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優生物
A. 生物入侵者實例。快!
十九世紀中期,一位歐洲探險家來到了墨西哥叢林,第一次見到了這種名叫「麥科尼亞」的植物。它屬於野牡丹科,通常有十幾米高,沒有花朵,但有寬大而厚實的葉片——向陽的一面是綠色的,而背陰的一面則呈鮮艷的紫紅色,非常特別和美麗。 探險家被「麥科尼亞」所吸引,採下了它的葉片和果實,把「麥科尼亞」和其它搜羅到的珍奇異物一起,帶回了歐洲大陸。
1961年, 一位歐洲人把一包「麥科尼亞」的種子作為禮物,送給了夏威夷的一家植物園。「麥科尼亞」的生長力十分旺盛,繁殖速度很快,沒過多久, 「麥科尼亞」又被賣到苗圃,成為夏威夷島上很受歡迎的一種觀賞植物。
但是當時沒有人發現,「麥科尼亞」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植物,它的到來將給這片土地帶來很大的改變。
專家指出,雖然植物的生長看起來平靜而與世無爭,但事實上,植物的世界裡和動物王國一樣,充滿了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斗爭。生存能力強的植物,往往會掠奪和破壞其它植物的生存資源。
麥科尼亞就是其中之一。而另外一種外來生物——來自日本的暗綠綉眼鳥,則無意中成為了麥科尼亞的「幫凶」。暗綠綉眼鳥非常喜歡吃麥科尼亞的果實,雖然這種植物的果實很小,每一顆果實中有幾百粒種子。暗綠綉眼鳥吃了果實後就成了義務的播種員,它們在叢林里自由飛翔,同時把未消化的種子播散到四面八方。
由於在夏威夷「麥科尼亞」沒有天敵,卻有適宜它生長的溫度、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因而每棵植株都能恣意向四周充分伸展,吸收水分養料,佔有空間。 在短短40多年的時間里,夏威夷的大島上 「麥科尼亞」的覆蓋面積已經達到了一萬英畝,約合四千公頃。 高大而挺拔的「麥科尼亞」株就象一把把綠色的大傘,在它的陰影下,夏威夷當地較為矮小的土生植物因為得不到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養料,從而漸漸枯萎、死亡。而當地原來正是依靠這些土生植物涵養了夏威夷島上珍貴的淡水,養活了以它們為食物的多種動物。 更可怕的是,矮小植物的生存的衰減,還導致森林的土壤日益松動,隨時面臨泥石流等隱患。面對麥科尼亞如此的頑強的生命力和難以抵抗的破壞力,生物學家把它比喻為「綠色癌症」。
歷史:
其實學好歷史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1)要你上課認真聽認真畫好老師講的一般上課時候歷史老師講課都非常生動有趣這樣子會促使你去聽他們所講的課自然的就記住了一大半了.
2)對老師一天所講的回家進行復習並且對重點強調的知識進行反復背誦.
3)不要忽視每課對相關內容的背誦雖然開始會覺得每天背下來過些天就忘記了等你,等你回頭在重新復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以前背過的東西只要你重新在背一下就完全記住了並且不容易忘記而且在考試的做題的時候你會很容易的找到答案.這樣子也就容易得到高分了
其實歷史不是很難只要你用心一定會學好最後一點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生物:
http://www.hmssczx.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75
政治:
學習政治不能死記硬背 高中政治的學習 說白了就是為了高考 那就可以從題型入手
選擇題最要用排除法 先讀題將題干關鍵字找出 再從選項中排除與題干不相關的 .
