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
㈠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
( 1 )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卷
一、 選擇題(40分 每題2分)
1、 中國被迫同西方侵略者簽定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B )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北京條約》
4、「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這是誰的言辭? (C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康廣仁
5、下列哪一個條約簽定後,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 D)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6、帝國主義聲稱:中國政局非袁世凱不能收拾,其出發點是 (B )
① 袁世凱是難得的人才 ②請政府的統治已無法挽救
③帝國主義選中袁世凱作為它們的工具 ④帝國主義要維護其在華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的革命團體是 ( A)
A、同盟會 B、興中會 C、華興會 D、光復會
9、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 (B )
①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②提倡科學,反對愚味
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革命統一戰線建立的標志是 (C )
A北伐戰爭的開始 B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
C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D黃埔軍校的創辦
11、國民大革命時期,中國社會根本矛盾突出表現為 ( B)
A中國人民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B中國人民同北洋軍閥的矛盾
C國共兩黨的矛盾 D國民黨左派和右派的矛盾
12、你參加假期「紅色之旅」,目的地是中國共產黨「一大」,旅行社應帶你去 ( D)
A 杭州 B 紹興 C 嘉興 D上海
13、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其政權性質是 ( D)
A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表 B官僚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
C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
15、下列事件中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是 (B )
A紅軍強渡大渡河 B遵義會議的召開 C紅軍四渡赤水 D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
16、抗戰以來我國取得首次大捷是 ( D)
A娘子關大捷 B台兒庄大捷 C凇滬會戰 D平型關大捷
17、百團大戰的指揮者是 ( D)
A朱德 B賀龍 C林彪 D彭德懷
18、20世紀初,梁啟超從上海到雲南昆明,下列方式是可行的且也是最節約時間的(C )
A乘飛機直達 C乘火車直達
C乘輪船從上海到越南海防,再乘火車到昆明 D只能騎馬或步行
19、提出「實業救國」口號,並創辦大生紗廠的是 ( B)
A陳啟沅 B張謇 C榮宗敬 D榮德生
20、廢除沿襲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是在 (B )
A明朝 B清朝 C中華民國 D解放後
22、列舉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四次重大戰役。8分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23、列舉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四位代表人物。8分
:魯迅、李大釗、陳獨秀、胡適。
24、列舉20世紀30年代,日本在中國製造的三次事變。6分
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
25、材料1:「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材料2:「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左宗棠《奏稿》
請回答:(2)當時窺視「新疆」的有哪些國家?2分
英國、俄羅斯
(3)左宗棠收復新疆的策略是什麼?哪一年新疆回到祖國懷抱?2分
「先南後北」、1878年
(4)歷史上,為鞏固西北邊疆,我國曾設立哪些行政機構?新疆設立行省是在哪一 年?4分
西域都護、安西都護、北庭都護
26、材料:「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請回答:(1)上述口號出自哪次運動?其導火線是什麼?2分
五四愛國運動、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3)上文中「外爭國權」在當時包括哪些具體內容?2分
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
(4)上述口號反映了此次運動的性質如何?1分
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
(5)作為青年學生應該學習運動中學生們的一種什麼精神?2分
愛國主義精神
( 2 )
一、選擇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25×2=50分)
1、領導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是 ( A )
A林則徐 B、鄭成功 C、關天培 D、陳化成
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C )
A、中國的禁煙運動影響了英國的利益 B、清政府的腐朽無能
C、英國蓄謀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 D、英國為了保護鴉片貿易
3、「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出自:( C )
A、《四洲志》 B、《天演論》 C、《海國圖志》 D、《四庫全書》
4、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D )
A、《馬關條約》 B、《天津條約》 C、《辛丑條約》 D、《南京條約》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洗劫北京、火燒圓明園的侵略者是( A )
①英國 ②法國 ③ 美國 ④沙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中國近代史上,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是:( D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俄國
7、1840年---1949年中國的社會性質是:( C )
A、社會主義社會 B、資本主義社會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封建社會
8、被清政府任命為欽差大臣收復新疆的是:( B )
A、李鴻章 B、左宗棠 C、林則徐 D、魏源
9、下列條約中規定賠款數額最大的是:( C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北京條約》
10、清政府割讓台灣給日本是在:( D )
A、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 B、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 D、甲午中日戰爭之後
12、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 D )
