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末復習
① 求初二物理-聲現象總結 (思維導圖案例),期末了復慣用!
其實最有用的還是自己整理,那樣記得更清楚
MindMaster思維導圖社區的聲現象思維導圖:
② 初二期末物理復習計劃
初二下學期主要學習的是電學主要公式:
⑴功率 P 瓦特(瓦) P=W/t(W為電能) P=UI 與歐姆定律復合得P=U2/R(U2為U的平方)P=I2R(I2為I的平方)(2)電阻 R 歐姆(歐) Ω R=U/I(歐姆定律) (3)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I總=I1=I2=、、、=In 電壓規律:U總=U1+U2+、、、Un (4)並聯電路電流規律:I總=I1+I2+、、、In 電壓規律:U總=U1=U2=、、、Un(5)電阻規律: 串聯電路 R總=R1+R2+、、、Rn 並聯電路: 1/R總=1/R1+1/R2+、、、1/Rn(6)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一、質量: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 一隻雞約2k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4、測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台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⑵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③「調」:調節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④「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⑤「記」:被測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 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項:A 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 B 保持天平乾燥、清潔。⑶ 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的質量B、特殊測量:液體的質量、微小質量。二、密度:V m ρ = V m ρ = ρ m V =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公式: 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ρ m V =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ρ不變,m與 V成正比;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⑵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體積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質量成正比。ρ甲 ρ乙 m V 5、圖象: 左圖所示:ρ甲>ρ乙 6、測體積——量筒(量杯) ⑴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⑵使用方法:「看」:單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讀」: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ρ m V = 原理 7、測固體的密度: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細線)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2、用細線系好物體,浸沒在量筒中,讀出總體積V2,物體體積V=V2-V1A、針壓法(工具:量筒、水、大頭針)B、沉墜法:(工具:量筒、水、細線、石塊) 沉入水中: 形狀不規則 形狀規則工具:刻度尺 體積 質量 工具天平 : 說明:在測不規則固體體積時,採用排液法測量,這里採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8、測液體密度:⑴ 原理:ρ=m/V⑵ 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餘液體的質量m2 ;④鍀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應用:⑴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③ 全面徹底總結初二物理「滑輪組」各種題型!中考必考!期末必考!
初二學生已進入緊張的期末復習,初三學生亦即將或已開始中考准備。期末與中考物理試卷上的習題種類繁多,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物理成績?本文以滑輪組相關習題為例,通過三大題型,帶你全面掌握滑輪組題型。
首先,掌握滑輪組的基本公式是關鍵。這一塊力學知識看似不難,但考察知識點眾多,幾乎涵蓋了之前所學的力、壓強、浮力、密度等所有力學公式,形成綜合性大題,成為中考物理必考題型。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三種初中物理滑輪組問題類型,助你輕松解決此類問題。
一、豎直滑輪組:此題考察滑輪組公式中n的含義、繩端移動距離與物體移動距離的關系、繩端移動速度與物體移動速度的關系、受力分析以及功率、機械效率、壓強等知識點。掌握此題的解答,其他習題將迎刃而解。
二、水平方向滑輪組:識別動滑輪與定滑輪,了解物體移動距離與繩端移動距離的關系,計算拉力做的功,注意水平滑輪組考察的是克服滑動摩擦力的功而非物體重力。
三、組合滑輪:看似復雜,實則簡單。只需靈活運用公式,注意區分豎直方向的有用功與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功,如需求額外功,應通過總功減去有用功計算。
通過上述題型的練習,你將復習鞏固所有重要公式。對於更難的題目,可參考下方的中考物理題,進一步挑戰。
為了在中考前快速提升物理成績,我們推薦《八套中考學霸物理錯題集》。這是一套匯集了歷屆中考學霸智慧的錯題集,包含初中物理全部知識點、易錯題、常錯題、重點難點、方法和技巧,極具實用性和借鑒價值,能在短時間內幫助你開闊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八套中考學霸物理錯題集》是八位歷屆中考學霸總結的寶貴資源,包含了初中物理的全部內容,對於初二、初三學生及家長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備考工具。通過研究尖子生的智慧,結合自身優勢,你將能順利通過中考。
④ 八年級上冊物理,明天期末考,要復習哪些重點
初二所有知識點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裡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三、樂音及三個特徵1. 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2.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振幅越大響度越大。⑴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⑵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2.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雜訊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雜訊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雜訊不超過50dB。4.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五、聲的利用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3.應用及現象:①激光準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3. 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4.分類:⑴鏡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條件:反射面平滑。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⑵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4.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二、透鏡光心: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典型光路3.填表:名稱又名眼鏡實物形狀光學符號性質凸透鏡會聚透鏡老化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發散透鏡近視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四、眼睛和眼鏡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五、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2.