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24日
約翰·肯尼迪、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馬克思、亨利克·顯克維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等。
1、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即約翰·費茨傑拉德·肯尼迪(英語: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出生於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畢業於哈佛大學,信仰羅馬天主教。
約翰·肯尼迪通常被稱作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傑克·肯尼迪(Jack Kennedy),美國第35任總統,美國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員,他的執政時間從1961年1月20日開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為止。
肯尼迪在1942年曾是一名海軍中尉,在1946年-1960年期間曾先後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並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43歲的年紀為美國截至2018年第二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迄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利策獎的總統。
2、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
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3、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語: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馬克思是德國的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
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創立了經濟理論《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
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4、亨利克·顯克維支
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通訊集《旅美書簡》,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顯克維支出身於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進入華沙高等學校語文系學習,後因不滿沙俄政府對學校的鉗制憤然離校。1872年起任《波蘭報》記者。
大學時期即開始寫作,是具有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作家,素有「波蘭語言大師」之稱。
1896年,顯克維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羅馬暴君尼祿的覆滅和早期基督教興起的長篇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1905年他因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100多年來,顯克維支的作品再版次數和印數均居波蘭作家之首,並且被譯成40餘種外國文字,譯本達2000多種。英法等國曾掀起過「顯克維支熱」。
5、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譯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於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185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法律學校,在司法部任職。
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學習班(次年改建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1863年辭去司法部職務,獻身音樂事業。1865年畢業後,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作,第一批作品問世。
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事創作。1878-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揮《6號悲愴交響曲》首次演出後不久即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廣大知識階層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沖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後》,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約翰·肯尼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亨利克·顯克維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卡爾·馬克思