.①胡適 ②李大釗 ③魯迅 ④陳獨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關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鴉片戰爭之後,由於清政府大量賠款,國家十分貧窮。
B、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內外交困
C、甲午中日戰爭後,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富國強兵
D、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加
( 3 )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一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對應的括弧中。每小題2分,共40分。)
2、「圓明園,我為你哭泣!」同學們學習了「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後,內心充滿了悲憤和痛惜。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搶劫、燒毀了這座世界著名皇家園林的殖民強盜是( C )
A、英軍 B、八國聯軍 C、英法聯軍 D、美俄聯軍
3、「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詩中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D )
A.曾國藩鎮壓太平軍 B.左寶貴英勇抗敵
C.馮子材鎮南關大捷 D.左宗棠收復新疆
4、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詩中「往事」是指什麼戰爭的失敗( C )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這一論述屬於哪個派別的主張(A )
A.洋務派 B.維新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頑固派
6、「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者也。有之,請從嗣同始。」湖南瀏陽人譚嗣同以身殉難前的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 )
A.烈士精神 B.種族成見 C.浪漫性格 D.厭世心態
7、某校八年級歷史興趣小組要實地考察辛亥革命爆發的地點,他們應該去(D)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國近代史上,最能體現青年學生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事件是(C)
A、義和團運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西安事變
9、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C )
A.平型關大捷的戰斗情景 B.遼沈戰役的戰斗情景
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渡江戰役的戰斗情景
10、右圖是小明在遵義考察一處革命遺址時拍攝的照片.如果讓你選擇一個與這幅照片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的主題詞,下列哪項最准確( B )
A.開天闢地 黨的誕生 B.生死攸關 歷史轉折
C.革命聖地 延安精神 D.抗戰勝利 舉國歡慶
11、下列哪一事變的性質根本不同於其它三項( B )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八一三事變
12、下列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變 ②七七事變 ③西安事變 ④重慶談判( D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與國共兩黨合作無關的是( C )
A、黃浦軍校 B、北伐戰爭 C、五四運動 D、抗日戰爭
14、在中國有一座城市,它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為抗戰時期日軍在這里屠殺三十萬中國軍民的罪行而飲恨,它就是(D )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南京
15、毛澤東曾提筆寫到「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抗日戰爭期間,在「彭大將軍」的指揮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是(C )
A、台兒庄戰役 B、平型關大捷 C、百團大戰 D、渡江戰役
16、下列現象和近代前期的社會生活有關,其中一項的敘述有知識性錯誤,它是( B )
A、張某在閱讀《申報》是獲知日本強佔台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B、劉某乘坐火車,沿著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C、戊戌變法期間,李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
D、《辛丑條約》簽訂後,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
17、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系列記錄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學生的求學生涯。他們出洋留學是在( B )
A.鴉片戰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維新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時期
18、1949年美國《生活》雜志刊登了一幅解放軍解放上海後,很多戰士睡在馬路邊上的照片,照片標題為「國民黨統治時代結束了!」下面敘述中,對這句話的理解最准確的是( B )
A.上海是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軍的行動贏得了民心,國民黨統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標志著國民黨統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標志著解放戰爭的勝利
19、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辱,以自立於地球之上。」這句話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D )
A、發明了「侯氏制鹼法」 B、提出地質辦學的理論和方法
C、建成了錢塘江大橋 D、修建了京張鐵路
20、文藝能反映時代的特徵。下列文藝作品屬於抗戰時期,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優秀文藝作品有( A )①《屈原》②《狂人日記》③《小二黑結婚》④《黃河大合唱》⑤《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在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東征陳炯明的戰斗中,共產黨員陳賡救過蔣介石的命。後來,有人指責陳賡說:「當年如果你不救蔣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這么多年仗了嗎?」
(1)當時陳賡為什麼要救蔣介石?(2分)蔣介石是國民革命的領導人。
(2)此人對陳賡的「指責」正確嗎?(1分)為什麼?(3分)
不正確。國共各自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個人不能決定歷史,即使沒有蔣介石,國共雙方之間的斗爭也不可避免。
22、看圖回答問題
圖一: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 圖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
請回答:(1)根據圖一我們可以了解哪些歷史信息?(3分)
抗戰勝利後共產黨努力爭取和平和民主,代表人民的願望參加重慶談判;蔣介石內戰准備不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蔣介石真內戰,假和平等。
