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的歷史
㈠ 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修建於哪年
中央大街修建於1900年到現在也有100多年歷史了~全長1450米,用了77萬塊從俄羅斯進口的地磚,現在都還沒有碎的,質量真好
㈡ 中央大街全長多少公里耗資多少錢鋪設而成的
中央大街位於東北哈爾濱,全長約為1450米,這條路耗資約十萬美元鋪設而成,價值不菲。
㈢ 哈爾濱中央大街的由來
解放前的哈爾濱是個花花世界,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自然就有飢寒交迫民不聊生。寬街窄巷裡,熙來攘往的江湖過客,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正是最真實的民生景象。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交際舞在上流社會和中產階層蔚然成風後,建造西式舞廳就成為投資家的熱門選擇,隨著中央大街的逐漸興起,越來越高級的舞廳開始向這里集中。道里西十五道街的國際飯店就是其中相當受歡迎的一處歡場,幾經轉手,繁華不落。
昭和天皇交際舞枕中記日本收藏
㈣ 哈爾濱中央大街的歷史沿革
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哈爾濱西洋風情的所在。這條大街的形成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城市建設,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窪的草甸子運。
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於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拔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5月設計、監工,為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岩雕鑄,長18厘米寬10厘米。
1928年7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從它誕生不久,就已成為哈爾濱著名的商業一條街 。因為有眾多的外國人進駐經商,貿易空前繁榮。經濟的飛速發展,刺激了這些商人在此大興土木。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縮影,哈爾濱的獨特建築文化和哈爾濱人的歐式生活,都在這里明顯的體現,並且被稱為「亞洲第一街」。
(4)中央大街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央大街的建築匯集了歐洲15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風格,17世紀的巴洛克風格,18世紀的折衷主義風格和19世紀的新藝術運動風格等在西方建築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建築流派,這些流派集中涵蓋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百年精華。
2006年3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八部委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先進單位。2006年4月被國家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㈤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的發展歷史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與哈爾濱建城幾乎同步。
當時,清 *** 被迫同沙皇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兄改缺》,提出了橫跨吉林、黑龍江兩省建設直達歐洲大陸的中東鐵路計劃。
同年6月,中東鐵路在哈爾濱破土動工,因為有數千名中國築路勞工在這一帶落腳,稱之為「中國大街」。
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殲源開始。
哈爾濱很快就成了俄軍的後方基地。
一時間,大批俄國人先後湧入哈爾濱,在「中國大街」兩側大興土木,開商店、建舞廳、蓋酒吧、設餐館、銀行、葯鋪……英國的呢絨、俄國的毛皮、日本的棉布、德國的羨辯葯品、美國的食品、罐頭、瑞士的鍾表等等洋貨雲集。
1925年,中國 *** 收回了哈爾濱的市政政權,於1928年7月將「中國大街」改稱「中央大街」。
1997年,中央大街正式改建成為全國第一條步行街,成為展示哈爾濱現代文明之窗。
㈥ 中央大街地名的含義及來歷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解析: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為沿襲至今的「中央大街」,後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米余答,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 10.8米寬。
被譽稱「哈爾濱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體現「小巴黎」的豐富內涵。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老街、名 街、保護街道、標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築藝術街、繁華商業街、旅遊休閑街、公眾文化街,又是當年(二十 世紀三十年代)遠東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華的商業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兩側洋行商店、飯店旅館、 舞廳影院、餐館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築,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麗,有常見的起源於 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 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 級保護明毀瞎建築13棟。這些建築體現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整條中央大街就是一條建築藝術長廊。如今,大規 模歐式化修復——為「小巴黎」錦上添花——已圓滿完工的大街,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風格各異 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車輛廠住宅樓前等四處休閑區,構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閑、娛樂、旅遊、 購物為一激空體的城市新風景,使「小巴黎」特徵愈加凸現,誘人矚目。
㈦ 中央大街於 年改為步行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一旅絕戚八九八年,初稱"中國大街"。一九二五年被改稱為"中央大街",後發展成為全市最為繁華的商業街,沿襲至今。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延長米,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為10.8米寬。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13棟。一條小小的街道,含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含括了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其含括歷史的精深久遠和展示建築藝術的博大多姿,為世上少見。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確定為保護建築街路。1996年8月,市政府決定將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歷時十個月的綜合整治改造後,於1997年6月1日正式開通,是目前亞洲最長最大的步行街。建成的步行街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她以其獨特的歐式建築,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閑小區以及異彩紛呈的拆陵文化生宏老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㈧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的歷史軼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政協會議的籌備會在這里召開。
在194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政協會議籌備會在坐落在中央大街中端的哈爾濱一類保護建築――馬迭爾賓館召開的。期間友孝,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章伯鈞等人下榻馬迭爾賓館,參與了政協籌備會議。現馬迭爾賓臘告鄭館已成為——全國政協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哈爾濱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處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8年7月改稱為沿襲至今的中央大街,現在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10.8米寬。被譽稱哈爾濱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以其獨特的歐式建築,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閑小區以及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步行街自開通以來日接待遊人20餘萬人次。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更有一番特色,充分體現出旅遊、購物、娛樂、休閑的功能。 中央大街雖非哈爾濱市最長的一條街,但卻是涵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有常見的起源於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輪頌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5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築36棟。這些建築體現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使中央大街成為一條建築的藝術長廊。
歐洲風格滿布中央大街的歐式建築,五步一典,十步一觀。在西方建築史上幾百年才形成的建築風格樣式,使得中央大街成為遠東最著名的街道。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在中央大街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其涵蓋歷史的精深久遠和展示建築藝術的博大精深,為世上少見。 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建設城市,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湧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窪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由於埠頭區的建立,這里俄國人的鋪子也多了起來,牌匾多用俄文,他們經營雜貨等,所以雖稱中國大街,但兩側多為歐式建築,商業也多為外國人經營,猶如外國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岩雕鑄,長18厘米寬12厘米,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小麵包,一塊一塊,精精巧巧,密密實實,光光亮亮。路鋪得這樣藝術,在中外建築史上都是少見的。據說當時一塊方石的價格就值一個銀元,一個銀元夠窮人吃一個月的。幾百米的中央大街可謂金子鋪成的路。據有關專家測定,中央大街的方石塊還能磨上一二百年。
方石使得中央大街頓時顯得華貴起來,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葯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頗有名氣。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街上,俄國的毛皮、英國的呢絨、法國的香水、德國的葯品、日本的棉布、美國的洋油、瑞士的鍾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國干鮮果品均有出售,不亞於一個國際商品博覽會。
現在的中央大街,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街道兩側商業、飲食服務網點近200家,形成了門類齊全、服務較為完備的商服中心,特別是近年來,各商家紛紛重新裝飾門面,貼金鑲銀,張燈結綵,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麗堂皇,成為哈爾濱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業一條街。
1997年,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