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物種分類

生物物種分類

發布時間: 2024-07-07 18:48:13

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______、目、______、______、種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

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徵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徵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能識別物類,給以名稱。漢初的《爾雅》把動物分為蟲、魚、鳥、獸4類:蟲包括大部分無脊椎動物;魚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低級脊椎動物及鯨和蝦、蟹、貝類等,鳥是鳥類;獸是哺乳動物。

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動物分類,四類名稱的產生時期看來不晚於西周。這個分類,和林奈的六綱系統比較,只少了兩棲和蠕蟲兩個綱。

(1)生物物種分類擴展閱讀:

憑借對生物的某些形態結構、功能、習性、生態或經濟用途的認識將生物進行分類,而不考慮生物親緣關系的遠近和演化發展的本質聯系,因此所建立的分類體系大都屬於人為分類體系。

由於種內、種間變異錯綜復雜,分類學者對種的劃分有時分歧很大。根據外部形態的異同程度作為劃分物種依據而劃分的稱為形態種,由於對各種形態特徵的重要性認識不一,使劃分的種因人而異,尤其是分類學者對某些特徵的「加權」常使它們比其他特徵更具重要性,而造成主觀偏見。

一個物種或物類,以至整個植物界和動物界,都有自己的歷史。研究系統發育就是探索種類之間歷史淵源,以闡明親緣關系,為分類提供理論依據。盡管在分類學派中有綜合(進化)分類學、分支系統學和數值分類學三大流派,但在其基本原理上都有許多共同之處,不過各自強調不同的方面而已。

❷ 常見的動物怎樣分類

1、哺乳動物

虎、狼、鼠、鹿、貂、猴、貘、樹懶、斑馬、狗、狐。

2、魚類

龍魚、塘鱧、鯰魚、鯊魚、章魚、刺魚目、鯡形目、鯢、鰍魚、鱒魚、錦鯉。

3、鳥類

鷹、鷺、鵝、企鵝、犀鳥、遺鷗、隼、鸛、松雞、鰹鳥、鸚鵡、鴛鴦、啄木鳥。

4、兩棲動物

海獅、龜、蜥蜴、龜鱉、蟾蜍、大鯢。

5、昆蟲

蝴蝶、蜻蜓、蠍子、吸蟲、珊瑚、纖毛蟲、絛蟲。

(2)生物物種分類擴展閱讀:

1、虎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 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2、狼

狼(拉丁名:Canis lupusLinnaeus),保護等級有「三有」保護動物。共46個亞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

3、龍魚

美麗硬仆骨舌魚(學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4、海獅

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

5、蝴蝶

蝶,通稱為「蝴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 1200 種。

蝴蝶一般色彩鮮艷,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❸ 生物分類的等級有七個,它們從小到大依次是______.分類的基本單位是______

生物分類的等級從小到大依次是種、屬、科、目、綱、門、界。

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即物種)。

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等級。種是最小的單位,界是最大的單位。分類單位越大,共同特徵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共同特徵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

分類系統是階元系統,近緣的種歸合為屬,近緣的屬歸合為科,科隸於目,目隸於綱,綱隸於門,門隸於界。

隨著研究的進展,分類層次不斷增加,單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單元,如總綱(超綱)、亞綱、次綱、總目(超目)、亞目、次目、總科(超科)、亞科等等。



(3)生物物種分類擴展閱讀

林奈把生物分為兩大類群:固著的植物和行動的動物。兩百多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這個兩界系統存在著不少問題,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仍為一般教本所遵從,基本沒有變動。

19世紀60年代,人們建議成立一個由低等生物所組成的第三界,取名為原生生物界,包括細菌、藻類、真菌和原生動物。這個三界系統解決了動植物界限難分的問題,但未被接受,整整100年後,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流行了一段時間,為不少教科書所採用。

生命的歷史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最初的生命應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當然,在細胞出現之前,必須有個「非細胞」或「前細胞」的階段。病毒就是一類非細胞生物,只是關於它們的來歷,是原始類型,還是次生類型,仍未定論。

從非細胞到細胞是生物發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早期的細胞是原核細胞,早期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細菌、藍藻)。原核細胞構造簡單;沒有核膜,沒有復雜的細胞器。

