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
1. 《金陵十三釵》反映的歷史背景是哪一時期的哪一時間
《金陵十三釵》反映的歷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日戰爭期間南京大屠殺事件。南京大屠殺,是指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
《金陵十三釵》是作家嚴歌苓著中篇小說。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
(1)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
「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
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
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故事介紹:
1937年南京淪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未被佔領,教會學校女學生、秦淮河畔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還有一個美國人約翰,都先後進了教堂。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暫時的寧靜很快被打破——日軍沖進教堂並且發現了女學生。
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發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後來,日軍又強征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誰都知道,這將是一條凶多吉少的不歸路。
女學生們不甘被日軍凌辱,准備集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救下。最後,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
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作者介紹:
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
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多年的沉澱和積累,直接和間接的經歷與經驗都成為了她的創作「礦藏」,甚至她和勞倫斯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攪局」的愛情故事也寫成了長篇小說《無出路咖啡館》。
張艾嘉執導影片《少女小漁》原作者,張藝謀新執導影片《金陵十三釵》原作者,《天浴》、《梅蘭芳》 原作者及編劇,《小姨多鶴》等多部小說改編為熱播電視劇。
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2018年9月28日,編劇的電視劇《你遲到的許多年》播出。2019年1月21日,獲得1978卓越大獎改革開放40年全國十佳女演員提名。
以剛柔並濟、極度的凝練語言,高度精密、不乏詼諧幽默的風格為內在依託,與其犀利多變的寫作視角和敘事的藝術性成為文學評論家及學者的研究課題,在多個國家已開展嚴歌苓文學研討會。
其創作的「王葡萄」、「扶桑」、「多鶴」等主人公開創了中國文壇全新的文學形象。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
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她吸收西方世界「文藝復興」以來所形成的對「人」的價值觀的透視,開始用西方文藝理論的價值判斷來重新審視「東方人類」。
作品中,這些女性人物,在各種文化、政治、觀念的夾縫中磨礪輾轉,呈現出令人震撼的豐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讀者深深的悲憫之情。
2. 金陵十三釵最後結局是什麼
金陵十三釵最後結局是神父吧女學生裝在大卡車車廂里順利逃走了。
《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2)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金陵十三釵敘事要比小說簡單,刪減去了英格曼和法比·阿多兩位神父,顧姓廚子也在片頭逃之夭夭。秦淮女紅菱窮敲教堂門,令電影里唯一留下的小說人物陳喬治,在教堂內一團亂麻,無從招架。玉墨果斷而行,把行李直接扔到牆內,把十四位秦淮妓女的希望扔了進去。
也是這位「僅剩」的陳喬治,把小說中所有教堂人員的特質集於一身,他沒有了嚴歌苓筆下的懦弱,他「一根筋」地認為:「我必須保護這些女學生的安全,這是英格曼神父的託付。」
陳喬治讓人不禁聯想起張藝謀電影里慣用的少年敘事。從《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里的滬生冷眼旁觀舊上海的紙醉金迷,到《活著》里的兄弟姐妹接二連三的命運多舛,再到《幸福時光》里的盲女失明中探尋光明,均運用了少年眼光進行表達。
把教堂人員簡化到陳喬治這獨一的少年身上,可以說是此部電影與嚴歌苓小說相比最大的一個突破。陳喬治心中也有過猶豫,有過掙扎,但當他在影片末尾,近乎歇斯底里地對「神父」約翰喊話,要求替代「赴宴」時,電影的少年視角也就到了豐滿極致。
與電影相比,小說在人物塑造上更突出人性的矛盾進展,而電影則強調在短時間內講個好故事。電影中較小說多出來的人物「約翰」,便是一例。他曾貪圖錢財,垂涎美色,但當日軍攻破教堂圍追女學生非禮,當親眼看到女學生生命的凋謝,這個潦倒的醉漢「覺醒」了。
影片中比小說處理更到位的一處,便是對於赴死的猶豫。古詩雲:「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不懂書中的大道理。
在赴宴前晚,她們真實的內心世界裡,恐怕更是莎士比亞筆下的那位延宕王子,有太多的糾結,太多的取捨,太多的不能放下。
但是,她們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經預知的悲劇。最後,她們跟著玉墨走了,為的恐怕不僅僅是那句著名古詩的改寫,還有對純潔歲月的青春懷戀,還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
3. 金陵十三釵歷史上確有其事嗎
金陵十三釵歷史上是有背景的。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
「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
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3)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
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結果竟然是那13個最「下賤」的女子成了保護眾人的英雄。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