望遠鏡:望遠鏡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物態變化》復習提綱 一、溫度: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態變化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晶體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液化的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作用:液化放熱3.升華和凝華:①升華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②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練習:☆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乾,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解釋「霜前冷雪後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電流和電路》復習提綱 一、電荷1.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物體的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①摩擦起電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能的轉化:機械能→電能。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③感應帶電:由於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3.兩種電荷:正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負電荷: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餘的電子。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5.驗電器: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電荷量: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庫侖(C) 元電荷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擴展: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餘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二、電流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註:該處電荷是自由電荷。對金屬來講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對酸、鹼、鹽的水溶液來講,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註: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到負極。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4.電流的三種效應。(1)電流的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鍋等。(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等。(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電鍍等。註: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效應來判斷它的存在,這里體現了轉換法的科學思想。(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通過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表現出來的外顯特性、現象或產生的效應等,去認識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學上稱作這種方法叫轉換法)5.單位:(1)國際單位:A(2)、常用單位:mA、μA(3)換算關系:1A=1000mA1mA=1000μA6.測量:(1)儀器:電流表(2)方法:一讀數時應做到「兩看清」即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看清每大格電流值和每小格電流值。二使用時規則:兩要、兩不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危害: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表被燒壞。選擇量程:實驗室用電流表有兩個量程,0~0.6A和0~3A。測量時,先選大量程,用開關試觸,若被測電流在0.6A~3A可測量,若被測電流小於0.6A,則換用小的量程,若被測電流大於3A則換用更大量程的電流表。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於一根導線。三、導體和絕緣體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說明:金屬導體中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酸、鹼、鹽溶液中的電流是正負離子都參與定向運動。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3.「導電」與「帶電」的區別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4.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原因是:加熱使絕緣體中的一些電子掙脫原子的束縛變為自由電荷。四、電路1.組成:②用電器:定義:用電來工作的設備。工作時:將電能—→其他形式的能。③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④導線:輸送電能。2.三種電路:①通路:接通的電路。②開路:斷開的電路。③短路:定義: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特徵:電源短路,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可能燒壞電源或燒壞導線的絕緣皮,很容易引起火災。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4.連接方式:連接方式:串聯並聯定義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把元件並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特徵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開關作用控制整個電路幹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電路圖實例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5.識別電路串、並聯的常用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熟練掌握)①電流分析法:在識別電路時,電流: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並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並,叫混聯電路。②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並聯。③節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④觀察結構法:將用電器接線柱編號,電流流入端為「首」電流流出端為「尾」,觀察各用電器,若「首→尾→首→尾」連接為串聯;若「首、首」,「尾、尾」相連,為並聯。⑤經驗法:對實際看不到連接的電路,如路燈、家庭電路,可根據他們的某些特徵判斷連接情況。
⑤ 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提綱
第九章信息的傳遞
1、1876年由美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電話。最簡單的電話由話筒和聽筒組成。話筒將聲信號轉變為音頻電信號,聽筒將音頻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通話雙方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串聯的,自己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獨立的。