(2)從圖一到圖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斗爭?(4分)斗爭取勝的原因有哪些?(4分)
(1)粉粹國民黨的全面和重點進攻,挺進大別山揭開戰略進攻序幕,三大戰役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渡江作戰解放南京。(2)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援;黨的正確決策和領導等。
三、簡答題
23、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爭與探索。請寫出其中四次重大抗爭與探索活動的名稱及其相對應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從他們的抗爭與探索中得到什麼啟示?(2分)
洋務運動,弈欣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戊戌變法,康有為 梁啟超 譚嗣同; 辛亥革命:孫中山;新文化運動:陳獨秀 李大釗 魯迅 胡適。(禁煙運動:林則徐;收復新疆:左宗棠 ;黃海海戰:鄧世昌也可)啟示: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能使革命獲得成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等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戰爭戰敗11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據此回答以下問題:
(1)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哪一條款對中國社會生產造成的危害最大?為什麼?舉例說明由於《馬關條約》簽訂而加劇的民族危機催生了哪些重大斗爭?(4分)
危害: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原因:這一條款讓外國資本能夠合法地在中國設廠榨取利潤,從而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斗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2)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由局部進攻到全面進攻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麼?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點?(4分)
局部進攻:九一八事變。全面進攻:七七事變。國共合作領導的全民族抗戰。
25、長征是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史詩,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今年是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七十周年,歷史興趣小組圍繞工農紅軍長征展開「主題學習活動」。
(2)根據上題,分析紅軍長征過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難?(4分)
軍事: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自然:惡劣的自然環境。
(3) 紅軍長征途經的許多地點,也是今天西部大開發的省份。你能說出這些省份嗎?(3分)陝西、甘肅、雲南、貴州、四川和西藏
(4)今天這場西部大開發,還需要發揚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流血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嗎?為什麼?需要。今天的西部地區還比較落後,因此,開發西部還需要發揚當年紅軍戰士們那種充滿理想信念,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於戰斗,頑強拼搏;求真務實,勇於創新;艱苦奮斗,善於團結長征精神。
四、探究題(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時,提出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熱愛祖國是「八榮八恥」的核心。
(1)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寫出至少四位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4分)
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張學良、楊虎城、張自忠、左權等。
㈡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歷史第二單元試題的訓練會讓你發現不足並陵蘆遲加以彌補,做做這份歷史第二單元試題吧。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 八年級 歷史下冊第二單元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共50分)
1.我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以五年為單位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始於()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國初期的經濟現狀,對此理解不恰當的是()
中國(1952年產量) 印度(1950年產量) 美國(1950年產量)
鋼產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發電量(人均) 2.76千瓦時 10.9千瓦時 2 949千瓦時
A.我國工業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也不如印度
B.經過三年經濟恢復,新中國工業生產雖然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基礎仍然薄弱
C.這是我國開始「大躍進」運動的背景,「大躍進」的目標是鋼產量趕超美國
D.這是我國制訂「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之一
3.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x藏地區的建設,下列哪項是在「一五」計劃期間完成的()
A.x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鐵路D.派孔繁森等幹部支援x藏建設
4.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工業項目集中建設在()
A.華北地區 B.西北地區C.東北地區 D.華南地區
5.1957年是有紀念意義的,因為這一年()
A.我國開始生產出第一輛國產汽車「解放牌」汽車
B.三大改造結束,我國建成社會主義制度
C.中共「八大」召開,人們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
D.「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6.有的人的名字暗含紀念意義,比如有人名叫「國慶」,因為他出生在 國慶節 ,那麼名叫「紀憲」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前,曾有1.5億人民參加討論,提出118萬條修改和補充意見,這充分說明()
A.這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B.它體現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訂的 D.它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保證
8.建國初期,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個體生產拉大了農民之間的差距
B.廣大農民強烈要求實現農業合作化
C.分散、落後的個體經濟很難滿足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D.人民群眾渴望建成社會主義制度
