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
實驗室里有:
觀察洋蔥上表皮細胞和動物的口腔上皮細胞(用顯微鏡)
觀察魚的尾鰭(用顯微鏡)
觀察血細胞(用顯微鏡)
實驗室外:
觀察鼠婦生活習性
觀察蚯蚓的爬行
觀察一些動物的應激性(如:草履蟲)
B. 初中生物實驗探究
實驗1 探索澱粉酶對澱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一、實驗目的
1. 初步學會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方法。
2. 探索澱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二、實驗原理
澱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夠與
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用澱粉酶分別催化澱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糖,就可
以看出澱粉酶是否能催化這兩種化學反應。
三、材料用具
滴管、試管、火柴、試管架、溫度計、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質量分數為2%的
新鮮澱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澱粉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斐林試劑
四、實驗過程(見書P47)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五、討論
1.制備的可溶性澱粉溶液,必須完全冷卻後才能使用。為什麼?
2.兩支試管保溫時,為什麼要控制在60 ℃左右(低於50 ℃或高於75 ℃)?
3.如果2號試管也產生了磚紅色沉澱,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實驗2
【實驗目的】探究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
【實驗器材】燒杯,2個同樣大小的試管,適量的饅頭,足夠的水,唾液適量,碘酒
【實驗過程】1.將饅頭切成碎屑分別放入兩個試管中
2.在甲試管中倒入適量的水,在乙試管中導入適量的唾液
3.在燒杯中倒入約為37攝氏度的水,將試管放入,並保持水溫
4.10分鍾後,向試管內滴加碘液,觀察實驗結果
【試驗結果】
若甲、乙試管內碎屑都變藍,則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沒有消化作用;
若乙試管內碎屑不變藍,甲試管內碎屑變藍,則唾液澱粉酶對澱粉有消化作用
實驗3
http://hi..com/zb18200708/blog/item/e5dc55dea5e96f15495403b0.html
C. 如何教好初中生物實驗課
1.認真做好學生的課前教育
1.1每學期第一節課都應組織學生認真學習生物實驗室制度,使學生明確進到實驗室應保持安靜,不得大聲喧嘩,上課應注意聽講,而且要做到愛護公物,輕拿輕放,如果損壞用具,應按制度賠償等。 並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室須知的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2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在上生物實驗課之前,為了確何生物實驗的有序開展。應首先編好實驗小組,按小組序號和座位對號入座,並使之固定下來。這樣以後學生進到實驗室,就能很快地坐好,可避免出現學生因爭搶座位而出現秩序混亂的局面,同時又有利於對實驗用具的保管,一旦發現丟失或損壞,很容易查找。
1.3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的重要性及意義。心理學告訴我們,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陌生。有的學生認為上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不認真對待實驗課,課前既不預習,課上又不注意聽課,在下面和同學交頭接耳,或擺弄桌上的實驗用具,等到動手做實驗時,無從下手,不知道從何做起,就瞎做,亂做一氣,違反操作規程,有的拿材料亂切,有的拿用具或水打鬧等,造成實驗課混亂不堪。,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教師應反復講清實驗課的重要性及意義,使學生對實驗課的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這樣在實驗中才能注意力集中,按規范操作。
2.認真備好實驗課
2.1備教材。在進行每一節實驗課前,教師應首先認真學習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明確實驗的目的、內容、重點、難點,設計好板書和教案,精心設計和安排好實驗課的具體步驟,准備好實驗用的儀器、葯品、實驗教材,保證實驗課的順利進行,另外,准備好實驗課所需要的掛圖、標本、幻燈片,多媒體等輔助教具。
2.2備學生。在學生上實驗課前,教師應對實驗技術至少要操作一遍,對於在實驗過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現錯誤,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的各種實驗現象要有預見性,並能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合理解釋。
2.3精心設計最佳方法。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科學素質,就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和指導。目前,較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同步教學法,即教師邊講解、示範、學生邊做,這樣,學生易於掌握和接受。