2、為了節約電話線路的使用效率,人們發明了電話交換機,1891年出現了自動電話交換機,它通過電磁繼電器進行接線。
3、電話按信號輸方式來分,可分為有線電話和無線電話;按信號類型來分,可分為模擬電話和數字電話。信號電流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跟聲音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完全一樣,這種信號叫模擬信號,這種通信叫模擬通信。用不同符號的不同組合表示的信號叫數字信號,這種通信叫數字通信。
4、模擬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丟失信息,而且抗干擾能力不強,保密性也很差,信號衰減厲害。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種中,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
二、電磁波的海洋
1、導線中的電流迅速變化會在空間激起電磁波。電磁波在空氣、水、某些固體,甚至真空中都能傳播。光波也是電磁波的一種。
2、電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樣,都是3108ms,電磁波的速度,等於波長和頻率f的乘積c=f單位分別是ms、m、Hz;頻率的常用單位還有千赫和兆赫。
3、用於廣播、電視和行動電話的電磁波是數百千赫至數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無線電波。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1、無線電廣播的發射由廣播電台完成;發射部分主要由話筒、載波發生器、調制器、放大器和發射天線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線、調諧器、解調器和揚聲器組成。
2、電視信號的傳輸與無線電廣播基本相同,只是發射部分多了攝像機,接收部分多了顯像管。
3、行動電話既是無線電的發射裝置,又是無線電的接收裝置。它的特點是體積小,發射功率不大,天線簡單,靈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轉發信號。無繩電話是家話中主機電話與分機電話溝通的一種家用電話,一般使用范圍在幾十米或幾百米之內。
4、音頻電流和視頻電流載入到高頻電流上,形成了發射能力很強的射頻電。
VIDEOIN視頻輸入VIDEOOUT視頻輸出
AUDIOIN音頻輸入AUDIOOUT音頻輸出
RADIOIN射頻輸入RADIOOUT射頻輸出
S-VIDEOS端子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長在10m~1mm之間,頻率在30MHz~3105MHz之間的電磁波。微波大致直線傳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個微波中繼站。
2、利用衛星做通信中繼站,稱之為衛星通信。這種衛星相對於地球靜止不動,叫做同步地球衛星。在一球周圍均勻分布3顆衛星,就可以實現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國科學家梅曼發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點是頻率單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纖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纖中傳輸信號的。光纖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層、保護層構成的,可以傳輸大量的信息。
4、將數台計算機通過各種方式聯結在一起,便組成了網路通信。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叫網際網路。它使用最頻繁的通信方式是電子郵件(e-mail)。例如@前面是用戶名,後面是伺服器名,cn表示這個伺服器是在中國注冊的。電子郵件傳遞信息既快又方便。
本冊物理知識匯總
本冊有關名稱概念
名稱含義符號單位單位符號
電流電路中電流強度的大小I安培A
電壓電路中產生電流的原因U伏特V
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R歐姆
電功率電流做功的快慢P瓦特W
電能電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W焦耳J
波速電磁波的傳播速度C米每秒ms(kms)
波長電磁波一個波長的長度米m(km)
頻率1秒鍾內波長的個數f赫茲Hz(kHz、MHz)
本冊有關公式
名稱公式含義變形公式
歐姆定律I=UR電流跟電壓成正比,跟電阻成反比U=IRR=UI
電功率公式1P=Wt電功率與電能正比,與時間成反比W=PtT=WP
電功率公式2P=IU電功率等於電流與電壓的乘積I=PUU=PI
電功率公式3P=I2R電功率等於電流的平方與電阻的乘積R=PI2
電功率公式4P=U2R電功率與電壓的平方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R=U2P
電磁波速度公式c=f波速等與波長與頻率的乘積=cff=c
本冊有關科學家
姓名國籍事跡涉及物理學知識
歐姆德國1826年總結歸納出歐姆定律電路物理量的關系
奧斯特丹麥1820年發現了電與磁的關系電流的磁效應
法拉第英國1831年發現了磁場產生電流的規律電磁感應現象
貝爾美國1876年發明了電話信息的傳遞
富蘭克林美國發明了避雷針安全用電
沈括中國宋代發現地理兩極與地磁兩極並不完全重合地磁場
梅曼美國1960年發明了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激光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數字通信
串聯、並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的總分關系
連結情況電流、電壓、電阻三者的總分關系表達式
串聯電路電流各處相等I總=I1=I2=
總電壓等於各用電器的電壓之和U總=U1+U2+
總電阻等於各用電器的電阻之和R總=R1+R2+
並聯電路總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I總=I1+I2+
電壓各處相等U總=U1=U2=
總電阻的倒數和等於各支路的倒數之和=++物理復習資料
密度
1密度該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2密度=質量體積
3物質的密度與物質的本身有關,與質量體積大小均無關。不同物質,密度通常是不同的
3密度表示了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
⑴屬性與外界因素無關
⑵特性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4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3
5密度水=1gcm3=1000kgm3
物理意義每1立方米的水質量為1000千克
6氣體的密度小於液體的密度小於固體的密度
7同一物質所處的態度不同,密度也會不。
8目前宇宙中發現的密度最大的星體是中子星
壓力&壓強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並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2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受力面
3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是由物體單位受力面積上的壓力所決定的
4當接觸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5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與重力的不同點
不同點重力壓力
方向豎直向下垂直於受壓面
作用點重心受壓物體表面
符號GF
大小重力與質量成正比取決於物體間形變的大小
定義由於地球吸引物體受的力垂直作用於物體表面的力
6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7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8在SI制中,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9一個成年人對地面的壓強為10000Pa。
物理意義每1平方米受到的壓力為10000N。
10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都可以減小壓強
11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都可以增大壓強
12極限壓強經驗表明,所有材料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個限度,加在材料上的壓強一旦超過這個限度,材料就會受到損壞。
液體內部的壓強
1液體沒有一定的形狀,而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對容器底部,側壁有壓強。
3液體內部存在著向各個方向的壓強,而且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的壓強相等
4液體內部壓強的測量工具U型管壓強計
5液體壓強大小與何因素有關?