從原核到真核是生物發展的第三個重要階段。真核細胞具有核膜,整個細胞分化為細胞核和細胞質兩個部分:細胞核內具有復雜的染色體裝置,成為遺傳中心;細胞質內具有復雜的細胞器結構,成為代謝中心。由核質分化的真核細胞,其機體水平遠遠高出於原核細胞。

從單細胞真核生物到多細胞生物是生命史上的第四個重要階段。隨著多細胞體形的出現,發展了復雜的組織結構和器官系統,最後產生了高級的被子植物和哺乳動物。

❹ 關於生物物種的劃分標准

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動物:有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
原生動物、棘皮動物、腔腸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
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
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佔主導地位的分類法是林奈氏分類系統(Linnaean),它包括一個屬名和種加詞。關於如何為生物命名的原則有很多國際協議,例如《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BN)、《國際動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簡稱ICZN)以及《國際細菌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簡稱ICNB)。第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規(BioCode)草案在1997年出版,它試圖在三個領域標准化命名,但現在還沒有被正式採納。《國際病毒命名和分類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簡稱ICVCN)是不屬於生物命名法規的。

傳統上,生物被劃分為五界,它是由Sahn等於1949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 -- 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 -- 植物界 -- 動物界

Copeland提出過四界說:
菌界(細菌和藍藻) -- 原生生物界 -- 植物界 -- 動物界

也有人使用三域說。這種分類方法反映了細胞是否有核以及細胞膜和細胞壁的差異。
古細菌 -- 真細菌 -- 真核生物

區別生物和非生物是困難的,因為存在一些細胞內的「寄生蟲」(即「病毒」),而它們在細胞外並不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形式。
病毒 -- 類病毒 -- 朊病毒

生物分類總表:(以NCBI Taxonomy上的分類為基礎,但目前其它中文維基分類表可能依照其它標准,請注意其區別)

1 古菌域(Archaea) (包含嗜鹽菌、一些超嗜熱菌、嗜酸菌等。)
2 細菌域(Bacteria) (包含藍藻、放線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等。)
3 真核生物域(Eukarya)
3.1 植物界(Plantae) (包含綠藻、輪藻、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等。)
3.2 真菌/後生動物組 (真菌/後生動物組除動物界和真菌外,還包含領鞭毛蟲、魚醉菌等。)
3.2.1 動物界(Metazoa)
3.2.2 真菌界(Fungi) (包括子囊菌、擔子菌、接合菌、壺菌、聚合菌和微孢子蟲。)
3.3 其餘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類)
4 病毒和類病毒

❺ 生物種類共有幾種

1.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Kingdom Monera 【原核生物是一種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的細胞內沒有任何帶膜的細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以前稱作「藍綠藻」的藍細菌,是現存生物中最簡單的一群,以分裂生殖繁殖後代。原核生物曾是地球上獨一的生命形式,它們獨佔地球長達20億年以上。如今它們還是很興盛,而且在營養鹽的循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2.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Kingdom Protista 【真核原生生物界(Protista)的生物都是有細胞核的,且幾乎是單細胞生物。某些真核原生生物像植物[如矽藻diatom)],某些像動物[如變形蟲(amoeba)、纖毛蟲(ciliate)],某些既像植物又像動物[如眼蟲(euglena)]。】

3.真菌界

真菌界 Kingdom Fungi【生物的一界。本界成員均屬真核生物,它是真菌的最高分類階元。】

4.植物界

植物界 Kingdom 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生物的總稱。】

5.動物界

動物界 Kingdom Animalia【生物的一界。該界成員均屬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運動、以(復雜有機物質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食的所有生物。動物界作為動物分類中最高級的階元,已發現的共35門70餘綱約 350目,150 多萬種。】

(5)生物物種分類擴展閱讀

地球上已被發現的生物總數大約為120萬種。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報告稱,估算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生物,其中包括650萬種陸地生物和220萬種海洋生物。其中已知陸生生物大約100萬種;已知海洋生物更少,約20萬種。

在估算出的870萬種生物中,可分為650萬種陸生生物和220萬種海洋生物,又可分780萬種動物、30萬種植物和60萬種真菌。此前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是在300萬到1000萬之間,而聯合國環境署的最新研究則縮小了這個范圍,是迄今最精確的估算結果。他們提出的870萬也是一個估算值,誤差在130萬左右,也就是說,地球生物的種類數可能是在740萬到1000萬之間。

