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高考必背

歷史高考必背

發布時間: 2023-09-12 20:07:55

㈠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

知識是聰明的火花,能使奮斗者升起才華的炎火;知識是春耕的犁鏵,一旦手進生活的荒徑,就能夠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碩果累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錄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高考歷史必背重點知識

高考歷史必背難點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1.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演變

神農氏時代:創制了原始農具耒耜;春秋戰國時期:採用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漢朝: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逐漸普及,曲柄鋤、大鐮、耦犁、一牛挽犁、鐵鏵犁等得到推廣.

(2)古代中國著名的水利工程

戰國: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鄭國主持的鄭國渠工程,關中農民創造「井渠」,現流行於新疆地區;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3)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基本特點: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

2.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1)漢唐絲織業的主要成就

漢代:在考古出土中發現很多技巧高超、品種繁多的絲綢實物,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絲織品素紗禪衣和起絨錦等.絲織品遠銷到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後,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

(2)商周青銅器的鑄造和漢代冶鐵技術的進步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商代青銅器的出土地點分布廣泛,生產規模相當大.

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風形式由自然通風演進到人力皮囊通風,然後又到畜力馬排鼓風,東漢初,南陽太守杜詩創造出以水力為動力的鼓風裝置.

(3)唐宋陶瓷業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江西景德鎮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長沙銅官窯首創釉下 彩繪 ,並把繪畫和詩文用於瓷器裝飾.唐宋以來,河北定窯、河南鈞窯、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陝西耀州窯等聞名天下.

3.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1)「市」在歷代的發展

①秦代規定,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②漢代進行集中貿易的「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③六朝時期,形成了民間集市——「草市」,政府設「草市尉」進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漸演進為相對集中的地方商業中心.「夜市」比較繁榮.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相當繁華.

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及其影響

重農抑商政策: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開始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後歷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這種政策.

影響:積極方面,有利於農業人口的穩定,農業經濟發展,有利於加強對農民的控制,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有利於打擊富商,發展官營商業,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消極方面,這一政策使社會經濟受到了壓抑,阻礙了新的生產方式的萌芽,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響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阻礙了中外經濟 文化 交流和資本主義萌芽.

>>>

高考歷史必背重點知識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1、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1)鴉片戰爭後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及影響

標志: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影響: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①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②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時間、途徑與著名企業

時間:19世紀70年代前後.

途徑:①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

②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著名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3)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1、發展不均衡①集中於沿海地區②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發展艱難 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3、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

(4)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歷史條件、時間和著名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

初步發展的條件:①甲午戰爭後,列強侵略的加劇,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②為挽救民族危機,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救國」③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暫時放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著名實業家及企業:①張謇的江蘇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②榮宗敬、榮德生的江蘇無錫創辦的保興麵粉廠③周學熙 河北唐山創辦的新洋灰公司④劉懋賞、馮濟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晉礦務公司

2、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現

原因:內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動②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③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外因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松侵略

主要表現:①實業團體不斷涌現②海外投資增加③新建廠礦多④新增資本多⑤紡織、麵粉等輕工業發展快⑥重工業有一定發展

(2)國民黨統治後期民族工業發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①惡性通貨膨脹政策②官僚資本的壓迫③繁重的捐稅負擔④美國的經濟侵略⑤內戰的破壞

>>>

高考歷史必背難點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基本標志

1956年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對於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把中國盡快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原因: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剛剛起步,人們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在理論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認識,從而導致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開始出現曲折和失誤.

開展:1958年,在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錯誤思想指導, 「大躍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接著全國農村大辦人民公社.

危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社會生產力受極大破壞.

(4)「-----」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破壞

① 「-----」給中國的經濟建設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使正常生產和社會秩序出現嚴重混亂.

②從20世紀70年代起,正是國際局勢趨向緩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或開始持續發展時期,受「-----」的影響,中國不僅沒有縮小與發達國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

2、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

主要內容:「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土地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民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作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

(2)國營企業改革的原則

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

(3)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點

形成:①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②1984年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經濟開放區;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④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地區.

