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考點
『壹』 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 #高二# 導語】直到高二,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增強,獲取知識一方面從教師那裡接受,但這種接受也應該有別於以前的被動接受,它是在經過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礎上接受。另一方面通過自學主動獲取知識。能否順利實現轉變,是成績能否突破的關鍵。下面是 為大家帶來的《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1、甲狀腺:
位於咽下方。可分泌甲狀腺激素。
2、腎上腺:
分皮質和髓質。皮質可分泌激素約50種,都屬於固醇類物質,大體可為三類:
①糖皮質激素如可的松、皮質XX、氫化可的松等。他們的作用是使蛋白質和氨基酸轉化為葡萄糖;使肝臟將氨基酸轉化為糖原;並使血糖增加。此外還有抗感染和加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鹽皮質激素如醛固XX、脫氧皮質XX等。此類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抑制對鉀的重吸收,因而也促進對鈉衫皮橡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質可分泌兩種激素即腎上腺素和甲腎上腺素,兩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動物興奮、激動,如引起血壓上升、心跳加快、代謝率提高,同時抑制消化管蠕動,減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於動員全身的潛力應付緊急情況。
3、腦垂體:
分前葉(腺性垂體)和後葉(神經性垂體),後葉與下丘腦相連。前葉可分泌生長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後葉的激素有催產素(OXT)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壓素)(都為含9個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腦分泌後運至垂體後葉的。
4、下丘腦:
是機體內分泌系統的總樞紐。可分泌激素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生長激素釋放激素、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釋放因子、催乳素釋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或旁6、胰島:
a細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個氨基酸的短肽),
b細胞可分泌胰島素(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兩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進淋巴細胞的生長與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關。
2.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1、牙齒:與盾鱗同源,由外、中胚層形成
軟骨魚類:牙
硬骨魚類:牙、鯉形目的咽喉齒
兩棲類:牙,有鋤骨齒,蟾蜍無齒
爬行類:牙,有翼骨齒和齶骨齒,鱷類具大小不同的槽生齒,在上下頜
鳥類:無齒
哺乳類:僅上下頜具齒,異型(門齒、犬齒、前臼齒、臼齒)、槽生齒
再出齒,哺乳類齒式,食肉目的裂齒
進化趨勢: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恆定,同型—異型,廣泛著生—上下頜
側生、端生—槽生
2、舌: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的舌為肌肉質,可動
鳥類的蜂鳥和啄木鳥的舌可伸出
3、唾液腺:水生動物無唾液腺
哺乳類唾液腺含澱粉酶
其他動物握行的唾液僅濕潤食物
4、咽:陸生動物的內鼻孔出現,食物和空氣的通道及相互關系
兩棲類—口咽腔交叉
鱷類和哺乳類—出現次生齶(硬齶),內鼻孔後移,咽交叉
哺乳類—出現肌肉質軟齶,內鼻孔進一步後移,會厭軟骨
5、食道:爬行類開始食道與胃分化明顯,食道延長
鳥類的食道中部有嗉囊
6、胃:從爬行類的胃分化明顯
鳥類:腺胃和肌胃
哺乳類:偶蹄目的反芻類,瘤胃、網胃、瓣胃、皺胃(分泌胃液)
7、腸:進化趨勢:增加分化程度,增加消化吸收面積,與食性的結合
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鳥類)、回腸,大腸—盲腸(爬行類)、結
腸(哺乳類)、直腸
七鰓鰻的盲溝,軟骨魚的螺旋瓣腸,硬骨魚的幽門盲囊
高等動物的小腸皺襞和小腸絨毛
根據牙齒的形狀、腸的長短判斷其食性
8、泄殖腔與泄殖竇、泄殖孔、XX
具有泄殖腔:軟骨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單孔類
具有泄殖竇、泄殖孔、XX:圓口類、硬骨魚類、哺乳類
3.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名詞:
1、過度繁殖: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後代表現為過度繁殖。
2、自然選擇: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作自然選擇。
3、種群: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個體間彼此交配,通過繁殖將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後代。
4、基因庫:種群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其中每個個體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庫的一部分。
5、基因頻率:某種基因在整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
6、物種: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互相交配,並產生出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個體。
7、隔離: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包括:a、地理隔離:由於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東北虎和華南虎)b、生殖隔離:種群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後不能產生可育的後代。
語句: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有四方面: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2、達爾文認為長頸鹿的進化原因是:長頸鹿產生的後代超過環境承受能力(過度繁殖);它們都要吃樹葉而樹葉不夠吃(生存斗爭);它們有頸長和頸短的差異(遺傳變異);頸長的能吃到樹葉生存下來,頸短的因吃不到樹葉而最終餓死了(適者生存)。
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也有四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改變基因頻率;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4、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原因:基因突變、基因重組、自然選擇。生物進化其實就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的過程。
5、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都可稱為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生物個體間出現可遺傳的差異。
