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課程綱要
❶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1)物理課程綱要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❷ 校本課程有哪些
1、學科學習拓展性課程\x0d\x0a強化學科知識拓展,特別是學法指導,還有學科競賽,也有對學科教學補缺補差的。\x0d\x0a2、科技發明探索類課程(以實驗研究為主題)\x0d\x0a內容選擇:航模、無線電、電腦網路、軟體悶裂製作、天文地理觀測、環保、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工程喚指等等。\x0d\x0a3、學習、生活技能類課程\x0d\x0a內容選擇:攝影攝像、園林設計、植物栽培、交際禮儀、時裝設計、家政服務、公共資源使用(如利用圖書館資源)、市場知識等等。\x0d\x0a4、螞鏈閉體育技能類課程\x0d\x0a內容選擇:游泳、武術、體操、田徑、球類、棋類等等。\x0d\x0a5、報告、講座類課程\x0d\x0a心理輔導課:\x0d\x0a6、藝術類課程\x0d\x0a內容選擇:文學、電影、電視欣賞、中西方美術欣賞、歌舞、樂器、雕刻、書法、繪畫等。\x0d\x0a7、活動類課程\x0d\x0a內容選擇:以學生主體性活動為主題的各種拓展知識、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特長的學生社團活動,各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如學生演講、辯論、文學創作、采訪主持、現代企業參觀、主題旅遊、到社區開展有意義的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