到20世紀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特點: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3、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11月,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原則具體化.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 2020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要點歸納

★ 高三歷史考試必背知識點歸納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㈡ 2021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2021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後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於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准備,政治准備,組織准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後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㈢ 歷史必背知識點

在備考歷史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先學會如何整理復習資料,才能更有條理的進行復習計劃。歷史有哪些必背的知識點呢?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歷史必背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必背知識點(一)
1. 文藝復興運動最先興起的國家是:義大利。

2. 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 文化 運動。

3. 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寓義)

4. 被稱為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 達·芬奇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6. 1492年,到達古巴、海地,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哥倫布。

7. 1498年,到達印度,第一個找到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達·伽馬。

8. 1519~1522年,實現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科學真理的是:麥哲倫船隊。

9.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 領導力 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克倫威爾。

10.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標志:1640年議會的重新召開。

11.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查理一世。

12.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6的光榮革命。

13. 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文件是《權利法案》。

14. 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建立的是:《權利法案》的頒布。

15. 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爆發的事件是:列剋星頓的槍聲。

16. 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是:華盛頓。

17. 標志北美13個殖民地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宣告獨立的事件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18. 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薩拉托加大捷。

19. 被稱為“美國國父”的人物是:華盛頓。

20.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爆發)的標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

21.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權宣言》。

22.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政治 口號 是:“自由、平等、博愛”。

23. 法國大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路易十六。

24. 法國大革命的高潮是:雅各賓派專政(領導人:羅伯斯比爾)。

25. 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資產階級軍事帝國)的是:拿破崙。

26. 最早進行黑奴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7. 17世紀中葉以後,成為最大的黑奴販子的是:英國。

28. 到19世紀,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是:英國。

29.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被稱為“拉丁美洲解放者”的是:玻利瓦爾。

30. 印度反英民族起義中的傑出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歷史必背知識點(二)
1、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 措施 、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2、明清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中西萌芽後面臨的不同經濟、政治、外交、思想環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3、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

4、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辟做比較。

5、明清歷史發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

7、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衛主權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統一台灣。

10、黃宗羲的政治、經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1、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說,民主思想, 總結 性的科技巨著。 教育 。(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並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文化。)

12、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歷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灣的管轄。
歷史必背知識點(三)
1. 比較下列組織:

①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這是新中國外交史上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

②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

③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④“歐洲共同體”1967是由三個共同機構合並成立的分別是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2、

①是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 。成立於1961年9月。

②是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③是國際國幣基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間的國際金融組織。它是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和聯盟國家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而建立起來的。於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④是東盟。前身是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決定由東南亞國家聯盟取代東南亞聯盟。總部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⑤是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為“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它是聯合國屬下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長期貨款的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根據1944年美國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通過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成立的

⑥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成立於1989年,是亞太地區的一個主要經濟合作組織。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經濟集團。1991年11月,中國同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宗旨和目標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

⑦是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1949年4月,美國、加拿大和一些歐洲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同年8月,北約正式成立。

⑧是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1945年10月,聯合國(United Nations)正式成立。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⑨是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TO)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中國加入WTO是在2001年。

⑩是石油輸 出國 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等國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國際石油壟斷資本的控制和剝削,維護產油國的民族經濟利益。宣布成立該組織。總部設在維也納

3.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文獻

①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 。

②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成為資產奪取和鞏固思想武器的是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發布了《人權宣言》。

③被馬克思譽為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是1776年通過的美國《獨立宣言》。

④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的是拿破崙《民法典》

⑤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資產階級憲法。也是至今資產階級憲法中存續時間最長的一部憲法。是1787年美國憲法

4.古今中國重大科技:

①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是在商朝。

②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是戰國時的《甘石星經》。

③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是戰國時的《石氏星表》

④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九九乘法口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⑤記載了世界最先進的數學運算 方法 是東漢時的《九章算術》

⑥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是南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⑦被譽為“中國近代科學先驅”(農業 網路 全書)的是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⑧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網路全書”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⑨“兩彈一星”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5.下列科技出現先後:

①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美國,1946年)

②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4年)

③我國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6年)

④我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67年)

⑤國際互聯網問世(1969年)

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0年)

⑦袁隆平“南優2號”(1973年)

⑧我國成功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1975年)

⑨“神舟”五號發射(2003年)

⑩“神舟”六號發射(2005年)

6.比較:希臘先哲

①提出“萬物皆由水生成”的是泰勒斯(“哲學之父”)

②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是普羅泰哥拉

③提出“知識就即美德”(“know yourself”)的是蘇格拉底。

④提出“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的是亞里斯多德。

7.比較:

①古代希臘城邦政體是民主制、貴族制、君主制等:

②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

③美國確立起總統制、聯邦制、代議共和制相結合的國家制度。

8.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

9.中國加入APEC是在1991年,加入WTO是在2001年。

10.第一個發生劇變東歐國家是波蘭。標志著蘇共國家性質發生根本變化是“八一九”事件。1991年蘇聯解體。

11.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調整,經歷了四個步驟依次是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2.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寫進憲法。

13.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確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思路

14.亞洲四小龍”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

15. 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體現印章和書法藝術。
猜你喜歡:

1. 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

2. 高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3. 2017歷史必背知識點

4. 高考必背歷史知識點

5.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口訣

㈣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歷史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在最後的沖刺階段裡面很多學生都希望得到一定的提高。這次我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高考歷史大題必背模板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一、商鞅變法的背景

