的新途徑。

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學生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經過這場運動,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強大力量,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發動工作,並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從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廣州、武漢、長沙、濟南等地陸續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日本和法國也建立了旅日、旅法支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大會的有來自七個地區的53名黨員的12名代表: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會議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積極投身到實際的革命活動中去。為了開展工人運動,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和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

1923年6月,黨的三大在廣州召開,廣東黨組織派譚平山、馮菊坡、阮嘯仙、劉爾嵩等為代表出席。大會確定了國共合作的方針,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主持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有20多位共產黨員參加了這次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國共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開創了一個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中共廣東區委負責人周恩來、陳延年和彭湃、蘇兆征等推動工農運動迅猛發展。經共產黨人提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自1924年7月起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後由共產黨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毛澤東等主持,培養了一大批農民運動的骨幹。

1925年5月,在上海的日本資本家、英國巡捕搶殺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和群眾十多人,遂爆發席捲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五卅運動。為聲援上海工人斗爭,6月,省港2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堅持斗爭16個月之久。在工農運動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下,國共兩黨合作,舉行東征和南討,統一了廣東,為北伐准備了後方基地。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葉挺獨立團當先鋒,在革命軍其他部隊配合下,於8月下旬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擊潰了北洋軍閥吳佩孚主力,並先後佔領漢陽、漢口和武昌。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北伐軍2萬多人舉行「八一」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隨後,黨在全國各地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著名的有: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同年12月11日,張太雷和楊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此外,從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廣東各地工農武裝舉行了100多次起義,建立了海豐、陸豐等蘇維埃政權。

『伍』 共產黨的歷史

中國:
http://ke..com/view/1625365.htm
http://ke..com/view/4647930.html(在圖書目錄里有詳細的簡介)
http://ke..com/view/8171.htm
http://ke..com/notexists?word=%B9%B2%B2%FA%B5%B3%C0%FA%CA%B7
國外:
http://ke..com/view/465542.html
http://ke..com/view/42691.htm

『陸』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哪幾個主要歷史時期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嚴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來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3、1945至1949年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4、1949年至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6)黨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柒』 黨的發展歷程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九十年光輝的歷程。九十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的成就。

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2001年版本資料簡介,中共建黨90多年來共經歷了如下十個主要階段: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7)黨歷史擴展閱讀:

中共黨史是政黨史,是專史,它研究建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歷史。其主要內容,一是怎樣執政,即怎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一方面通過憲法和法律把它們變成國家的意志,貫徹到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

一方面通過其各級組織、各級幹部,團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運用廣泛的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二是執政黨自身的建設,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黨的隊伍的發展、壯大,黨的幹部的培養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繼承、發展,黨紀黨規的確立和監督、檢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等等。

『捌』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南昌起義。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5、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是在回顧總結新時期29年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時,開宗明義地作出這樣一個蘊涵廣闊歷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內容的精闢概括的。

『玖』 關於共產黨的歷史

共產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至今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在中國大陸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執政黨。

(9)黨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歷經多年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和絕大多數沿海島嶼取得全面勝利,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中華民國國軍,迫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澎金馬,並在1949年於北京建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熱點內容
政治教師 發布:2024-11-26 01:28:30 瀏覽:535
90後老師 發布:2024-11-26 01:16:03 瀏覽:189
校花被班主任額恩 發布:2024-11-25 23:30:12 瀏覽:524
2010山東高考語文答案 發布:2024-11-25 23:10:31 瀏覽:959
三年級上冊語文多音字 發布:2024-11-25 21:30:22 瀏覽:878
英語對話怎麼說 發布:2024-11-25 21:15:24 瀏覽:310
蘇州電化學 發布:2024-11-25 20:52:47 瀏覽:327
北郵英語 發布:2024-11-25 20:06:25 瀏覽:430
9歲英語 發布:2024-11-25 17:54:13 瀏覽:555
英語一模板 發布:2024-11-25 17:15:36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