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概念
⑴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大全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在生活實踐中學習並不是完全對立的, 高一化學 知識點歸納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大全,歡迎查閱!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
化學結構
1、半徑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 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於金屬離子半徑。
③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質子數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 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 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價。且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③ 變價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質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並能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 方法
① 是否是8電子穩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叄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① 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② 掌握四種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③ 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 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 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非金屬單質。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
一、物質的分類
1、常見的物質分類法是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中間大小分散質直徑大小為1nm—100nm之間,這種分散系處於介穩狀態,膠粒帶電荷是該分散系較穩定的主要原因。
3、濁液用靜置觀察法先鑒別出來,溶液和膠體用丁達爾現象鑒別。
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形成的。
4、膠體粒子能通過濾紙,不能通過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離提純出膠體,這種方法叫做滲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飽和溶液,煮沸至紅褐色,即製得Fe(OH)3膠體溶液。
該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向陰極移動,從而該極顏色變深,另一極顏色變淺,這種現象叫做電泳。
二、離子反應
1、常見的電解質指酸、鹼、鹽、水和金屬氧化物,它們在溶於水或熔融時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從而可以導電。
2、非電解質指電解質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屬氧化物,氮化物、有機物等);
單質和溶液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3、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有電解質參與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4、強酸(HCl、H2SO4、HNO3)、強鹼(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NaCl、BaSO4、Na2CO3、NaHSO4)溶於水都完全電離,所以電離方程式中間用「==」。
5、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基礎上可以把強酸、強鹼、可溶性鹽寫成離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寫成離子形式。
6、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是至少有沉澱、氣體和水之一生成。
7、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主要含
①符合事實
②滿足守恆(質量守恆、電荷守恆、得失電子守恆)
③拆分正確(強酸、強鹼、可溶鹽可拆)
④配比正確(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見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
①發生復分解反應(沉澱、氣體、水或難電離的酸或鹼生成)
②發生氧化還原反應(MnO4-、ClO-、H++NO3-、Fe3+與S2-、HS-、SO32-、Fe2+、I-)
③絡合反應(Fe3+、Fe2+與SCN-)
④注意隱含條件的限制(顏色、酸鹼性等)。
三、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有電子的轉移,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是有化合價的升降。
2、失去電子(偏離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
升價後生成氧化產物。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得到電子(偏向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降價後生成還原產物,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常見氧化劑有:Cl2、O2、濃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見還原劑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還原強弱判斷法
①知反應方向就知道「一組強弱」
②金屬或非金屬單質越活潑對應的離子越不活潑(即金屬離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屬離子還原性越弱)
③濃度、溫度、氧化或還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斷(越容易氧化或還原則對應能力越強)。
高一化學必背知識
一、物理性質
1、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餘均為無色氣體。 其它 物質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3、熔沸點、狀態:
① 同族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熔沸點從上到下增大,含氫鍵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溫下呈氣態的有機物:碳原子數小於等於4的烴、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點比較規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不一定。
⑤ 原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共價鍵,離子晶體熔化只破壞離子鍵,分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⑥ 常溫下呈液態的單質有Br2、Hg;呈氣態的單質有H2、O2、O3、N2、F2、Cl2;常溫呈液態的無機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類有機物一般碳原子數越大,熔沸點越高,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之間:正>異>新,鄰>間>對。
⑧ 比較熔沸點注意常溫下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如:白磷>二硫化碳>乾冰。
⑨ 易升華的物質:碘的單質、乾冰,還有紅磷也能升華(隔絕空氣情況下),但冷卻後變成白磷,氯化鋁也可;三氯化鐵在100度左右即可升華。
⑩ 易液化的氣體: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劑。
4、溶解性
① 常見氣體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於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於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於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② 溶於水的有機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澱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鹵素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與白磷皆易溶於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於水(大於65℃易溶),易溶於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 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⑦ 固體溶解度大多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 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單質一般密度從上到下增大。
② 氣體密度大小由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決定。
③ 含C、H、O的有機物一般密度小於水(苯酚大於水),含溴、碘、硝基、多個氯的有機物密度大於水。
④ 鈉的密度小於水,大於酒精、苯。
高一化學知識點歸納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一化學知識點重點總結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一化學主要知識點匯總
★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總結
★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 高一化學的常見知識點歸納
★ 高一化學重點知識點公式大全
★ 高一化學知識點匯總
★ 高一化學必背必考知識點歸納
★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整理
⑵ 高中高一化學知識點大全
化學考試靠的是平時積累的過程,多做練習可以培養做題的手感,可以積累更多解題技巧。高中 高一化學 知識點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高中高一化學知識點大全,歡迎查閱!
