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歷史
『壹』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
股指期貨的發展歷史概況如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簡述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
股票指數期貨是金融期貨中產生最晚的一個類別。本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動盪加劇,通貨膨脹日趨嚴重,利率波動劇烈,與利率有關的債務憑證紛紛進入期貨市場。特別是1981年裡根政府以治理通貨膨脹作為美國經濟的首要目標,實行強硬的緊縮政策,大幅提高利率,導致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股市受到沉重打擊,股票的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市風險日益突出。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手段。股票指數期貨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982年2月,堪薩斯市交易所(KCBT)開創了股指期貨交易的先河。同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也都開始了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包括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在內的金融期貨交易的增長是驚人的。從1977年至1984年,農產品等一般商品期貨增長了1.7倍,而金融期貨交易增長了數十倍。從所佔比例來看,1977年,農產品等一般商品期貨的交易量佔77%,但到1984年,則降到了38%,而同期金融期貨的交易量從3%上升到49%,其中,股票價格指數期貨的發展尤為迅猛,1984年合約數高達1844萬份,佔全部交易的12%。
股票指數期貨的創新,不僅在美國得到推廣,同時也備受各國金融界的關注,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起來。1983年,悉尼期貨交易所以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普通股票指數為基礎,推出自己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4年5月,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開辦了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貨交易所開辦恆生指數期貨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開辦日經225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8年9月,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大皈證券交易所分別開辦了東證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和日經225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此外,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
著名的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合約有:S&P500股票指數、NYSE綜合股票指數、KCBT價值線綜合平均股票指數、CBOT主要市場指數等。
股指期貨的主要功能
(1)風險規避功能
股指期貨的風險規避是通過套期保值來實現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反向操作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股票市場的風險可分為非系統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兩個部分,非系統性風險通常可以採取分散化投資的方式將這類風險的影響減低到最小程度,而系統性風險則難以通過分散投資的 方法 加以規避。股指期貨具有做空機制,股指期貨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工具,擔心股票市場會下跌的投資者可通過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對沖股票市場整體下跌的系統性風險,有利於減輕集體性拋售對股票市場造成的影響。
(2)價格發現功能
股指期貨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通過在公開、高效的期貨市場中眾多投資者的競價,有利於形成更能反映股票真實價值的股票價格。期貨市場之所以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一方面在於股指期貨交易的參與者眾多,價格形成當中包含了來自各方的對價格預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於,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指令執行速度快等優點,投資者更傾向於在收到市場新信息後,優先在期市調整持倉,也使得股指期貨價格對信息的反應更快。
(3)資產配置功能
股指期貨交易由於採用保證金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機構投資者廣泛用來作為資產配置的手段。例如一個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機構投資者,認為近期股市可能出現大幅上漲,打算抓住這次投資機會,但由於投資於債券以外的品種有嚴格的比例限制,不可能將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股市,此時該機構投資者可以利用很少的資金買入股指期貨,就可以獲得股市上漲的平均收益,提高資金總體的配置效率。
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方法
股票指數期貨可以用來降低或消除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分為賣期保值和買期保值。賣期保值是股票持有者(如投資者、承銷商、基金經理等)為避免股價下跌而在期貨市場賣出所進行的保值,買期保值是指准備持有股票的個人或機構(如打算通過認股及兼並另一家企業的公司等)為避免股份上升而在期貨市場買進所進行的保值。利用股指期貨進行保值的步驟如下:
第一,計算出持有股票的市值總和;
第二,以到期月份的期貨價格為依據算出進行套期保值所需的合約個數。例如,當日持有20種股票,總市值為129000美元,到期日期貨合約的價格為130.40,一個期貨合約的金額為130.40X500= 65200美元,因此,需要出售兩個期貨合約。
第三,在到期日同時實行平倉,並進行結算,實現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相關 文章 :
1. 股指期貨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2. 中國期貨交易歷史介紹
3. 股指期貨的涵義
4. 股指期貨定義及特點
5. 股指期貨基本知識
『貳』 美國什麼時候推出的股指期貨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紀的日本,不過直到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回易所(cbot)正式成立後答,期貨交易才算邁入有組織的時代.事實上,當初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並非是一個市場,只是一家為促進芝加哥工.商業發展而自然形成的商會組織.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才引進遠期合同.在期貨市場150餘年的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推出外匯期貨合約,標志著金融期貨這一新的期貨類別的誕生,從而掀起一個期貨市場發展的黃金時代.