2.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4日都發生了哪些事
1、 1913年12月24日 美國聯邦儲備開始 (1318)
2、 1935年12月24日 蕭紅出版《生死場》轟動上海文壇 (1482)
3、 1942年12月24日 美國海軍上將達爾朗被暗殺 (1574)
4、 1956年12月24日 英法軍隊撤離蘇伊士 (1431)
5、 1964年12月24日 西貢美國軍官宿舍大樓大爆炸 (1440)
6、 1979年12月24日 西歐聯合發射『阿麗阿娜』火成功 (1505)
7、 1980年12月24日 中非共和國法庭判處前皇帝博卡薩死刑 (1333)
8、 1986年12月24日 我國開始實行科技統計報告制度 (1566)
9、 1987年12月24日 北京地鐵折返線通車 (1340)
10、 1987年12月24日 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建成 (1349)
11、 1987年12月24日 天文學家推斷耶穌誕生日期 (1502)
12、 1987年12月24日 我國首次艦載直升機著艦試驗成功 (1231)
13、 1988年12月24日 洛克比空難發生 (1504)
14、 1992年12月24日 李家峽電站建設全面動工 (1311)
15、 1992年12月24日 新疆出現第一個億元村 (1217)
3. 歷史上5月24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我記得在新浪上有一個專門的話題叫歷史上的今天
4. 歷史上的1月24號有什麼重大事件
查一下網路
41年—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被近衛軍大隊長刺殺身亡,其叔父克勞狄一世被擁立為新皇帝。
1076年—格列高利七世被亨利四世廢黜。
1118年—格拉修二世任第162任教宗。
1458年—馬加什一世科維努斯成為匈牙利國王。
1601年—利瑪竇來到中國北京傳播基督教。
1627年—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長女德川千姬剃發出家為尼。
1679年—英格蘭國王查爾斯二世解散議會。
1742年—查爾斯七世埃爾伯特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848年—加利福尼亞淘金潮:詹姆斯·W·馬歇爾在薩克拉曼多的薩特磨坊附近發現金塊。
1859年—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兩公國在亞歷山大·約翰·庫扎的領導下聯合成為羅馬尼亞。
1888年—雅克布·L·沃特曼得到打字機色帶的專利。
1891年—約翰·巴蘭斯任紐西蘭總理。
1900年—慈禧立端王載漪子溥雋為大阿哥(皇儲),謀廢光緒帝。
1900年—南非布爾人軍隊在斯皮翁高地戰敗。
1909年—巴爾干半島發生騷亂。
1915年—英軍擊沉德國「布柳徹」號戰艦。
1920年—周恩來等天津學生領袖被捕。
1921年—協約國就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舉行會談。
1924年—彼得堡改稱列寧格勒。
1924年—黃埔軍校開始籌建。
1936年—衣索比亞軍隊在馬加里抗擊義大利。
1938年—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被處決。
1946年—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創建。
1953年—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
1956年—我國首次頒發科學獎金,錢學森、華羅庚、吳文俊、錢偉長等人獲獎。
1958年—英美科學家完成核聚變試驗。
1960年—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發動反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暴動。
1960年—《中緬兩國邊境協定》簽定。
1966年—飛往紐約的印度航班在阿爾卑斯山墜毀,117人死亡。
1974年—江青等人擅自召開批林批孔動員大會。
1978年—一顆帶核動力裝置的蘇聯衛星在加拿大上空墜毀。
1980年—美國國會批准中美貿易協定,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
1981年—波蘭數百萬人罷工,爭取5天工作制。
1981年—四川道孚縣發生6.9級地震。
1984年—鄧小平視察深圳等特區並題詞。
1984年—第一部麥金塔電腦蘋果機)開始銷售。
1984年—中國首次研製成功的中短程旅客機—運七飛機,正式交付民航部門使用。
1984年—美國批准研製第一個永久性載人空間站計劃。
1986年—美國旅行者-2號星際探測器成為首個飛近天王星的航天器。通過探測發現,天王星表面有數千公里厚的大氣,表面溫度在零下180攝氏度以下。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頒布。
1987年—國家經濟信息中心成立。
1992年—中國與以色列建交。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區,首都耶路撒冷。
1994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
1996年—波蘭總理約瑟夫·奧萊克西因被指控為莫斯科間諜而辭職。
2003年—美國國土安全局正式運作。
2004年—中國科學家首創用尿液准確診斷膀胱癌。通過了由衛生部和浙江省衛生廳聯合組織並主持的科技成果鑒定。這項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08年—法國興業銀行宣布該銀行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爾在過去近一年時間里未經授權利用銀行資金進行非法交易,為銀行造成了49億歐元的損失。