❻ 生物具體的分類方法

一、生物的分界
一、兩界說(1753年瑞典林奈)
1、植物界: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自由運動;
2、動物界:能自由運動,以植物或其它有機物為食。
二、五界說(1969年由惠特克提出的對細胞生物的分界)
1、原核生物界:細菌、藍藻等,DNA裸露,裂殖。
2、原生生物界:單細胞真核生物(甲藻、金藻、裸藻、粘菌和原生動物),有真正的染色體,進行有絲和減數分裂。[酵母菌、衣藻等例外]
3、真菌界:酵母菌、黴菌和大型真菌,生活方式為腐生和寄生。
4、植物界: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5、動物界:多細胞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附:加病毒界為六界。
二、生物分類與物種命名
一、生物分類階梯:界、門、綱、目、科、屬、種
二、「雙名法」(林奈):用拉丁文給植物的種定名
屬名(字頭大寫,多為名詞)+種加詞(多為形容詞)+定名人姓名(多用縮寫)[+變種名+定名人]
微生物學
一、病毒
1、概念:病毒是超顯微的、無細胞結構、專性活細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
2、種類: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噬菌體(細菌病毒)
3、特性:
⑴個體極小(納米)
⑵專性寄生:無獨立代謝活動,只在特定宿主中繁殖,在宿主體外不進行任何形式的代謝,不具備任何生命特徵。
⑶無細胞結構,化學組成與繁殖方式簡單:
①化學組成:
蛋白質+核酸
蛋白質:保護、特異親和力、抗原性
核酸(含單一類型的DNA和RNA)
動物病毒(DNA、RNA、單鏈、雙鏈)
植物病毒(RNA、單鏈、雙鏈)
噬菌體(DNA、單鏈、雙鏈)
②繁殖方式:為仰賴於宿主細胞進行復制繁殖[講解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
附:類病毒(游離的核酸致病體)
二、原核生物界
一、細菌(根瘤菌)
1、形態(個體微小、形態多樣)
⑴、球菌(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
⑵、桿菌
⑶、螺旋菌
2、結構
⑴、常規結構:由細胞壁(肽聚糖)、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核區(DNA裸露)
⑵、附屬結構:莢膜(多糖或多肽,有保護作用)、鞭毛(蛋白質,協助運動)、芽孢(細菌生長一定階段後形成的休眠體,含水量低、耐熱性強,對不良環境有極強的抗性)
3、營養方式
同化作用方面
⑴、多數為異養
①腐生細菌(枯草桿菌)
②寄生細菌(痢疾桿菌)
⑵、少數自養
①光合細菌
綠硫細菌:6CO2+12H2S→C6H12O6+6H2O+12S(光能+細菌葉綠素)
②化能合成細菌(利用無機物氧化提供的能量,將CO2合成有機物)
硝化細菌(氨→亞硝酸)
硫細菌(硫化物→硫→硫酸)
鐵細菌(亞鐵→高鐵)
⑶、兼性自養(氫細菌:氫→水)
異化作用方面
⑴、多數為好氧細菌
⑵、厭氧細菌(乳酸菌發酵)
⑶、兼性厭氧細菌:硝酸鹽還原細菌
⑷、微量好氧細菌:擬桿菌屬中的個別種
4、二分分裂生殖,繁殖能力強
核分裂→形成橫隔壁→子細胞分離
5、研究方法
⑴、顯微鏡
⑵、培養基
⑶、革蘭氏染色[染色(草酸銨+碘)→脫色(乙醇)→再染色(蕃紅)]
陽性:不脫色
陰性:脫色並染上蕃紅的顏色
二、藍藻(最早的原核藍藻出現於35—33億年前)[念珠藻(地木耳、發菜)、色球藻]
1、形態結構
⑴、單細胞、群體。
⑵、與細菌常規結構相似(細胞壁外有膠質鞘)
2、營養方式(光合作用)
⑴、色素(葉綠素A、類胡蘿卜素、藻藍素和藻紅素),外部顏色不一。
⑵、載色體
3、分裂生殖