首先要排除這樣的思想,認為政治是副課,平時不怎麼認真學,到考試的時候突擊背誦就可以的思想;高中的政治到了大學,不管你是理科學生和是文科學生,作為基礎科目仍然要學習,所以要認真對待。其次政治的學習重在理解,也就是說,把基本原理、理論要理解,關鍵在於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說對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多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加以分析,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都行,這樣的集累與堅持,你的政治一定會提高。
把握三句話:以本為本,重視基礎,訓練能力。以本為本,就是要處理好教材與參考資料的關系,必須以教科書為學習的根本,盡可能地掌握教材,決不能離開教材看資料。重視基礎,就是要特別注意學習好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主幹知識,根據考試大綱的考查內容,每一個知識點過關,老老實實在打好基礎;訓練能力,就要要認真仔細地完成每一次測試,在周測、月考、模擬考試中檢查知識不足,提高應試能力。
我是一名初一的學生,雖然我對政治涉足不深,但對於如何學好政治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從入中學後所接觸到的政治看,我們目前所學的政治很簡單,幾乎都是強調人文素質和道德品質。我們出生時本只是一張白紙,而從小就接受了家庭道德教育。我們從6—7歲時又開始接觸老師的文化素質教育。這樣,我們就成了一張五彩斑斕的圖畫,絢麗多姿……其實我們身邊隨時都會接觸到政治,然而我們在考試時得分不高是因為我們把問題復雜化了,因而造成考試失誤,也就對政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其實你不用擔心,考試時你只要以接受到的最真誠的道德知識加上書上的標准答題就行。當然,在此之上,我們也要多看新聞,了解一些國家政務,就一定會考到令自己滿意的成績。當你得到了這個成績,你就會重拾你的信心,對政治又是另一種看法了。
切記,我們現在的政治,只要你用心來探索,你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地理:
地理是中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於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所以,其學習既不同於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又與政治、歷史等文科課程有很大的區別。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地理呢?古人雲:「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學」就是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異,但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養對地理的興趣,文理兼容的學法,重視地圖,高初中知識有機聯系等幾個方面。
一、培養興趣,輕松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就會從「享受」變作「忍受」,成為負擔。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需求,就學得輕松愉快,動力無窮。學習地理,首先就是要培養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境里,人類離不開環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使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是每一個公民必須的素質。
地理學科的內涵非常廣泛,它不僅包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學知識,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各門學科有著廣泛的聯系,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還對我們學習其它學科大有幫助,使我們在這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淺。