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
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作者介紹:
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小說,常被翻譯成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
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多年的沉澱和積累,直接和間接的經歷與經驗都成為了她的創作「礦藏」,甚至她和勞倫斯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攪局」的愛情故事也寫成了長篇小說《無出路咖啡館》。
張艾嘉執導影片《少女小漁》原作者,張藝謀新執導影片《金陵十三釵》原作者,《天浴》、《梅蘭芳》 原作者及編劇,《小姨多鶴》等多部小說改編為熱播電視劇。
曾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2018年9月28日,編劇的電視劇《你遲到的許多年》播出。2019年1月21日,獲得1978卓越大獎改革開放40年全國十佳女演員提名。
以剛柔並濟、極度的凝練語言,高度精密、不乏詼諧幽默的風格為內在依託,與其犀利多變的寫作視角和敘事的藝術性成為文學評論家及學者的研究課題,在多個國家已開展嚴歌苓文學研討會。
其創作的「王葡萄」、「扶桑」、「多鶴」等主人公開創了中國文壇全新的文學形象。其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
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復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
她吸收西方世界「文藝復興」以來所形成的對「人」的價值觀的透視,開始用西方文藝理論的價值判斷來重新審視「東方人類」。
作品中,這些女性人物,在各種文化、政治、觀念的夾縫中磨礪輾轉,呈現出令人震撼的豐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讀者深深的悲憫之情。
嚴歌苓曾說:「我到了國外之後,發現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寫的。我不想控訴某個人。我只想寫這樣一段不尋常帶有荒謬的歷史運動,讓讀者看到一種非凡的奇怪的人性。
我對人性感興趣,而對展示人性的舞台毫無興趣。」 她還說,「女人比男人有寫頭,因為她們更無定數,更直覺,更性情化。」也許在嚴歌苓眼中,女性更敏感,通過女性這一斑,可窺見全豹吧。
嚴歌苓筆下的女性人物有一個共性,就是她們都有一點點遲鈍,有一點點缺心眼,是邊緣的,弱勢的。可就是邊緣弱勢的女性卻如一滴水一樣折射出豐富復雜的現實和人性。
4. 趙玉墨人物原型,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沒有人物原型。趙玉墨是電視劇《四十九日祭》的角色,也是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女主角,同樣也是小說《金陵十三釵》的女主,是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
小說中,趙玉墨是秦淮河藏玉樓五星娼妓,而這樣一位在世人眼中就是下賤之女的角色,卻為了拯救學生們而願意讓自己去受死。
上天的眷顧,趙玉墨成為了唯一的倖存者,她眼看自己的同伴被蹂躪致死卻有苦難言,但是在法庭上,她揭露了敵人的罪行,也為她的姐妹們報仇了。
(4)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
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結果竟然是那13個最「下賤」的女子成了保護眾人的英雄。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
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
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5. 金陵十三釵故事梗概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1937年南京淪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未被佔領,教會的女學生、一些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以及美國人約翰,都先後進了教堂,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
但是,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不久日軍沖進教堂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發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後來,日軍又強征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
由於女學生們不願被日軍凌辱,准備集體自殺,卻被玉墨救下。最後,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5)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
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
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6. 歷史上金陵十三釵的結局怎麼樣
在《金陵十三釵》中給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秦淮緩緩流,盤古到如今,江南錦綉,金陵風雅情,瞻園里,堂闊宇深,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
琵琶一曲,有衷腸也有離腸,我們順從的接受了失足婦女作出的決定,並因此群情激動。在日軍的圍剿中,貝爾帶著一群鮮活的生命完成了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突圍,直到卡車捲起煙塵,消失在一片陽光之中。
《金陵十三釵》的原作者嚴歌苓在接受采訪時曾稱,她寫作《金陵十三釵》,最初的靈感來自美國人明妮·魏特琳的日記。
在南京淪陷期間,明妮·魏特琳的身份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育系主任兼教務主任。這是一所教會學校,位於安全區范圍內,相對比較安全。魏特琳冒著生命危險挺身而出,讓大批的婦女和兒童進入她所在的校園,幫助她們躲過劫掠。
魏特琳在日記中提到了一批幫助其他「書娟」們逃過日軍強暴的「妓女」那是1937年12月24日,魏特琳被叫到辦公室,與日本某師團的一名高級軍事顧問會晤。
