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達歷史故事
1.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主要內容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第一篇是:千金一笑。
故事講的是: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叫褒姒,她長得很美,卻不愛笑。
周幽王想:褒姒這么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千兩金子。
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
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金子。
林漢達,著名教育家、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林漢達先生即從事研究和寫作,著作頗豐,涉及面廣,影響了一大批讀者。
(1)林漢達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林漢達先生編寫歷史故事有兩個很大的特點。
1、是注意史實的准確。他寫的歷史故事跟演義小說不一樣。演義小說雖然寫得很生動,可其中有許多虛構的情節。
他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
2、是文字的口語化。林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寧波人,雖然只能說家鄉的方言,可寫起文章來,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
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
2.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的夾谷之會怎麼概括
概括:公元前500年,齊景公聯絡魯國的國君魯定公,在兩國的邊界夾谷開了個著名的會盟,史稱齊魯夾谷之會,准備訂立盟約。盟會上孔子屈強國、正典儀的凜然大義,被稱為是「聖人之大司」。會盟後,齊人為孔子的大義凜然所折服,歸還了鄆、讙、龜陰等汶陽之田。
齊魯夾谷之會原出自《春秋左傳》,原文如下:
十年春,及齊平。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
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
譯文:
魯定公十年春天,魯國同齊國講和。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孔子擔任儐相。齊國大夫犁彌對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有勇氣,如果派萊人用武力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齊景公聽從了犁彌的話。
孔子帶著魯定公往後退,並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沖上去!兩國國君友好會見,而華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合的本意。
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卻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會這樣做。」
齊景公聽了這番話後,急忙叫萊人避開。
即將舉行盟誓時,齊國人在盟書上加上了這樣的話:「一旦齊國軍隊出境作戰,魯國如果不派三百輛兵車跟隨我們,就按此盟誓懲罰。」孔子讓茲作揖回答說:「如果你們不歸還我們汶水北岸的土地,卻要讓我們供給齊國的所需,也要按盟約懲罰。」
齊景公准備設享禮款待魯定公。孔子對梁丘據說:「齊國和魯國從前的典禮制度,您怎麼沒聽說過呢?盟會的事已經結束了,而又沒有設享禮款待,這是讓辦事人辛苦了。再說犧尊和象尊不出國門,鍾磬不能野外合奏設享禮而全部具備犧象鍾磬,這是拋棄了禮儀;
如果這些東西不備齊,那就像用秕稗來款待,是國君的恥辱;拋棄禮儀則名聲不好。您為什麼不好好考慮一下呢?享禮是用來發揚光大德行的。不能發揚光大,還不如不舉行。」
結果齊景公沒有舉行享禮。冬天,齊國人向魯國歸還了鄆邑、瓘邑和龜陰邑的土地。
(2)林漢達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林漢達是1900年生人,是著名教育家,文學家,歷史學家。他所編寫的《中國歷史故事集》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
其中的戰國故事篇,除了齊魯夾谷之會外,還有混出昭關、魚肚藏劍、掘墓鞭屍、石屋養馬、卧薪嘗膽、三家分晉、用人不疑、河伯娶婦、起死回生、不受蒙蔽、商鞅變法、孫臏下山、馬陵道上、懸梁刺股、攻守同盟、合縱抗秦。
3.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里有什麼故事
1、千金一笑
講的是:受周幽王喜愛一個女子——褒姒,她長得很美,卻不愛笑。周幽王想:褒姒這么美的女人不願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
於是周幽王派人貼出:誰能讓褒姒笑,就可以得到千兩金子(其實是銅)。許多人都來試試,可沒有一個人成功。
忽然有一天,一個大臣虢石父對想出了一個主意,周幽王聽後覺得不錯,於是就派人在烽火台上點火。
各個諸侯王都帶領人馬匆匆來救,結果並沒有敵人。褒姒看到這種情況,開心大笑。於是賞給虢石父千兩金子。
2、管鮑之交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
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
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
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
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3、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
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里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4、一鳴驚人
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不發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
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庄王不因為小事而妨礙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過早顯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績。
5、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
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並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