地理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它引導我們把身邊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奧妙,海陸的變遷,氣候的異常,資源的開發,工業的合理布局,農業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長,環境的有效保護等等,都是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航空航天、南極探險、邊貿洽談、中東戰亂、三峽工程、經濟發展、「五一」旅遊、拉閘限電……無一不與地理有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離不開地理;只要我們聯系實際學習就會感覺到地理非常實用且趣味橫生;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發展,就能培養起對地理的興趣,喜歡地理,學習地理就會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就一定能夠輕松地學好地理。
二、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採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三、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 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脫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又如,「人類與環境」內容,結合「人類社會與環境的相關模式圖」來分析理解,可以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直觀、形象、簡單、明了地印在我們的腦子里。「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內容,結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和「上海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展圖」學習,使我們比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記住城市化的三個主要標志。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准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復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鍾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干線」,「工業中心」……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於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復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文結合實際耗時並不多,效果卻很明顯。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四、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志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例如,在高中地理上冊「全球性大氣環流」一節中,「海陸熱力差異使緯向的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的高低氣壓中心」 的內容,就涉及到初中的海陸分布、印度、蒙古、西伯利亞、夏威夷等具體地方,及時復習熟悉這些地方,才能較好地掌握相關的大氣活動中心的位置、范圍及其移動和影響等內容。在「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一節,需要密切聯系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日本、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初中地理知識,才能學好這一節內容。
物理: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要想學好物理,應當能夠做到不僅是能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能夠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能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我們見到的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
