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返校歷史

返校歷史

發布時間: 2025-01-28 14:14:34

『壹』 西安市田家炳中學歷史沿革

1953年7月,學校正式創建,初名「藍田縣初級中學」。
1956年7月,學校更名為「藍田縣第一中學」。
1960年7月,學校更名為「藍田縣北關中學」。
1966年5月,「文革」開始,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被打亂。
1967年,「5.16」紅總部和「8.8」革聯會兩大群眾組織形成,學校處於癱瘓狀態。
1968年9月,成立以鄺先瓊、魏志堂等為委員的「藍田紅衛二中革命委員會」。
1969年9月,學生返校,學校更名為「藍田縣紅衛二中」。
1970年12月,學校再次更名為「藍田縣北關中學」。
1978年,學校被列為「陝西省首批辦好的十四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4年,在藍田從渭南地區劃歸西安市後,被列為西安市重點中學。
1999年12月,該校成為西安體院、陝西師范大學「教育教學訓練實踐基地」。
2000年6月,因香港著名愛國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資助學,經市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安市田家炳中學」。
2003年,學校晉升為陝西省標准化中學。
2011年10月,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確定為「班主任專業化實驗學校」。
2012年4月,該校被「十二五」規劃課題《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教育》總課題組授予「全國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學校」。
2013年,學校晉升為陝西省示範性高中。

『貳』 返校節的簡介

美國大學的返校節歷史悠久,其淵源可回溯至19世紀後半葉。根據伊利諾伊大學的檔案資料,該校於1910年10月14日至15日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返校節,並且引發了美國其他高校爭相效仿,因此,伊利諾伊大學一直被視為美國大學返校節的發源地。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美國許多高校已形成了各自的返校節傳統,並發展成為美國各大學和中學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校友返校節一般在每年秋季開學後不久,校友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母校,表達對母校的忠誠。學校里會舉行各種表演和體育比賽,各學生團體也積極參與,招待他們的前輩。返校節促進了校友之間的團結,密切了學校與校友及社會的關系;同時,也增強了校友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使校友關心學校的興衰榮辱,自願為學校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返校節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項目之一是評選返校節「國王」與「皇後」,由所有學生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男孩和女孩。當選者乘花車遊行,並以此拉開體育比賽的序幕,一般來說是同學會橄欖球賽。
Homecoming : a celebration once a year at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hen ALUMNI (people who went to the school before) return for parties and a football game. Many schools have a homecoming parade and elect a homecoming king and homecoming queen.
節日中會有 The Homecoming Parade,是許多高中和大學在每年秋天所舉行的慶祝活動,在一些小鎮上尤為盛行。同學會的慶祝活動通常會持續一個星期,為了慶祝老校友們回歸以及新生和他們的朋友、父母的加入,大家在一起舉行校園舞會、晚會以及晚宴。

『叄』 濟源六中歷史沿革

濟源六中的歷史沿革始於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即1956年至1965年5月。建校初期,學校未設立支部,隸屬於南姚村黨支部,擁有黨員1人,直至1958年,學校建立支部,黨員人數增至5人,並直接隸屬於承留公社黨委。黨支部書記的任命依次為賀慎之(1958年至1962年)與呂志瑞(1962年至1966年5月)。

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即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學校黨支部隸屬於承留公社黨委,黨員人數在1966年至1970年間為5人,1971年增至6人。黨支部書記的任命包括呂志瑞(1966年5月至1969年5月)、田順朝(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和郝祥智(1971年3月至1976年10月)。此時期,學校行政組織經歷了1966年至1970年的停課鬧革命與「革命大串聯」,直至1968年8月「復課鬧革命」前,學校領導機構處於癱瘓狀態。1968年8月至1970年3月,學生返校,但教學仍未能恢復正常。1970年3月,根據縣革委會的指示,承留公社決定在原六中校址上辦「承留高中」,初中學段結束,高中學段開始,採用2年2軌制的4個班級,招生方式為推薦。行政組織為「革委會」,副主任包括田順朝(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黨可言(1969年3月至1976年10月)和郝祥智(1971年3月至1976年10月)。

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即1976年10月至2003年3月,學校建立了黨支部,隸屬於承留鄉(鎮)黨委。黨員人數在1985年至2006年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黨支部書記的任命包括郝祥智(1976年10月至1993年8月)、聶敏和(1993年8月至1996年9月)、孔祥勝(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孟祥春(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和張國光(2006年7月至今)。黨支部副書記為丁國治(回族,兼1996年9月至2000年9月)。

行政組織方面,1978年校名由「承留高中」更改為「濟源縣第六中學」,1988年10月濟源市建立後,學校更名為「濟源市第六中學」,內設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政教處、工會、團委等機構。到2003年,教職員人數由37人增加到86人,學生人數達1400多人。2006年7月,學校與興華高中順利合並,教職工人數增加到116人,學生人數增加到2100多人。