2008年—伊拉克國旗去掉前總統薩達姆手書的「真主至大」字樣,改為印刷體。
2008年—肯亞總統齊貝吉和反對黨領導人拉伊拉·奧廷加在總統府進行了自肯亞騷亂以來的首次會談。
2008年—義大利總理普羅迪由於其領導的政府未能贏得在參議院的信任投票,而向總統納波利塔諾遞交辭呈。
2008年—有關各方簽署停火協議,剛果民主共和國基伍武裝沖突結束。2011年—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抵達大廳內發生自殺式炸彈爆炸。
5. 5月24日在歷史上是什麼日子 中英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英建交談判
6. 歷史上5月15號發生過什麼事
十六世紀 1525年——德國宗教改革領袖閔采爾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弗蘭肯豪森戰役中被擊敗,德國農民戰爭結束。 十八世紀 1756年——英國向法國宣戰,七年戰爭爆發。 1767年——熱那亞把科西嘉島賣給法國。 十九世紀 1871年——德國頒布第175條,開始了德國迫害同性戀者的歷史。直至1994年條例廢除之前因此條例而受害或被殺的同性戀者數以萬計。 1878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創立。 1889年——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落成開放。 1896年——山海關鐵路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創立。 1904年——中國紅十字會創立:清廷命外務部照會瑞士,聲明願意加入紅十字聯約。5月24日,清廷撥款10萬兩,以作為紅十字會的開辦費。 1905年——被譽為世界娛樂之都,罪惡之城,賭城的「拉斯維加斯」正式建市。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裁決:認為美孚石油公司壟斷貿易,令其6個月解散。 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嚴復任校長。京師大學堂是 中國最早的大學, 1918年——魯迅出版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
7. 歷史上的7月24日發生了什麼事
1802年7月24日,大仲馬誕生。大仲馬是法國文學巨匠,他一生共寫下《三個火槍手》和《基度山伯爵》等300多部著作。
1828年7月24日,車爾尼雪夫斯基誕生。車爾尼雪夫斯基是俄國作家。列寧在評價他時曾稱他是「俄國社會民主黨的先驅」。著有長篇小說《怎麼辦》等。
1886年7月24日,中英簽訂《緬甸條款》,清政府被迫承認英國佔領緬甸。
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去世,年僅35歲。他的代表作有《筱竹叢中》《羅生門》《鼻子》等,以風格雋永、技巧精湛著稱。其中192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進行了尖銳的嘲諷。
1944年7月24日,中國著名政論家、出版家、新聞記者鄒韜奮在上海病逝,享年50歲。他曾主編《生活》周刊,創辦生活書店和《新生》《大眾生活》等報刊,出版《抗戰》《抗戰畫報》《全民抗戰》等刊物,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宣傳抗戰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著有《患難餘生記》《萍蹤憶語》等。根據鄒韜奮遺囑的請求,中共中央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77年7月24日,中國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在北京逝世,享年65歲。何其芳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詩《我們最偉大的節日》、詩集《預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畫夢錄》、文藝論文集《文學藝術的春天》《論〈紅樓夢〉》等。
1982年7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致函蔣經國,希望「同捐前嫌,共竟祖國統一大業」。
1985年7月24日,中國科學院決定設立青年科學基金,每年資助35歲以下的有創新和開拓能力的科技人員。
1996年7月24日,中國國內第一家全國性的壽險公司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開始正式營業。
8.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4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1、
1913年12月24日 美國聯邦儲備開始 (1318)
2016-12-20
2、
1935年12月24日 蕭紅出版《生死場》轟動上海文壇 (1482)
2016-12-19
3、
1942年12月24日 美國海軍上將達爾朗被暗殺 (1574)
2016-12-20
4、
1956年12月24日 英法軍隊撤離蘇伊士 (1431)
2016-12-20
5、
1964年12月24日 西貢美國軍官宿舍大樓大爆炸 (1440)
2016-12-18
6、
1979年12月24日 西歐聯合發射『阿麗阿娜』火成功 (1505)
2016-12-19
7、
1980年12月24日 中非共和國法庭判處前皇帝博卡薩死刑 (1333)
2016-12-19
8、
1986年12月24日 我國開始實行科技統計報告制度 (1566)
2016-12-18
9、
1987年12月24日 北京地鐵折返線通車 (1340)
2016-12-20
10、
1987年12月24日 成渝鐵路電氣化工程建成 (1349)
2016-12-18
11、
1987年12月24日 天文學家推斷耶穌誕生日期 (1502)