以上粗淺地談了一些學習方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C. 哪些算學科類校外培訓,校外培訓到底可不可取
教育一直是大家高度重視的話題,也是家長們格外頭疼的事情,只要是能夠對孩子學習上有幫助的,家長們基本都是毫不猶豫立馬為自家孩子安排上。但是這么多應運而生各種重在進行學科知識講解、聽說讀寫算等學科能力培訓的相關機構,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校外培訓
這些年,隨著大家對教育越來越關注,各種打著旗號的校外培訓班層出不窮,家長們抱著不能輸給其他孩子的心理,對這些培訓班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給孩子一通報名。其實關於校外培訓。國家還是有具體相關規定和分類的,最主要的就是學科類培訓和非學科類,以語數外物化生等學校授課范圍的被劃分為學科類培訓,其他的像體育類、藝術類的則都是非學科類培訓。
教育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我們一直更重視孩子智力發展,這是不明智的。作為家長應該引起重視,畢竟這些年傷仲永的例子不在少數。所以我們不如給孩子減輕壓力,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校內學習上,這才是提高孩子成績的關鍵。
D. 跪求!跪求!本人馬上就要結業水平考試了。我是高中生,麻煩大家幫我總結生物,化學,物理的重點知識點,
作為過來人,我完全了解你現在的處境,就是沒認真學過這些課,基本沒基礎、什麼版都不懂。想臨時抱佛腳權。但是又一點都沒底。那麼希望能聽進去我的建議。
1、不要指望看網上的一些材料,或者上網路知道求什麼重點知識點。
原因:首先,即使有好心人給你了知識點。各個省份的考點是不一樣的。對你也不一定有幫助;
其次,要想在短期內把這些學科提上來,在電腦上看材料效率是十分差的。你需要的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看例題,劃重點知識點,動手做。這才有用。
2、結業考試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都是一些十分基礎的內容。是絕對可以短期內通過惡補提上來的。每個學校都會發三本考綱。這些考綱其實就是題庫。你最緊急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三本考綱吃透。 如果考綱自己完全做不來。還有更極速的辦法。把答案先抄進去。然後一題一題看。不過一定不能只看一遍覺得自己看的懂就算會了。這個絕對不夠。一定是重復看到看了題目就能說出答案。。。涉及到計算的或者大題那一定要自己動手重新做一遍。不看答案要回算出來。公式肯定要回背。
E. 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上的意義
華北古陸東南緣新元古代地層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為我們提供了又一個窺探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窗口。根據野外統計,該區已發現的宏體碳質化石90%以上屬於元古宙世界性廣泛分布的Chuaria-Tawuia類型,僅少數標本為具橫紋或/和端部構造(其中有的是固著器)的Sinosabellidites,顯然後者無疑是多細胞的後生生物(鄭文武,1980;汪貴翔,1982;邢裕盛等,1985;Sun et al.,1986;錢邁平等,2000)。與Chuaria-Tawuia類型占絕對優勢狀況相匹配的是,同層位的微生物化石也有超過90%的是光球疑源類(可能主要是一些浮游藍細菌或/和綠藻類,閻永奎,1982;Yin & Sun,1993)。而不像新元古代震旦紀廟河生物群(陳孟莪,蕭宗正,1992;丁蓮芳等,1996)和藍田生物群(閻永奎等,1992;Yuan[袁訓來]et al.,1999)那樣,以大量出現具分枝的多樣化復雜類型宏體碳質壓膜化石(可能包括綠藻、紅藻及褐藻等類)及微體的帶刺疑源類(大多可能是溝鞭藻類)為特徵,暗示該區新元古代生物群的總體演化水平尚低於後者。盡管如此,這些宏體碳質壓膜化石所傳達的信息表明,地球早期生命多細胞化的進程可能早已開始。另一方面,該區非常發育的疊層石以其較高的分異度和豐度,以及由Baicalia、Conophyton、Acacialla及Jurusania為主要代表構成的特徵明顯區別於震旦紀已開始衰敗的疊層石,說明它們是形成於震旦紀以前疊層石的較繁盛時期(曹瑞驥,2000)。