附:原綠藻
三、放線菌[介於細菌和真菌之間、引發土壤的泥腥味]
1、形態結構
⑴、單細胞、呈放射狀的菌絲體。
⑵、菌絲分為營養菌絲(吸收養料)和氣生菌絲
2、營養方式
多數為需氧呼吸,營腐生生活。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⑴、氣生菌絲形成孢子絲
⑵、孢子絲成熟形成分生孢子
⑶、孢子萌發形成新菌絲體
4、特殊作用:產生抗生素。
四、其它原核生物(細菌——枝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病毒)
1、立克次氏體:具細胞結構,專性細胞內寄生,分裂繁殖。
2、枝原體:具細胞結構,無細胞壁,是最小的原核生物;多數營腐生生活;進行分裂生殖或出芽生殖。
3、衣原體:有細胞結構,專性細胞內寄生;分裂生殖。
三、原生生物界(單細胞真核生物及單細胞群體)
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類型,植物界、動物界和真菌界都起源於原生生物。
1、甲藻門(多甲藻)
纖維素組成的板塊狀細胞壁、草鞭型鞭毛(9+2)、片狀葉綠體,是活化石。
2、金藻門(硅藻)
硅質化堅硬細胞壁、分裂生殖、精子為草鞭型鞭毛(9+2)。
3、裸藻門(眼蟲藻)
無細胞壁、草鞭型鞭毛(9+2)、有鮮綠色葉綠體、有眼點(感光),能運動、儲蓄泡和伸縮泡、裂殖。環境不利時可分沁膠質形成胞囊。在有機質豐富而不見光處可分裂形成異養類型,有人認為這是動植物共同的原祖。
4、粘菌門(粘菌)
⑴、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生物
⑵、營養期:裸露的,無細胞壁的多核原生質團——變形體(與動物中變形蟲相似)
⑶、繁殖期: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具真菌性狀)。
5、原生動物門
⑴、特徵:
①單細胞或群體、多數種類體形微小;
②原始性、現在的原生動物卻不是各類動物的原祖;
③3種營養方式:
植物性營養(光合營養)、動物性營養(吞噬營養)、滲透性營養(腐生營養)
④有細胞內分化形成各種細胞器
⑵、分類:
①肉足蟲綱(變形蟲)運動胞器這偽足並兼攝食功能;
②纖毛蟲綱(草履蟲)運動胞器為纖毛,有大核(營養)、小核(生殖)
③孢子蟲綱(瘧原蟲)無運動胞器,全營寄生生活,有人體和雌按蚊雙寄主。
附:鞭毛蟲綱(綠眼蟲)運動胞器為一根或多根鞭毛
⑶、草履蟲其餘特徵介紹:
①食物——胞口——食物泡——胞肛(藍墨水實驗)
②表膜進行呼吸
③細胞質分為內質(流動)和外質(有刺絲泡)
④排泄廢物——伸縮泡和收集管
四、真菌界
1、主要特徵:
具細胞壁、無根、莖、葉分化、不含葉綠素、營腐生或寄生生活。
2、分類:(三綱一類)
⑴、藻狀菌綱(接合菌綱):根霉、毛霉(可制酒麴)等
分支絲狀體、無橫隔、多核。孢子生殖(孢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⑵、子囊菌綱:酵母菌、青黴、冬蟲夏草等
菌絲分隔、單核,出芽生殖(酵母)、孢子生殖(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子囊孢子)
⑶、擔子菌綱:蘑菇、靈芝等
菌絲分隔、初生菌絲單核,次生雙核。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生孢子、粉孢子)、有性生殖(擔孢子)
⑷、半知菌類
3、酵母菌
⑴、卵形單細胞生物
⑵、不含葉綠素,營腐生生活
⑶、有氧時: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無氧時: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⑷、環境好:出芽生殖
環境差:孢子生殖
亦可進行有性生殖(子囊孢子)

