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軍事
⑴ 研究軍事地理的實際意義
軍事地理學是研究軍事與地理關系的學科,它探索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影響,以及在軍事上運用地理條件的規律,為制定戰略方針,研究武裝力量建設,進行戰場准備,指導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軍事地理學通常由普通軍事地理學、區域軍事地理學、部門軍事地理學三個部分構成。普通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地理與軍事的關系的一般規律和歷史源流等,是軍事地理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的綜合與概括;區域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環境對軍事行動的綜合影響,包括戰區軍事地理、國家軍事地理、邊疆軍事地理等;部門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某些 特定地理因素對特定軍事行動的影響,如海洋軍事地理、空軍軍事地理、歷史軍事地理、交通軍事地理等。
軍事地理學發展簡史
歷史上許多軍事家都很重視地理環境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春秋末期軍事家孫武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18世紀中期,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給將軍們的訓詞》中指出「地理知識,對於一個將軍來說,猶如步槍之對於士兵,數學之對於幾何學家一樣重要」
正確利用地理環境,往往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制強;而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估計不足或利用不當,即使處於優勢的軍隊,也可能遭受挫折甚至失敗。中國東漢末年曹操兵敗赤壁,法國拿破崙一世喪師俄羅斯,地理因素的不利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軍事指揮人員充分認識地理環境對軍事戰略和作戰行動的制約和影響,並在實戰中巧妙利用,趨利避害,揚長抑短,對於克敵制勝有著重要的作用。
軍事地理學是人類戰爭實踐的產物,是伴隨戰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對軍事地理學的研究,中國較其他國家為早。在古代,軍事地理學是作為兵法的組成部分而出現的。《孫子兵法》有較多篇幅著重論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在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成為研究軍事地理的開端。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的問對中提出輔劉立國的「隆中對」,是分析軍事地理形勢把握戰略全局的範例。明末清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以明代主要行政區劃為主線,著重闡述了歷史上各要塞地域的地理形勢對用兵的影響,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歷史地理名著,具有濃厚的軍事地理特色。此外,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施永圖的《武備地利》,也含有豐富的軍事地理內容。
19世紀,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機槍、線膛炮等武器相繼出現,戰爭的規模和范圍擴大,為適應作戰需要,軍事地理學得到迅速發展;軍事地理學的理論著作先後在俄、德、法、意、英等國問世,軍事地理學成為專門學科。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瑞典政治學家克吉倫和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等,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大陸心臟說」等理論,他們的觀點曾經成為軍事地理學的理論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豪斯霍費爾的「地緣政治學」提出:國家的生存空間應隨著力量的發展而不斷擴大,主張德國收回失去的殖民地,甚至把大半個歐洲都劃歸到他那個「生存空間」中去,為希特勒的侵略擴張政策製造理論根據。
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中,善於根據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特點確定革命的戰略方針;在選擇、建立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在運籌戰略決策和指揮戰役行動時,都能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的地理條件。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開展了軍事地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軍事領導機關分別編寫了各種軍事地理資料。
軍事地理學分支及內容
