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化學
⑴ 中國獸葯企業前十強分別是什麼
中國獸葯前十強企業有Zoetis碩騰、梅里亞Merial、拜耳BAYER、禮來Elanco、勃林格殷格翰、中牧股份、瑞普生物、寶靈BAOLING、大華農、三儀SAM
⑵ 德國拜耳的企業精神、企業戰略、企業廣告語分別是什麼
拜爾股份公司 ( Bayer AG )
地址: Bayerwerk 5090 Leverkusen , BRD
拜耳股份公司是戰前德國法本化學工業集團的三大繼承公司之一, 1991
年的股份資本 25.3 億馬克,按資本額排列是德國最大的股份公司,銷售額
260.58 億美元,資產 255.48 億美元,僱用職工 17.48 萬人。該公司在按銷
售額排列的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工業公司中居第 40 位,是資本主義世界化學
工業第二大跨國公司,在農業化學品和聚氨酯類的生產方面都居世界之首,
公司總部設在勒弗庫森。
(一)
拜耳公司是 1863 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烏珀塔爾建立的,原來是只有
9 名職工的染料小作坊。不久,由於在合成染料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首先制
成阿墾察林紅色合成染料,拜耳公司名震全球。到 1880 年,它幾乎在歐洲各
大城市都設立了子公司。
1881 年拜耳公司改組為股份公司。
1883 年被稱為德國化學之父的著名化學家克爾羅受聘於拜耳公司。
1888 年該公司專門研究最新葯物, 1889 年克爾羅發明 「阿斯匹林」, 1892
年拜耳公司最先生產合成殺蟲葯劑, 1899 年開始推銷阿斯匹林,在本世紀的
最初 20 年,該公司開始研究合成橡膠。
1925 年,拜耳公司和德國其他幾家大型化學公司合並建立法本化學工業
股份公司,即染料托拉斯。
法本化學工業股份公司是德國最早出現的大康采恩和巨大國際壟斷組
織,到 1930 年,法本托拉斯已控制了德國的全部染料生產,幾乎全部炸葯、
90 %礦物酸、約 3/4 的合成氨、 40 %的制葯業和 30 %的人造絲生產。在二次
世界大戰前夕,法本托拉斯已控制著德國整個化學產品總值的 40 %,它還擁
有德國最大的煤和焦炭壟斷組織萊茵鋼鐵股份公司 45 %的股權。到 1943 年,
法本集團在德國的企業已達 380 家,國外企業 500 家,總資產達 60 億馬克,
並參與了約 2000 家國內外企業,戰爭期間,法本集團向法西斯政府提供大量
經費,與之訂立操縱國家市場的合同,壟斷了人造汽油和人造橡膠生產。它
生產了約佔德國 95 %的毒氣和炸葯的 84 %,並獲得了巨額戰爭利潤。
在法本集團之內,拜耳公司在 30 年代首先生產磺胺葯物,並開始發展聚
氨脂類。
戰後,法本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被拆散。
1951 年,拜耳股份公司重新組建成獨立的公司,並保留矮克發公司的股
權,拜耳公司的創辦資本 10 萬馬克, 1953 年股份資本增加到 3.87 億馬克。
50 年 代,拜耳股份公司著重恢復生產能力, 60 年代以來,該公司加緊對
外擴張。在 30 多年中,公司的經濟實力迅速膨脹, 1960 年其銷售額為 28.19
億馬克,到 1991 年增加到 260.58 億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化學工業公司中
從居第 5 位上升到居第 2 位。
(二)
目前,拜耳股份公司在國內外擁有 400 多家子公司。其中,國內的主要
子公司有矮克發—格法埃爾特公司、石油化學公司、梅茨勒橡膠公司、布龍
斯比特爾舍爾德化學公司、萊因霍爾特—瑪拉公司、許爾斯化學公司、沃爾
夫·瓦爾斯羅德公司、哈爾曼與頓默公司等等。
拜耳股份公司總部下設 5 家生產工廠。勒弗庫森工廠主要生產 無機和有
機化工原料。埃爾伯費爾德工廠主要生產醫葯、農葯。多爾馬根工廠是拜耳
公司的硫酸、氯鹼、農葯、化學纖維、電絕緣薄膜、塑料初級產品的生產基
地。於丁根工廠主要生產無機和有機基本化工原料、塑料原料和塑料、塗料
原料、特種染料、聚氨脂原料。布龍斯比特爾工廠是拜耳公司在 70 年代末新
建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塑料、合成橡膠和染料等。
拜耳股份公司的經營范圍廣泛,包括化學工業的所有領域,但在 1973
年石油危機之後,它一方面把力量集中到葯品和農業化學品,另一方面逐步
撤出無利可圖的領域,例如纖維產品和輪胎。
拜耳股份公司一貫重視科學研究。
1960 年該公司研究與發展經費 1.25 億馬克, 1970 年增加到 4.51 億馬
克, 1982 年達到 16 億馬克,其在銷售額的比重從 4.4 %分別增加到 7.7 %和
10.6 %。 1970 年該公司從事研究與發展的職工 0.61 萬人,到 1982 年增加到
1.27 萬人,其在職工中的比重從 6.6 %增加到 12.8 %。目前,拜耳公司擁有