1975年10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張利率期貨合約,棗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的抵押憑證期貨交易
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交易.短短十年間,外匯期貨和利率期貨及股票指數期貨相繼問世,標志著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結構已經形成.期貨市場也由於金融期貨的加盟而出現結構性
至1993年,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過美國,成長速度極為驚人.
股指期貨的功能
(1)規避系統風險
(2)活躍股票市場
(3)分散投資風險
(4)可進行套期保值
『叄』 股指期貨的發展歷程
自1982年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推出價值線指數期貨合約後,國際股票指數期貨不斷發展,是金融期貨中歷史最短、發展最快的金融產品,已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最有活力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本世紀70-80年代,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活動加劇通貨膨脹日益嚴重,投機和套利活動盛行,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市風險日益突出。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手段。在這一前景下,1982年2月24日,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第一份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同年5月,紐約期貨交易所推出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期貨交易。
1982年--1985年 作為投資組合替代方式與套利工具。在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之後的三年中,投資者改變了以往進出股市的方式----挑選某個股票或某組股票。此外,還主要運用兩種投資工具:其一,復合式指數基金(SyntheticIndexFund),即投資者可以通過同時買進股票指數期貨及國債的方式,達到買進成分指數股票投資組合的同等效果;其二,指數套利(ReturnEnhancement),套取幾乎沒有風險的利潤。在股票指數期貨推出的最初幾年,市場效率較低,常常出現現貨與期貨價格之間基差較大的現象,對於交易技術較高的專業投資者,可通過同時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貨的方式獲取幾乎沒有風險的利潤。
1986年--1989年作為動態交易工具。股指期貨經過幾年的交易後市場效率逐步提高,運作較為正常,逐漸演變為實施動態交易策略得心應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通過動態套期保值(DynamicHedging)技術,實現投資組合保險(Portfolio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數期貨來保護股票投資組合的跌價風險;第二,進行策略性資產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貨市場具有流動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場效率高的特徵,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國際化、自由化的客觀需求,為解決迅速調整資產組合這一難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1988年--1990年股票指數期貨的停滯期。1987年10月1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從而引發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風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雖然事過十餘載,對為何造成恐慌性拋壓,至今眾說紛紜。股票指數期貨一度被認為是「元兇」之一,但即使著名的「布萊迪報告」也無法確定期貨交易是惟一引發恐慌性拋盤的原因,金融期貨品種的交易量已佔到全球期貨交易量的80%,而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歷史最短、發展最快的金融衍生產品。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全球證券市場的迅猛發展,國際投資日益廣泛,投、融資者及作為中介機構的投資怠行對於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這使得1988年至1990年間股指期貨的數量增長很快,無論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股指期貨交易都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至1999年底,全球已有一百四十多種股指期貨合約在各國交易。 股指期貨的創新與推廣迅速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起來,到80年代未和90年代初,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90年至今成為股指期貨蓬勃發展的階段。進入二十世紀90年代之後,關於股票指數期貨的爭議逐漸消失,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更為明智,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相繼推出股票指數期貨,使股指期貨的運用更為普遍。
股指期貨的發展還引起了其他各種指數期貨品種的創新,如以消費者物價指數為標的的商品價格指數期貨合約、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標的的大氣污染期貨合約以及以電力價格為標的的電力期貨合約等等。可以預見,隨著金融期貨的日益深入發展,這些非實物交收方式的指數類期貨合約交易將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