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人教版必修二

歷史人教版必修二

發布時間: 2024-10-24 11:52:36

1.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歸納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 總結 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隸社會:井田制——土地國有制

瓦解原因:

①根本: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直接:私田出現;

井田制瓦解的標志:魯國實行初稅畝

井田制徹底瓦解:商鞅變法,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點:土地個人所有、土地可以自由買賣或轉讓

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的影響: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大量兼並農民的土地,造成了社會的兩極分化;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有利於小農經濟的發展。

4、抑制土地兼並

(1)目的:保證國家賦稅收入,維護小農經濟、鞏固統治。土地兼並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

(2) 措施 :

(1)北魏至唐實行均田制

(2)明朝政府丈量全國土地,按人丁和田畝收稅。

(3)評價:起到鼓勵農民墾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的必然結果。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重農抑商

1、「重農抑商」政策產生及目的

(1)始於戰國時商鞅變法

(2)直接:確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徵收;根本:保鞏固封建統治

2、重農抑商政策的演變:

(1)商周時期:採取鼓勵政策支持商業發展;

(2)戰國:商鞅變法首倡重農抑商;

(3)西漢:推行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4)明清:仍固守重農抑商,實行專賣制度,對民營商業加征商稅,影響資本主義萌芽發展。

3、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

積極:

(1)確保賦稅收入促進農業發展,鞏固小農經濟。

(2)鞏固封建制度,維護國家統一。

消極:不利於工商業和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強化小農經濟。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海禁」與「閉關鎖國」

1、(1)明朝「海禁」原因: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統治。

(2)清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

②根本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

③客觀原因:西方殖民者向東方殖民擴張

2、清代閉關鎖國的後果:

①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②使中國與世界隔絕,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外來侵略。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新航路的開辟

1、原因和條件

原因:

a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

b社會根源:歐洲人尋金熱。

c直接原因:奧斯曼土耳其控制東西方之間的商路,商路受阻引起商業危機。

d宗教因素:教會鼓勵到東方傳播天主教。

主觀條件:西、葡王室的支持。客觀條件: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地理知識的提高。

2、過程:

①1487年迪亞士、葡萄牙(支持)西歐—好望角

②1492~1498年哥倫布 、西班牙(支持)西歐—美洲

③1497年達?伽馬、葡萄牙(支持)西歐—好望角—印度

④1519~1522年麥哲倫西班牙(支持)環球旅行

3、影響:

1、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被稱為地理大發現:證明地圓說的正確性;

2、結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狀態,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3、導致歐洲社會的重大變革: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4、加速西歐封建制度解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海上馬車夫」——荷蘭

1、荷蘭興起的條件:

1)優越的地理位置;

2) 經商和從事手工業的傳統;

3)較早的資本主義萌芽

4)新航路開辟,「商業革命」的受益者;

5)荷蘭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取得了獨立

2、荷蘭的殖民擴張:

(1)擴張形式:建立東印度等壟斷性貿易公司

(2)殖民區域:非洲、亞洲、美洲

(3)結果:17世紀「海上馬車夫」成為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日不落帝國」——英國

1、英國興起的條件:1)地理位置得天獨厚;2)17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工商業實力雄厚;3)擁有強大海軍。

2、殖民擴張:

擴張區域:亞洲印度、北美、非洲、大洋洲

殖民過程:

①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②17世紀初,成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北美建立殖民據點。

③1651年,英國頒布《航海條例》,爆發三次英荷殖民戰爭,荷蘭戰敗。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蘭,改名紐約。

④英法殖民戰爭:18世紀中期法國終敗,奪取北美和印度殖民地。

結果:18世紀中期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國。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早期殖民擴張

早期殖民擴張的主要方式:搶掠、欺詐、奴隸貿易、海外貿易

殖民擴張罪行:赤裸裸的財富掠奪、大量屠殺印第安人、黑奴貿易、壟斷貿易、洗劫當地國庫。

殖民擴張影響:

①對歐洲:為西歐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資本原始積累。

②對殖民地:給殖民侵略的地區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③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世界市場的拓展

世界市場拓展的原因:殖民擴張和掠奪

拓展的表現: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納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中

影響: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

1、前提和條件:

A、前提:18世紀英國資產主義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B、條件:

①資本——通過殖民貿易、殖民掠奪、販賣黑奴等活動,積累大量財富。

②勞動力——圈地運動為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③技術——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

④市場——海外貿易擴大,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直接和必要條件)

2、過程: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

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發明:瓦特改良蒸汽機

新興工業:棉紡織業、機器製造業、交通運輸業

拓展:由英國到歐洲和美國。

完成標志:機器大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1840年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工業革命的影響:

a生產力:大機器取代手工勞動,極大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組織形式:出現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工業比重上升,城市化進程加快。

c社會關系: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d政治上: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行社會變革,進一步鞏固資產階級的統治。

e經濟思想:自由主義盛行。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加快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的步伐。f世界市場:19世紀中後期,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4、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確立歐美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世界經濟 文化 聯系進一步加強;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開始改變世界的面貌;使亞非拉許多國家淪為原料產地和工業品傾銷地。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開始)

