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的歷史
Ⅰ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過程
1、燧人氏時期
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
2、伏羲氏時期
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3、神農氏時期
「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百草,開創古醫葯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
4、黃帝時期
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美味
5、周秦時期
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佔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
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6、漢代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
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7、唐宋
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8、明清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做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1、選料精良
每種菜餚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等,都有很多講究和一定之規。概而言之,則是「精」、「細」二字,所謂孔子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所謂「精」,指所選取的原料,要考慮其品種、產地、季節、生長期等特點,以新鮮肥嫩、質料優良為佳。
漢唐時代,習慣於將美味佳餚稱作「八珍」。大約從宋代開始,八珍具體指稱八種珍貴的烹飪原料。到了清代,各種系列的「八珍」不勝枚舉,主要指的是八種珍稀原料組合的宴席。
2、刀工細巧
我國早在古代就重視刀法的運用,經過歷代廚師的反復實踐,創造了豐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在原料上劃上刀紋而不切斷)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條、絲、塊、丁、粒、茸、泥等多種形態和丸、球、麥穗花、荔子花、蓑衣花、蘭花、菊花等多樣花色,還可鏤空成美麗的圖案花紋,雕刻成「喜」、「壽」、「福」、「祿」字樣,增添喜慶筵席的歡樂氣氛。
特別是刀技和拼擺手法相結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藝術性強、形象逼真的鳥、獸、蟲、魚、花、草等花式拼盤,如「龍鳳呈祥」、「孔雀開屏」、「喜鵲登梅」、「荷花仙鶴」、「花籃雙鳳」等。例如「孔雀開屏」,是用鴨肉、火腿、豬舌、鵪鶉蛋、蟹蚶肉、黃瓜等十五種原料,經過二十二道精細刀技和拼擺工序才完成。
不僅僅文學家將精藝的刀工當做完美的藝術欣賞,普通的百姓也往往是一睹為快。為了開開眼界,古代有人專門組織過刀工表演,引起了轟動。南宋曾三異的《同話錄》說,有一年泰山舉辦絕活表演,「天下之精藝畢集」,自然也包括精於廚藝者。「有一庖人,令一人裸背俯伏於地,以其背為幾,取肉一斤許,運刀細縷之。撤肉而試,兵背無絲毫之傷。」以人背為砧板,縷切肉絲而背不傷破,這一招不能不令人稱絕。
3、火候獨到
中國廚師能精確鑒別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種原料的耐熱程度,熟練控制用火時間,善於掌握傳熱物體(油、水、氣)的性能,還能根據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態大小、整碎厚薄等,確定下鍋的次序,加以靈活運用,使烹制出來的菜餚,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爛就爛。早在古代,中國廚師就對火候有過專門研究,並闡明火候變化規律及掌握要點:「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必以其勝,無失其理。」
(《呂氏春秋》)北宋大詩人蘇軾不僅是位美食家,而且還是一位烹調家,創造出著名的「東坡肉」菜餚,這和他善於運用火候有密切關系,他還把這些經驗寫入燉肉詩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到時自然美。」後人運用他的經驗,採用密封微火燜熟法,燒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潤鮮紅,爛而不碎,糯而不膩,酥軟猶如豆腐,適口而風味突出。