6、種群產生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種群的繁殖使有利變異基因不斷積累,不利變異基因逐代淘汰,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緩慢進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實例——樺尺蠖在工業區體色變黑:
a、從宏觀上看:19世紀中期樺尺蠖的淺色XX狀與環境色彩相似,屬於保護色,較能適應環境而大量生存;黑色XX狀與環境色彩差異很大,不能適應環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變產生後,後代的個體數受到限制。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由於地衣死亡,樺尺蠖棲息的樹干*露並被煙熏黑,使得黑色XX狀與環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淺色XX狀與環境色彩差異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現為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b、從微觀來看:19世紀中期以前,由於黑色基因(S)為不利變異基因,控制的性狀不能適應環境而受到限制,因此,當時種群中淺色基因(s)的頻率為95%,黑色基因(S)的頻率為5%。到20世紀中期由於黑色基因(S)控制的性狀能適應環境而大量生存並繁殖後代,淺色基因(s)控制的性狀不能適應環境而大量被淘汰,使後代數量大量減少。淺色基因(s)的頻率下降為5%,黑色基因(S)的頻率上升為95%。結果是淘汰了不利變異的基因並保留了有利變異基因,通過遺傳逐漸積累。)
7、物種的形成:物種形成的方式有多種,經過長期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是比較常見的方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4種地雀的形成過程,就是長期的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的結果。)
8、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是: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是: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基因頻率定向改變,決定進化的方向。隔離——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9、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①通過基因型計算基因頻率。例如,從某種種群中隨機抽出100個個體測知基因型為AA、Aa、aa的個體分別為30、60和10,A基因頻率=(2×30+60)÷2×100=60%,a基因頻率=1-60%=40%。
②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一個等位基因的頻率等於它的純合子頻率與1/2雜合子頻率之和。例如:AA基因型頻率為30/100=0.3,Aa基因型頻率為60/100=0.6;aa基因型頻率為10/100=0.1;則A基因頻率=0.3+1/2×0、6=40%。
③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的頻率之和等於1,種群中基因型頻率之和等於1。
4.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
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核崾且磺猩?鐧囊糯?鎦剩?雜諫?鍰宓囊糯?湟旌偷鞍字實納?錆銑捎屑?匾?饔謾?
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5.高二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名詞:
1、細胞的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相同細胞(細胞分化的起點)的後代,在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的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全能性:一個細胞能夠生長發育成整個生物的特性。
3、細胞的癌變:在生物體的發育中,有些細胞受到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細胞分化,變成了不受機體控制的、能夠連續不斷的XX的惡性增殖細胞。
4、細胞的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反應在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
語句:
1、細胞的分化注意點:
a、發生時期:是一種持久性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活動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限度。
b、細胞分化的特性:穩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多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增殖和分化發育而成,如果僅有細胞增殖,沒有細胞分化,生物體是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的。
2、細胞的癌變特點:
a、癌細胞的特徵: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了變化。
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輻射致癌;化學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細胞癌變的病毒叫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機理是癌細胞是由於原癌基因激活,細胞發生轉化引起的。
d、預防:避免接觸致癌因子;增強體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習慣,從多方面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3、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徵:
a.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代謝減慢;
b.有些酶活性降低(細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會導致頭發變白);
c.色素積累(如:老年斑);
d.呼吸減慢,細胞核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
e.細胞膜通透功能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4、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在生物體內,細胞並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細胞、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當植物細胞脫離了原來所在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而處於離體狀態時,在一定的營養物質、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條件下,就可能表現出全能性,發育成完整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