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試卷講評課

地理試卷講評課

發布時間: 2025-02-10 22:03:40

Ⅰ 我是一名地理教師,教研員說我上課沒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模式,具體是啥意思望高人指點。

我感覺應是沒有自己的東西,或者是自己的東西少,這就需要自己多思考,多聯系,多找些規律性的東西.可以打破教材 的編排順序,按照自己的思路來上課.祝你好運.

Ⅱ 淺談怎樣優化地理課堂教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聽,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地理教育質量,必須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即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
二、教學氛圍愉悅化
地理學科屬於小學科,學校及學生往往重視不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愉快、喜悅、合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是成功實施現代中學地理教學的必要基礎。師生關系是教學氛圍中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時代特徵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我們認為現代師生關系應包含下列基本要點:
第一,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老師的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因而,一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違法的。
第二,師生之間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系。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師生關系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並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第四,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從世界觀的形成、知識增長、能力培養、身心發展、行為養成等方面以身作則全面指導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
三、教學起點問題化
按照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或經驗。根據這一觀點,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學習內容興趣化。來自學生身邊的問題是產生學習興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結合教學內容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
「問題」來源是多方面的。常用的辦法有(1)藉助直觀手段,顯示與已有知識矛盾的事實,形成問題情境。如通過展示死海上躺浮著人的照片或圖畫,學生自然會產生疑何:為什麼人不會沉下去呢?(2)創設問題情境。如在「全球性大氣環流」教學時,一開始讓學生根據「癮怎樣形成的」中的原理,引出「地球上風的偏向」,然後再對照「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繪制大氣環流圖,某結果肯定大相徑庭。(3)知因求果與知果索因。例如:若地軸傾角為80度,地球的熱帶、溫帶與寒帶的分布范圍會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內容圖像化
讀圖能力、思維能力與應用能力一起構成地理學科能力的核心。地理圖像,作為直觀教學的重要形式,最能體現地理教學直觀性特點。基於此,歷屆高考地理命題均高度重視地理圖像的考查,大量使用圖像業已成為地理高考試題的顯著特色。然而,考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往往又是最差的,關鍵在於考生沒有掌握各類地理圖表的特徵及相應的判讀方法,不會按試題要求從圖表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怎樣充分有效地發揮圖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呢?我們認為:
第一,要認真研究教學媒體的綜合利用問題。要在充分運用好「三板」教學藝術的基礎上,利用投影、幻燈、錄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在深人研究教材文字系列與圖像系列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盡可能使文字內容圖像化,圖像內容簡潔化。具體作法有:①讓圖「開口說話」,應特別注意教材的重要圖像的分析。如「氣候類型分布圖」、「洋流分布圖」、「板塊分布圖」等。②化繁圖為簡圖。如將世界輪廓圖簡化為幾何圖形。③變文字為圖像。例如,五種地形的異同點可用圖展示。還創設寓意圖。利用「苦難的母親」、「小魚的哀求」等寓意深刻的漫畫、圖片等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觀念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科學化
教學實踐證明,課程設計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
一般地,地理新授課課堂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以激發、強化學習興趣,培養和發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完成新授課教學任務。第二階段,採用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知識,建立、擴展與優化認知結構為目的的引導探究式教學方法,進一步理清學科教學內容體系。在用引導啟發式教學方法教學後,利用最後約十分鍾的時間,引導學生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會大大減少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遺忘程度。
地理復習課成敗的關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地理規律、原理知識的整理、歸納是否到位。例如,鋒面氣旋圖的判讀,可從氣壓類型、鋒面位置、氣流方向、氣流性質、鋒面類型、天氣狀況等方面進行概括。二是能力訓練是否落到了實處,包括審題能力、思維能力、讀圖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能力等,不管是平時訓練,或者是月考試題,教師均應圍繞上述五個方面的能力進行科學選題和命題。』試卷講評課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錯誤原因的分析,做到對症下葯、增強針對性,同時應注意解題方法與技巧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遷移,通過一道題會做一類題,這是避免「題海戰術」的重要環節。
當我們認真去准備一節課時,我們發現它是精彩的,這樣的課堂也一定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要使每一節課都優秀,那就離不開我們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創新。

教學形式雖然可以多種多樣,但課堂教學仍然是現階段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那麼,在地理課教學中,怎樣怎樣才能打破各種局限,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增強呢?新教材、新課程,給了教師與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那麼教師應當如何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呢?我進行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1、備課要認真充分。認真備課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備課不僅要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更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不僅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做到因人施教。新教材的知識結構看似不如老教材那麼完整、嚴密,但卻更靈活、更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多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備課、教材重組、對知識有所遷移,切忌一個教案一年又一年地「復制」,一個班又一個班「放映」。例如在「黃河」一課的備課中,我沒有按照教材的步驟,而是將教學內容有淺入深地分成了四大板塊:一、黃河知識知多少;二、滔滔黃河水、悠悠中華情;三、黃河災難幾多許;四、走進黃河、關注黃河。並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黃河古詩文背誦、眼明手快查地圖、假如我是縣長等活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活動的樂園。上好每一節課是確保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既包括老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兩者不可偏廢。在教學過程中,更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思想。只有學生對教師傳遞的信息進行接受、加工、理解、吸收,從而實現認知意義的建構。例如,七年級下冊「中東」這一節的教學中,我提前兩周請學生收集有關中東的石油、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古巴比倫的衰敗等一系列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中東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與資源、居民與宗教方面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通過討論,學生們對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匱乏的水資源以及民族宗教沖突自然就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採用啟發、發現、探究、討論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例如,在對七年級下冊有關印度的工業分布的教學時,筆者就採用了比較法、探究法,讓學生運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分析有關信息,主動探究,對所學問題提出各種見解並加以驗證,主動完成意義建構。上課時,我首先展示印度礦產資源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讓學生對這些圖進行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們分小組展開討論:印度可以發展哪些工業部門?主要工業中心有哪些?印度的工業布局與日本有什麼差異?為什麼?經過學生思考和討論後,讓他們在圖中標出工業中心、工業部門,然後互相質疑,檢查答案是否正確。最後,在上述基礎上完成正確答案。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與學生間相互協商、討論、讓每個學生的思維成果被整個班級學生共享,從而使構建意義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在教學過程,要使課堂成為「群言堂」,只有在師生的交流中,才能發現學生思維的誤區。

熱點內容
地理試卷講評課 發布:2025-02-10 22:03:40 瀏覽:889
百塞生物 發布:2025-02-10 20:18:50 瀏覽:983
教育部十三五規劃 發布:2025-02-10 20:18:38 瀏覽:431
美術版權的作用 發布:2025-02-10 20:05:13 瀏覽:265
什麼暑期工工資高 發布:2025-02-10 18:40:41 瀏覽:636
考研英語一真題下載 發布:2025-02-10 17:24:21 瀏覽:729
瑞泰生物 發布:2025-02-10 17:22:46 瀏覽:774
浙江校外教育 發布:2025-02-10 17:05:58 瀏覽:23
英語語語法 發布:2025-02-10 17:03:32 瀏覽:131
璀璨人生插曲叫什麼 發布:2025-02-10 15:58:59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