4、技法各異
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貼、燴、扒、燒、燉、燜、氽、煮、醬、鹵、蒸、烤、拌、熗、熏,以及甜菜的拔絲、蜜汁、掛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風味特色。每種技法都有幾種乃至幾十種名菜。著名「叫化雞」,以泥烤技法,揚名四海。相傳古代江蘇常熟有一乞丐偷得一隻雞,因無炊具,把雞宰殺後除去內臟,放入蔥鹽,加以縫合,糊以黃泥,架火烤燒,泥干雞熟,敲土食之,肉質鮮嫩,香氣四溢。
後經廚師改進,配以多種調料,加以烤制,味道更美,遂成名菜。雲南「過橋米線」,是氽的技法傑作。相傳古代有位書生在書房中攻讀,其妻為使他能吃上熱湯熱飯,便創造了這一氽法:將母雞熬成沸熱的雞湯,配以切成細薄的雞片、魚片、蝦片和米線,因面上浮油能起保溫作用,並能氽熟上述食品,而且過橋後尚能保持熱而鮮嫩,從而創造了氽這一重要烹調技法。
5、五味調和
調味的方法也變化多樣,主要有基本調味、定型調味和輔助調味三種,以定型調味方法運用最多。所謂定型調味,指原料加熱過程中的調味,是為了確定菜餚的口味。基本調味在加熱前進行,屬預加工處理的調味。輔助調味則在加熱後進行,或在進食時調味。
這么說來,所謂「五味調和」中的五味,是一種概略的指稱。我們所享用的菜餚,一般都是具備兩種以上滋味的復合味型,而且是多變的味型。《黃帝內經》雲:「五味之美,不可勝極」;《文子》則說:「五味之美,不可勝嘗也」,說的都是五味調和可以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總之,調味得恰到好處與否,除了調料品種齊全、質地優良等物質條件以外,關鍵在於廚師調配得是否恰到好處。對調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調料時間(烹前調、烹中調、烹後調),都有嚴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絲不苟,才能使菜餚美食達到預定要求的風味。
6、情調優雅
中國飲食文化情調優雅,氛圍藝術化,主要表現在美器、誇名、佳境三個方面。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引用過一句「古人雲」的古語,雲「美食不如美器」,是說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
中國飲食器具之美,美在質,美在形,美在裝飾、美在與饌品的諧合。中國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幾個大的類別。彩陶的粗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銅器的莊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銀器的輝煌之美,玻璃器的亮麗之美,都曾給使用它的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種美的享受。
美器之美還不僅限於器物本身的質、形、飾,而且表現在它的組合之美,它與菜餚的匹配之美。
周代的列鼎,漢代的套杯,孔府的滿漢全席銀餐具,都體現一種組合美。孔府專為舉行高級筵宴的滿漢全席銀餐具,一套總數為404件,可上菜196道。這套餐具部分為仿古器皿,部分為仿食料形狀的器皿。器皿的裝飾也極考究,嵌鑲有玉石、翡翠、瑪瑙、珊瑚等,刻有各種花卉圖案,有的還鐫有詩詞和吉言文字,更顯高雅不凡。
孔府的滿漢全席餐具,按照四四制格局設置,分小餐具、水餐具、火餐具、點心盒幾個部分。美器與美食的諧合,是飲食美學的最高境界。杜甫《麗人行》中「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的詩句,同時吟詠了美食美器,烘托出食美器美的高雅境界。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沒有無名的菜餚。一個美妙的菜餚命名,既是菜品生動的廣告詞,也是菜餚自身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菜名給人也有美的享受,它通過聽覺或視覺的感知傳達給大腦,會產生一連串的心理效應,發揮出菜餚的色、形、味所發揮不出的作用。
Ⅱ 中國蔬菜水果歷史
各種蔬菜水果傳入中國時間表:
先秦
1.小麥:原產西亞,約4000年前傳入。
2.大麥:同上。
3.高粱:原產非洲,西周時沿埃及→印度傳入。一說宋元時期才傳入。
4.皮燕麥:原產歐洲。裸燕麥(莜麥)原產中國。
5.藕:馬王堆漢墓出土過一鍋藕湯,然而藕是從南亞傳入的
6.蘿卜:古稱「萊菔」,《爾雅》名「蘆萉」,現傾向於地中海沿岸起源說
7.姜:傾向於原產東南亞說。傳入時間不明,孔子有「不撤姜食」,《呂氏春秋·本味》有「陽朴之姜」
漢