9.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的主要方式是(嘩祥)
A.沒收資本家的財產B.開展合作化運動
C.組織生產合作社D.實行公私合營
10.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
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②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經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④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956年初,尺李毛澤東對秘書田家英說:「我很高興,1949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么高興。」這是因為,1956年()
A.三大改造即將完成,我國正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完成
D.大慶油田建成,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
12.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實踐中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標志是()
A.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開
C.在全國范圍進行土地改革D.進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為我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確決策的基礎是()
A.對國內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很高
C.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制訂
14.某報報道:「河南省西平縣和平村農業社宣布小麥畝產7320斤」。這是發生在()
A.「一五」計劃期間B.「大躍進」時期
C.「「」」時期D.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
15.下列各項中憑主觀願望,不能實事求是的是 ()
A.「大躍進」運動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訂
C.「一五」計劃的制訂與施實D.中共「八大」制訂黨和人民的任務
16.以下史實違背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這一客觀規律的是()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B.全國領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運動D.大躍進運動
17.「誰說我們笨,不如西洋人?有了總路線,英美落後塵。」從這首大躍進時期的 口號 中,我們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①高指標、瞎指揮嚴重泛濫②「共產」風盛行③全國陷入動亂
④人們充滿了迫切要求改變經濟落後的願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8.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出現了嚴重的「左」的錯誤,其主要標志是()
①高指標②瞎指揮③打倒一切,全面內戰④浮誇風⑤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⑥「共產」風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
19.「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
A.廣大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的進步產物 B.社會主義建設必需的方式
C.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D.三大改造的繼續
20.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農民、農業、農村的發展。在建國初期就多次推動農村變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A.土地改革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開展大躍進運動
21.某同學在網上看到許多毛澤東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後刻著的數字表明是「1969年6月」製作。由此可以斷定該像章是()
A.建國初期的B.抗美援朝時期的 C.「「」」時期的D.三大改造時期的
22.下列關於「「」」發生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A.中國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 B.中國的人口越來越多
C.以「階級斗爭」為綱發展的惡果 D.新中國政權當時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樣;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這首 對聯 反映了「「」」時期的狀況,下列哪些是這一時期「是非」不分的表現()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
B.1967年2月,中央「「」」小組指責一些老幹部的行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 清明 節,人民群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展「四五運動」
D.1976年,華國鋒、葉劍英領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
24.「「」」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老幹部批評「「」」錯誤做法,反被誣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眾在天安門前悼念周恩來,卻被「_」強壓下去
C.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為「叛徒、內奸、工賊」,開除出黨,並非法監禁,迫害而死
D.「_」借批林彪,把矛頭指向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
25.哪一趨勢最足以顯示「「」」期間工業總產值的變化()
A、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B、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C、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D、沒有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二、非選擇題(50分)
26.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很重視民主政治的建設,但也走了不少彎路。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材料二葉劍英首先拍案而起,說:「你們把黨搞亂了,把政府搞亂了,把工廠、農村搞亂了!你們還嫌不夠,還一定要把軍隊搞亂!這樣搞,你們想干什麼?」徐向前激憤地拍著桌子說:「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支柱。你們這樣把軍隊亂下去,還要不要這個支柱!」
——上述兩則材料均選自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1)材料一所說的內容出自哪部文件?該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們」是些什麼人?他們「想干什麼」?
