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歷史
發布時間: 2024-12-25 23:24:54
㈠ 福建省永春的風俗習慣民間傳說和歷史人物故事
永春是晉江河流的源頭,從五代後周期間至民國時期,主城區桃溪有眾多碼頭。鼎盛時期,桃溪從事船運業務百隻溪舟船穿梭於晉江河流。來自大洋彼岸的海貨,順著晉江、順著桃溪,在永春進行交易。永春人也順著這條水路到東南亞等地經商,尤其在東南亞更是數量眾多,在坊間也就出現了「無永不開市」的說法。它展現的是永春人在貿易中的重要作用,也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
早年,永春百姓為尋活路,無奈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史載,永春人的出洋史和永春縣史同長。公元933年升桃林場為桃源縣,938年改桃源縣為永春縣。據《永春縣志》關於永春人移居海外記載,約1015年,顏必和從達埔鎮洋頭遷往金門,其曾孫十六郎從金門渡海下南洋,永春人遷居海外的歷史已近千年。
永春置縣1070多年,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縣為直隸州,割泉州府之德化、延平府之大田屬之,隸屬福建省。1913年廢州,改州為永春縣。千百年來,永春人才輩出。唐有昭州刺史盛均,其為文造句煉字,極具功夫。五代陳保極兄弟頗富文名,聲騰江左;清源軍節度史、「晉江王」留從效,勤儉養名,對泉州發展對外貿易有著卓越貢獻。南宋蔡茲、陳知柔、黃維之等,皆為理學名家,正道直行之士;留正三朝為相,庄夏為兵部侍郎,卓有政聲。明有善於書畫的李開芳,詩人兼書法家顏廷榘,為官廉正的進士劉應望,會試殿試兩得第一的狀元庄際昌。綜計自唐至清有狀元1人,武探花1人,文進士77人,武進士13人,文舉人190人,武舉人155人,擎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片天空。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