2.4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有創見性。在實驗過程中,為了使操作更加方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教師要有創見性,不拘於書本。比如: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書上要求隔水加熱,如果只把裝有酒精的小燒杯放在裝水的大燒杯里,水沸騰後兩個燒杯就會碰得叮當亂響,既不符合隔水加熱的要求,又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會給學生錯誤的知識。為了避免上述現象,事先用細樹枝做成"十"字形木架放在大燒杯底部,效果就很好。再比如,在觀察葉下表皮氣孔時,很多葉片的表皮是不容易撕開的,這時可以利用指甲油塗抹在下表皮的表面,幾分鍾後,待指甲油乾燥時,用鑷子撕下它,指甲油就做成了一個葉表面的精確的復製品,把它放在載玻片上的一滴水中,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同樣能見到保衛細胞和氣孔,這樣不但達到了實驗目的,又提高了學生實驗的興趣。
3.科學引導學生進行實驗
很多學生對實驗感興趣,認為很好玩,有意思,學生一開始什麼都放到顯微鏡下去看,包括手皮、頭發等,這時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如果引導得法,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驗證種子成分的實驗,教師問:"種子里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呢?"然後讓學生把一些小麥種子放到干凈的試管中,再用酒精燈烘烤,問:試管壁上出現了什麼?經過觀察學生回答:"出現水珠。"老師問:"水珠是從哪來的?這說明了什麼?"學生經過思考後回答:"水是從種子中來的,說明種子含有水分。"這樣很輕松地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假如教師在課上不注意引導學生,做實驗時,必然會出現看熱鬧的局面。
4.實驗中貫穿德育教育與能力培養
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根據每一節課教學內容的不同,具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頭幾節課教育學生遵守紀律,愛護公物,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進行每一次觀察時,教育學生認真觀察,並根據自己的實驗,經過科學的分析討論再得出結論,並按觀察的事實進行繪圖,不照書描繪,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觀察根尖的實驗時,利用自製的幻燈片,演示根尖四部分的變化,理解四部分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形成根尖是發展變化的動態觀點,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用發展的、聯系的、變化的觀問題的能力。所以實驗課教學的成敗,對學生們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培養出來的是21世紀的建設者,不可忽視實驗教學對學生各種能力開發的重大作用。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積極進取,勇於開拓,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我們的生物實驗課教學水平。
D. 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生物學是一門突出實驗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生物學的理論也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實驗課的效果直接影響著生物課的教學效果。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呢?筆者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實驗
好奇與探索是人類固有的天性,中學生更是如此,總想了解某些現象的原因和因果聯系,學生的這種好奇心、探究欲和創造力如果得不到教師的有效保護,很可能就會慢慢地枯萎。如在學習鳥卵的結構時,我是這樣處理的,讓學生打開雞蛋,觀察其內部結構,並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結果,有一部分學生找到了「白點」——胚盤,然而,有一部分學生卻怎麼也找不到「白點」。老師作為引導者、促進者,准備好一些自然科學之類的書籍,隨時和學生一起研究、查閱,就會激勵孩子永遠帶著那種好奇心、進取心,去探求未知世界。
實驗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如在「洋蔥頭鱗片葉的臨時玻片標本的製作」中,有些學生製作的標本在顯微鏡下竟然看不見,而同樣的標本在一些同學的操作下卻能觀察得到,經過多次操作,學生實驗成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更加提高了實驗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慾後,進一步引導他們去觀察、去探索。我在講課中主要是盡可能地介紹一些中學生可自己動手做的簡易實驗,引導他們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揭示和了解某些基本規律。如講完「葉的蒸騰」作用後,讓學生做了一個用塑料袋罩在天竺葵葉幹上的實驗,啟發他們想一想: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哪裡來的?這是什麼作用?由於學生是帶著問題去做的,因此實驗時就格外認真,甚至做不成功不罷休。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實驗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運用「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教學原則,其中核心是主體——學生參與。有效的主體參與能提高學生自主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揮其自學能力,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如「綠葉在光下合成澱粉」的實驗,需要學生自己准備材料才能做,須將其暗處理兩天後的蔬菜其中的兩片葉子遮住再光照,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行,在實驗過程中,對獨立實驗不成功的學生,我注意引導他們開展合作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識到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優勢。
