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七年級歷史重點

七年級歷史重點

發布時間: 2025-04-27 18:20:47

① 初一歷史知識點梳理

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需要大量的記憶和練習來鞏固。雖然辛苦,但也伴隨著快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歷史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歷史 知識點歸納 總結

昌盛的 文化

一、佛教東來和道教興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於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⑶、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⑷、佛教教義:佛教宣揚生死輪回、因果報應,認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來世得到幸福。

⑸、東漢末年,佛教在民間流傳開來。

2、道教

⑴、道教產生於東漢時期,是中國本土的宗教。

⑵、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儒家為主,儒、佛、道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二、司馬遷與《史記》

1、司馬遷撰寫的《史記》,是我國歷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史記》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 傳說 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壯的地下軍陣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北師大版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1.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稱帝,建立以長安為都城的隋朝,年號為開皇。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滅陳朝,統一全國。隋文帝統治期間,出現了「開皇之治」的局面。

2.626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他以貞觀為年號。他進行改革

①選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等在三省六部中擔任要職)

②輕徭薄役,減輕農民負擔;

③簡法輕刑,修訂法律,(制定了《貞觀律》);

④重視 教育 ,大力培養人才;

⑤實行恩威並施的政策,改善民族關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共同擁戴為「天可汗」)。

意義:由於唐太宗推行開明務實的政策,貞觀年間出現經濟發展、政治 清明 、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的局面,歷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奠定了唐朝進一步發展的基礎,輝煌的政績使唐太宗成為我國歷最的皇帝之一。

3.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她是中國歷的女皇帝。她重用姚崇、宋璟等。

4.712年,李隆基當了皇帝,是為唐玄宗。他的主要年號是開元。開元年間,他實施了一系列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①任用德才兼備的人為官②採取 措施 發展生產③唐玄宗下令整理財政,清理土地和戶口。④廢除嚴刑苛法⑤倡導節儉。經過唐玄宗的治理,不僅「貞觀之風一朝重振」,而且經濟文化又有新的發展,開元年間,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5.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隋朝建立和統一全國後,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舉人」。隋煬帝時開設進士科,標志科舉制度的正式創立。科舉制度在唐朝得到了發展。分科考試、擇優錄取是科舉制度的基本特徵。唐朝的科舉考試分常科和制舉兩大類。常科中,最重要的是進士科,其次是明經科。

6.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中宗時把金成公主嫁給尺帶珠丹,823年唐蕃正式結盟,並建立會盟碑。

7.南詔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8世紀初,蒙舍詔統一個詔,建立了以太和城為中心的南詔政權。唐玄宗冊封南詔首領皮羅閣為雲南王。

8.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唐玄宗冊封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9.唐朝時,日本派很多「遣唐使」來到中國,其中的空海、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是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貢獻。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難,六次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兩國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10.中國古代稱印度半島為天竺。唐朝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從長安出發,求取佛經,攥寫《大唐西域記》。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初一 歷史 學習 方法

一、端正態度,相信自己。

有的學生認為歷史學不學沒所以然,在學習中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不會盡力去學習。所以,我覺得應該先真正弄清學習歷史的必要性。「學史使人明智」,歷史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人,如何處事,學習歷史可以使人變得聰明。學習歷史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在與人談話時若能博古通今,一定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歷史還是一部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它教育我們要愛國,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明白了學習歷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態度,才會自覺主動去學好它。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歷史學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實,歷史很容易學好,每一個學生應該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學好它。

二、理清線索,把握整體結構。

學習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可以主要朝代為線索去學習。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幹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三、注意前後聯系,學會歸納整理。

歷史是從古到今發展演變而來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系。例如,在學習中國歷史「香港回歸」時,我們應聯系前面所學知識,回顧香港是如何被英國佔領的相關知識。在學習世界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們應聯想到中國歷史「五四運動」的發生。經常注意前後聯系,我們就能弄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便於理解掌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學會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例如,我們可以就「港澳、台灣問題」、「三次科技革命」等專題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這樣也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四、及時復習鞏固,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不管哪個學科,要想學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績,都必須及時復習鞏固,歷史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按質按量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懶散拖沓,所學的知識不及時掌握,作業也不按時完成,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責任心,這樣怎麼能把學習搞好呢?