2016-12-19
12、
1987年12月24日 我國首次艦載直升機著艦試驗成功 (1231)
2016-12-20
13、
1988年12月24日 洛克比空難發生 (1504)
2016-12-19
14、
1992年12月24日 李家峽電站建設全面動工 (1311)
2016-12-18
15、
1992年12月24日 新疆出現第一個億元村 (1217)
2016-12-20
9. 歷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1912年5月15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的身份被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的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華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學統,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可以用「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這句話來評價。辛亥革命後(1912年),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目前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學學科都是它的強項。在2006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京大學位列世界第十四位,也是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也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0. 歷史上的5月22日事件
東漢司徒王允等殺董卓(192年5月22日)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
189年外戚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宦官,召並州牧童卓進京。謀泄,何進被殺。袁紹發兵,盡誅宦官。漢少帝劉辯及其弟陳留王劉協,被宦官劫持出走。時董卓率軍抵洛陽郊,迎奉少帝等還宮。入京後,董卓誅大臣,廢少帝,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並放縱士兵好淫擄掠,無惡不作,民怨沸騰。袁紹反對董卓廢立天子之舉,出亡冀州,起兵討卓。
190年起兵討卓的將領推袁紹為盟主。董卓見關東諸軍勢大,遂焚毀宮室,挾漢獻帝西走長安。漢司徒王允與董卓部將呂布共謀誅卓。
王允(137-192),東漢大原祁縣人,字子帥,初為郡史,曾捕殺宦官黨羽。靈帝時任豫州刺史,鎮壓黃巾起義軍。漢獻帝即位,任為司徒。
192年5月22日(東漢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董卓大會群臣於未央殿,卓入宮門,呂布與李肅伏兵起,卓措手不及被誅。長安百姓聞卓被誅,「歌舞於道」。卓部將李榷等攻入長安,呂布戰敗出奔,王允被殺。
李富春誕辰(1900年5月22日) 1900年5月22日,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富春誕辰日。李富春是湖南長沙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旅歐支部領導人之一。1925年回國,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
此後李富春參加了北伐戰爭和紅軍長征。先後在黨務、軍事、經濟等各條戰線上擔負過重要的領導工作。是中共七至十屆中央委員,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在北京逝世。
黃岡起義爆發(1907年5月22日) 孫中山原訂於5月25日在黃岡起事。21日,商民演戲,防兵在台前調戲婦女,捕去出面干涉的黨人2名,並擬搜查泰興雜貨店總機關。負責起義的同盟會員余紀成、陳涌波遂提前行動。22日晚,余紀成聚集700餘人於黃岡城外,誓師起義。陳涌波為前鋒,由北門攻入,圍攻都司衙門。當夜忽降陣雨,義軍多為舊式鳥槍,彈葯盡濕,陳涌波便改用火攻。在熊熊烈焰中,陳涌波叱吒沖突,血戰一夜,攻克黃岡,生擒都司隆啟等。次日,在舊都司衙門成立軍政府,以陳涌波、余紀成為正副司令,同時,以「大明都督府孫」及「廣東國民軍大都督孫」等名義發布文告,宣稱「為官府苛稅,民甚難堪,專欲除暴安良」,並頒發紀律十餘款。軍政府要地方殷富交銀獻米,「富室均被勒提軍費,為數甚巨」,「一廖姓者二次被勒,至有三四千元之多」。
粵督周馥電責潮州鎮總兵黃金福出兵,並派水師提督李准率隊繼進;又促閩浙總督松壽撥隊防堵。25日夜,陳涌波出擊黃金福軍,起義軍所用土炮威力不大,至第二日午,已死傷數十人,向黃岡乞援。余紀成披發痛哭,義軍大受感動,身帶雙刀,背著濕被棉胎,准備肉搏。清軍援兵趕到,義軍腹背受敵,彈葯告罄,不得不下令退卻。27日晨,陳涌波、余紀成等決定保存實力,解散義軍。余紀成等由海道逃往香港。28日,清軍進入黃岡,搜獲陳余等遺落的黨人名冊,按名逮捕,慘殺200餘人。東灶鄉民困曾為起義軍煮粥,被黃金福用炮轟擊,「慘斃多命」。這年是農歷丁未年,此次起義又稱「丁未黃岡之役」。
勞倫斯誕生於英國(1907年5月22日) 勞倫斯·奧立佛(LAURENCE OLIVIER)1907年5月22日出生於英國。作為舞台演員、電影明星、編劇和導演、勞倫斯都堪稱是世界一流的、尤其是他對莎士比亞戲劇的傑出貢獻,令人推崇備至。15歲時,他正式登上倫敦舞台,主演《馴悍記》,從此,一生與莎劇結下不解之緣。1937年,他加入了倫敦老維克劇團,主演《哈姆雷特》一舉成功,由此成為英國劇壇的驕子。從1939年起,他成功地主演了《呼嘯山莊》、《蝴蝶夢》、《傲慢與偏見》等一系列影片,由此奠定了他在國際影壇上的崇高地位。