(3)材料二反映的歷史行為與材料一內容規定是否相符?我們應該從葉劍英、徐向前等老幹部身上繼承什麼精神?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 文化 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上述三則材料均選自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冊
請回答:(12分)
(1)材料一是哪一時期的基本任務?列舉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項)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會議上制定的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它起到了什麼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總路線?你如何評價這個總路線?28.以下是我國從1953~1978年25年間的工農業總產值變化的情況,閱讀後請回答問題:(14分)
表格一:
時段 工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編自《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
(1)表格一中的數字變化反映了這25年間國民經濟發展經歷了什麼過程?其中不正常的情況主要有哪幾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為什麼1973、1975年出現兩次較大的增長?
(3)這25年來經濟建設既有成果也有教訓,請你談談應該吸取哪些教訓?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D D B C D B A B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C C C A C C B C D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夥人。林彪、江青一夥相互勾結、打擊老幹部,篡奪從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權力,陰謀顛覆無產階級政權。(3)不相符,破壞了人民民主權力,造成國家混亂。學習葉劍英、徐向前等老幹部堅持真理的勇氣。
27.(1)一五計劃時期的。工業: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交通運輸業: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開通了祖國內地與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項內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開了一個好頭。(3)1958年。它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面貌的願望,但對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又急於求成,缺少 經驗 ,忽視客觀的經濟規律。
28.(1)經歷了「增長——下降——增長——下降」的曲折過程。不正常的情況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所以1958~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年增長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時期,全國動亂,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沖擊,所以工農業總產值年增長率低。(2)1973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極左思潮,著手調整國民經濟;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對國民經濟進行全面整頓。(3)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事求是,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言之成理即可。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3. 八年級下冊歷史練習題
4. 初二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5.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
㈢ 河南省鶴壁市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試卷歷史(帶答案)急用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試卷一附答案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 60分鍾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⒈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那麼,我國為什麼還要以曾經激發中華民族英勇抗戰的《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呢?為什麼還要時時唱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呢?用一個成語來表達是( )
A學以致用 B知恥後勇 C居安思危 D警鍾長鳴
⒉「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需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證明(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解放戰爭的勝利
C抗美援朝的勝利 D三大改造的勝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關建國後土地改革的歷史資料,可以查閱下列哪部作品( )
A《暴風驟雨》 B《狂人日記》 C《雷雨》 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項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准確信息,那麼下列資料中你將選用( )
A當時農民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 B農民紛紛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生產合作社
下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八年級生物
(時間:60分鍾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下面幾種生殖方式中,與其它三種不同的是( )
A.富貴竹的枝條插在水裡長出新植株。
B.椒草的葉片長出新植株
C.馬鈴薯塊莖發芽長成新植株
D.用水稻種子繁殖新植株
2.自然界中美麗的蝴蝶在其發育過程中一般應屬於( )
A.不完全變態的幼蟲 B.完全變態的幼蟲
C.完全變態的成蟲 D.不完全變態的成蟲
3.拿來幾枚雞蛋,去除蛋殼和卵黃膜我們會發現,有的卵黃上的胚盤色淺而小,有的卵黃上的胚盤色濃略大,這是因為( )
A.產蛋母雞的營養狀況不同 B.蛋的大小不同
C.與將來發育成公雞或母雞有關 D.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4.請將下述家蠶各個階段的特點按生殖發育過程進行排序,正確的是( )
①幼蟲 ②蠶吐絲作繭 ③化蛹 ④受精卵 ⑤交尾 ⑥羽化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①③②⑤⑥
C、④①②③⑥⑤ D.①②③⑥⑤④
5.鳥卵中,既為胚胎發育提供所需養料,又能提供水分的是( )
A.卵黃 B.卵白 C.胚盤 D.系帶
6.下列各對性狀中,屬於相對性狀的是( )
A.豌豆的黃粒和圓粒 B.玉米的高莖和豌豆的矮莖
C.果蠅的紅眼和白眼 D.狗的長毛和捲毛
7.土米的體細胞內含有20條染色體,那麼它的生殖細胞和受精卵中分別有染色體數是( )
A.20條,20條 B.10條,20條 C.20條,10條 D.10條,10條
8.下列關於人類遺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正常的卵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6條
B.肌肉細胞有23 對染色體,即表示有23對基因
C.人類正常的體細胞中有一對性染色體
D.控制同一性狀的兩個基因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
9.如果小明(男)的父母親再生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 )
A.100%是妹妹 B.生弟弟和妹妹的機會均等
C.100%是弟弟 D.生弟弟和妹妹的機會不均等
10.俗話說:「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說明了生物具有( )
A.遺傳 B.變異 C.進化 D.遺傳和變異
11.膚色正常的父親(Aa)和母親(Aa),生下一個膚色正常孩子的可能性為( )
A.0% B.100% C.25% D.75%
l 2.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屬於可遺傳變異的是( )
A.籠中長大的麻雀不如野外的麻雀飛得高
B.普通甜椒的種子經衛星搭載後播下,長成太空椒
C.充足光照下的小麥比樹蔭下的小麥穗粒大
D.經常練習舉重的人,胸肌變得發達.
