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歷史
A. 徐水歷史 風向風速風頻
春秋,屬古燕地。
戰國時期,是燕趙會戰前沿。
西漢初期,始置北新城縣。
宋時,為邊陲城鎮。
咸平二年,宋將楊延昭鎮守的武遂城遺跡猶存,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永樂二年,山西小興州部分移民至此,境內人煙日稠。
民國25年(1937年),徐水縣城淪陷為日軍佔領區,
1948年7月20日,徐水縣城解放。同年8月,徐水縣人民民主政府從西黑山村遷至縣城。
1958年9月21日,容城、安新兩縣及定興縣南部29個村並入徐水縣。
1962年3月27日,徐水縣恢復原建制。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同意撤銷徐水縣,設立徐水區。
B. 徐水道教歷史
徐水縣古稱遂州、龍山郡、安肅州。
1914年改為徐水縣。
歷史悠久,文化積淀眾多。
燕長城縱橫全境,為歷代軍事重地。
道教活動久矣!安肅鎮北關沿瀑河北支的燕長城下的姜女廟,為全國最早的姜女廟之一,早於山海關姜女廟數百年。
徐水縣道教興盛,除道教民間俗神或官署祭祀的關帝、城隍、真武、土地、文昌、龍王等祠宇外,尚有16所道教宮觀(《河北省志·宗教卷》),多集中在安肅鎮、遂城鎮、大王店鎮、高林村鎮及大因鎮,其中碧霞祠、佑聖宮、天慶觀和北極觀等宮觀為唐代奉敕修建。
(相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朝見諸侯合符於安肅(今徐水縣)釜山(鍋底山)。
清魏士《釜山》:「合符事遠矣,石泉水自深。
試嘗淡泊味,猶見古皇心。
」道教以始源於黃帝,尊為道教始祖,黃老道即此。
歷史上著名高道有劉道秀、馬維藩等。
劉道秀,遼代道士。
安肅((今河北省徐水縣)人。
早年即有出家修道的念頭,二十三歲時入盤溪山,拜和光道人為師。
道秀善符法,凡治病禳災,莫不靈異常,而尤能救治暴死之人。
嘗歸省其家,見村民中有暴死者,另軍市川亦有劉氏妻暴死,劉道秀均送與道符,死者立活。
寓居淶陽,逢二十餘名盜賊密謀夜劫居所之家,道秀知悉,即行道法,狂風驟起,飛沙走石,盜賊迷而不知路途,終於潰逃,住家因得以保。
其修行煉道,濟世利人,多如此類。
年六十,無疾而逝。
馬維藩,字介夫,號靜元。
明萬曆間安肅人。
初為儒生,後遇異人授以方外之傳,遂覺悟而入道。
《保安府志》說:「維藩素慈祥,樂接引,於芽甲草木、含息蠢動之微,皆不欲傷之。
與鄉人言惟種陰德、存天理外,無長語。
鄉人皆敬信之。」
徐水縣著名的道觀有崔迪城之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
據《東岳大帝本紀》載,泰山神東岳大帝乃天帝之孫。
群靈之府,主掌人間貴賤尊卑之數,管十八地獄,六案薄籍七十六司,生死修短之權。
唐代封數悄泰山神為天齊王,宋封為天齊仁聖帝,元代加封為天齊大薯笑渣生仁聖帝升塵,歷代帝王封禪均於泰山。
泰山神有女名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全稱「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民間俗稱「泰山老奶奶,」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
另據明·王之綱《玉女傳》:「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
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
」道經稱碧霞元君「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罪福報應,感應速彰。
」因此,東岳廟和碧霞祠遍布天下,名「泰山行宮。
」明馮惟敏《安肅碧霞祠》:「板築空餘宋故疆,野人猶解說楊郎。
邦畿千里今安堵,峰堠三關古戰場。
紫塞遙連虛帶礪,白溝近繞豈金湯。
建隆無意山南地,當日應知有靖康。
」安肅碧霞祠在河北聞名。
崔迪城之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建於村東頭。
此村建於明朝洪武二年(1404年),崔姓從山西小辛洲搬遷而來,此地原有宋代土城一座。
遂將村建在城東,並建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
據崔迪城村健在的96歲老人張等金等口述,張家世代信奉東岳大帝。
張家祖上三代是明朝年間從大東張村搬遷到崔迪城落戶,他家上三代祖爺張洛增和三祖張五服的父親再修東岳天齊廟。
並領信眾虔誠到山東泰山拜山,請東岳大帝和碧霞元君聖像分靈,供養於崔迪城之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香火旺盛。
張洛增任廟主(住持),張五服二任,張洛街三任,張洛華四任,崔拾中五任,崔小申六任,崔三喜七任等等。
崔迪城之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原有碑記,記載有劉大召任住持時在清朝重修東岳天齊廟及碧霞祠的經過。
歷經滄桑,歲月流逝,時光推移,輝煌的東岳天齊廟成為過去,在人們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執行。
古老的道教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崔迪城村東岳大帝、碧霞元君信奉者崔春江、崔三喜、任洪姝、劉建賓等人懷著對東岳大帝、碧霞元君的崇敬之情,於2005年親臨東岳泰山,求受道法。
神緣所至,皈依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泰山碧霞祠住持霍懷虛大師門下,宗奉道教全真龍門金山派,為第二十三代弟子。
且有大批信徒在認定之中。
並希望通過合法渠道申請,恢復崔迪城東岳天齊廟道場,根據中央(1982)19號文件和《宗教事務條例》,結合徐水縣道教實際,為了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合法活動,以滿足廣大信眾過好正常的宗教生活。
積極引導廣大信眾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