(一)春秋戰國變法的時代背景(必然性)

1、經濟:社會經濟發展 封建生產關系產生 (生產力發展--土地私有制確立--階級關系變動)

2、政治:上層建築的變化:分封制 宗法制破壞

3、軍事(戰爭的需要):富國強兵成為改革的內在動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爭鳴 (法家學說成為變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國的改革和變法為商鞅變法提供了 經驗 教訓(春秋、戰國)

1春秋:管仲改革 魯國「初稅畝」

2戰國:李悝變法 吳起變法

(三)秦國需要改革並具備條件(具體背景)改革可能性

(1)內部有利條件:

1國君權力集中,奴隸主貴族勢力較弱; ○

2法家學說容易得到認同 ○

3民風質朴,充斥尚武精神 ○

(2)外部機遇

1三家分晉,遏止秦國發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

2中原士人游說各國,為秦國招攬賢能提供了可能性 ○

(3)直接原因:秦孝公發奮圖強、任用商鞅變法

二、商鞅變法的內容

1、經濟--"以農求富"(富國)

(1)廢井田,開阡陌--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對封建社會影響深遠)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統一度量衡

2、軍事---強兵

(1)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2)廢除「世卿世祿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擊貴族特權)

3、政治

(1)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

(2)普遍推行縣制—對後世影響深遠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詩書而明法令

實質:文化高壓政策

影響:壓制人民思想,摧殘了文化。

5、風俗習慣--改革社會風尚習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變法的結果:"商鞅雖死,秦法猶存"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1)順應了封建製取代奴隸制的歷史潮流,,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徹底,執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貴)

(3)充分的輿論宣傳,取信於民("南門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評價商鞅變法(性質、積極影響、局限性)

1、性質:是一次較為徹底的地主階級改革運動

2、積極影響:推動了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局限性:

(1)輕視教化,輕罪重罰

(2)加重剝削與壓迫

(3)改革不完全徹底

<<<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第一點:死記硬背。目前距離高考已經不到一個月啦,要想在段時間內提高歷史成績,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歷史的知識點都是比較固定的,如五四運動發生的時間、意義等這些都是無法篡改的。

第二點:挖掘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歷史不是死的,是人類活動軌跡的記錄,因此我們要將歷史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整理,找到異同點,找到事件之間的聯系等,然後通過自己理解、消化,最後用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第三點:多做測試題。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多做習題都是沒有錯的,尤其是歷史這種靠死記硬背知識點比較多的門科,通過做習題可以鞏固自己知道的知識,也可以更好的查漏,以便更好的進行補缺。

<<<

高考歷史大題必背模板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如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就包括四個原因和三個條件。

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於「為什麼」,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有什麼」,即可能性;

其二,條件的使用范圍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歷史事件或運動的成功或失敗,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條件去表達。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在這一題中,「原因」就不能用「條件」去代替。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 教育 +……

如:鴉片戰爭背景:

(一)國內:

1、經濟:

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

①腐敗:官場+軍隊+財政

②階級矛盾。

3、思想:

愚昧自大。

(二)國際:

1、經濟:

工業革命→市場原料。

2、政治:

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側重於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一)國內:

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後、生活貧困。

②政治:沙皇____、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

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3、歷史原因

(一) 從原因廣度上分析: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內因或主觀原因,一般是指與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階級、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觀原因則指與前者有緊密關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觀意識影響的那一方面原因。這和原因分析法的優點是抽象而又深刻,易於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需要指出的是,內外因屬於社會、國家等人的意識很難起決定作用的大范圍歷史概念時,那麼它們是專指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這就區別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前者是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 方法 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

內因:

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

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 種植 園主階級形成等。

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外因:

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

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二)從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是指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歷史發展必然性,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階級本質、歷史發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討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

所謂根本原因,是指促使歷史事物產生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性因素,是歷史事物能夠產生的土壤,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與之相應的歷史事物便不會產生。

主要原因:是指對歷史事物的產生起主導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有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則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甚至不會產生。

直接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近期的誘導性因素。「直接」的含義是指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節,要注意分析出時間關系或邏輯關繫上最為接近的因素。

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一種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

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

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動機:目的是想要達到的地點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結果。它常常用「為了……」的介詞結構表示。實質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語氣上表現得較為直接,較為主觀些,並且一般都屬於直接原因。

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⑵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動機屬於主觀方面的原因,是事件發動者的主觀意願。

如王安石變法:直接動機是解決面臨的社會危機;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等;根本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

2特點與特徵;性質與實質含義與區別

特點與特徵: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通俗地講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問一個歷史事件或一次革命運動的特點,就應該把同類事件或革命運動進行比較、鑒別,從而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其一是在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掌握革命的領導權(這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其二是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也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