⑴深度在同種液體內部,深度越深,該處壓強也越大
⑵密度在不同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密度大的液體產生的壓強大
⑶高度差判別液體壓強有無
6公式p=密度深度
連通器
1連通器底部相通上部開口或相通的多個容器組成
2為了讓連通器中液面相平的條件
⑴同種液體
⑵液體靜止後
3血壓計利用u型管壓強計來測定人體血壓的裝置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當物體全部或部分浸在液體中時,它會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所排開這部分液體所受的重力大小
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液體的密度增大浮力增大
浸入液體的物體的體積增大浮力增大
2F浮=G排懸浮液體密度等於物體密度
F大於G上浮液體密度小於物體密度
7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空氣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問題
8排水量指船栽滿時的質量
9液體密度計刻度從上到下數值從小到大
10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改變自身的體積改變所受的浮力
改變浮力的方法改變液體的密度改變浸入的體積
11V浮V總=物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
12如果物體漂浮物體浸入1n物體密度=1n液體密度初二物理下學期期末測試題
一,填空題
9,杠桿的平衡是指杠桿處於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狀。
10,用一個動滑輪將質量是100千克的物體勻速提起10米,用了10秒,那麼繩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提起物體的功率是__________瓦。
二,選擇題
1,下面哪句話說得不對?
A,一個物體受到了力,一定有別的物體對它施力;
B,上升的氫氣球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C,游泳時,人對水施加了力,同時水對人也施加了力;
D,掛在樹上的蘋果也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某同學用250牛頓的力豎直向上提起一個重200牛頓的水桶時,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450牛頓,向上;B,450牛頓,向下;C,50牛頓,向下;D,50牛頓,向上。
3,關於慣性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人走路時,被石頭拌倒會向前倒;
B,用鐵鏟把沙送上車廂時,鐵鏟不動了,沙仍會向前運動;
C,站在車上的乘客,當車突然開動時,會向前倒;
D,桌面上有一張十分光滑紙條,在紙條上放一隻雞蛋。當快速把紙條抽掉後,雞蛋仍留在桌面上。
4,下面哪兩個力是平衡力?
A,用釣魚桿把釣到的魚從水裡加速拉上來時,拉力和魚的重力;
B,汽車在平直道路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
C,用很大的力氣推箱子,箱子終於被推動了,人的推力和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放在桌面上的電視機,電話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壓力。
5,下面哪種做法是為了減小摩擦?
A,在鞋底、輪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B,下雨天在泥濘的路面上撒些爐渣或沙子;
C,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D,增大壓力和增大接觸面之間的粗糙程度。
6,下面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帕斯卡概括出力學的慣性規律;B,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表明存在大氣壓;
C,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的計算方法;D,托里拆利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
7,一個1牛頓的鉤碼,掛在彈簧秤鉤上,當鉤碼浸沒在水裡時,彈簧秤的示數是0.87牛頓,這個鉤碼受到水的浮力是
A,0.13牛頓,B,1.87牛頓;C,0.87牛頓;D,1牛頓。
8,如圖所示,在裝有水的容器里,水對容器里a、b、c三點的壓強大小是
A,水對a點沒有壓強;B,水對c點沒有壓強;
C,水對a點的壓強最大,對b點的壓強最小;D,水對b點的壓強最大,對a點的壓強最校
9,把同一個小球放到三種密度不同的液體里,小球靜止時的情況如圖所示,那麼
A,圖甲液體的密度最大;B,圖乙液體的密度最大;
C,圖丙液體的密度最大;D,圖甲跟圖乙的液體密度一樣大。
10,如圖,甲、乙、丙、丁是四個體積、形狀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根據它們在水中靜止不動時的情況可以判定受到密度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叮
11,下面關於杠桿的說法,正確的是
A,硬的直棒就是杠桿;B,等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C,費力杠桿的動力臂比阻力臂長;D,從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連線叫阻力。
12,如圖所示,彈簧秤對杠桿拉力的力臂與鉤碼對杠桿拉力的力臂之比是52,彈簧秤讀數是4牛,杠桿重忽略不計,則鉤碼重
A,10牛;B,4牛;C,2.5牛;D,1.6牛。
13,分別用圖中所示的裝置甲和乙把同一重物吊到同一高度時
A,用裝置甲吊起重物比用裝置乙省力;
B,用裝置乙吊起重物比用裝置甲省力;
B,用裝置甲或裝置乙吊起重物所用拉力相同;
D,用裝置乙吊起重物,動力移動的距離比用裝置甲校
14,下列哪種情況不是重力做功?