高中高一化學知識點
一、重點聚集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2.離子反應
3.氧化還原反應
4.分散系膠體
二、知識網路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1)物質的分類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基本 方法 ,它可以是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有助於我們了解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分類要有一定的標准,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分類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2)化學變化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①根據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以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②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將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
③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電解質和離子反應
(1)電解質的相關概念
①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②電離:電離是指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③酸、鹼、鹽是常見的電解質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為H+的電解質;鹼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為OH-的電解質;鹽電離時產生的離子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或銨根離子。
(2)離子反應
①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稱為離子反應。
②復分解反應實質上是兩種電解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
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沉澱生成、有氣體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備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復分解反應就可以發生。
③在溶液中參加反應的離子間發生電子轉移的離子反應又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3)離子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
離子方程式更能顯示反應的實質。通常一個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能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般依照「寫、拆、刪、查」四個步驟。一個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必須能夠反映化學變化的客觀事實,遵循質量守恆和電荷守恆,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反應中得、失電子的總數還必須相等。
3.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徵
氧化還原反應是有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化學反應,它的基本特徵是反應前後某些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2)氧化劑和還原劑
反應中,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是氧化劑;失去電子(或電子對偏離),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是還原劑。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升失氧還原劑降得還氧化劑」
(3)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總數必定相等,化合價升高、降低的總數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膠體的性質
(1)分散系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屬於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後者起容納分散質的作用,稱作分散劑。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2)膠體和膠體的特性
①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穩定性介於溶液和濁液之間,屬於介穩體系。
②膠體的特性
膠體的丁達爾效應: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這種現象叫做丁達爾效應。溶液沒有丁達爾效應,根據分散系是否有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溶液和膠體。
膠體粒子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帶電粒子使自身帶正電荷(或負電荷),因此膠體還具有介穩性以及電泳現象。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
一、常見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俗名 學名 化學式
金剛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氫氧化鈣 Ca(OH)2
生石灰 氧化鈣 CaO
醋酸(熔點16.6℃,固態稱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乾冰 固態CO2 CO2
銅綠、孔雀石 鹼式碳酸銅 Cu2(OH)2CO3
膽礬、藍礬 硫酸銅晶體 CuSO4·5H2O
氫硫酸 H2S
亞硫酸 H2SO3
鹽鏹水(工業名稱) 氫氯酸、鹽酸 HCl
水銀 汞 Hg
純鹼、蘇打、面鹼 碳酸鈉 Na2CO3
純鹼晶體 碳酸鈉晶體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鈉、小蘇打 碳酸氫鈉 NaHCO3
苛性鈉、火鹼、燒鹼 氫氧化鈉 NaOH
毒鹽、硝鹽(工業名稱) 亞硝酸鈉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
1.物質的組成
從宏觀的角度看,物質由元素組成;從微觀的角度看,原子,分子,離子等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物質組成的判斷依據有:
(1)根據有無固定的組成或有無固定的熔沸點可判斷該物質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態物質及含有同種元素的不同同素異形體的物質均屬於混合物。
(2)對於化合物可根據晶體類型判斷:離子晶體是由陰陽離子構成的;分子晶體是由分子構成的;原子晶體是由原子構成的。
(3)對於單質也可根據晶體類型判斷:金屬單質是由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構成的;原子晶體,分子晶體分別由原子,分子構成。
2.物質的分類
(1)分類是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質分類的依據有多種,同一種物質可能分別屬於不同的物質類別。
(2)物質的分類依據不同,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特別是氧化物的分類是物質分類的難點,要掌握此類知識,關鍵是明確其分類方法。
氧化物的分類比較復雜,判斷氧化物所屬類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Na2O2為過氧化物(又稱為鹽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為混合型氧化物(一種復雜氧化物),Al2O3和ZnO為兩性氧化物,Mn2O7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鹼(如SiO2.MgO)
高中高一化學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中高一化學知識點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總結
★ 高一化學知識點重點總結
★ 高中化學知識點大全
★ 高一化學知識點總結
★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一化學的知識點總結
★ 高一化學重點知識點公式大全
★ 高一化學知識點匯總
⑶ 高一化學知識點整理
高一化學知識點整理 篇1
第一篇:《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一、元素周期表
★熟記等式: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野薯數=最外層電子數
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
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鹼性強弱; 置換反應。
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與氫氣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①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A == Z+ N
②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
二、 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仔枯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正價等於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 = 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鹼性 ——→ 逐漸減弱
三、化學鍵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是共價化合物。
NaOH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H4Cl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a2O2中含非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H2O2中含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
一、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於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吸熱反應。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②酸鹼中和反應。③金屬與酸、水反應制氫氣。
④大多數化合反應(特殊:C+CO2 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 = CO(g)+H2(g)。
②銨鹽和鹼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念脊洞多數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練習]
1、下列反應中,即屬於氧化還原反應同時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B )
A.Ba(OH)2.8H2O與NH4Cl反應 B.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C.鋁與稀鹽酸 D.H2與O2的燃燒反應
2、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於M B. Y的能量一定高於N
C. 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於M和N的總能量
D. 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二、化學能與電能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電能