三、激發爭論,使學生主動實驗
在實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的實驗出現多種結論,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展開討論、總結並得出正確的結論。如在「綠葉在光下產生澱粉」的實驗中,有的出現藍色,有的沒有,這時教師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通過正面交鋒、爭論、辯論和討論,最終能獲得實驗的正確方法。此外,教師還要善於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做實驗。新教材除在整個教學過程都滲透著探究學習的要求外,還獨立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因此結合我校學生人數和生物實驗室易於開展探究實驗的實際,我們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將能開的實驗全都開齊、開全。
四、試驗課要注意的問題
1. 明確實驗目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 目的是人採取行動的結果,而動機則是激勵人去行動的動力。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自覺地產生動手實驗的內部動機,實驗效果就會很好。但是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好動,對實驗感到陌生,有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好玩,缺乏科學態度;有的學生認為升學不考,學習目的不明確,這些都給實驗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實驗前除了要求學生明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外,還要明確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及實驗步驟。實驗前指導學生預習,將實驗步驟由繁化簡,抓住每一步的關鍵詞貫穿於實驗步驟之中,可以收到較好的實驗效果。反之則容易出現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目標的現象。
2.允許學生打破常規的做法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實驗,一定要求學生完全按照其中的步驟做嗎?如在「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中,有少數學生直接將碘液滴在洋蔥表皮上,然後蓋上蓋玻片。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制止他們的這種做法,而是讓他們將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這樣的染色方法比常規的做法速度快、效果好。我先肯定他們在實驗中的探索精神,然後指出教材中的是常規的做法。應該用什麼方法,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因此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完全按照常規,可能就會使學生縮手縮腳,成為只會照搬課本的「書獃子」。
3.鼓勵學生探究與討論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開口講話,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更應鼓勵學生與同伴和教師交流討論。個人的思考雖然有獨到之處,但也存在著不足和偏見,虛心吸取別人思考的優勢,也就是自己進步的開始。在平時做作業時,要學會問同學和給同學講題目,在問和講中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E. 初中生物實驗有哪些
沒有幾種
1。看顯微鏡,畫細胞結構
2。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某種生物活動,並親自動手做
3。解剖一個小動物
一般主要的就是看顯微鏡
F. 初中生物實驗總結
C3 、有關動物的「語言」的正確敘述是 ( )
A.動物的「語言」就是動物之間有聯系作用的聲音
B.動物之間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動物之間起傳遞信息作用的活動、聲音、氣味等信號
D.動物的各種行為
A3.大象的兩顆大牙相當於人類的( )
A.門齒 B.犬齒C.前臼齒 D.後臼齒
A16.你了解中國傳統的「四大家魚」嗎?它們是指( )
A.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B.青魚、草魚、鯽魚、鱅魚
C.草魚、梭魚、鯽魚、鯉魚
D.鯉魚、青魚、鯽魚、鯉魚
B23.咀嚼動作是由於咀嚼肌牽動著某塊骨運動完成的,該骨應是( )
A.上頜骨 B.下頜骨
C.腦顱骨 D.顴骨
19.骨髓、脊柱、關節分別屬於( b )
A.骨連結、活動連結、骨骼
B.骨組織、骨骼、骨連結
C.不活動的連結、半活動的連結、活動的連結
D.骨連結、骨、骨組織
30.現有小魚、大口玻璃瓶、橡皮塞、冷開水、河塘水和曬過的自來水等材料用品,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一下魚在水中吸收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水燒開後,溶解在水中的氧已除去)
將兩條同樣大小、生命活動相似的小魚分別放到裝滿冷開水和河塘水的大口玻璃瓶內,用橡皮塞塞住瓶口,觀察魚的變化。(結果在河塘水中的魚能活一段時間,而在冷開水裡的很快死亡)
31.魚在水中游動,有許多器官和生理功能與之適應。其中魚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但魚的各種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也許通過你的推測和經驗知道一些,但你完全相信嗎?不妨我們自己設計一份研究報告;有機會親手試一試。
(l)提出問題:你准備研究的問題是 鰭在游泳時有什麼作用?