許多專門研究機構,其中,主要的有埃爾伯費爾德醫葯研究中心、多爾馬根
有機化學實驗室和合成纖維技術研究所等。長時期來,該公司特別重視化學
人才,注意從化學家中挑選經理人員。自從克爾羅接替拜耳擔任第 2 任總經
理以來,歷屆總經理和主要經理人員都是化學行家,現任總經理格呂納瓦爾
德也是聯邦德國化學工業界的名流。
(三)
拜耳股份公司生產的化工產品超過 6000 種,這些產品分屬於 9 個部,即
葯品部、農業化學品部、塑料和表面塗料部、聚氨酯類部、無機化學品部、
有機化學品部、染料部、橡膠部和纖維部。各部的主要產品如下:
葯品部,主要包括止痛葯、抗生素、治糖尿病葯、抗高血壓葯、利尿葯、
心肺葯物、鎮靜葯和消毒葯。該部還生產獸醫用葯 物、保護皮膚的產品以及
與飲食有關的葯物等等。
農業化學品部,主要包括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和消毒劑等等。
塑料和表面塗料部,主要包括熱塑樹酯以及聚碳酸鹽,丙烯睛——丁二
烯——苯乙烯聚合物,環氧樹脂,高密度聚乙烯,合成樹脂做的媒介物和添
加劑,軟化劑,電絕緣材料和表面塗料等等。
聚氨酯類部,主要包括異氰酸鹽,多元醇以及柔性、半硬性和硬性聚酯
泡沫塑料。
無機化學品部,主要包括基本化學品,如硫酸,苛性蘇打和氯氣,硅酮,
活性炭,顏色塗料和金屬氧化物等等。
有機化學品部,主要包括用於染料的媒介物,催化劑,防腐劑,調味劑
等等。
染料部,主要包括有機染料,顏料和助劑等等。
橡膠部,主要包括合成橡膠,橡膠化學品等等。
纖維部,包括一系列纖維和紗、主要有貝綸、聚脂纖維、丙烯酸纖維和
聚丙烯纖維。
(四)
在德國的三大化學公司中,國外市場對於拜耳股份公司來說最為重要。
60 年代中期以來,拜耳公司的銷售額一半以上是通過國外市場實現的,
1982 年,國外市場實現的部分甚至達到 76.7 %,這個比例在德國的各大工業
公司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還要指出的是,國外子公司所佔的比重特別大, 1982
年國外子公司的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 56.6 %,不僅大大超過了巴斯夫公司和
赫希斯特公司,也超過了德國的其他公司。
拜耳股份公司的對外擴張早已開始, 60 年代中期以來,擴張的步伐加緊
了, 70 年代達到了高潮。它在國外的活動中心最先是南美和北美,隨後又逐
步轉到西歐。目前,該公司在 40 多個國家 和地區,包括亞洲的伊朗、印度尼
西亞、印度和南朝鮮設有子公司和合營企業 300 多家,生產工廠 100 多家。
拜耳股份公司在國外的重要的子公司有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拜耳國際金融公
司;美國的莫·拜化學公司、米勒斯實驗公司和庫特實驗公司;西歐的拜耳
安特衛普公司、拜耳義大利公司、拜耳金融公司;巴西的巴西拜耳公司等等。
⑶ 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化學)最厲害
化學工業就是德國發展起來的。一直到二戰前夕都是德國的化學研究和化學工業最厲害。
當年德國開始搞工業革命時,也曾經想走英國發展反紡織業的老路。結果因為幾乎所有棉花場地都被英國控制,導致此路不通。
最後,德國人決定給英國的紡織業搞配套。你的紡織品紡織出來,就需要染色。那麼我德國就搞化學染料。德國著名的法本化工,法本就是德語Farben(顏色的復數)的音譯。很多德國企業都是從做化學染料起家的。最終德國以化學染料為基礎帶動了整個化學產業發展。
截至到一戰爆發前,雖然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但是美國在化工上一直吵超不過德國。美國不得不依賴從德國進口化工產品和原料。結果一戰一爆發,德國被協約國封鎖,進口渠道中斷,讓美國非常難受。而長期依賴德國染料的英法兩國,甚至連軍裝的染色加工都一度出現困難了。
一一戰德國戰敗後,吃夠了苦頭的美國資本迅速進入戰敗後發生經濟危機的德國。背負了沉重的戰爭賠款負擔,飽受惡性通貨膨脹之苦的德國以轉讓專利,專利使用授權,甚至接受美資建立合資企業等各種方式換取美國的投資。美國在一戰後對德投資70%是投向了德國的化工領域,而美國對德國除了投資外,也以汽車技術來交換。正式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的化學技術和化工產業得到了一次大的飛躍發展。
即使是這樣,在二戰期間,德國在收到封鎖的情況下,還是利用自身化學的領先優勢,研發出了煤炭的氣化和液化,人工合成了汽油等燃料,甚至還合成了其他材料,比如人工合成纖維等。
二戰德國又一次戰敗,雖然美英的對德索賠不像蘇倆數額那麼大,但是基本是以德國的智能賠償和人工服務為主,直接的物質賠償基本都給了法國。這一次,美國再一次從德國獲得了很多化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人才。最終美國才在化學產業上徹底超過了德國。
但是在二戰期間,依然是德國的化學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