(電力) 火電(火力發電) 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缺點:環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 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優點:清潔、高效
2、原電池原理(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2)電解質溶液(3)閉合迴路(4)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託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鹼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原電池的應用: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②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③設計原電池。④金屬的防腐。
四、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
計算公式:v(B)= =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重要規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數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平衡,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於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藉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 本文來自學優高考網end#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後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於反應xA+yB zC,x+y≠z )
高一化學知識點整理 篇2
1.鈉的物理性質:
(1)白: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
(2)輕:密度小,(Na)=0.97g/c3,比水的密度小;
(3)低:熔點和沸點低,熔點97.81℃,沸點882.9℃;
(4)小: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5)導:鈉是熱和電的良導體。
2.鈉的化學性質:
(1)鈉與水的反應:2Na+2H2O==2NaOH+H2↑
(2)鈉與氧氣的反應: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固體)
鈉在空氣中加熱或點燃:2Na+O2 Na2O2(淡黃色固體)
3.鈉的保存及用途
(1)鈉的保存:鈉很容易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起反應,因此,在實驗室中,通常將鈉保存在煤油里,由於(Na)>(煤油),鈉沉在煤油下面,將鈉與氧氣和水隔絕。
(2)鈉的用途:
①鈉鉀合金(室溫下呈液態),用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②制備Na2O2。
③作為強還原劑制備某些稀有金屬。
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性質比較
名 稱氧化鈉過氧化鈉
化學式Na2ONa2O2
顏色狀態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
與H2O反應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與CO2反應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生成條件在常溫時,鈉與O2反應燃燒或加熱時,鈉與O2反應
用途——呼吸面罩、潛水艇的供氧劑,漂白劑
⑷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因此要想學習好化學,就要掌握更多的基礎化學知識吧!下面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些 高一化學 基礎知識點 總結 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篇一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
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鹼性強弱;置換反應。
②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與氫氣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置換反應。
4、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①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A==Z+N
②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正價等於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篇二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氫化物穩定性——→逐漸增強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鹼性——→逐漸減弱
三、化學鍵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就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才是共價化合物。
NaOH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H4Cl中含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Na2O2中含非極性共價鍵與離子鍵,H2O2中含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
四、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生過程中是
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於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②酸鹼中和反應。③金屬與酸、水反應制氫氣。
④大多數化合反應(特殊:C+CO2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CO(g)+H2(g)。②銨鹽和鹼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數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篇三
一、化學實驗安全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後用水沖擦乾凈.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沖凈.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後請醫生處理.
(4)濃鹼撒在實驗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後用水沖擦乾凈.濃鹼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濃鹼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後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 方法 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鬥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後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澱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澱SO42-+Ba2+=BaSO4↓
四.除雜
注意事項:為了使雜質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後續操作中便於除去.
五、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或g..mol-1(3)數值:等於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六、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准狀況下,Vm=22.4L/mol
七、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製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製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製溶液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選用與欲配製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看了高一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的人還看:
1. 高一化學重要筆記整理
2. 高一化學知識點匯總
3. 高一化學苯知識點歸納
4. 高一必修一化學第四章知識點歸納與整理
5. 2016高一化學上冊重要知識點
6. 高一必修一化學實驗操作知識點歸納
⑸ 高一化學!關於「物質的量」這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和計算公式!要詳細!
1、物質的量定義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簡稱摩。
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符號:mol,標准: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數.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2、阿伏伽德羅常數(NA)
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作基準,其近似值為6.02×10-23mol-1。
3、物質的量與粒子數的關系
N=n·NA
滿足上述關系的粒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數)或它們的特定組合。
如:1molCaCl2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為1mol、Cl-為2mol,陰陽離子之和為3mol或原子數為3mol。
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應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而不使用該粒子的中文名稱。例如說「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還是指1mol氧分子,含義就不明確。又如說「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還是指1mol13C,含義也不明確。
粒子集體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離子、電子等。
4、摩爾質量(m)單位g·mol-1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即1mol該物質所具有的質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等同。1mol粒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或相對分子質量(Mr)相等。
(5)高一化學概念擴展閱讀:
基本符號
物質的量——n 物質的質量——m
摩爾質量——M 粒子數(微粒的個數)——N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相對原子質量——Ar
相對分子質量——Mr 質量分數——w
氣體摩爾體積——Vm——L/mol——22.4L/mol(在標准狀況下,即在0℃101千帕的條件下)
物質的量濃度——mol/L
物質的量(mol)=物質的質量(g)/物質的摩爾質量(g/mol)
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B表示各種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