由於他對世界電影和舞台的特殊貢獻,1944年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授予他奧斯卡特別獎,1947年,被封為英國第一位演員騎士,1971年又賜封為男爵,10年後,英國女王又以個人名義向他授予榮譽勛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維一的貴族影星。1989年7月11日,他在蘇塞克斯的寓所去世,享年82歲。
主要作品:
亨利五世(HENRY V)(1946)第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
王子復仇記(HAMLET)(1948)第二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
蝴蝶夢(REBECCA)(1940)第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理查三世(RICHARD III)(1956)第二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奧塞羅(OTHELLO)(1965)第三十八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偵探(SLEUTH)(1972)第四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巴西來的
男孩(THE BOYS FROM BRA!IL)(1978)第五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中共提出中國革命必將引發世界革命(1930年5月22日) 中共中央發出第七十八號通告《反帝國主義的策略路線》,指出,中國是帝國主義一切矛盾的集中點,同時是帝國主義統治鎖鏈的最薄弱一環,因此,「中國革命有首先爆發,震動世界,引起全世界革命運動爆發,推翻整個帝國主義統治的可能」。要求各級黨組織,在爭取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斗爭中,要進一步加強反帝斗爭。並決定在本年8月末召集全國反帝國主義大同盟會議,產生全國反帝大同盟組織,制定全國反帝綱領,以推動反帝斗爭的發展。
陳景潤誕辰(1933年5月22日) 陳景潤,福建福州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留校圖書館工作。1957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1973年發表的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與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即「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推進了一大步,被國際學術界推為「陳氏定理」。著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1996年3月19日於逝世。
長征紅軍通過彝族地區(1935年5月22日) 5月22日,紅一方面軍主力進入涼山彝民地區。朱德以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名義頒發《中國工農紅軍布告》說: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軍閥,壓迫彝人太毒;苛捐雜稅重重,又復妄加殺戮,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彝人風俗。軍紀十分嚴明,不動一絲一粟;糧食公平購買,價錢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眾,切莫懷疑畏縮;趕快團結起來,共把軍閥驅逐。設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傳,將此廣播西蜀。
同日,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劉伯承根據彝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同彝族沽基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彝民沽基支隊,又使老伍族中立。在彝族同胞的幫助下,紅軍於23日順利通過彝民區,24日晚進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常黃鎮長征途中畫的彝民向導。
德意法西斯簽訂戰略同盟協定(1939年5月22日) 德意兩大軸心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鋼鐵協定」,形成了「戰無不勝的3億人集團」。這一協定以公開申明改造歐洲為目標把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聯合起來。以致力於兩國的發展以及世界「正義的和平」。
在隆重的簽字儀式上,德意的頭面人物,包括元首希特勒在內,同意在戰時德國統治陸地,義大利控制海洋。許多歐洲人認為這場戰爭即將來臨。為此,英國議會十分震驚,立即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這項協定帶來的後果。
美國反戰學生佔領大學校園(1969年5月22日) 從紐約到加利福尼亞,學生們佔領了大學校園,抗議進行越南戰爭,並要求在大學的管理方面有更廣泛的參與權。
在哥倫比亞大學,100名學生在拘捕學生的逮捕證簽發之後,從他們佔領的兩座樓中逃離。
這些抗議者是「學生民主協會」的成員,他們要求停止在大學里徵兵,取消「後備軍官訓練隊」和建立一個黑人問題研究計劃。在紐約的昆斯學院,學生們到處橫沖直撞,要求對少數民族研究計劃擁有更大的權力。在康奈爾大學,6名學生民主協會成員在企圖對「後備軍官訓練隊」的訓練活動進行騷擾之後被逮捕。
在加利福尼亞,羅納德·里根州長向伯克利派遣了國民警衛隊。那裡,學生同當局在警察捕抓伯克利的反戰活動分子他們謂之「人民公園」的大學校園地位問題上發生了沖突。