張騫出國一趟,帶回來很多好吃的:
1.葡萄;
2.核桃;
3.石榴;
4.黃瓜,原稱胡瓜,南北朝時石勒改叫「黃瓜」(隨著石勒解鎖黃瓜新功能,黃瓜歷史進入黑暗時代);
5.蒜;
6.蠶豆;
7.旱芹;
8.香菜(或說唐朝始傳入)。
漢代傳入的還有:
9.豌豆;
10.芋頭,原產東南亞 ;
11.蒔蘿(洋茴香),一說唐朝傳入;
12.胡椒;
13.大蔥(小蔥是先秦由北方傳入)
三國兩晉南北朝
1.茄子:由印度傳入(最早以茄子為蔬菜記載見北魏《齊民要術》,當時已是尋常蔬菜,可見栽培肇端早於此)
2.扁豆:由東南亞傳入
隋、唐、五代
1.無花果:原產西亞,唐時傳入
2.菠菜:由尼泊爾傳入
3.萵苣:隋代傳入
4.開心果(阿月渾子)——至晚於唐代,由中亞傳入,《阿月渾子生產現狀及研究進展》
宋
1.西瓜:原產非洲,唐時入西域,宋時傳入中原;
2.絲瓜;
3.胡蘿卜(一說仍是張騫帶回國的)
元
香蕉:原產東南亞(一說中國是原產地之一,然而古稱「甘蕉」是否確為香蕉,存疑)
明
1.菠蘿:原產巴西
2.辣椒:原產美洲,明末傳入
3.南瓜:明末清初傳入
4.苦瓜:鄭和帶回國
5.土豆:原產美洲,明末傳入種植
6.甘薯:原產美洲,萬曆年間由東南亞傳入
7.向日葵:原產美洲
8.玉米
9.花生:原產美洲
土豆、紅薯、玉米、花生傳入中國,極大緩解了人口增長附帶的糧食壓力,為清代人口大爆炸提供了條件(清順治十二年人口1.2億,到咸豐元年4.3億) 清
1.草莓:中國有野生品種,清中葉從國外引進良種。
2.番木瓜:明末清初,原產墨西哥
3.蘋果:中國原產的蘋果叫「柰」,又稱沙果,今天常見的蘋果是清末引進
4.菜花:光緒朝引進
5.捲心菜:清初引進,原產歐洲
6.洋蔥:清末引進,原產西亞
7.番茄:明代有記載,現在傾向於18世紀引入種植說,有報道指西漢墓發現番茄種子,證據尚不確鑿
8.西葫蘆
那麼我們原生的究竟有什麼?
1.水稻;
2.白菜:半坡遺址發現過白菜籽,但今天常見的白菜,可能仍然是由地中海一帶分多次傳入中國的,同時傳入的還有油菜;
3.小米(粟);
4.糜子 ;
5.龍眼 ;
6.梨 ;
7.橙子;
8.櫻桃 ;
9.韭菜;
10.冬瓜;
11.大豆;
12.山葯;
13.茭白;
14.黑木耳;
15.葫蘆;
16.枇杷;
17.棗/酸棗:1200萬年前中國已有棗樹分布(曲澤洲.1987);
18.杏:中國是杏原生起源中心之一,另外中亞和近東也有原產品種;
19.桃子;
20.中國李(與今市面常見的黑布林略不同);
21.榛子 ;
22.栗;
23.獼猴桃:古稱「萇楚」,20世紀初傳入紐西蘭,改良為奇異果,今紐西蘭是最大的獼猴桃出口國;
24.荔枝:中國荔枝發源於中國本土,很可能是雲南、海南、廣西、廣東的野生品種馴化栽培。較早見載於《西京雜記》和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Ⅲ 中國炒菜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源的
炒菜的起源和金屬炊具的普及有著密切關系,中國青銅器時代出土有青銅炊具,但是由於其價格,很明顯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國特有的鑄鐵的發明,在戰國時代普及了農具,而後逐漸向炊具擴展。
在西漢的鹽鐵論中已有客店裡販賣韭菜雞蛋的記載。隨後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中的詳細記載了炒菜的炒作過程。魏晉南北朝之際,炒用於做菜的明確的文字記載已經出現。這是中國乃至於世界菜餚史、烹任史上的大事。
如在《齊民要術》中就記有這樣兩道菜: 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軍蔥白,下鹽米,渾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鴨煎法:用新成子鴨極肥者,其大如雉,去頭,爛治(按,爛疑為切之誤),卻腥翠五藏(同臟),又 凈洗,細創如籠肉。細切蔥白,下鹽鼓汁。
炒令極熟,下椒薑末,食之。稍作分析,便可以看出,這兩道菜為典型的炒菜。前者為炒雞蛋,其製作過程和今日的炒雞蛋相比,毫無區別,甚至可以說在放「渾鼓」(整粒豆鼓)上更顯調味之特色。
後者雖謂鴨煎法,實際卻是炒鴨肉末法,是將新長成的肥子鴨,經宰殺,去頭,燙去羽毛,去腥翠五臟,再洗凈,將鴨肉析碎如「籠肉」(做肉餡的肉),然後再加調料下熱鍋炒令極熟。
(3)菜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的烹飪技藝,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夏商之前,隨著農業的產生與陶器的發明,先民已經普及了煮食方法。煮熟的食物,容易消化,避免了燒糊的損失,比起原始的燒烤,自然較為優越。
到了商代時期,中國人率先掌握了用水蒸氣將食物煮熟的方法,這就是「蒸」,蒸具與水保持距離,縱令水沸滾,也不致觸及食物,使食物的營養物質全部保持在食物內部,不致遭到破壞,在當時是一種先進的烹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