對方要求魏特琳從1萬名難民中挑選出100名妓女,他們認為,如果為日本兵安排一個合法的去處,這些士兵就不會再騷擾無辜的良家婦女了。當天的結果是,對方最終挑走了21名婦女。這21名女子就是金陵十三釵的原型。
這21名女子均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學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子教會大學,1915年在南京開學。第一任校長是德本康夫人。1923年移至隨園。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準後,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37年,南京淪陷,改遷至四川。
至於作者為什麼沒有寫金陵二十一釵什麼的,那是因為在西方,「十三」是基督教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象徵,意味著不吉利。她們為了使「戰爭中最柔弱的生命」不被糟蹋、不成為「最不堪設想的犧牲品」,在平安夜裡,她們挺身而出,主動將自己送上祭台。
(6)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
「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
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參考鏈接:網路 金陵十三釵
7. 金陵十三釵是真實的故事嗎
是真的 ,只不過是改編的 ,嚴歌苓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查到金陵女子大學教務長魏特琳日記的一段記錄,南京陷落的時候,所有女人在金陵大學避難,日本人要求他們必須交出100個女人,否則就要在學校中駐軍,當時就有20多個妓女站出來了,使女學生們沒有遭到厄運,她說這就是故事的萌芽。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
「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
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7)金陵十三釵真實歷史擴展閱讀
《金陵十三釵》作品影響
1、《金陵十三釵》獲得第十二屆百花獎原創中篇小說獎,並被張藝謀改編成同名電影,影片於2011年上映。
《金陵十三釵》影視影響:
1、《四十九日·祭》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
該劇於2014年12月1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獲得全國十佳電視製片「優秀電視劇獎」並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電視劇選集》。
2、《金陵十三釵》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的一部戰爭史詩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克里斯蒂安·貝爾、倪妮、佟大為、張歆怡、黃天元和渡部篤郎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12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學生、14個逃避戰火的風塵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軍人和傷兵,他們在危難的時刻放下個人的生與死,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8. 金陵十三釵,電影里這段歷史是否真實有求這段真實的歷史
金陵十三釵是否是真的,有兩個版本可以參考。版本一:金陵十三釵是真實的嗎,小說都是編的,虛構的,當然歷史背景是真的,事件的假定也成立,所以就感覺故事確有其事一樣,這就說明作者成功了。還有就是對真實事件的改編,對於戲劇作品改編肯定要進行戲劇加工的,說白了就是虛構一些東西。再者說了,小說改編電影的過程中,老謀是對小說還改了很多呢。
版本二:據說是源於真實故事改編,其實像金陵十三釵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都不算殘酷,目前還沒有一部書籍或影視作品能真實反映當年南京大屠殺那種煉獄景象。最近曝光的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兵日記裡面提到,當時的南京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南京的地下水都被染成紅色,日本兵找不到干凈的水,洗臉洗手乃至喝的水都是紅色的,淘米做飯蒸出的大米飯都是紅色的!在這種令人無法想像的殘忍景象下,又有誰會懷疑金陵十三釵的真實性?
說到這,咱們在這討論金陵十三釵是不是真實事件已經無從考究了,但是我們要通過金陵十三釵來銘記歷史,這部電影也讓我們明白了和平來之不易,一旦發生戰爭,誰都脫身不了,最後受傷的還是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
9. 求金陵十三釵書的 真正的結局
《金陵十三釵》里的十三個人的結局都非常慘烈,其中僅有玉墨存活,而作為唯一的倖存者,她也受盡了折磨,其他人都是死在日軍的暴行之下
《金陵十三釵》講述的是當時日本軍隊入侵南京,一群女學生無處可躲,只好在老師的帶領下躲進了教堂裡面,之後又進來了一群妓女躲避,原本學生們十分看不起這群風塵女子,但是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逐漸生出了情誼。這時候日本人已經包圍了教堂,並且告訴這座教堂的主教,如果不交出這群女學生,他們就屠殺整座教堂。
十三釵所代表的是那些需要救贖心靈之人,她們知道赴宴會有什麼結局,但是女生們幫過她們,在這場悲慘的中,她們卻沒有辦法為女生們做些什麼,而這次,就是她們報恩的機會,哪怕是被人們所不懈的她們,人性中都擁有著閃耀光芒的一面。
10. 《金陵十三釵》裡面那十三個女人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當時以一個名叫玉墨的女子為首的十三個風塵女,躲進了美國人開的教堂避禍,當時還有遇到了同樣來此避禍的女學生,這兩撥人一開始互相都看不慣,但是面對殘忍的日軍,面對神父的幫助,這兩波人逐漸開始接受對方,尤其是走失的女學生被日軍蹂躪之後,大家更是對未來產生了同樣的擔憂。
電影只想讓我們的印象中留下一個好一些的結局,並不想要這些令人悲傷的情節出現在他的電影中,至於這十三人最後怎麼樣了,電影中沒有說破,但是要知道,這個電影是小說改編的,電影中我們看那十二位姐妹一塊兒去見日本人,但是她們去見的日本人之後其中幾位因為跟日本人反抗起來而被日本人殺掉。剩下的幾位因為長得很漂亮,都不幸地被安排到了慰安所裡面。那裡面的場景我們可想而知是有多殘忍,她們受到不僅是身體上病態的折磨,還有心靈和靈魂上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