1、前提和條件:

A、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

經濟前提: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B、條件:

①資本——資本積累和和殖民地的長期掠奪

②勞動力——自由勞動力增長,工人素質提高。

③技術——19世紀3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進展

④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必要條件)

2、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

①電力的廣泛應用。(顯著成就和主要標志)

1866年發電機-西門子(德);電燈―愛迪生(美);電話-貝爾(美)

②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深遠影響的成就)。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德)-汽車、飛機-萊特兄弟(美)發明等。

③化工工業的發展,製成包括炸葯等化工合成材料。

④鋼鐵工業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3、新興工業:電力工業、石油工業、汽車飛機製造業、電訊業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①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促進生產力巨大增長,進入「電氣時代、鋼鐵時代」。

②促成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重化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

③導致生產關系發生重大變革,產生壟斷組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④推動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 文章 :

★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必修二)

★ 高中必修二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識總結(完整版)(2)

★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復習提綱

★ 人教版歷史必修二必背知識點歸納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高一歷史必修二各個單元知識點總結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2020

2.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 文化 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那麼你知道 高一歷史 必修二知識點有哪些嗎?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第10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時間

甲午戰爭後,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

2、原因

(1)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中國的自然經濟。

(2)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

3、表現

(1)民間出現辦廠熱潮。

(2)民族資本的總額增加。

(3)商辦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而且還表現出由沿海向內地的擴展。

4、影響

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發起救亡圖存的民族民主運動。

二、短暫的春天

1、時間

民國初期(1912——1919),一戰期間

2、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2)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

(3)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如抵制日貨、提倡國貨),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3、表現

(1)廠礦企業增多,擴建企業(規模擴大)。麵粉業和紡織業發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煙等行業也有相當發展。

(2)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和實業團體,海外華僑也競相投資國內工商業。

4、結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整個中國民族工業又迅速蕭條。

三、曲折的發展

1、時間

1927——1949(國民黨統治時期)

2、階段

(1)較快發展(1927——1936)

原因: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鼓勵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

表現:1927~1936年,民族工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逐年增長。

(2)遭受沉重打擊(抗戰爆發後)

原因:在淪陷區,來不及內遷的民族企業,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吞並;在國統區,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控制;國民黨官僚階層藉此控制經濟命脈,壓榨民族企業。

表現: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民族資本日益萎縮。

(3)陷入絕境(抗戰勝利後)

原因:蔣介石為取得美國援助發動內戰,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美國取得了在華的政治、經濟等特權;官僚資本也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國民政府還不斷增加苛捐雜稅,並濫發紙幣,導致通貨急劇膨脹,造成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

表現:民族工業陷入絕境,工廠、礦山、店鋪紛紛倒閉。

第11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一、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1、經濟恢復

(1)背景: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和國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戰爭破壞,國民經濟全面崩潰。

(2)恢復:經過三年努力,到1952年工農業生產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完成。

(3)意義:為國家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創造了條件。

2、一五計劃

(1)背景: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工業落後。

(2)時間:1953——1957

(3)內容:優先發展重工業

(4)成就: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製造廠等先後建成投產。

(5)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內容: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廣大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道路;手工業者也紛紛加入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掀起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

(2)意義: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

二、探索與失誤

1、正確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在我國建立

(2)內容:①當前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意義: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誤

(1)總路線: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大躍進:「大躍進」片面要求大辦工業、大辦農業。

(3)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財產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許多地方的公社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

(4)結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3、糾正失誤

(1) 措施 :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

(2)結果:從1962年起,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

三、國民經濟的劫難

1、原因

「----」動亂由思想文化領域、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

2、表現

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規章制度 被廢除,大批工人、幹部停產「鬧革命」,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3、調整

(1)1971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到1973年,國民經濟出現復甦局面。

(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確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並採取有效措施,使國民經濟呈現迅速回升狀態。但不久,再次被打倒,剛剛穩定的形勢又陷人混亂。

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一、偉大的歷史轉折(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背景:1976年後,國民經濟仍處於停滯狀態,人民生活沒有得到改善。

2、內容:

(1)思想路線: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政治路線: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3)經濟路線:確定今後黨和國家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3、意義:成為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二、經濟體制改革

1、農村改革

(1)經營方式: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

(2)基層組織:撤銷作為村行政機構的生產大隊,建立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

2、城市改革

(1)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

(2)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簡政放權,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

(3)所有制: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4)分配體制: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5)作用:通過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強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效益顯著提高。

3、意義

經濟體制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1、背景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國的改革開放面臨著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國內,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國際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遇挫折。

2、過程

(1)1992年初,先後在南方視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除了論述社會主義的本質、姓「資」姓「社」的標准等問題外,還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次大召開。會議明確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要抓住機遇,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

(5)到21世紀初,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

3、成就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史上的新奇跡

(2)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3)中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從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並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邁進。