由於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將美國的對越策略稱為「沒有意義和不負責任的」,學生的抗議變得更加強烈。加拿大政府已經提出,允許逃避服兵役的美國青年在加拿大定居。
非洲統一組織成立(1963年5月22日) 31個非洲國家的首腦1963年5月22日至26日在亞的斯亞貝巴開會,宣布成立非洲統一組織,通過了《非洲統一組織憲章》等決議。
會議通過的《非洲統一組織憲章》宣布:「決心保衛和鞏固艱苦贏得的我們各國的獨立以及主權與領土完整,同一切形式的新殖民主義作斗爭。」「非洲統一組織」的宗旨是:「促進非洲國家的統一與團結,協調並加強它們之間合作與努力以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保衛它們的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根除非洲大陸上的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在尊重聯合國憲章與人權宣言的情況下促進國際合作。」
憲章規定,「非洲統一組織」設四個主要機構,即國家和首腦會議、部長理事會、總秘書處,調解、和解和仲裁委員會。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為「非洲統一組織」的最高機構。這個會議每年至少集會一次。每一成員國有一票表決權,一切決議由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決定。
會議通過的關於非殖民化的決議決定設立一項特別基金,以便向各國民族解放運動提供必要的實際和財政援助,決議要求規定所有非洲地區獲得獨立的限期。
決議規定1963年5月25日為「非洲解放日」。
決議要求所有非洲國家同葡萄牙和南非政府斷絕外交和軍事關系,並對這兩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實行有效的抵制:一、禁止來自這兩個國家的貨物進口。二、非洲港和機場不對它們的船隻和飛機開放。三、禁止這兩個國家的飛機飛越所有非洲國家的領空。
會議關於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決議譴責「非洲和全世界的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會議決定建立基金,以便向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提供財政援助,並要求立即釋放曼德拉、索布克韋以及南非其他一切政治犯。
南北葉門統一(1990年5月22日) 1990年5月22日,南北葉門正式統一並成立葉門共和國。在歷史上,葉門南北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由於殖民主義的侵略與分裂,而成為南北兩個部分。1962年和1967年北南分別成立共和國。但雙方都主張統一。1972年11月雙方簽訂統一葉門的10點協議。葉門統一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1989年下半年起,統一進程加快。11月30日簽署《亞丁協議》,為統一打下堅實基礎。1990年5月20日,南北雙方聯合部長會議通過合並章程。22日正式宣布統一。
俄羅斯薩哈林島北部發生強烈地震(1995年5月22日) 1995年5月22日,俄羅斯遠東地區薩哈林島北部發生的強烈地震。
據報道,遭到破壞的有涅夫捷戈爾斯克的230口油井、45公里長的輸油管、1公里長的煤氣管道和11座輸油站,初步估計損失高達3260億盧布。
最嚴重的損失還是人員的傷亡。
涅夫捷戈爾斯克這座受災最嚴重的城鎮原有3200居民,主要是石油工人及其家屬。地震發生,約有2500人被埋在倒塌的建築物下。至6月1日凌晨,已救出401名傷員,找到550具屍體,大約還有2000多人下落不明。
震災發生的第二天,俄緊急形勢部部長紹伊古即帶領救援人員從莫斯科到達災區。隨後,俄第一副總理索蓁產韋茨及幾位有關部長飛抵災區,緊急部署抗震救災,並當即決定撥款300億盧布用於救災。葉利欽總統宣布5月31日為全國哀悼日,當天全國降半旗致哀。正在索契休假的切爾諾梅爾金總理中斷休假,召開政府救災委員會會議。
幾天來,數百名醫護人員趕往災區。到當地救護站獻血的比平時多了 3倍。50多架飛機緊急運送救護人員和救災物資,大約200台起重機、挖土機和推土機在晝夜不停地工作,搶救壓在瓦礫下的受害者。據報道,當地夜間的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死亡人數還有增加。
近年來,俄羅斯對地震的研究工作減弱了,有的地震站因缺乏經費而關閉。俄政府現已決定在南薩哈林斯克建立一所預測地震和研究震災的機構,並建議同日本合作,加強對遠東地區防震抗震問題的研究。
消除網上語言障礙的方案開始實施(1997年5月22日) 因為語言不通而對國際互聯網路(INTERNET)上密密麻麻的字元望而卻步的人將會對這個消息為之一震:一項名為UNL的工程將在1998年實現13種語言的網上自動互譯。本世紀末,即使你只懂本國語言,也能夠與上百種不同的語言在網上對話。
據專家介紹,現有的國際互聯網路是一個以英語為主導語言的網路。如何做到非英語國家的人們使用本地語言也能方便地享受到和英語國家的人們同樣的服務,打破各國人民間進行交流時存在的語言障礙,將現有以單一語言為主的網路環境改造成適合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網路,已成為日益突出和迫切的燃眉之急。
1995年12月,聯合國常務理事會通過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提案——由聯合國大學高級研究所牽頭的UNL工程,於1996年下半年正式啟動。UNL的全稱是多語種通信環境工程(即Universal Networking Language)。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用十年時間,建立一個可供世界各國克服語言障礙,實現多語種通信的基礎設施。
