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物理
『壹』 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 #高三# 導語】我們所學習的這些知識,它們可以當做知識點的查缺補漏,可以當做知識的積累, 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1.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一
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恆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於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於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2.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二
熱力學第二定律
(1)熱傳導的方向性
熱傳遞的過程是有方向性的,熱量會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而不會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給高溫物體。
(2)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常見表述
①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②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並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3)永動機不可能製成
①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能製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卻可以源源不斷地對外做功,這種機器被稱為第一類永動機,這種永動機是不可能製造成的,它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
②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製成:沒有冷凝器,只有單一熱源,並從這個單一熱源吸收的熱量,可以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的熱機叫做第二類永動機。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製成,它雖然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但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3.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三
磁感應強度
(1)定義:磁感應強度是表示磁場強弱的物理量,在磁場中垂直於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受到的磁場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叫做通電導線所在處的磁感應強度,定義式B=F/IL。單位T,1T=1N/(A·m)。
(2)磁感應強度是矢量,磁場中某點的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即通過該點的磁感線的切線方向。
(3)磁場中某位置的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觀存在的,與放入的電流強度I的大小、導線的長短L的大小無關,與電流受到的力也無關,即使不放入載流導體,它的磁感應強度也照樣存在,因此不能說B與F成正比,或B與IL成反比。
(4)磁感應強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注意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處的磁場方向,並不是在該處的電流的受力方向。
4.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四
1.沖量
物體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時間的乘積;矢量;過程量;I=Ft;單位是N·s。
2.動量
物體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矢量;狀態量;p=mv;單位是kg·m/s;1kg·m/s=1N·s。
3.動量守恆定律
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為零,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4.動量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系統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內力遠大於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為零,那麼在該方向上系統的動量守恆。
5.動量定理
系統所受合外力的沖量等於動量的變化;I=mv-mv。
6.反沖
在系統內力作用下,系統內一部分物體向某方向發生動量變化時,系統內其餘部分物體向相反的方向發生動量變化;系統動量守恆。
7.碰撞
物體間相互作用持續時間很短,而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統動量守恆。
8.彈性碰撞
如果碰撞過程中系統的動能損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計,這種碰撞叫做彈性碰撞。
9.非彈性碰撞
碰撞過程中需要計算損失的動能的碰撞;如果兩物體碰撞後黏合在一起,這種碰撞損失的動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彈性碰撞。
5.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五
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數(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6.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六
牛頓第二定律的定義
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規定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為:使質量是1kg的物體產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為1N,即1N=1kg·m/s2。
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
(1)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則沒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據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講力合成或分解。
(3)瞬時性:當物體(質量一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
(4)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於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
(5)獨立性:物體所受各力產生的加速度,互不幹擾,而物體的實際加速度則是每一個力產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個方向上的分量關系,也遵循牛頓第二定律。
(6)同一性:a與F與同一物體某一狀態相對應。
『貳』 高三物理有什麼知識點
高三是高中的最後一階段,是讓我們更靠近社會的一階段,學習在這個時候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你決定人生。以下是我整理的 高三物理 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三物理有什麼知識點1
1.電路的組成: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3.電流有分支的是並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的是串聯。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並聯的。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6.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不超出其測量范圍的情況下可以。
7.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8.安全電壓應低於24V。
9.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11.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1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3.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UI
14.串聯電路中:電壓、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15.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高三物理有什麼知識點2
1.電壓瞬時值e=Emsinωt電流瞬時值i=Imsinωt;(ω=2πf)
2.電動勢峰值Em=nBSω=2BLv電流峰值(純電阻電路中)Im=Em/R總
3.正(余)弦式交變電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中的電壓與電流及功率關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遠距離輸電中,採用高壓輸送電能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電線上的損失:P損′=(P/U)2R;(P損′: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P:輸送電能的總功率,U:輸送電壓,R:輸電線電阻)〔見第二冊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單位:ω:角頻率(rad/s);t:時間(s);n:線圈匝數;B:磁感強度(T);
S:線圈的面積(m2);U:(輸出)電壓(V);I:電流強度(A);P:功率(W)。
注:
(1)交變電流的變化頻率與發電機中線圈的轉動的頻率相同即:ω電=ω線,f電=f線;
(2)發電機中,線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應電動勢為零,過中性面電流方向就改變;
(3)有效值是根據電流熱效應定義的,沒有特別說明的交流數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變壓器的匝數比一定時,輸出電壓由輸入電壓決定,輸入電流由輸出電流決定,輸入功率等於輸出功率,當負載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高三物理有什麼知識點3
(1)極性分子之間
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帶正電荷,另一端帶負電荷。當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於同極相斥,異極相吸,使分子在空間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當接近到一定程度時,排斥力同吸引力達到相對平衡。極性分子之間按異極相鄰的狀態取向。
(2)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是重合的,當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於極性分子電場的影響,使非極性分子的電子雲發生「變形」,從而使原來的非極性分子產生極性。這樣,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也就產生了相互作用力。極性分子對非極性分子有誘導作用。
(3)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間不可能產生上述兩種作用力,那又是怎樣產生作用力的呢?
我們說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重合是從整體上講的。但由於核外電子是繞核高速運動的,原子核也在不斷振動之中,原子核外的電子對原子核的相對位置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對稱,正負電荷重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重合,也就是說非極性分子經常產生瞬時極性,從而使非極性分子間也產生了相互吸引力。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無論什麼分子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即范德華力。范德華力從本質上看,是一種電性吸引力。
高三物理有什麼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三物理知識點匯總整理
★ 高三物理必備知識點梳理歸納
★ 最新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三物理必背知識點
★ 高三物理必備知識點歸納
★ 高三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 高三物理必修三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 高考物理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
★ 高三物理知識點小歸納
『叄』 高三物理必背知識點 重要考點有哪些
物理是比較難的一個科目,很多同學對於物理科目都感到頭疼,其實只要大家多記憶知識點,認真聽講,及時復習,還是可以提高成績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識點匯總,一起來看吧!
高三物理必背知識點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
5.機械波、橫波、縱波。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恆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於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
高三物理重要考點歸納
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是合外力大小恆定且方向始終指向圓心,或與速度方向始終垂直。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將沿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於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於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
3.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內容是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內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4.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其間存在的一個常用的關系是。(類比其他星球也適用)。
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星的環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1/2,大小為7.9m/s,它是發射衛星的最小速度,空蠢瞎也是地球衛星的環繞速度。隨著衛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ω減小,a減小,T增加。
6.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檔行勻加速直線運動。
7.對於加速度恆定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對應的正向過程和反向過程的時間相等,對應的速度大小相等(如豎直上拋運動)
8.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的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無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怎樣受力無關,慣性大小表現為改變物理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
9.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斗空,方向與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末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
『肆』 高中物理(人教版)理科高一、高二、高三分別學那幾套課本
1、高一:必修一、必修二。
2、高二:選修3-1、3-2;枯激
3、高三:選修3-3、3-4、3-5任選兩本。
《高中物理》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悉歷研究開發中心。
也是高中理科(自然科學)基礎科目之一,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4)高三的物理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1、歸納法。歸納方法是經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
a、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系,為認識物理規律作睜敗搜輔墊。
b、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
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