復習歷史的技巧

第一、學會尋找線索,歷史事件的發展都是有內在聯系的,所以注意尋找線索。特別是新課改背景下,都是採用專題形式教學,每個專題都會有自己的線索。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每個專題的最基本線索,然後順著最基本線索進行完善,最後形成知識樹。在理清每個專題自己的線索後,再尋找各個專題間的線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現代的方式,將內容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比較,比如經濟史裡面,對資本主義的發比展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比較。

第二、注重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已經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科,更加註重的是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為鑒,通過歷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 方法 的運用。上課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筆記,課下多關注社會 熱點 問題。

提高歷史成績有什麼竅門

一,閱讀,大量的閱讀對於可以提高歷史成績有非常大的幫助。詩詞歌賦,歷史小說,歷史課本,都可以。

二,復習,其實所謂的復習就是把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在顧一遍。正所謂溫固而知新。歷史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復的。

三,試題,做大量的試卷題,反復的去做,去對案,目的是學習它的表達方式,學會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高一歷史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整理

★ 歷史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小總結

★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總結(完整版)

★ 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3.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一起來看看吧。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文學
(一)詩歌

1、《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風雅頌;四言為主(現實主義)。

楚辭:戰國屈原新體詩歌《離騷》(浪漫主義)

3、漢賦:司馬相如(鋪成排比,文采華麗)

4、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視,常用散曲抒發愁悶情懷。關漢卿《竇娥冤》

(四)小說

1、唐代:傳奇《柳毅傳》、《南柯太守傳》

2、宋代:話本

3、明清時期興盛原因:商品經濟的發達和市民階層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五)戲曲

1、原始—漢唐:儺舞

2、唐:梨園

3、兩宋:南戲,形成完備的戲曲形式

4、元代(黃金時代,標志戲曲的成熟):雜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為元曲四大家)

5、明:崑曲(百戲之主):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

4、清代:京劇,新的高峰

精品我為大家提供的 高二歷史 必修三文學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一、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

1、原因

鴉片戰爭後,大量外國商品湧入。

2、表現

(1)洋紗涌人中國東南沿海的市場,使中國家庭棉紡織業的“紡”與“織”分離

(2)洋布輸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國農家的“織”與“耕”分離。

(3)列強大量收購中國的農副土特產品,使中國絲、茶生產日趨商品化。

3、影響

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同時瓦解著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

二、洋務運動

1、背景

(1)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窘境。

(2)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在不改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方式和目的: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統治。

2、代表人物

中央:恭親王奕沂

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

3、興起

從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洋務運動。

4、過程

(1)近代軍事工業(19世紀60年代)

①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②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江南製造總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機器製造局(崇厚)。

(2)近代民用工業(19世紀70年代起)

①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

②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

(3)籌劃近代海防(19世紀70年代中期起)

10年之間,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4)興辦近代 教育

①創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②選派 留學 生 出國 深造,開近代教育的先河

5、結果

清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6、影響

①洋務派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在洋務派倡導下出現了,它們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原因

(1)外國的經濟侵略使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3)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4)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誘導

(5)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辦廠

2、產生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3)民資企業:發昌機器廠(上海);繼昌隆繅絲廠(廣東南海); 貽來牟機器磨坊(天津)

(4)意義:它們的出現,說明在中國封建經濟的解體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用機器雇傭工人來進行生產)產生了。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歸納: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鐵犁牛耕的發展

(1)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漸推廣。

(2)漢朝:西漢趙過推廣的耦犁,要用兩頭牛牽引,三個人駕馭。後來又出現犁壁,使鐵犁可以朝著同一個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 方法 ,到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這種犁安裝了犁評,可以調節犁耕的深淺,既簡便.又輕巧,能適應各種土壤和不同田塊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術的不斷進步

(1)耕作方法:

①壟作法(春秋戰國)

②代田法(西漢)

(2)耕作技術:

①西漢發明播種用的耬車

②魏晉南北朝採用耕耙耱技術(北方旱地)和耕耙技術(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兩漢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為主。

②宋朝以後,江南逐漸形成了穩定的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發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時期);漕渠、白渠、龍首渠(漢朝)②灌溉工具:翻車(曹魏時期)、筒車(唐朝)、水力高轉筒車(宋朝)、風力水車(明清)

猜你喜歡:
1. 高一必修二歷史專題一知識點歸納

2.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3. 高一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

4.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5.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必背

熱點內容
幼兒園班主任學期工作總結 發布:2025-01-23 04:41:37 瀏覽:342
馬雲是什麼老師 發布:2025-01-23 04:05:27 瀏覽:116
創客教學模式 發布:2025-01-23 03:53:26 瀏覽:457
楊小敏老師 發布:2025-01-23 03:48:13 瀏覽:852
小孩子學英語 發布:2025-01-23 03:21:06 瀏覽:452
電能電功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23 03:20:24 瀏覽:969
博白縣教育科研網 發布:2025-01-23 01:35:39 瀏覽:438
玄武區教育 發布:2025-01-23 00:14:34 瀏覽:262
為什麼電腦自動重啟 發布:2025-01-23 00:06:01 瀏覽:284
胡姓班主任 發布:2025-01-22 23:37:5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