教職工人數、高中級教師人數、在校學生數以及規模和班數在1993年至2006年間經歷了穩步增長。具體而言,1993年教職工數為67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6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4年教職工數為69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8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5年教職工數為71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5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6年教職工數為72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5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7年教職工數為77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6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8年教職工數為73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8人,學生數為4人,規模為12個班;1999年教職工數為72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9人,學生數為734人,規模為4個班;2000年教職工數為76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5人,學生數為877人,規模為6個班;2001年教職工數為77人,高中級教師數為18人,學生數為1113人,規模為6個班;2002年教職工數為78人,高中級教師數為20人,學生數為1453人,規模為8個班;2003年教職工數為82人,高中級教師數為22人,學生數為1556人,規模為8個班;2004年教職工數為86人,高中級教師數為25人,學生數為1756人,規模為10個班;2005年教職工數為89人,高中級教師數為32人,學生數為1805人,規模為10個班;2006年教職工數為116人,高中級教師數為48人,學生數為2108人,規模為10個班。

『肆』 古浪縣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古浪縣第一中學歷史沿革

學校於1957年成立教育工會,同年8月,獲得省財政廳撥款3萬元,用於宿舍建設。1958年,選舉校務委員會,並在6-8月國家撥款4萬元,師生共同參與校建。7月15日,響應文教指示開展勤工儉學活動。7月26日,縣委書記梁星來校作報告。8月22日,古浪縣任命王國壁、張家駒職務。9月4日,張玉良任副校長,胡相如調任二中校長。9月25日,學校更名。11月14日,縣委關注學生報到情況。11月21日,張家駒赴京學習。12月13日,通知學生返校上課。12月20日,國務院決定,學校更名。

1959年至1965年間,學校經歷了第一屆學生畢業、陳述賢出席文教群英會、國務院恢復古浪縣建制、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選舉第二屆校務委員會、黨支部選舉胡相如為書記、傳達全國總工會通知、學習王傑系列活動等事件。

1966年至1977年,學校經歷「文革」開始的運動、革委會籌備委員會成立、古浪一中革命委員會成立、工宣隊進駐、小學並入古浪一中、中小學建立年級組、學校更名為古浪中學、工宣隊再次進駐等時期。

1978年至1985年,學校領導多次變動,期間師生獲得榮譽,學制轉換,開展多項教育活動,得到政府表彰。1986年,學校名稱更改為古浪縣第一中學。

1988年,古浪縣第一中學啟動開門辦學項目,進行建窯洞、製作紙漿桌凳、農場平田整地等建設。同時,學校獲得多項榮譽,包括在青少年科技評比競賽中獲一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被確定為武威地區「業余訓練點校」。

1989年,學校被確定為「甘肅省中小學實驗室與儀器管理」先進單位,師生參與了「甘肅省中小學歌詠比賽」,獲得多項獎項。張尚友、祁成勤獲「優秀園丁」獎。

1990年,學校領導變動,陳學禎任校長,於祥麟任黨支部書記。教學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學校被授予「武威地區『體育傳統項目(籃球)學校』」稱號。

1991年,實行坐班制,恢復值周制度。學校獲武威地區「中小學歌詠比賽」一等獎,胡登福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2年,古浪一中黨政正職升格為副縣級。成立中心教研室,召開教學優勝者表彰大會。教師赴蘭州學習,學校改建為「大觀園」。實施學生考核辦法,加強管理,成立「課堂教學評優」領導小組。

1993年,實行教研組集體辦公制度,學校實驗室獲「實驗儀器管理先進單位」。學生毛宗舜、韓國峰的教具獲三等獎。原建校門竣工並舉行剪綵儀式。

1994年,無具體事件記載。

1995年,遠足野營活動。文明形象塑造活動動員。教師全員參與「課堂教學評優」。教師普通話、粉筆字比賽。出版《古浪一中校史》。校史展覽完成。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全校師生歡迎校友。建校40周年校慶結束。教育教學督導。購進車輛。開展「三項教研活動」動員會。

1996年,遠足野營活動。文明形象塑造活動動員。教師全員參與「課堂教學評優」。教師普通話、粉筆字比賽。出版校史。校史展覽完成。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建校40周年校慶結束。教育教學督導。購進車輛。開展「三項教研活動」動員會。

1997年,省委宣傳部長來校調研。開展「迎香港回歸」系列活動。提出「推行實用型教研,培養研究型教師」方針。學校獲「優秀考點」稱號。獲「地級文明單位」獎。

1998年,高考上線人數突破百人大關,常海、王應科分別獲文、理科狀元。學校黨支部獲「全縣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稱號,師生在「慶七一 頌改革」文藝匯演中獲二等獎。新領導班子成立。全校師生共捐資4000多元救助失學兒童。邱萍、王富民撰寫的教改實驗報告獲省級三等獎。舉行第19屆運動會開幕式,組織街頭表演活動。青年志願者周忠民進行電腦培訓。學校德育工作獲先進集體稱號。學校管理獲先進稱號。