A,熟透了的蘋果從村上掉到地下;B,飛機在高空作水平飛行;
C,豎直向上拋後的石塊直往下砸;D,放進水池裡的玻璃球慢慢下沉。
15,對於使用滑輪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可以省力,但必須改變用力方向;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C,可以省力,同時有可省距離;D,可以省力,同時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但不能同時省距離。
16,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如果把玻璃管傾斜,在傾斜過程
A,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長度始終不變;B,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長度變大、豎直高度始終不變;
C,玻璃管中的水銀柱的長度和豎直高度都變大;D,玻璃管中的水銀柱的長度不變、豎直高度變校
17,下列工具中屬於省力的杠桿是
A,鑷子;B,螺絲刀;C,理發剪刀;D,釣魚桿。
18,一木塊浮在水面時,有14的體積露出水面,若截去這露出水面的部分,則剩下的木塊將會
A,全部浸沒在水中;B,有14的體積露出水面;
C,有一半露出水面;D,有34的體積露出水面。
19,如圖所示,杠桿OA的B點掛著一重物,A端用繩子吊在滑環M下,此時OA恰好成水平,且A點與圓弧架PQ的圓心重合,那麼當滑環M從P點逐漸滑到Q點的過程中,繩子對A端拉力的大小將
A,保持不變;B,逐漸增大;C,逐漸減少;D,由大變小再變大。
20,一個鐵盒漂浮在水面,當鐵盒傾斜後因進水而沉入容器的底部後,則
A,容器內的水面將下降;B,容器內的水面將升高;C,容器內的水面將不變;
D,無法判斷水面高度的變化。
21,把質量為2千克、體積為1.8分米3的物體放入水中,放手後這物體將會
A、上浮;B、不動;C、下沉;D、無法確定。
22,甲、乙兩人爬山比賽,已知兩人的體重之比為32,爬完相同的山,所用的時間之比是43,則甲乙兩人的功率之比為
A,12;B,21;C,89;D,98。
23,甲乙兩個機械,甲機械的效率是70%,乙機械的效率是50%,則
A,使用甲機械做功省力;B,使用乙機械做功多;C,使用甲機械做功快;D,以上說法都不對。
24,用200牛頓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質量是100千克的大車和50千克的小車,它們都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10米,拉大車和小車所用的時間各不相同,則
A,拉大車做功多;B,拉小車做功多;C,拉大車、小車做功一樣多;
D,拉大車、小車做功快慢相。
三,計算題
1,體積是100厘米3、重2.65牛頓的鋁塊掛在彈簧秤上,當鋁塊全部浸沒在底面積為0.2分米2的圓柱體容器里的水中時,水沒有溢出容器。。
彈簧秤的示數;
由於鋁塊浸沒在水中,水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強。
2,如圖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其中OA長1米,OB長0.25米,重物P重58.8牛,滑輪和杠桿的質量不計,求重物G重多少牛?滑輪懸掛點D、C各受多大的力?
四,實驗題
1,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如圖所示,若動滑輪的物重為5N。
重物重為100N,則拉力至少為______N,若把鉤碼勻速拉升10厘米,彈簧秤示數如圖所示,則拉力為_____N;有用功為_______焦耳;總功為______焦耳;機械效率為_______。
2,在研究杠桿平衡的實驗中,按右圖所示,把鉤碼掛在杠桿兩邊,改變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根據上圖所示,用圖上的符號,寫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當杠桿平衡時,填寫下表中的空。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
0.984.08.0
1.472.456.0
2.01.964.0
五,問答題
跳遠時,要助跑一段路程,這對提高跳遠成績有什麼好處?為什麼?一、物體帶電
1、概念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質的性質,即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使物體帶電;
接觸帶電原來不帶電的物體與帶電體接觸可帶電。
二、兩種電荷
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
絲綢與玻璃棒摩擦所帶電荷是正電荷用+表示;
毛皮與橡膠棒摩擦所帶電荷是負電荷用-表示。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1、同種電荷互相排斥。2、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四、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根據帶電體具有的性質和電荷間相互作用來判斷。
2、驗電器
作用是實驗室常用的一種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
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封閉罩。
原理雙金屬箔片、同性相斥。
五、電荷量
1、概念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