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區域地理學霸筆記
① 高二怎麼學政史地
政治
通讀教材、夠建體系
一輪復習時老師已經帶著大家把所有的考點梳理了一遍,但由於政治學科內部橫跨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幾個具體學科,知識繁雜,難記易忘,所以仍然需要再次梳理基礎知識,強化主幹。這一點同學們可以考試說明為綱,必修教材為本,有計劃地抓好自主復習。
首先,通讀教材。主要是通讀四本必修教材的正文和輔助文(專家點評、相關鏈接),將《考試說明》中的具體考點標於教材對應的內容上。此一舉有三得:一來明確了考點;二來熟悉了學科專業術語;三來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這些都為接下來的多層次,多角度地構建知識體系打下基礎。通讀教材後,必須保證把教材的目錄結構,也就是教材的編寫結構背熟。
其次,構建體系。在通讀教材,熟悉教材編寫體系基礎上,結合一輪復習時老師的筆記、課件等資料從多層次,多角度整合教材已有知識,把零散的教材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鏈或知識塊。
從宏觀層面總結建議:經濟生活知識可以從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經濟環節入手,還可以從市場經濟的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兩種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入手整合教材知識;政治生活可以從民主和法制這兩個政治的主題入手,還可以從公民、政府、人大、中國共產黨、政協等不同主體入手整合教材知識;文化生活可以從文化一般和文化特殊入手整合教材知識;哲學主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角度整合教材知識。
具體的知識塊的總結建議:經濟生活知識可以歸納:價值規律相關、價格相關、消費相關、企業經營相關、就業相關、融資相關、國民收入分配相關、市場經濟相關、經濟全球化相關的知識等;政治生活知識可歸納:主要政治制度、公民政治權利、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政府職能、黨的執政方式、政協職能、外交政策基本點等;文化生活知識可歸納文化的涵義、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中華民族精神等;哲學知識可以歸納規律相關知識、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創新的哲學依據、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等。
地理
提升讀圖、區域定位能力
地理復習主線:區域地理定位-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解決問題-提出發展方向。自然地理研究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的分布、形成、特徵和發展。人文地理研究人類主要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包括:人口、城市;農業、工業等生產活動;人類活動聯系的主要方式;地理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復習區域地理時,可以採用「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模式來進行整合。
1、對地圖的讀圖能力
注意正確的讀圖步驟:①讀圖名。圖名代表一幅圖的主題和要點。②讀圖例。圖例是一幅圖中地理事物的象徵,重要的圖例要熟記。③讀經緯線和重要的地理界線。④讀海陸輪廓、河流流向、山脈走向、重要地名、經緯度等來確定位置。⑤坐標圖要讀橫坐標、縱坐標的含義。⑥讀方向。一般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2、區域定位能力
地理試題中,「區域地理」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區域圖的形式出現,由於區域輪廓的不規則性,因此應建立中國、世界的基本經緯網,並結合區域內重要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形、河流、湖泊、城市等進一步定位。在學習區域地理知識時,要有意識地進行歸納,例如:重要經緯線所經過的地形區,重要鐵路線經過的樞紐城市,主要河流的形狀以及經過的國家和地區,重要地理事物(湖泊、山脈、港口等)的經緯度等一系列知識。
區域地理分析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
區域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區域人文地理特徵(人口、聚落、交通、經濟、文化等)——區域整治和開發利用(資源條件、環境問題、自然災害、經濟結構調整、重大工程等建設等)。
區域地理特徵分析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為:
進行區域定位——根據區域位置,判斷分析地形、氣候的類型和特徵——以地形、氣候條件為基礎,確定其相應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徵——以自然地理特徵為條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徵對主要人文地理現象的影響,分析評價區域發展的主要優勢條件和限制性因素——確定區域發展方向、主要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歷史
沖刺復習三步走
建議歷史學科在落實知識點時,實行「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將《考試說明》、教材、課堂筆記三者對照著看,做到基礎知識無遺漏。在知識點的把握上要盡量全面。
第二步:構建知識體系,重點把握主幹知識。