4、黴菌
⑴、絲狀真菌:菌絲體分無隔菌絲(根霉、毛霉)和有隔菌絲(青黴、麴黴)
⑵、無葉綠素、腐生生活(少數寄生):菌絲體分營養菌絲(吸收養料)和氣生菌絲(上生孢子、與繁殖有關)
有氧呼吸(少數無氧呼吸)
⑶、孢子生殖(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5、大型真菌(各類食用菌和葯用菌)
⑴、由菌絲體(營養並分化形成子實體)和子實體(繁殖)組成
⑵、孢子生殖
五、植物界
一、藻類植物(最早出現的水生低等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含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
1、綠藻門(藻類植物最大的一個門,在植物界的系統發育中居於主幹地位。)
⑴、衣藻(單細胞、雙鞭毛、紅色眼點、杯狀葉綠體、孢子生殖和同配生殖)
⑵、團藻(多細胞空心球體,內充滿膠質和水。卵式生殖)
⑶、水綿(絲狀體、帶狀葉綠體、斷裂生殖和接合生殖)
同型世代交替(有性世代[配子體世代]與無性世代[孢子體世代]交替出現)
2、褐藻門(海帶:含藻黃素和葉綠素)
3、紅藻門(紫菜:含藻紅素和葉綠素)
附:①、兩界說的藻類植物
②、兩界說的菌類植物(細胞門、粘菌門、真菌門)
③、兩界說的地衣植物(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能分泌地衣酸變岩石表面為土壤,是植物界的開路先鋒)
二、苔蘚植物(地錢、葫蘆蘚)
1、小型多細胞綠色植物,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
2、有假根、莖和葉,但無輸導組織。
3、異型世代交替,配子體(n)發達,孢子體(2n)寄生。
4、受精過程藉助於水。
5、有頸卵器和胚出現,屬高等植物。
三、蕨類植物(蕨、石松、木賊、松葉蘭)
1、有根、莖、葉的分化,
2、內部出現維管系統,屬維管植物:
木質部(管胞和導管)和韌皮部(篩孢和篩管)。
3、異型世代交替,孢子體、配子體均能獨立生活。
4、孢子生殖,屬孢子植物。
5、受精過程藉助於水。
四、種子植物之一——裸子植物
1、孢子體發達,形成高大喬木,配子體寄生。
2、種子裸露,外無果皮包被。
3、維管束中有形成層。木質部(有管胞無導管)和韌皮部(有篩管無伴孢)。
4、分類:
⑴、蘇鐵科:蘇鐵
⑵、銀杏科:銀杏
⑶、松科:雪松
⑷、杉科:水杉
⑸、柏科:側柏
五、種子植物之二——被子植物
1、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徵:
⑴、具有真正的花。
⑵、胚珠包藏在雌蕊子房內。
⑶、具有雙受精現象。
⑷、孢子體高度發達,配子體進一步退化。
2、被子植物花的表示:
⑴、花程式:
⑵、花圖解:
⑶、花序:
3、被子植物的分類
雙子葉植物綱
⑴、木蘭科
⑵、毛莨科
⑶、豆科
①含羞草亞科
②蘇木亞科
③蝶形花亞科
⑷、十字花科
⑸薔薇科
①綉線菊亞科
②薔薇亞科
③蘋果亞科
④梅亞科
⑹、葫蘆科
⑺、芸香科
⑻、殼斗科
⑼、錦葵科
單子葉植物綱
⑽禾本科

