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重慶歷史地圖集

重慶歷史地圖集

發布時間: 2023-07-12 02:12:18

『壹』 有沒有附有地圖的講述春秋戰國歷史的書

中國歷代戰爭史(套裝1-18冊)附地圖冊。裡面就有介紹春秋戰國的書。我女朋友剛買下送給我的。淘寶賣788元

『貳』 重慶在中國的什麼方位

重慶位於中國西南方向。

重慶,簡稱「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千米。

(2)重慶歷史地圖集擴展閱讀:

重慶未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重慶亦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史稱「巴渝」。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四次築城,三為國都;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重慶還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 、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年平均降水量較豐富,大部分地區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說。

『叄』 重慶市雲陽縣的歷史

雲陽有2300餘年建縣歷史。東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滅巴國置巴郡,在朐忍夷人之地建縣名「朐忍」,是為本縣建縣之始。縣治舊縣坪(又名「舊縣壩」,今雙江鎮建民村二社 雲陽縣新縣城天空)。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以下省略「公元」和「年」字)屬永寧郡。獻帝建安六年(201)隸巴東郡。建安二十一年(216)改隸固陵郡 。蜀漢章武元年(221)屬巴東郡。 西晉和南北朝宋、齊、梁、西魏國,朐忍縣名、隸屬未變。北周天和三年(568)縣治遷湯口(今雲陽鎮),更縣名「雲安」,隸巴東郡。隋開皇三年(583)隸信州。大業三年(607)還隸巴東郡。次年改隸夔州。天寶元年(742)屬夔州雲安郡。五代前蜀置安州,治今雲安鎮,隸鎮江節度使(《中國歷史地圖集-五》P86 中華地圖學社出版 1975年第一版))。後蜀國州廢,置雲安監,隸寧江節度使(《中國歷史地圖集-五》P86 中華地圖學社出版 1975年第一版)。宋置雲安軍。宋末,軍廢縣存,更隸夔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復置雲安軍,縣仍為軍治,隸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省縣入軍,軍改為州,名「雲陽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州屬夔路。 明洪武四年(1371),州隸夔府。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州降為縣,始為「雲陽縣」,屬夔州。洪武九年(1376)隸重慶府。洪武十四年,更隸夔州府。清仍之。1917年起,先 歷史沿革為國民革命軍20軍防地,後為國民革命軍21軍防地。1935年實行新縣制,隸第九行政督察區萬縣專員公署。 1949年12月6日,雲陽縣城和平解放。同月16日,成立雲陽縣人民政府,隸萬縣地區專員公署。1955年元月,更名為「雲陽縣人民委員會」;是年5月,屬萬縣專員公署。1969年10月,更稱「雲陽縣革命委員會」,隸萬縣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4月恢復「雲陽縣人民政府」稱謂,屬萬縣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12月,改屬萬縣市。1997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成立重慶直轄市。是年7月18日,重慶直轄市人民政府成立,雲陽改由萬州移民開發區政府代管。1999年9月28日,縣治從雲陽鎮遷至新縣城雙江鎮。2000年7月14 日,直屬重慶直轄市管轄至今未變。

『肆』 關於重慶的歷史

在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在距今2萬年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銅梁區)。

夏商時期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時期巫山地區催生了巴國文明。

戰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後,先後在枳(今涪陵區)、江州(今渝中區)、墊江(今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國滅巴國後,屯兵江州,築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36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巴郡治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孫述。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璋分置永寧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復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諸葛亮經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白帝城(今奉節縣)託孤。李嚴在江州築大城。

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東晉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蕭紀於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開皇元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大業三年(607年),州廢,復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為渝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渝州。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山南西道轄地。

宋代時,先後屬西川路、陝西路、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慶知府。為防禦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范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後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慶。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慶被攻破,入城時元軍遭到激烈抵抗,守將張珏戰敗被俘,元軍繼而征降夔州。

元代,重慶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駐地,還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駐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慶路總管府,管轄巴、江津、南川3縣,之後又劃忠、涪、瀘、合4州來屬。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軍明玉珍建都於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滅大夏國,復改為重慶府,隸屬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轄2州、11縣、1廳,包括巴縣、江津、長壽、永川、榮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銅梁、大足、璧山、定遠、江北廳。

清初,發生的「湖廣填四川」運動使重慶具有了悠久的移民歷史和豐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現代重慶社會的根基。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英簽訂《煙台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為商埠。光緒十七年(1891年)3月,重慶海關在朝天門附近設立。

(4)重慶歷史地圖集擴展閱讀

重慶,簡稱渝或巴,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地區生產總值19500.27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 、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慶

熱點內容
賽業生物科技 發布:2025-01-06 06:31:31 瀏覽:401
幼兒園師德演講論文 發布:2025-01-06 06:24:31 瀏覽:334
滑輪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1-06 06:09:14 瀏覽:824
歷史上統帥 發布:2025-01-06 05:52:03 瀏覽:170
生物處理器 發布:2025-01-06 03:59:07 瀏覽:722
苦力教育家 發布:2025-01-06 03:38:45 瀏覽:431
高校教師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 發布:2025-01-06 02:11:17 瀏覽:569
教師編制好考嗎 發布:2025-01-06 01:19:23 瀏覽:479
中山陵英語 發布:2025-01-06 00:41:22 瀏覽:657
綠宇生物 發布:2025-01-05 22:30:15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