1999年,建起第一個微機室,師生參與微機培訓。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選舉新一屆校務委員會和工會委員會。高考狀元李明珍、段斌分別被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錄取。沈開祿獲「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趙國卿、楊萬元、張輝林獲「優秀教師」稱號。學校安裝調頻發射台,利於英語口語教學。祁成勤的教改研究成果獲省級三等獎。

2000年,啟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首屆文化「藝術節」開幕。獲「三·八」體育活動優秀組織獎。高三教師赴蘭州參加高考研討會。舉辦首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式。裝備有線廣播教學系統。學生舞蹈《古塬喜慶》在全市文藝匯演中獲獎。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召開家長會,表彰優秀教育家庭。《古浪一中報》創刊。舉辦「綠茵獎」作文大賽。政史組舉辦「國情知識競賽」。

2001年,啟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首屆文化「藝術節」開幕。獲「三·八」體育活動優秀組織獎。高三教師赴蘭州參加高考研討會。舉辦首屆「文化藝術節」閉幕式。裝備有線廣播教學系統。學生舞蹈《古塬喜慶》在全市文藝匯演中獲獎。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召開家長會,表彰優秀教育家庭。《古浪一中報》創刊。舉辦「綠茵獎」作文大賽。政史組舉辦「國情知識競賽」。

2002年,啟動優秀作業、教案珍藏評比。開展賞識教育活動。開題儀式。組織教師參觀學習。新教學大樓開工。高考復習提出要求,學生建立錯題檔案。邱萍、王富民老師作品獲獎。開始舉辦高考輔導講座。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選出校務委員會。武威市「兩法實驗」先進單位表彰。論文評獎,獲二、三等獎。

2003年,學生公寓樓動工。縣上表彰教學質量顯著單位。啟動抗擊「非典」工作。確定縣教育局兼職教研員並明確職責。李鴻獲「武威市勞動模範」稱號。新建學生食堂開工。

2004年,電教館檢查組對學校信息技術環境建設進行檢查。啟動第四屆「文化藝術節」。白成林被評為「古浪縣第二屆『十大優秀青年』」。新教學大樓落成。學校在「教育質量年」活動中獲獎。舉辦學生「業余黨校暨開學儀式」。香港地區中小學校長參觀學校。成立「開心教師會客廳」,開展「保先」教育活動。黨員教師發展。

2005年,學校通過「市級示範性高中」評估。鄭經奎被任命為校長。召開高考動員大會。舉行高考質量表彰獎勵大會。

『伍』 鴨溪鎮同心小學學校歷史

同心辦學歷史悠久,始於民國九年(1921年),在民國政府倡導創辦新學的推動下,有識鄉紳紛紛出資辦學。起初,各校點辦學分散,至民國十八年(1930年)春,所有學生集中於山王廟廟堂教學,學校命名為「同心國民學校」。這是同心小學的前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校更名為「同心小學」。

民國時期,多位先生受聘於同心任教,如陳建之、陳懷清、張運書、蔣華軒、王家幫、聶樹清、劉光學、劉光秀、韓世祿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同心村村長黎紹成、農協主任傅紹榮,遵照上級迅速恢復辦學的精神,聘請劉海江負責學校恢復工作。學校恢復後,學生陸續返校,第一年有學生60餘人,次年發展到100多人。

1959年,山王廟街房失火,古廟校舍毀損,學校遷至山王廟村集體用房教學。1975年,同心村委田國文、姜友貴、陳積遠、傅學海等決定,由學校服務區村民採用投工投勞的方式新建學校。1977年,一座約50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教學樓竣工,結束了學校長期無校址無教學樓的歷史。

1998年,磚木結構教學樓因年久失修,面臨破危。學校採用「集一補一」的方式籌資22萬元,拆除了老舊的教學樓,並新建了800餘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教學樓。2007年,學校教學樓出現基礎下沉、牆體拉裂等問題,被鑒定為危房。縣財政撥款120萬元,重新征地選址,新建了現有教學樓,並先後下撥資金近30萬元修建校門、圍牆,對校園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

熱點內容
數學教師讀書筆記 發布:2025-04-03 13:21:31 瀏覽:621
2013甘肅高考數學 發布:2025-04-03 13:17:11 瀏覽:551
考研培訓英語 發布:2025-04-03 12:26:32 瀏覽:430
喜歡大學老師 發布:2025-04-03 10:24:35 瀏覽:284
寫給老師的一封信200 發布:2025-04-03 07:29:30 瀏覽:91
文言文吊喪 發布:2025-04-03 06:07:04 瀏覽:774
灰姑娘英語 發布:2025-04-03 03:22:13 瀏覽:144
小學校長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4-03 02:44:02 瀏覽:468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 發布:2025-04-03 00:29:24 瀏覽:449
怎麼勃起 發布:2025-04-02 23:58:22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