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雲歷史
『壹』 想全面了解山西大同左雲縣。
左雲是春秋時稱白羊地,明滿腔武四年(公年1371年)置大同都尉,清雍三年(公元1725年)建縣始用現名。現轄3鎮、6鄉、263個行政村,人口為16.3為萬。、
左雲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接壤,東與新榮區相鄰,南與懷仁、山陰2縣相連,西與右玉縣為界,總面積1306.7平方公里。境內山丘起伏,溝壑縱橫,是典型的黃土丘陵區,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最高點為北部的五路山,主峰海拔2013.3米,主要河流有十里河、元子河、大峪河、陳家窯河。
左雲縣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常年受風沙侵襲,氣候寒冷,冷熱不均,年平均氣溫6。2°C左右,年均降水量為380毫米。家作物主要有馬玲薯、莜麥、谷黍、豆類、胡麻等。畜牧業主要以養羊、養豬和大牲畜為主,素有「左雲三件寶,山葯、莜麥、大皮襖」之說。
左雲縣礦產資源豐富,尤以煤炭著稱,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儲藏面積650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100億噸,大部分煤層為中厚煤層和厚煤層,且埋藏淺,易開采,煤種屬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除煤炭外,還有高嶺土、石灰石、玄武岩、浮石、雲母等。左雲春秋時是匈奴人居住放牧之地,稱白羊地。兩千年的文明羅,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賈家窯村為舊石器遺址,舊高山、小河口村是新石器遺址,還有楞嚴寺等古建築。
近年來,左雲縣委、縣政府認真分析研究縣情,制定了「充分發揮煤炭資源豐富和土地廣闊兩大優勢,加快體制、環境和管理三大創新,大力實施效益型農業穩縣、煤炭加工轉化強縣、民營經濟活縣、科技教育興縣四大戰略,培植新優勢,推動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扭住產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全力推進縣域經濟的調整優化創新,工業發展後勁明顯增強,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全縣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2003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84億元,財政總收入217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95元,保持了快速的增長勢頭。
『貳』 大同市各縣gdp
大同市各縣gdp。
1、左雲縣(153.22億元):歷史悠久,十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居住生活。春秋時為北狄白羊族牧地,戰國時是趙國的武州塞地,漢時改為恆州,元代為大同屬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大同都衛,四年後又改稱山西行都司,曾管轄26個衛所,東西橫跨黃河與燕山之間,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縣。
2、陽高縣(79.92億元):陽高縣是山西省大同市下轄縣,西漢置高柳縣,金改名白登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稱現名,陽高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與渾源、廣靈為界,西與雲州區毗鄰,東與天鎮縣、河北陽原接壤,總面積1598.3平方千米。[17]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陽高縣常住人口為191981人。
3、靈丘縣(73.13億元):西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靈丘縣,因有趙武靈王墓而得名,屬並州代郡,1993年7月地市合並後屬大同市,截至2021年,靈丘縣境內有國、省道3條,縣道9條,鄉道43條,村道113條,靈丘縣有平型關戰役遺址、趙武靈王墓、覺山寺等旅遊景點。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靈丘縣退出貧困縣。
『叄』 左雲縣屬於哪個市
左雲縣屬於大同市。
左雲縣位於山西最北部,地處塞北高原,東靠大同,西接右玉,南鄰朔州,北眺呼市,介於北緯39°44′—40°15′,東經112°34′—112°59′之間,總面積1294平方千米。左雲縣東距大同市區54千米,南至省會太原市323千米,東距首都北京435千米,西北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173千米。
左雲歷史悠久,十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居住生活。春秋時為北狄白羊族牧地,戰國時是趙國的武州塞地,漢時改為恆州,元代為大同屬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大同都衛,四年後又改稱山西行都司,曾管轄26個衛所,東西橫跨黃河與燕山之間,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縣。
地形地貌
左雲縣境內地勢高亢,起伏較大,海拔1020—2013.4米之間,是山西省平均海拔較高的地區之一。西北部的五路山最高,海拔2013.4米;最低處1020米,位於十里河流域左雲縣與大同市南郊區交界處。全境四面多山,中部為丘陵。
地貌類型較復雜,平川少,山地和丘陵多,河川階地面積314.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23.9%,而山地和丘陵面積達1000.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6.1%。由於地質構造和長期外力的作用,形成了西北、東南高;中間和西南低的地貌特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左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