普通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理論部分,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軍事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研究的對象、任務、原則和方法,地理環境諸因素對國防建設、戰略思想、軍事行動影響的一般規律等。區域軍事地理學和部門軍事地理學是軍事地理學的應用部分。
軍事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有:地理形勢、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交通運輸、城鎮要地、歷史戰例等。
地理形勢主要包括國家或戰區的位置、范圍、面積,陸、海疆界的長度和自然特徵及其對軍事的作用和影響,該國家或戰區與周邊國家或戰區的關系以及所處的戰略地位。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等因素。地貌,側重研究有軍事意義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狀況;水文,側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點、季節變化規律;植被,側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圍、類型與季節變化特點;氣象,側重研究各種氣象要素的地區性、季節性的變化規律等,以及上述諸因素對作戰行動、交通運輸等的影響。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各種戰略資源的分布、蘊藏量和產量,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的分布、技術水平及其生產能力,農業經濟的分布特點和主要農產品的生產狀況國民經濟結構、生產總值和人均產值,以及對軍民生活物資的保障程度、戰時經濟動員潛力和對戰爭的支援能力。
社會狀況主要包括社會、政治制度和對內對外政策,階級關系,人民與政府的關系,人民對戰爭的態度民族的分布,風俗民情,政治傾向及其相互關系;宗教信仰及其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影響;人口的數量、分布、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健康水平和戰時兵員的動員潛力醫療機構和衛生技術人員的分布及其在戰時利用的可能性,主要傳染病、地方病的種類、分布、流行季節和對作戰行動影響的程度。
交通運輸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線和地下管道的整體布局,主要線路及其通行、輸送能力;重要交通樞紐、車站、港口和機場等的吞吐能力和遭受破壞後的恢復能力;各種機車車輛、汽車、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數量和管道的長度以及這些交通工具和管道戰時的生產補充能力。
城鎮要地指重要居民地、軍事基地、要塞、島嶼、關隘等。城鎮,側重研究其地理位置、戰略戰役地位、面積、人口、周圍地形、交通運輸、通信設施、工業生產,以及防空工事和軍事設施情況;要地,側重研究其分布狀況、地理特點和軍事價值、兵力部署、武器配置,以及對要地安全的保障程度。
歷史戰例主要包括所研究地區地理條件對歷史上重要戰爭的影響,和交戰雙方在利用地理環境方面的利弊得失和經驗教訓。
在對上述各項內容分別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對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可能產生影響的全面評價和結論。
現代科學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引起戰爭規模、作戰樣式的不斷變化。新的戰略思想使人們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有發展變化。為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軍事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將由地面、水面進一步向地下、水下和外層空間擴展,在海洋水下和外層空間建立戰略導彈發射基地,建設和發展海洋戰場,為軍事地理學的研究開拓新的領域。
⑵ 軍事中運用了哪些地理知識
軍事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有:地理形勢、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交通運輸、城鎮要地、歷史戰例等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等因素。地貌,側重研究有軍事意義的平原、丘陵、山地、山林地的分布狀況;水文,側重研究江河、湖泊、水庫,地下水和海洋的分布特點、季節變化規律;植被,側重研究植物的分布范圍、類型與季節變化特點;氣象,側重研究各種氣象要素的地區性、季節性的變化規律等,以及上述諸因素對作戰行動、交通運輸等的影響。
⑶ 對軍事地理的認識
軍事地理是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統稱。是國家和軍隊統帥與總參謀部以及各級司令部必須研究的內容。中國古代稱「地利」。近代,又稱「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層存在的與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有關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其空間范圍相當於大氣圈對流層頂至岩石圈沉積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時也擴及到海洋底部、陸地深部和外層空間。
