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勢能
Ⅰ 物理動能勢能知識點
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2、影響因素:物體的速度和物體的質量。
物體的速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物體的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3、動能公式:Ek=mv?/2(m是物體質量,v是速度)
註:①動能是標量;
②動能具有瞬時性,在某一時刻,物體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動能,動能是狀態量;
③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速度有不同的瞬時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動能,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
勢能
1、定義:勢能是儲存於一個系統內的能量,也可以釋放或者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勢能是狀態量,又稱作位能。勢能不是屬於單獨物體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體所共有。
2、勢能分為:重力勢能、磁場勢能、彈性勢能、分子勢能、電勢能、引力勢能等。
註:勢能大小Ep與力F、距離h(彈性勢能為x,引力勢能為r等)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既是d(Ep)/dh=F。也可以寫成Ep=∫Fdh,既是保守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高中物理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運動的物體能夠做功,它由於運動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2、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2)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註:判斷動能和重力勢能的變化,主要是看物體的運動速度和相對高度的變化,因為物體的質量不變。
動能和勢能的區別
1、動能是因為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還與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也越大。動的東西都具有動能。
2、勢能是物體因為被舉高而具有的能。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勢能也越大;還與高度有關,高度越大,勢能也越大。被舉高的東西都具有的勢能。
物理學習方法
圖象法
應用圖象描述規律、解決問題是物理學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圖象中包含豐富的語言、解決問題時簡明快捷等特點,在高考中得到充分體現,且比重不斷加大。
涉及內容貫穿整個物理學.描述物理規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圖象法,所以在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善於將公式與圖象合一相長。
對稱法
利用對稱法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可以避免復雜的數學演算和推導,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出奇制勝,快速簡便地求解問題。像課本中伽利略認為圓周運動最美(對稱)為牛頓得到萬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礎。
估演算法
有些物理問題本身的結果,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很准確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們對事物有一個預測的估計值.像盧瑟福利用經典的粒子的散射實驗根據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徑。
採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問題的主要本質,充分應用物理知識進行快速數量級的計算。
微元法
在研究某些物理問題時,需將其分解為眾多微小的「元過程」,而且每個「元過程」所遵循的規律是相同的,這樣,我們只需分析這些「元過程」,然後再將「元過程」進行必要的數學方法或物理思想處理,進而使問題求解.像課本中提到利用計算摩擦變力做功、導出電流強度的微觀表達式等都屬於利用微元思想的應用。
物理學習技巧
1、理象記憶法:如當車起步和剎車時,人向後、前傾倒的現象,來記憶慣性概念。
2、濃縮記憶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成"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規律可濃縮為「物象對稱、左右相反」。
3、口訣記憶法: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
4、比較記憶法:如慣性與慣性定律、像與影、蒸發與沸騰、壓力與壓強、串聯與並聯等,比較區別與聯系,找出異同。
5、推導記憶法:如推導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歸類記憶法:如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單位時間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單位面積的壓力叫壓強等,都可以歸納為「單位……的……叫……」類。
7、顧名思義法: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稱,易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8、因果(條件記憶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則的條件時,可根據由於在磁場中有電流,而產生力,就用左手定則;若是電力在磁場中運動,而產生電流,就用右手定則。
Ⅱ 高中物理: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EP= Mgh,其中h是物體相對參考平面的高度,物體在參考平面上,則高度為零;物體在參考平面上方,則高度為正,也就重力勢能為正;物體在參考平面下方,則高度為負,也就重力勢能為負;
重力勢能是標量,正負表示大小。所以有你的結論正確,這也體現重力勢能的相對性。
說明:你的題干需要加個條件你的答案才合理,即:「兩個物體重心在同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