迄今報道的最古老宏體碳質化石是美國密歇根州約21億年的古元古代Negaunee組受交代作用而保存欠佳的螺旋形標本(Han & Runnegar,1992),保存較好的螺旋形標本,如Grypania則主要產於中元古代地層(Hofmann,1992;杜汝霖等,1986)。可能代表原始微生物聚合體的破片形壓膜,如Morania及Beltina出現於約19億年的北美古元古代頁岩中(Hofmann,1992)。在中國華北約17億年的團山子組發現帶型的Vendotaenia與圓型的Chuaria(或許是Morania)共存於同一層位(Hofmann & Chen[陳晉鑣],1981),而沒有疑問的Chuaria則廣布於世界許多地區的新元古代地層。具細柄的圓形化石Longfengshania等僅見於中國華北(杜汝霖,田立富,1985)及加拿大西北部(Hofmann,1992)個別地點,微體的類似物Caudosphaera則僅在西伯利亞東部上里菲統Lakhanda群等幾處有報道(1989)。分枝的片形壓膜,如Eoholynia等,出現於新元古代,並延續進入顯生宙(Hofmann,1992)。表面具細密規則排列橫紋的化石,如Sinosabellidites等僅分布於中國華北幾個地點的新元古代地層,而Sabellidites則僅見於俄羅斯西北部幾處的元古宇頂部(也許是寒武系一底部)。上述諸多類型除了結構簡單的Grypania,Morania,Beltina,Vendotaenia,Chuaria,Longfengshania及Tawuia是否屬於多細胞生物化石尚難確定外,其他較復雜的類型,如Sinosabellidites,似乎無疑是多細胞生物的遺留物。
多細胞的後生生物從單細胞的原生生物演化而來,這一基本的推論早已得到18SrRNA(Woese,1987),28SrRNA(Gouy & Li,1989;Perasso et al.,1989)基質及其親緣分支系統研究的有力支持,特別是rRNA分子的一級及次級單位核苷酸系列似乎暗示三大主要類型的光合作用原生生物的分異發生於臨近後生植物爆發事件的激烈分異時期(Perasso et al.,1989)。從宏體碳質化石記錄證據得知,無根、莖、葉分化的原植體植物至少在17億年以前就已存在(Walter et al.,1990;Runneger,1994;Hofmann,1994)。然而,盡管一些元古代化石的藻類親緣關系仍有疑問(Vidal,1989;Walter et al.,1990),但不少記錄暗示後生植物綠藻和紅藻在新元古代,或許在中元古代就已存在(Hofmann,1985;Butterfield et al.,1988;Zhang[張昀],1989;Hofmann,1994;Sun[孫衛國],1994),似乎證實了分子生物學的推理(Perasso et al.,1989)。
正如我們所見,絕大多數宏體碳質化石明顯地在形態特徵上反映出可能屬於藻類的原植體植物在元古代不但確實存在而且相當繁盛,並暗示它們生活的方式不但有浮游的,如Chuaria及Tawuia,而且有固著的,如 Sinosabellidites 及Longfengshania。浮游類型由於其分布的廣泛性而成為世界各地元古代地層中較常見的化石(Walcott,1899;Тимофеев,1969;Vidal,1976;Hofmann,1985,1994;Mathur,1983;Amard,1992;Hofmann & Rainbird,1994;Steiner,1996),在區域地層對比上有一定的價值。而固著類型因受水深、光照、營養及底質等環境因素的限制,僅見於局部地區(汪貴翔,1982;Sun[孫衛國]et al.,1986;杜汝霖,田立富,1985;Hofmann,1992,1994;錢邁平等,2000),但其在生物演化上的意義卻非同小可。這些原植體植物無論是浮游的還是固著的,其外貌特徵及沉積環境似乎顯示它們是相當復雜的好氧性光合作用生命體,其中保存程度較好的外囊遺留物已足以說明它們的多細胞性質。甚至有的類型還可鑒別出具特徵性的細密橫紋的營養體和端部的固著構造(錢邁平等2000),以及可能的生殖構造(Videl,1994),進一步表明它們中的少數類型已達到一定的器官分化水平。另一方面,盡管固著類型在當時尚屬少數,但由於它們發育了專門的固著結構而具備了自主選擇有利生長環境定居的功能,更適合於向較高等的藻類植物發展,為後來的震旦紀具分枝的更復雜多樣化藻類植物(陳孟莪,蕭宗正,1992;閻永奎等,1992;丁蓮芳等,1996;Yuan[袁訓來]et al.,1999)的大量涌現奠定了必要基礎。
