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歷史
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毫米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
據亨舍爾一位設計師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准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毫米火炮。
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
不像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優勢。但採用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提供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亨舍爾的設計方案基於早期VK3001和VK3601的設計,而戴姆勒·賓士的是基於早期VK3001的設計。這些早期設計方案都沒有投入生產,但它們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驗。
最初,保時捷為戴姆勒·賓士的VK4501設計了炮塔,該設計在經過修改後被採用。1941年中期,亨舍爾決定製造VK4501(H1)和VK4501(H2)兩種原型坦克。H1型裝備88毫米KwK36L/56炮,安裝保時捷設計的炮塔。H2型裝備75毫米KwK42L/70炮,安裝一種新設計的炮塔,因為當時還僅有木製模型。
1941年末,亨舍爾決定集中力量研製H1型,1942年4月17日,生產出了它的樣車。4月19日,亨舍爾和戴姆勒·賓士的樣車都運抵車站,然後行駛11公里到達車站,盡管途中不斷出現事故。
保時捷和亨舍爾提交了樣車,在面見希特勒之前於拉斯滕堡作了比較測試。最終採取了折衷方案,亨舍爾的基本架構被採用,而換裝保時捷的炮塔。
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東普魯士的狼穴,這兩輛樣車都出現在了他的面前。1942年7月,在坦克學校,兩輛坦克都開始了進一步的測試。
在測試期間,戴姆勒·賓士的樣車被淘汰,而亨舍爾的樣車卻非常成功。同月,亨舍爾的VK4501(H)定型,命名為「虎Ⅰ」,並且開始批量生產。
虎式坦克正式定名為六型裝甲戰車,批量生產開始於1942年8月。但是軍方也同時訂購了90輛保時捷設計的車體,加裝固定戰斗室改裝為坦克殲擊車使用,即人們常說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庫爾斯克會戰後,殘存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進行了細節改裝並加裝了前機槍,於1944年2月27日被正式更名為「象式坦克殲擊車」。
其中654重驅逐坦克大隊還得到了一輛改裝過的象式坦克殲擊車,此車把固定戰斗室改為了虎式坦克的活動炮塔,等於又重新拼出了一輛保時捷虎,估計這也是唯一的一輛實戰用的保時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