再如:黃巢起義的特點就是流動作戰,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性質、實質:性質,就是一種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即拋開表面現象,看它的特點,看它的特徵,看它的實質。

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性質,往往從它產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點苗頭來,性質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體含義也不一樣。

倘若是指一本書的性質,這就是具體說明它是屬於哪一方面(或哪一類),以什麼體例寫出來的著作。是戰爭的性質,則需要著重談這次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是侵略性的,還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如果問的是革命的性質,就必須以當時的社會形態為出發點,看它革命的動力是以哪個階段為主體,在其斗爭綱領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為哪個階級謀利益,代表哪個階級說話等等,最終要確定它的階級屬性和社會屬性。

實質,也就是本質。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不能用簡單的直觀去認識,必須透過現象來掌握本質。

如:俄國1861年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資產階級改革;就其實質而言,實際是對農民進行的一場厚顏無恥的掠奪。

有時候性質和實質會合二為一,如「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集團,無論其性質還是其實質,都是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集團。不過,性質偏重於軍事侵略,實質偏重於帝國主義。

3經過;內容含義與區別

經過所謂經過,就是指經歷、過程。一個歷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後果之外,經過一般至少包括發生、發展和結局三個部分。如:「五四」運動的經過怎樣?就要答出「五四」運動的爆發、發展和結局(取得初步勝利)三部分內容。

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

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⑴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布局+……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土地+租稅+賦役+人身+……

②農業經濟=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礦冶+陶瓷+……)(技術+布局+……)

④商品經濟=城市+交通+商品+市場+貨幣+邊貿+外貿+……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經濟重心變化+經濟方式擴展+……

古代經濟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

如唐朝經濟:先分析總體的重農政策,唐初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調制等;再分析農業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布帛、人口增長等;手工業的絲織、陶瓷、造紙技術及布局;城市商業的繁榮、民族、對外貿易的發展等。

從總體發展情況分析,商品經濟仍然微弱,南北經濟趨於平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等。

⑵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① 經濟發展要素=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力+經濟結構+經營方式+政策+……

如19世紀後半期美國經濟發展要素:包括移民帶來勞力、技術;西部開發提供市場、原料;廢除種植園奴隸制、大規模農業經營、壟斷模式等。

② 經濟成份=自然經濟+外資+合資+民資+官資+國營+集體+個體+……

如新中國初期:地主經濟被消滅、富農經濟保存、農民個體經濟發展;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官僚資本被沒收,民族資本主義恢復發展;國營企業確立領導地位、集體協作經濟興起等。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協作+競爭)

如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現代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各國、各集團之間在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貿易等方面的協作與競爭等。

4效果、結果、後果、意義、影響、作用、教訓、啟示含義及區別

效果、結果、後果

效果:是指由某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多指好的)。

結果:是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後狀態。

後果:是指最後的結果(多用在壞的方面)。

從詞性上看,效果是褒義詞,後果是貶義詞。在歷史問答題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結果,有時用後果。

例如,簡述德國十一月革命的經過和結果。在這一道題中就不能用後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的表現如何?後果怎樣?在這一題中用「後果」好。

一般情況下,結果可以代替後果。

作用、影響、意義

作用:就是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或效用。

影響:是指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義:指的是價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響基本相同。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歷史問答題中,一說作用和影響都應該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考慮:作用包括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影響從性質看,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范圍看,有對內(如國內)影響,有對外(如國際)影響;從時間看,有直接影響和長遠影響;如此等等...

意義和作用、影響相比較,它的范圍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講,性質、特點、作用、影響、後果、評價、經驗、教訓等都屬於「意義」的范疇。所以,如果題目問某件事的意義怎樣,上面提到的這幾點都應該加以考慮。

<<<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總結

★ 歷史高考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 高考歷史重點必備知識點

★ 高考歷史復習必備重要知識點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熱點內容
少兒美術排名 發布:2025-01-01 16:08:21 瀏覽:658
地獄領主出什麼 發布:2025-01-01 15:56:01 瀏覽:463
教師購房 發布:2025-01-01 15:23:51 瀏覽:236
論教養教學視頻 發布:2025-01-01 15:16:14 瀏覽:900
寶安是哪裡 發布:2025-01-01 14:43:16 瀏覽:446
電化學除氧器 發布:2025-01-01 14:19:15 瀏覽:330
韶關市安全教育平台 發布:2025-01-01 10:58:53 瀏覽:962
沈陽中和教育 發布:2025-01-01 10:53:27 瀏覽:531
三年級語文上冊反思 發布:2025-01-01 10:46:04 瀏覽:433
午托老師 發布:2025-01-01 09:32:15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