在梳理知識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將零散、孤立的知識點,結合學科的特徵(例如中國古代史既可按朝代順序的通史體例、也可通過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系、民族關系等專題體例),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要特別重視《考試說明》中所涉及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著作(文件)、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概念、歷史結論、原因、影響等。如果從新課程的必修教材來看,《必修一》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演變、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求民主斗爭,現代中國民主政治的建設,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等內容,《必修二》的中國古代農耕經濟、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新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的探索;西方工業文明的崛起、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經濟全球化趨勢。《必修三》的中國古代傳統主流思想的發展演變、中國近代以來的思想解放潮流,二十世紀以來中國重要的思想成就、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發展、中外重要的科技文化成就等,都是歷史學科的主幹知識。
第三步:重視教材中的閱讀部分、地圖、插圖、注釋等邊角知識。建議在二模後,重新回歸教材時應著重關注。
以上「三步走」的戰略,強調的是對教材的反復閱讀,好多同學歷史成績非常高,就源於對教材非常熟悉。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② 怎樣學好初中的歷史地理生物和政治啊
不管是哪個科目,學習分為兩個環節,反復行之必能學好;那兩個環節呢?就是「學」和「習」;學就是弄懂課本基本知識的過程,高一點境界的話,那得把課本內容按章為單位整理濃縮成為一個提綱,假如你能按照提綱回憶起相關的內容,那基本過關了。學的另一種方式就是以章為單位,每一個知識點設計一個問題,該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知識點,比如初中生物第一章第一節就有個知識點是學生物的特徵,共有八點如需要營養、對外界刺激有反應、需要排泄廢物等等,為了記憶這個知識點,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問題:生物都有哪些特徵?或生物有什麼共同特徵?或者「生物有哪八點特徵」等等,針對每個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設置一個問題,這個過程不可馬虎,因為我們在分析、整理、設計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最投入的學習過程,而看所列問題嘗試回憶相關內容就是簡單的復習鞏固過程,必須重視列提綱或者設計問題的過程,再次提醒,必須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地完成這個過程。
當你看著提綱或者問題集,基本能回憶相關內容的話,恭喜,第一個環節你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習」這個環節。學習中的習,意思就是練習,意思就是讓你去做練習,讓你刷題。
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及練習算是「習」的環節嗎?當然算,但想學好、達到學霸的境界,單考老師布置的這些題量,遠遠不夠,尤其是教育當局不解教育規律,一味強壓「教育減負」,很多老師都不敢布置「優秀學生」該做的題量,想學好任一科目,得另外給你自己做更多數量的練習題,在練習題中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
問題是,自己私下完成的這么多的練習題,做完了需要一個長者來幫忙批改,否則,不知對錯,如何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若何發現自己基礎知識缺陷?若是完成練習而不知對錯,不能根據錯題來展開針對性的復習,那「習」這個環節,不算完成,怎麼才能完美地完成「習」這個環節呢?有個網站,能很好的幫助你。這個網站叫做學霸訓練系統。
學霸訓練系統內置有100多萬道題目,都是歷年單元考試、期中期末考試、以及中考、高考卷裡面的題目,就是行業里說的「真題」,學霸訓練系統按照課本的章節來錄入題目,專門用來考察某章內容你是否過關的,他檢查的方式有「課後習題」「強化訓練」「模擬考試」「正式考試」四種考核方式,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當你完成了試卷,提交之後,系統自動批改試卷,立刻給你打出考核的成績分數,而且你所有做錯的題目自動歸集為「錯題本」,那麼錯題本里每一道題目所對應的知識點,就是你尚未過關的內容了,你就可以展開有針對性地去復習鞏固和提高了,反復自我檢查多次,直至出現多次滿分的情況,才勉強算是完成了「習」這個環節。
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則來一次學和習,減少遺忘,這樣,你必定能學好它。此方法尤其適用於記憶性的科目,理科也能行,只是設計問題需要更高的思維分析及提煉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需要更強的閱讀、理解、提煉知識點的能力。
學霸訓練系統,可以微信搜索關注「學霸訓練系統」,裡面有app下載
③ 如何學好文科
一、政 治
NO.1 分模塊學習
首先,政治的學習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文化、政治、經濟和哲學,把每一板塊放在一起學習。