13.如圖為人體體絀胞中的一對基因位於一對染色體上的示意圖。關於圖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上的B表示顯性基因
B.如果B來自父方,則b來自母方
C.基因組成Bb的個體表現為基因B所控制的性狀
D.基因b控制的性狀不能在後代表現,屬於不遺傳的變異
14.對生物性狀的捕述,正確的是( )
A.每個生物體特有的特徵是這個生物的所有性狀
B.每個生物只有一種性狀
C.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性狀
D.生物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等統稱為性狀
15.關於人類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和類型,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細胞中染色體是22對+XX
B.人體卵細胞中染色體是22條+X
C.人體精子中染色體是22條+Y
D.人體精子中染色體是22條+X+Y
16.我們在探究花生果實大小變異的過程中,制定和實施計劃時不應該( )
A.隨機取樣
B、樣品要少於30粒
C.要選擇和設計適當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
D.測量結果用曲線圖或直方圖表示
17.關於生存斗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存斗爭包括生物個體之間的斗爭
B.生存斗爭包括生物與無機環境的斗爭
C.生存斗爭導致大量生物死亡
D.生存斗爭對生物種族繁衍不利
18.關於生命起源,下列敘述中的哪一個不正確?( )
A.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B.生命起源於原始陸地。
C.現代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氨氣、甲烷等。
19.在進化上,始祖鳥化石的發現從古生物學角度證明( )
A.爬行類起源於兩棲類 B.鳥類起源於古代爬行類
C.哺乳類起源於鳥類 D.鳥類起源於兩棲類
20.下列疾病不屬於傳染病的是( )
A.水痘 B.蛔蟲病 C.艾滋病 D.貧血
21.甲型H1NI流感患者屬於( )
A.病原體 B.傳染源 C.病毒 D.傳染病
22.傳染病的特點是( )
①由病原體引起的; ②可以預防; ③傳染性; ④流行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有關艾滋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艾滋病病毒是一種生物
B.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艾滋病傳染源的人都是屬於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C.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毒品和不安全性行為傳播,蚊蟲叮咬也可傳播
D.HIV是艾滋病的病原體
24.下列不屬於病原體的是( )
A.感冒病毒 B.結核桿菌 C.蛔蟲 D.蒼蠅
25.下列屬於特異性免疫的是( )
A.皮膚的屏障作用 B.體液的殺菌作用
C.黏膜的殺菌作用 D.免疫細胞產生抗體.