古代軍事學
在世界古代歷史上,中國的軍事學曾在許多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很早就出現了金屬兵器和戰車,建築了被譽為世界奇跡的古代防禦工程體系萬里長城;火葯、指南針的發明和火器的創制,也在世界軍事史上有深遠的影響;中國還涌現了許多傑出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技術專門家;此外,中國最早創立了較系統的軍事理論,從先秦到清代前期,先後有2000多種兵書問世,並留下一些有價值的軍事歷史、軍事地理著述,編纂了卷帙浩繁的軍事類書。古代西亞和地中海沿岸一些國家,如埃及、波斯、希臘、羅馬等,在軍事學方面也有各自顯著的成就。
研究戰爭的本質和規律,並用於指導戰爭的准備與實施的綜合性科學。又稱軍事學。戰爭起源於原始社會,經歷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帝國主義時期,戰爭的范圍空前擴大,手段也空前殘酷。各個階級、各個民族、各個國家以及各政治集團為了准備戰爭和爭取勝利,竭力探索戰爭的規律,研究武裝力量的建設和使用,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步形成范圍廣博、內容豐富的軍事科學體系。
軍事與軍事科學
戰爭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特殊社會現象。原始社會晚期部落或部落聯盟之間的暴力沖突,可以看作是戰爭的初始形態。這種部落戰爭主要是為了爭奪生存條件而引起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財產、階級的出現,戰爭的性質逐漸發生變化。進入階級社會後,戰爭便成為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矛盾斗爭的最高形式,成為政治的繼續。只有全世界實現了共產主義,階級和國家消亡了,戰爭才會消亡。
軍事是以准備和實施戰爭為中心的社會活動。諸如武器力量的組織、訓練和作戰行動。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和使用,戰略戰術的研究和應用,戰爭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國防設施的計劃和建造,後備力量的動員、組織和建設等,都屬於軍事的范疇。軍事不是孤立的活動,它涉及國家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既受這些因素的制約,又對它們發生不同程度的作用。
⑷ 戰區軍事地理分類
軍事地理學在戰區劃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分為戰區自然地理和戰區經濟地理兩個方面。戰區自然地理主要探討的是戰區內的自然環境特性,它涵蓋了全球性的地理要素,如海陸分布、地質地形、熱量、水文、生物分布,以及自然地理帶的劃分等。具體到微觀層面,如地形、植被、土壤、地質、河流、水文和氣象氣候等,這些都會對戰爭產生深遠影響。
另一方面,戰區經濟地理著重於戰略資源的分布和利用。它研究軍事工業的配置,分析戰區內利用當地資源(如糧食、燃料、建築材料、運輸工具和勞動力)的可能性和保障程度。同時,它也綜合評估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這對於戰爭准備和實際作戰具有決定性作用。
近年來,軍事地理學家還開始關注戰區內的兵力部署策略,特別是戰略戰役集團的配置。他們深入研究戰爭中戰斗能力的形成與戰區的范圍(寬廣度和深度)、地理位置、以及地形條件等因素之間的關系,這些都被視為戰區容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戰爭的效能和勝算。
⑸ 軍事地理學分支及內容
軍事地理學是一個綜合學科,主要分為理論部分和應用部分。理論部分,即普通軍事地理學,主要研究軍事地理學的起源、發展、研究對象、任務、原則和方法,以及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戰略思想和軍事行動的普遍規律等。它探討如國家或戰區的位置、自然條件、經濟因素、社會狀況和交通運輸等多方面的因素對軍事的影響。
在研究內容上,軍事地理學家會深入研究地理形勢,包括國家或戰區的邊界特徵和戰略地位;自然條件涉及地貌、水文、植被和氣象,這些都會影響作戰行動和交通。經濟因素則包括戰略資源分布、工業生產能力、農業經濟狀況等,這些因素對軍民生活和戰爭潛力有重大影響。
社會狀況,如社會制度、人口分布、經濟狀況、醫療設施等,是軍事地理學關注的重點,因為它們關繫到戰爭動員和社會穩定。交通運輸系統,如鐵路、公路、航空等,是戰爭中的關鍵基礎設施,其性能和恢復能力對戰局至關重要。城鎮要地,如居民地和軍事設施,也是軍事地理學家研究的重點,評估其戰略價值和防禦能力。
歷史戰例部分,通過分析地理環境對過往戰爭的影響,為理解當前和未來戰爭提供了寶貴經驗。隨著科技的發展,軍事地理學研究范圍也在擴大,涉及地下、水下和外層空間,以適應新的戰爭形態和挑戰。例如,海洋和太空戰略的開發,為軍事地理學帶來了新的研究領域。
總的來說,軍事地理學是一個綜合了理論和實踐的學科,它通過對各種地理因素的深入研究,為國防建設和軍事行動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
(5)地理軍事擴展閱讀
軍事地理學是研究軍事與地理關系的學科。探索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影響和在軍事上運用地理條件的規律,為制定戰略方針,研究武裝力量建設,進行戰場准備,指導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