由於動物種類繁多,對於某一些類群目前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有的將它們分為33個門,如J.E. Webb等1978;也有的將它們分為30個門,如R.M. Alexender l979;也有的將它們分為28 個門,如w.A. Johnson。這些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興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對於葯用動物的研究來說,早期如《葯材學》1960,將其劃分為10門,後來《中葯鑒定學》1977等也都採用,為了研究、敘述上的方便,本章仍採用此一分類系統,仍將動物界劃分為10門。根據的特徵仍然是:細胞的分化,胚層的形成,體腔的有無,對稱的形式,體節的劃分,骨骼的性質,附肢的特點,以及其他器官系統的發生和發展,並參照了地質學上關於地層的劃分等資料。現將動物界10門動物分述如下:

(1)原主動物門Protozoa

都是單細胞動物,少數聚合形成群體,自由生活於水中或濕土內,一部分並營寄生生活,具無性或有性生殖。本門無葯用動物種類,但在進化上為原始類群,與人類生活關系也十分密切,某些寄生種類對人類的健康和經濟動物的養殖,可造成極大的危害。

因運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4綱:

1).鞭毛蟲綱Mastigophora

用鞭毛運動,有鞭毛l~數條。如眼蟲Euglena viridis。

2).肉足蟲綱Sarcodina

用偽足運動,即體表無固定表膜,原生質可向各方突出,作為運動和捕食的細胞器官。如變形蟲Amoeba Pr0teus。

3).孢子蟲綱Sporozoa

全部寄生,生活史中產生孢子。如瘧原蟲Plasm0dium。

4).纖毛蟲綱Ciliata

用纖毛運動,即體表有眾多纖毛。如草履蟲Paramecium caudatum。

(2)海綿動物門Spongia

又稱多孔動物門(Porifera),是生活在水中的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細胞雖有分化,但不構成組織。細胞可排列為2層,但不分化為內外2個胚層,體內有管道系統,由水中獲得食物,還有骨針以支持和保護身體。如脆針海綿Sp0ngiLLa Fragilis,可供葯用。

(3)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

體形輻射對稱,體壁由內外二層細胞組成,外層為外胚層,內層為內胚層,具有原口,某些種類並可結合成群體,而在個體之間有形態與功能上的分工,大多為海水生,淡水生者極少。如海蜇Rhopiloma esculenta,可供葯用。

(4)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

兩側對稱,身體分化為外、中、內三個胚層,即開始出現了中胚層,身體柔軟無體腔,大都雌雄同體,排泄系統有焰細胞,自由生活於水中、陸地,某些種為寄生。本門目前無葯用動物種類。如渦蟲Planaria。

(5)線形動物門Nemathelminthes

身體一般呈長線狀或圓筒狀,三胚層有原體腔,不分節,體表被一層半透明的彈性角質膜,消化管末端具有肛門,大都為雌雄異體,自由生活於海水、淡水及土壤中,並有很多是寄生的。如蛔蟲Ascaris lumnbricoides,據本草記載可供葯用。

(6)環節動物門Annelida

身體圓筒形,分成若干同形的環節,內部各系統分化趨於完善,有真體腔,體表具剛毛或疣足,雌雄異體或同體,直接發育或有變態,產生擔輪幼蟲,大部分自由生活於海水、淡水及土壤中,少數並可奇生。如蚯蚓Pheretima aspergillum,可供葯用。

(7)軟體動物門Mollusca

身體具有外套膜,體表有介殼,足富於肌肉稱肉足,常位於身體的腹面,本門動物生活於海水、淡水和陸地,已知約有10萬種,為動物界中第二大門。如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sis (Gray),可供葯用。

(8)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身體兩側對稱,具有異型體節(如頭、胸、腹)和分節的附肢,體表有幾丁質、石灰質構成的外骨骼,體腔不發達,肌肉分離為肌束,循環系為開管型,已知約有92萬3千種,為動物界中第一大門。如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可供葯用。

(9)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

身體有由中胚層形成的內骨骼,體表有棘,具後口,真體腔發達,具有特殊的水管系或步管系統。如海膽Anth0cidaris crassispina (A. Agassiz),可供葯用。以上各門動物其身體背部均不具脊索(或脊椎),無中樞神經系,或有呈鏈狀,位於消化道腹面,循環系統的主要部位在消化道背面,大多無骨骼,或僅有外骨骼,又合稱為無脊椎動物,為低等類型,以別於下述的脊椎動物。

(10)脊索動物門Chordata

具有脊索(或被分節的脊椎所代替)、背神經管和腮裂(或為腮囊),有後口的動物。己知約有4萬1千2百餘種,為動物界中第三大門。本門動物又可分為尾索動物亞門(Urochordata)、頭索動物亞門(cephalo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等3個亞門。其中脊椎動物亞門,種類多,經濟價值大,在進化中是最高等的類型,現今很多物學家已將其獨立成為一門。如海馬Hipp0campus japonicus Kaup,可供葯用。

熱點內容
潛水艇美術教案 發布:2024-12-23 14:15:19 瀏覽:458
有一部韓國電影師生戀 發布:2024-12-23 13:40:37 瀏覽:252
goodtime舞蹈教學 發布:2024-12-23 13:09:20 瀏覽:939
女老師和校長 發布:2024-12-23 12:14:57 瀏覽:750
廈門師德考核辦法 發布:2024-12-23 12:04:23 瀏覽:248
一年級拼音教學設計 發布:2024-12-23 10:56:24 瀏覽:960
新師德與教師教育心得 發布:2024-12-22 21:58:52 瀏覽:981
化學表面處理 發布:2024-12-22 21:51:56 瀏覽:428
生物考前指導 發布:2024-12-22 20:58:00 瀏覽:786
初一生物卷子 發布:2024-12-22 19:59:11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