26.將患有禽流感的家禽深埋,從防治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屬於(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
C.切斷傳播途徑 D.治療傳染病
27.皮膚能防止病菌侵入人體,與這種免疫屬於同一類型的是( )
A.青黴素過敏現象
B.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
C.白細胞清除病原體
D.得過麻疹後不再患此病
28.下列關於免疫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免疫總是對人體有益的
B.器官移植能否成功與免疫反應有關
C、抗體是一種蛋白質
D.過敏反應是免疫功能失調引起的
29.下面屬於急救措施的是( )
A、人工呼吸 B.胸外心臟擠壓
C.出血和止血 D.以上都是
30.下列對健康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沒有疾病就是健康
B.只要不得大病就是健康
C.頭腦反應靈敏才能健康
D.身體上、心理上、社會適應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狀態才是健康
選擇題答題卡(將所選答案字母填寫在題號下的方格內)
荊門市2009—2010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八年級生物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31.兩棲動物的生殖器官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____________才能上陸地生活。
32.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
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__________,就不斷進化。
33.葯物可以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OTC為__________的簡稱。
34.有經驗的果農嫁接是必須保證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緊密結合,才能使接穗存活。
35.在有性生殖過程巾,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是__________
36.小明的爸爸雙眼皮,基因組成為「Aa」,小明也是雙眼皮,基因組成為「AA」,那麼
小明的媽媽的基因組成應該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7.人類精子從染色體來說,一種是含X的.一種是含Y的,性別的決定不僅與性染色體有關,而且與__________也有關。
38.如果把不同地層中的化石拿來加以比較,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進化的。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逐漸進化來的。
三、識圖題(「[ ]」內填代號,「__________」上填名稱,共12分)
39.觀察下面甲、乙兩圖並回答問題。(7分)
(1)請把甲示意圖中的精子、卵細胞和受精卵補畫完整。
(2)甲圖中的 對應的是乙圖中的[ ] __________,它由[ ]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構成。
(3)①存在於動植物細胞的_______________中。
40.下圖是米勒在進行關於探索生命起源問題的實驗裝置,請觀察思考後回答下列問題:、(5分)
(1)A處,正、負電極進行火花放電,是模擬
原始地球的__________。圖中A裝置中的氣體
相當於__________,與現在的大氣成分相比.
其主要區別是不含有__________。
(2)[ ]裝置中的液體含有有機物。
(3)該實驗證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遺傳分析題(10分)
41.人類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決定的。在丹麥,藍眼睛的人相當多。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對一些家庭進行眼色遺傳調查後,得到以下數據:
(1)父母是褐眼,子女也是褐眼,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
(2)根據表中第__________組數據可以推測褐眼是顯形性狀。
(3)如果顯形基因用D表示,隱形基因用d表示,請寫出第二組數據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__,如果他們與藍眼人婚配,所生子女為藍眼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從第三組可以看出,若雙親都是褐眼,其子女不一定都是褐眼,請在下側方框內寫出有關的遺傳圖表。
五、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8分)
42.下面是某興趣小組探究同質地同數量煙草在不同體積水中浸出液對水蚤心率影響時記錄的數據,請分析回答:
(1)該實驗的變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表可以看出,隨著煙草浸出液濃度的升高,水蚤的心率與煙草浸出液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時一隻水蚤只能做兩次實驗,應先在__________中觀察,再在煙草浸出液中觀察,其先後順序不能顛倒,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㈤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 八年級 歷史下學期的期末考試即將來臨,前程似錦圓美夢,錦衣凱旋沐春風。期末考順利,願你成功!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的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大家快來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69分。請把答案填在第1頁的答題卡中。)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的內容不包括
A.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C.五星紅旗為國旗 D.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圖片是歷史恆久的記憶。下列歌詞對右圖所示歷史事件的描述,最為貼切的是
A.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
B.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C.我們講著春天的 故事 ,改革開放富起來
D.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3、新中國成立時,“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 拖拉機 都不能造。”這一落後局面的改變開始於
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
C.“「」”時期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4、2015 年 3 月,中韓雙方對 68 具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進行交接,使這些在朝鮮半島沉睡了半個多世紀的烈士“榮歸故里”。當年,志願軍戰士被譽為
A.和平衛士 B.鋼鐵衛士 C.黨的好戰士 D.最可愛的人
5、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的事件是
A.x疆和平解放 B.x藏和平解放 C.北平和平解放 D.雲南和平解放
6、在中央電視台熱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中,你可以看到的歷史畫面有
①武昌起義②百團大戰③抗美援朝④十一屆三中全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1954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任務是
A.通過了《共同綱領》 B.確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線
C.公布了“一五計劃” 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8、“腳踏黃河水倒流,搬來泰山做枕頭;決心苦戰十五年,(鋼產量)趕上英國不發愁”。與這首民謠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D.“大躍進”運動
9、“「」”中被迫害致死的國家主席是
A.彭德懷 B.劉少奇 C.賀龍 D.朱德