UNL工程開發的第一批語言13種,都是使用人數1億以上的大語種,其中包括漢語在內的聯合國6種工作語言(注2)。而中國是聯合國大學UNL代表團走訪的第一個國家。目前電子工業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已參與此項工程的研製和開發工作,具體步驟是:1、100000條中文詞典的開發。2、中文詞典與UNL中適用詞典(UL)的連接。3、利用UNL規范開發漢語分析和生成規則,並在轉換器和生成器中實現漢語與UNL間的轉換。
網上語言障礙的消除將把我們帶入一個可以自由交談的地球村。而具有全世界人口的1/4使用者的漢語,將作為首批UNL工程的受惠語種,無疑是一件幸事。專家們說,雖然漢語是一種缺乏形態特徵的表意語言,語義研究難度頗大,但是近10年來電子部在中文信息處理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在我國順利開展中文UNL工程創造了條件。
UNL即通用網路語言工程,由聯合國大學負責組織實施,其方案是設計一種中間語言——UNL語言,每一語種開發一套稱之為「轉換器」和「逆轉換器」的軟體,某種語言經「轉換器」變為UNL語言,然後經「逆轉換器」變為另一種語言,從而實現了語言間的轉換。
UNL工程是跨國家、跨語種、跨世紀的巨大工程,預計10年內完成,一期工程有中國、法國、日本、義大利、法國、俄國、埃及、約旦、印度尼西亞、巴西、西班牙、蒙古等13個國家參加,將用3年時間完成包括聯合國6種工作語言在內的13種語言的轉換軟體。這意味著世界上80%的人口將受惠於這項工程。二期工程也就是1999年至2005年將完成聯合國所屬的185個國家文種的轉換開發工作。
中共部隊從四平戰略撤退(1946年5月22日) 國民黨軍攻佔四平後長驅直進,本日佔領長春,隨後又佔領了梅河口、海龍、九台、永吉等19個重要城鎮,逐步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廣大地區。東北民主聯軍主力撤至松花江以北。
23日,蔣介石自南京飛抵沈陽,親自策劃和指揮東北內戰,同日,國民黨當局密令民生等輪船公司將存放在瀘州、成都等地的美製彈葯7000噸運往漢口、南京,以便轉運內戰前線,24日,國民黨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聯名致電軍事3人小組及軍調部,要求中共軍隊自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撤退,並退出東北鐵路沿線。5月26日,中共中央軍委給林彪、彭真等人發出《關於深入東北敵後開展游擊戰爭》的指示。指示指出:為了保持北滿、東滿某些大城中作為長期堅持東北斗爭的有利的戰略基地,迫使敵人停止前進,必須立即分派幹部與部隊深入敵後,普遍地開展游擊戰爭,破壞鐵路、公路、電線,建立與鞏固村區及中小城鎮政權,放手發動群眾,沒收敵偽財產、土地分給人民群眾,打擊國民黨特務下鄉徵收糧草、抽丁派夫。要在廣大人民中普遍宣傳八路軍、新四軍決不離開東北,要把東北建成華北、蘇北一樣的根據地。
為了滯遲國民黨軍向北滿的進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2個師於25日發起鞍(山)海(城)戰役。連克鞍山、營口、大石橋等地,殲滅國民黨軍一八四師2個團。29日,該師駐海城直屬部隊及1個團約2700多人,在師長潘朔瑞、副師長鄭祖志的率領下舉行起義。該部起義後,改編為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潘朔瑞任軍長、鄭祖志任副軍長。當鞍山、海城告急時,國民黨東北保安總司令杜聿明限令遠在四平的新一軍於5月26日前集中遼陽,速解鞍山、海城之圍。東北民主聯軍南滿部隊30日主動撤出鞍山。
首屆電影「百花獎」授獎儀式舉行(1962年5月22日) 1962年4月27日,以《百花獎》命名的讀者影片獎結果揭曉,獲獎的影片有:故事片《紅色娘子軍》;紀錄片《兩種命運的決戰》、《亞洲風暴》、《征服世界高峰》;科教片《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蠓》;美術片《小蝌蚪找媽媽》;戲曲片《楊門女將》等。
1962年5月22日,首屆電影「百花獎」授獎儀式在北京舉行。授獎大會由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田方主持,並請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郭沫若發獎。獲獎的有最佳女演員祝希娟、最佳導演謝晉,最佳男演員,最佳配角陳強,最佳編劇夏衍、水華,最佳攝影吳印咸,在會上祝希娟和崔嵬代表受獎者講了話。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代表文化部致以熱烈祝賀。
日本官員首次表明日美防衛范圍包括台灣(1998年5月22日) 日本外務省北美局局長高野紀元說,「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中所說的「遠東」地區包括台灣,因此日本的「周邊事態」也包括台灣在內。
這是日本政府官員首次明確表示「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中所劃定的地理位置包括台灣。在此之前,日本政府過去一直解釋說「周邊事態」是指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產生重要影響的事態,而不是地理上的概念。
高野紀元在眾議院外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說,「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中的「周邊事態」所規定的內容與日本同美國在1951年簽署的「日美安全條約」中的第6條款有關。因此,為了維護「遠東的和平與安全」同意美軍使用日本的基地。
日本《朝日新聞》在刊登這則消息時說,日本外務省之所以提出新的見解,是因為在4月下旬該省向國會提交了一項有關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的法案,政府經研究之後認為如果外務省不作出易於理解的說明,那麼國會在審理此案時就難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