華北古陸東南緣新元古代宏體碳質化石中具橫紋的囊狀及管狀結構標本,如Sinosabellidites,被一些學者描述為蠕蟲類多細胞後生動物,並將其中有的類型所具有的端部構造解釋為吻口或吸盤(鄭文武,1980;汪貴翔,1982;邢裕盛等,1985,1990),而Tawuia中呈C,U及8字形出現的標本也可能是扭曲運動狀態下被埋藏的動物化石(筆者與鄭文武非正式談話,2001)。然而,所有關於該區新元古代後生動物的論點都缺乏過得硬的證據。因為有關的標本雖然較好保存了它們柔軟結構的外「皮」痕跡,卻未見有同樣屬於柔軟結構的消化道、肌肉、神經及血管等動物特徵構造痕跡保存。此外,至今也未在這套地層中發現動物遺跡化石,因此它們較大程度上可能是後生植物化石。相比之下,雖然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生物群許多標本的動物性質尚存在爭議(Seilacher,1983,1984,1992;Glaessner,1984;Conway Morris,1993;Runnegar,1995;Wray et al.,1996),難以用現代生物學概念進行解釋,但其中保存的具典型骨針網盤狀六射海綿(Gehling & Rigby,1996)、蠕形動物蟲管及其他遺跡化石已足以說明當時後生動物的確存在,而早寒武世澄江動物群的證據更是確鑿無疑(Chen[陳均遠]& Erdtmann,1991;Hou[侯憲光]et al.,1991;Shu[舒德干]et al.,1996)。
微生物化石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由細菌、藍細菌及藻類的浮游營養體和游動孢子生命階段的遺留物構成,它們在世界各地的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及古生代各時期的海相沉積中是十分豐富的。雖然可能的最古老微生物化石尚存疑問(Schopf & Walter 1983),但疊層石(Walter,1983)和穩定同位素(Hayes,1983)的證據似乎暗示光合作用藍細菌可能在太古宙時期就已形成局部的層狀微生物席群落。元古宙沉積岩中保存的三萜烷和無環異戊間二烯化合物生物標志均為真細菌和古細菌的遺留物(Hayes et al.,1992;Hayes & Ourisson,1994)。相對而言,元古宙藍細菌化石的記錄要豐富得多,它們包含了許多形態上、生態上及生理上與現生藍細菌相似的類群(Golubic & Hofmann,1976)。已有的資料表明,元古宙藍細菌的化石記錄明顯地遠好於後來的地質時代。其實是一種假象,這是因為元古宙比後來的時代有更適於保存它們的環境,如廣泛分布的疊層石及硅質沉積。高鹽環境中的早期硅化成岩作用(Strother et al.,1983)構成了元古宙藍細菌記錄的大部分,而其中最普遍的是通常難以保存的淺海細粒屑沉積環境中的柔軟而精緻的藍細菌生物群(Яанкаускас,1989),它們是被硅質膠體包裹沉澱才得以保存的。
盡管一些燧石化疊層石切片中也發現了由密集的絲狀微生物化石構成的席狀層(曹瑞驥等,2001),但是,即使它們在形態上與非疊層石層位燧石結核及燧石條帶中的微生物化石完全相同,卻顯然二者之間並沒什麼直接關系,往往燧石結核及燧石條帶發育的層位是沒有疊層石的。
新元古代地層中的後生生物化石總體面貌在廣泛分布的冰磧岩上下存在巨大的差異,顯示了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後生物有一次演化水平的飛躍。冰期之後的晚新元古代—震旦紀後生生物爆發性分異表現出的復雜程度是空前的,特別是廟河地區(陳孟莪,蕭宗正,1992;丁蓮芳等,1996)及藍田地區(閻永奎等,1992;Yuan et al.,1999)的材料反映出高度的分異水平和發達的生態系統。而相比之下,冰期之前的華北古陸東南緣新元古代後生生物無論豐度還是分異度都處於較低水平。震旦紀後生生物如此重大的演化輻射必須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顯然此前可能有一個漫長的隱性變異積累過程,在這種內在的積累達到一定水平時,一旦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就可能引發顯性的輻射分異,而新元古代的大冰期——即「雪球(Snowball Earth)」事件(Kirschvink,1992;Hoffman et al.,1998),可能正是引發震旦紀生物大分異的重要因素。
長期以來,地質學家們曾難以解釋距今600Ma左右沉積地層中普遍存在的奇怪現象:
1)多層冰川沉積出現在靠近赤道的海平面附近(Harland,1964),而今天赤道附近的冰川僅存在於高出海平面5000m以上的地方,如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及肯亞山頂峰。
2)冰磧物中混雜反常的富鐵或/和富錳沉積物,通常它們僅在缺氧的情況下才能形成。然而,經過至少20多億年海洋有氧光合作用生物的演化活動,新元古代地球大氣中氧氣濃度實際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Kirschvink,1992)。
3)形成於溫暖淺海的碳酸鹽岩卻直接整合覆蓋在冰川沉積物之上,即冰川剛一消融,碳酸鹽就開始沉澱,而且冰川沉積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突然的(Hoffman et al.,1998)。
4)冰磧岩之上幾米厚的碳酸鹽岩(稱為蓋帽碳酸鹽岩,Cap Carbonate)中,δ13C值接近火山噴出值,表明當時的生命活動處於衰落期(Hoffman et al.,1998)。