10、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是
A.毛澤東思想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C.民主集中制D.四項基本原則
11、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
A.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 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
C.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決策 D.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2、新中國的歷史上,被稱為“共和國的締造者”和“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分別是
A.毛澤東、鄧小平 B.孫中山、鄧小平 C.孫中山、毛澤東 D.毛澤東、周恩來
13、某大會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這次大會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五大
14、新中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國策是
A.政治協商制度 B.一國兩制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5、中國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哪次雙邊談判中
A.中印談判 B.中緬談判 C.中蘇談判 D.中美談判
16、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對台基本方針是
A.—個中國原則 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和平解放 D.加強兩岸經濟交流
17、“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提出的總體目標是
A.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B.解決香港回歸問題
C.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D.解決澳門回歸問題
18、1980年我國首先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不包括
A.深圳 B.上海 C.廈門 D.汕頭
19、2015年12月31日,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立了。火箭軍的前身是第二炮兵(戰略導彈部隊),其擔負的主要任務是
A.兩棲作戰 B.海上巡邏 C.核反擊 D. 空中偵察
20、小紅為“新中國傑出人物 事跡 展”搜集材料,選材不當的是
A.鄧稼先——兩彈元勛 B.焦裕祿——黨的好乾部
C.張謇——狀元實業家 D.王進喜——鐵人
21、標志我國擁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A.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B.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飛成功
C.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D.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2、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的主題為“中國種子”,旨在向全世界宣傳雜交水稻,下列最適合擔任該館形象大使的是
A.鄧稼先 B.王進喜 C.焦裕祿 D.袁隆平
23、為保障未成年人受 教育 的權利,我國在1986年頒布了
A.《憲法》 B.“863計劃” C.《刑法》 D.《義務教育法》
二、材料分析題(共15分)
材料一:《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評論說:在1955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利用他個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機敏逐漸減弱了那些懷疑中國或懷疑共產主義的領導人的敵對情緒”。
材料二:1971年,中國代表團出席了聯合國代表大會,引起了聯合國歷史上空前的轟動。智利一位代表描述當時的情景,中國人來到聯合國就好像他們從月球上或火星上來的——是素不相識或神話般的人物。
材料三:這個國際組織成立於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總部設在日內瓦。其宗旨是促進經濟和貿易發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長;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合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大幅度削減和取消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並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請回答:
(1)材料一提及的是哪一次會議?會上周恩來提出的外交方針是什麼?(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國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20世紀70年代是中國外交史上的春天,請你再列舉一個這一時期取得的外交成就。(4分)
(3)材料三提到的是哪一國際組織?中國是在哪年加入這個國際組織的?(4分)
(4)綜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以嶄新的外交形象活躍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輝煌的外交成就。我國取得輝煌的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3分)
三、問答題(共16分)
2016年1月27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了《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問題。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中國共產黨始終對“三農”問題格外重視,建國後,為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我國在不同時期對農村的土地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在解決農民土地問題上出台了什麼法律文獻?(2分)
(2)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開展,社會主義改造也在高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中對農業改造的方式是什麼?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麼歷史意義?(4分)
(3)改革開放是哪一會議作出的偉大決策?它召開於那一年?(4分)
(4)改革開放後在農村實行什麼土地政策?該政策的實施有什麼作用?(6分)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69分。請把答案填在第1頁的答題卡中。)
01-06:AAADBB 07-12:DDBBAA 13-18:DDABAB 19-23:CCDDD
二、材料分析題(共15分)
答:(1)會議:萬隆會議。(2分) 方針:求同存異。(2分)
(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或:中國重返聯合國,2分)
成就:①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交;③中日建交。(答出任一點即可,2分)。
(3)世界貿易組織(或:WTO,2分);2001年。(2分)
(4)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共3分)
三、問答題(共16分)
答:(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或:《土地改革法》)。(2分)
(2)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2分)
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
(3)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1978年。(2分)
(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