初一歷史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人教版)

★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梳理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復習提綱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匯總

★ 初一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梳理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一歷史知識點整理

② 七年級歷史重要知識點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級歷史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背知識點

第一章中華文明的起源(1-12)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元謀人,距今170萬年P2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間和地點P1.3.4

4、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懂得人工取火並已經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P4—5

6、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都已經使用磨製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種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 種植 水稻和粟的國家。P7—8

9、大汶口 文化 晚期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P7—P8

10、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黃帝。P13

12、堯舜禹的「禪讓」: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 方法 。P14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戰國(13-40)

1、公元前2070年,禹建 立夏 朝,這是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王朝。P15

2、湯滅夏,建立商朝,盤庚遷殷後,商朝統治穩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P23

4、西周實行分封制,加強了對各地的統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P24

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的青銅器,湖南寧鄉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7、「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矚目。P27

8、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P27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P30

10、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P30—32

11、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 口號 。P31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 總結

一、隋唐科舉制度:

北:P20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時期創立並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二、武則天

北:P13-15武則天是我國歷的女皇帝。

武則天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 措施 促進社會生產斷續發。當時,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四、唐與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藝術、建築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鑒真東渡

北:P33鑒真到達日本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斬醫葯、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識圖P34鑒真東渡示意圖)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為了求取佛經精義,他西行前往佛教聖地天竺。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圖)

六、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略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了南移的趨勢。兩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

北:P75-76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為元世祖。

初一歷史 復習方法

一、歷史學習:似易而實難

2、難在答題——題能看懂,答案難做,容易失分。

具體對策: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點,做到心中有數;

「二找」,按照題意,回歸課本,找到相關知識點;

「三規范」,答題語言規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3、難在復習——書有幾本,題海無邊,難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體對策:

文明史,歷史復習的新角度;

專題化,歷史考試的總趨勢;

重基礎,體現基本能力要求;

重現實,適度結合 熱點 命題。

二、歷史解題:公式化模式+ 發散思維

根本原因(根源)+具體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稱導火線)

內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對方的和環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觀原因+客觀原因

一、歷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 教育 +……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5、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6、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二、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1、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2)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2、政治內容=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3、文化內容=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交流+……

4、事件、事態過程:准備→開始→發展或曲折→成功或失敗

三、歷史影響、意義和教訓

1、性質分析:任務+領導階級+主力+手段+結果……

2、影響或意義=(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深遠影響……

3、判斷成敗及原因

4、 經驗 教訓或啟示:(經驗+教訓)→啟示

5、歷史評價=(積極因素+消極因素)史實+結論

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七年級歷史重要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歷史最全最重要的知識點

★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

★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復習提綱

★ 初一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一歷史重要知識點

★ 初中七年級歷史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歷史必備知識點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必背知識點

熱點內容
教師是帶薪休假嗎 發布:2025-04-28 04:14:07 瀏覽:979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 發布:2025-04-28 04:13:58 瀏覽:347
初二數學怎麼學好 發布:2025-04-28 04:12:34 瀏覽:950
什麼是牛市 發布:2025-04-28 04:07:08 瀏覽:819
二年級語文第一課課文 發布:2025-04-28 04:06:31 瀏覽:735
數學題月考 發布:2025-04-28 03:33:47 瀏覽:595
生物機電東湖校區 發布:2025-04-28 03:22:03 瀏覽:1
初二數學課後練習 發布:2025-04-28 03:21:30 瀏覽:943
英語歷史劇 發布:2025-04-28 03:12:59 瀏覽:340
過敏皮膚怎麼辦 發布:2025-04-28 03:06:47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