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的歷史
1. 樂昌歷史
樂昌市境周以前屬揚州,春秋時屬百粵,戰國屬楚,秦時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111年)平南粵,以曲江、含桄、湞陽三縣屬桂陽郡,樂昌屬曲江縣地。後漢置始興都尉,南朝宋轄曲江,泰豫元年改始興為廣興。齊仍為始興。梁置東衡州,廢始興,梁天監七年(508年),分曲江縣西北境置梁化縣,為本縣建縣之始。十七年又分梁化縣置平石縣。陳天嘉元年復置東衡州。隋開皇九年廢郡改東衡州為韶州,十一年廢,入廣州。十二年廢平石縣入梁化縣,十八年(598年)才改梁化縣為樂昌縣(因縣內有樂石、昌山而得名),直屬韶州。宋朝開寶五年廢仁化縣入樂昌縣,咸平三年復置仁化縣。乾道二年分縣西南境置乳源縣。元朝隸屬韶州路,明朝時隸屬韶州府,民國時屬嶺南道。公元1920年廢道制為公署。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10月20日解放樂昌,同年成立了樂昌縣人民政府等行政機構。1958年12月後,韶邊自治縣以及乳源縣管轄的梅花、雲岩、秀水、沙坪等地隸屬樂昌縣管轄。1962年後,韶邊縣以及原樂昌管轄的瑤族公社、桂頭公社、大橋公社等地隸屬乳源。
在源城東南面,東江和新豐江匯合口的小山包上,豎立著一座七層、六角、高30多來的寶塔——龜峰塔,可惜的是這塔修復前沒頂。
龜峰塔,民間亦叫神仙塔。相傳各路神仙聚會,路過河源,恰遇東江和新豐江發大水,兩條江似巨蟒翻身,凶波惡浪,席捲兩岸百姓,呼爹喚兒之聲,令人慘不忍聽!過路神仙見此慘況,決心幫助百姓解脫厄運,他們商商量量決定捉只烏龜放定於兩江合口,這烏龜便是那小山包,名叫龜峰山。決定天亮前,建造一方寶塔在龜背上,以鎮守水口,防洪水作惡,一經商定,神仙們乘著黑夜捉龜的捉龜,趕石的趕石,砌磚的砌磚,忙開了。
神仙造塔的事被李斗野知道了。傳說,李斗野是妖怪變的,他算到神仙造塔,算到造成了塔會礙李家風水,怕河源會出超過他官位的人物來,他絞盡腦汁,想出了毒計,便躲躲閃閃到龜峰山下寶塔旁,見神仙們把塔造到七層,忙裝雞叫,他這一聲雞叫,逗醒了周圍的雞,誤以為是天亮,便你也啼他也啼。神仙聽到雞喔喔啼了,他們不願造塔的事讓世人知道,只好歇手回天上去了,那塔所以只造到七層,連塔頂也沒有。這便是民間流傳河源塔無頂的來由傳說 河游建市後,龜峰塔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撥款修建,完善了塔頂,使龜峰塔的新貌呈現在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