J.L.Kirschvink(1992)的「雪球說」(Snowball Earth Hypothesis)認為這些現象是當時全球陷入大冰期造成的,並由此推論:根據Budyko能量-平衡氣候模式(Budyko[Будйко],1969),當冰川從兩極向低緯度擴展時,隨著冰雪面積的擴大將越來越多地反射掉太陽輻射,促使地球降溫。一旦越過南緯及北緯30°,即冰川覆蓋地球表面超過50%,則會導致地球一發不可收地以加速度冷卻,即產生逃逸反射反饋效應(runaway albedo feedback),直至全球表面凍結。此後,地球板塊構造活動不斷產生的火山排放CO2,而侵蝕岩石和形成碳酸鹽岩所需的水都結成了冰,CO2得不到消耗就積累起來,最終達到產生極其強大的溫室效應足以溶化「雪球」的超高濃度。這個過程也許至少要經歷數百萬年,所以,冰封了上百萬年的全球海洋,因大氣中的氧無法溶入凍結的冰面而長期缺氧,使海底火山排出的鐵得以溶解在水中並積累起來。一旦「雪球」解凍,大氣中的氧又會溶入海水,使大量的鐵析出與冰磧物一起沉積。P.F.Hoffman等人(1998)通過對非洲納米比亞Skeleton沿海新元古代地層剖面的研究認為,距今600Ma前後,地球曾多次陷於突發性全球規模持續上千萬年的嚴寒,以及隨之而來的幾千年酷熱。逃逸反射反饋效應造成零下約50℃的年平均氣溫(現代地球年平均氣溫約18℃),使洋面冰層厚度達1000m以上。水循環基本上已停滯,幾乎已無降水作用。由於嚴寒,消耗CO2的化學循環也基本上停止,火山釋放的CO2在大氣中逐漸積累,直到350倍於目前水平的超高濃度,強大的溫室效應又使地球開始解凍。隨著冰雪消融面積超過地球表面50%,就會產生與逃逸反射相反的反饋效應以加速度解凍,也許幾百年即可完成。接踵而來的是當時超高濃度CO2大氣造成的年平均氣溫高達50℃的酷熱及暴雨,促進了岩石的侵蝕、礦物的溶解及碳酸鹽類的大量沉澱,形成了特徵性的「蓋帽碳酸鹽岩」。通常情況下,火山排入海洋的CO2中約有1%是δ13C,其餘是δ12C。由於生物光合作用需消耗δ12C,因此用於形成碳酸鹽岩的δ13C要高於火山噴出值。而納米比亞新元古代岩石的測定結果卻是,冰川沉積前δ13C值陡降到幾乎是火山源頭水平,暗示地球處於「雪球」臨界點邊緣時生物生產力的大幅度降低。冰期之後迅速形成的「蓋帽碳酸鹽岩」,起初δ13C仍接近火山噴出值,似乎反映了急劇轉換的酷熱環境下生物生產力仍然低下。在其上幾百米處才逐漸回升,可能記錄了生物的復甦。
越來越多的化石記錄證據顯示,「雪球」前長期緩慢演化的多細胞生物在「雪球」後卻呈爆發性演化。這究竟是「雪球」本身的惡劣環境誘發了生物基因大突變,還是「雪球」之後溫和環境的恢復為生物大分異創造了有利條件,還是二者皆有呢?可能的情況是,「雪球」期間生物數量及生存區域萎縮,殘存的生物退縮到彼此隔離的少數很局限的可生存環境(如熱泉附近等),它們在「雪球」前數億年間漫長的地質時間里積累了眾多的隱性變異中一些適宜當時特別惡劣環境的特性得以發揮作用,迅速發揚光大並轉化為顯性變異。此後由於數百萬至上千萬年因地理分隔而各自演化分異。當同源的不同居群彼此長期不能實施基因交流又分別處於不同環境時,基因的變異可能趨於不同,達到一定值就會產生新物種。隨著「雪球」過後環境逐漸趨於溫和,「雪球」時期在各生物殘留區倖存下來並各自演化的一些居群重新繁盛起來,迅速佔領「雪球」時期生物大絕滅留下的空白區,並與其他生物殘留區擴展出來的另一些居群相互交融。每次冰期後發生的居群重組,都會使劇烈變化環境壓力下出現的新居群與殘存的原居群大相徑庭,這將有利於新物種的涌現。也就是說,新元古代的多期「雪球」事件導致的嚴寒和酷熱劇烈轉換環境,對各種居群的隔離、變異、分異及重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很可能引發了此後的晚新元古代震旦紀陡山沱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大輻射及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華北古陸東南緣新元古代生物群以繁盛於距今8億年前後的Chuaria-Tawuia類型宏體碳質化石、原始的光球狀浮游微生物及可大規模形成疊層石的底棲微生物席占絕對優勢,盡管Sinosabellidites這樣的少數類型已達到毫米級的多細胞後生生物,但總體面貌比起晚新元古代震旦紀陡山沱期的廟河生物群及藍田生物群要原始得多。另一方面,該區新元古代地層均為炎熱乾旱氣候條件下沉積的淺海及濱海相碳酸鹽岩及碎屑岩,顯然應屬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產物,與近年測定的Sr、C同位素年齡數據850~700Ma(楊傑東等,2001)基本上吻合。該區新元古代確鑿無疑的宏體後生生物雖然在生物群中所佔的比例很小,但卻顯露出地球早期生命大型化及多樣化的曙光,預示著新的爆發性演化將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