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水歷史
發布時間: 2025-03-30 09:30:15
A. 牛車水的歷史發展
在城市計劃後,牛車水逐漸成為一個熱鬧的娛樂中心,除了各式各樣的商店,街邊也有許多攤位在擺賣,百多年來盛極一時。
不過,從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歷史巨輪的轉動下,牛車水的街邊小販、各傳統行業檔口,如:木屐匠、薄餅皮製造者、神像雕刻師、寫信佬等等都遷走了,留下的牛車水舊建築,經過翻新後,以嶄新的面貌面向世界。 牛車水的范圍,除了水車路,也包括了橋南路、新橋路、必麒麟街上段(俗稱單邊街)、福建街上段(俗稱長泰街)、南京街上段(俗稱松柏街)、珍珠街上段(俗稱豆腐街)、克羅士街上段(俗稱海山街)、摩士街(它是取名於街上的一座回教堂)、寶塔街(俗稱廣合源街)、鄧波街(俗稱戲院後街)、丁加奴街(俗稱戲院橫街)、史密斯街(俗稱戲院街)、碩莪街(俗稱廟仔街)、碩莪巷(俗稱死人巷)和史必靈街。
如今的牛車水是現代購物中心、各色小販和百年老店毗鄰而居。南橋路(South Bridge Road)以西是珍珠坊、裕華國貨、唐城坊等百貨店,以東除了各式廟宇外,便是鄰近濱海區的新興商業區域。這里有新加坡最著名的寺廟,也有很多餐飲購物點,家庭便葯有活絡油及千里追風油最出名。
牛車水最令人興奮的莫過於農歷新年期間。屆時,整個地區張燈結綵;各種小店、雜鋪都裝修一新,還有不少節日商品和風味小吃。牛車水旁邊的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小區也值得一游。這里有眾多的餐館、酒吧、藝術畫廊和紀念品商店。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