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石鎮歷史
『壹』 企石鎮的歷史名人
兩廣提督:黃龍韜
黃龍韜,名卓賢,字少鏡,生於清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其父黃蔭奇有3子:黃景賢為長,黃龍韜是次子,弟弟叫黃禮賢。身高剛夠大人腰部的黃龍韜,便已要外出放牛、牧羊,參與農耕勞作。
·道光丙午科(公元1864年)武舉鄉試中勇挫眾多武功高手,奪得第一名——解元。
·屢立戰功,被任為廣(廣州)、南(南雄)、韶(韶關)、連(連州)四州總鎮。
·黃龍韜生了11個孩子。其中,第七子黃鎮南遷居台灣。
壯志未酬的碩士:黃達樞
1907年出生的黃達樞,一方面受到書香之家的熏陶,一方面受到新潮思想的影響。他讀了私塾後,又進入中華新聞學院學習。
1930年,黃達樞獲得了畢業證書,回鄉教書。
黃達樞求學不輟。他得知中山大學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便又邁進了大學校園。
中山大學,坐落在廣州的珠江之畔,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佳處。
中山大學的原校名為廣東大學,1926年才正式改為現名。
這所大學,是世紀偉人孫中山為培養革命人才,而於1924年親手創辦的。孫中山親筆題寫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
1930年代,黃達樞在中山大學研究院攻讀文學,孜孜不倦。
1940年,黃達樞獲得了中山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47年,黃達樞因致力於教育事業,而得到東莞明倫堂的資助,創辦了東莞縣立塘廈中學。
這一年8月,黃達樞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塘廈,擔任了東莞縣立塘廈中學的第一任校長。
及至1958年9月,也就是黃達樞逝世前兩年,塘廈中學開辦了高中,面向塘廈、清溪、鳳崗、謝崗、黃江等地招生,成為東莞市東南部最早的一間完全中學。
新中國成立之後,黃達樞來到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市,在龍山中學任教。
1957年,黃達樞被評為模範教師。
同年,北京大學曾下調令,調黃達樞前往北大執教。後因反右風暴掀起,黃達樞沒能赴任。
撫今追昔,黃達樞寫下了不少詩篇。其中這一首至今保存於龍山中學:
道高伏虎動人間,美說流傳虎不還。?遺跡何須憑虎證,留題應許自研製。
風吹花落林逾靜,雨潤苔深石似頑。?一抹夕陽鴉帶背,萬家燈火煥村顏。
1960年,黃達樞含冤去世,享年53歲。
1979年,黃達樞獲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