例如文化這本書,主要講了文化是什麼、文化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等,要背的比較多。你可以先復習核心考點,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有很多名詞只要回答上就得分。
政治生活這本書,主要講了政府、黨、民主制、民族制度宗教文化等。那你就可以按主體來學習,例如以中國共產黨政府為核心詞彙,然後發散思維地把跟它相關的知識,如性質,地位,功能等聯系在一起。要多寫一寫新的材料和說法時政題,像租購同權,慈善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等。
經濟這塊一般是大題,你需要多看時政,將書里的每個篇章都提煉出一個知識點來用於大題的解答形成寫題模板。書里的一些小的註解也要格外注意,有些題目破解的關鍵點就源於此。
哲學主要涉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矛盾、經濟基礎等,背誦和理解都很重要。
但高考考的是綜合能力,有些題目是幾個板塊的內容都要回答,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融會貫通。
可以把政治想像成一棵大樹,把大的枝幹記住後,再把枝幹具體化。
NO.2 選擇題做法
政治選擇題全對或錯一個並不難,關鍵在於把政治書上的知識點背熟、背准、背細。
這里有個小方法可以借鑒一下:先看選項,將不符合書上原理的直接排除。
這樣做不僅能夠節約時間,還能防止看題太久而掉進出題者的陷阱里。因為政治選擇題的選項里總是會出現某個選項跟題目特別相似,卻和書上的原理相悖,特別容易誤導考生。
NO.3 大題做法
結合時政要點和材料內容答題。
例如時政要點可以作為一些套話出現在答案中,或替換書中的知識點。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高度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以人民為中心等可以作為套話;根據題目內容將鄉村振興戰略替換城鄉一體化,五大發展理念替換科學發展觀等。
材料除了可以引導你作答,也可以是答案的一部分。所以作答時要學會緊扣材料內容,從材料找到關鍵詞,確定答題方向。
NO.4 總結
寫完題後一定要總結反思,即使寫對了也要。
將高頻考點、易錯點、考法總結出來,思考出題人的設錯角度、某些熱點題目是怎麼出題,並記在書上或筆記本上。當你總結得多了,就會形成題感,發現原來都是套路,分分鍾看出出題人的小九九。
除此之外,總結答題模板也非常重要,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你要建立一個知識框架,提取關鍵詞。
NO.5 發散思維
學會發散思維,即看到材料的某個詞就能聯想到常考的熱點關鍵詞。
想要提高自己的發散思維,需要多刷題,不用全寫,寫關鍵詞和思路即可。
二、歷 史
NO.1 採用時間軸的方式整理教材
歷史是一門需要經常記背的科目,建議的記背方式是根據歷史發展順序建立自己的歷史時間軸。
就拿一張a4紙,然後畫一條線,在那個線上標注各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發生的事情。
你要做到對基本的史實和知識點心中有數,比如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西方民主代議制的形成過程和14-16c的文藝復興、19c60-90s的洋務運動、1898年的戊戌變法等。
這里推薦一個小方法,你可以在晚上睡覺前,將歷史脈絡捋一捋。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從秦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不僅有助於記憶,還助眠。
NO.2 拓展和深化
除了熟悉歷史發展順序,更重要的是對每一件事做拓展和延伸。
你要做的就是為每一個史實寫上關鍵詞,然後再次運用發散思維,將每個史實的背景、發生原因、經過、結果、教訓和對現實的意義與影響等寫下來,並將對應的政治、經濟、文化事件都寫上去。
例如百家爭鳴這塊,文化上,經濟上,政治上分別有什麼展現。
當你做完這些,也就把書都翻了一遍,一般認真總結完都能記得七七八八。
這里再推薦一個小方法就是,可以將同期的中外事件做對比,印象會更加深刻。
三、地 理
NO.1 認真聽課
地理涉及到很多自然原理,這個不是靠背就能答題的,題目稍微變一下,可能你就不知道怎麼解題了。
所以老師上課講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好好掌握,解題思路與原理在地理的學習中極其重要。你起碼要將最基本的原理先弄懂,還有知道常見的說法,才能知道題目考的是什麼。
基礎知識扎實且可以靈活的運用和結合,那麼無論是選擇題還是大題你都能得到不錯的分數。
NO.2 記背地圖
有個地理老師曾做過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就是舉行了一個拼中國地圖、國家地圖的比賽。
因此同學們對中國地圖、國家地圖都非常熟悉。這里是什麼山,那裡是什麼地勢,哪裡的一座大山擋住了風和雨,就形成了什麼氣候?對這些問題也都了如指掌。
所以建議大家先把地圖記熟,不僅是海陸位置,還有各地形區的經緯度位置、氣候分布、各種分界線(氣候,區域,作物等);世界地圖中各大洲、大洋的經緯度位置、氣候、作物、工業等的分布。
記住那些普遍規律後,你就可以嘗試記一些特別的自然現象,如厄爾尼諾現象,因為考試是很靈活且貼近生活的。
NO.3 大題做法
首先,認真審題、看圖,題里的每一個字,圖里的每一個信息都不要放過!因為如果你稍微留個心眼,也許就能從題目中找到答案。
例如有一道題說某地會曬東西,俗稱曬霉,後面有一問題就是曬霉是什麼地方的行為?
如果你再認真想一下的話,就會知道答案是「中國」,因為會有俗稱這種說法的國家必然就是我國了。
雖然這種方法不是什麼時候都好使,但對涉及新概念或知識點的題目非常有用。
學會知識遷移,把它聯繫到學過的地方即可。
其次,地理題目也有答題模板,你可以將同一考點的題目整理出具體的模板並背下來,遇到時套用上去即可。
例如某國出口XX的原因:(1)本地市場需求量小;(2)產品質量高、產量大;(3)國外市場廣闊等
最後,地理大題的解題思路一定要條理清晰,可以根據知識點一條一條地答。老師都喜歡能看明白,且看起來輕松的答案。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採納我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