。
(2)作出假設: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根據你已有的經驗作出假設 尾鰭可掌握游動方向,胸鰭和腹鰭可保持魚體平衡
。
3)設計實驗:
方案1;直接觀察,每次只觀察一種鰭的動作。
方案2:研究哪個鰭,就把哪個鰭剪掉,觀察魚有什麼失常表現,最能說明什麼問題。
方案3:用細線或細木條局部捆紮魚鰭.再進行觀察。
若上述三種方案你均不同意.請說出理由
不選1,因為很難排除其他鰭的干擾
不選2,因為對魚的傷害大
不選3,因為木條不易固定,且固定後的魚體處於不正常狀態,不能說明問題
可以仿照魚體製造模型,逐一研究每種鰭的作用
物鏡上有螺紋
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後緩緩放平。
(注意:不要在蓋玻片下留下氣泡)
D5、我們在夏天吃「沙瓤」西瓜時,仔細觀察「沙瓤」,則可看到「沙瓤」中有很多亮晶晶的小顆粒,每個小顆粒實際上是一個細胞。下列哪一項是該「沙瓤」細胞的特點?( )
A.細胞較小,具有較大的液泡和極薄的細胞壁
B.細胞較大,具有較大的液泡但無細胞壁
C.細胞較小,具有較小的液泡但無細胞壁
D.細胞較大,具有較大的液泡和極薄的細胞壁
C13、下列各組中,都屬於組織的是( )
①蘋果表皮 ②葉脈中的篩管 ③一塊肱二頭肌 ④軟骨 ⑤肌腱 ⑥神經元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23、假設: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氧氣
實驗設計
(1)用兩個相同的燒杯放上等量的水,並放入等量的孑孓。分為甲乙兩組
(2)將甲燒杯中部放上細密的鐵絲網,乙不放
(3)甲乙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中
(4)一段時間後觀察
原因:表層水溶氧豐富,甲中孑孓被鐵絲網阻擋無法到達表層水,缺氧導致衰弱或死亡
24.剝開一隻橘子,觀察並思考以下問題:
(1)你認為一隻橘子至少有哪幾種組織構成?
表皮屬於保護組織;果肉為營養組織;絲絡為輸導組織
(2)橘子瓣中的「絲絡」在各組織問起到了什麼作用?
輸送營養物質
(3)對橘子樹而言,橘子起到了什麼作用?
繁殖作用
、水綿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生活在比較潔凈的池塘或小溪或小溝的水面。
2、水綿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
結構簡單,由許多相似的筒狀細胞連接而成
的多細胞藻類植物,細胞內有帶狀葉綠體
3、影響觀察實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①挑取水綿過多,有重疊 ②光線過暗或過
強 ③裝片內有氣泡
蒸騰作用的意義:
1、蒸騰作用能促進植物體從土壤中吸
收水分。
2、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從根部輸送到莖、葉等器官。
3、能使植物體有效地散熱。
加人植物油的目的是 減少試管水面蒸發所造成的實驗誤差
。
(3)乙裝置中塑料袋內壁上也出現少量水珠,表明 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植物也進行蒸騰作用
酒精溶解葉綠素,水保證酒精的溫度最高不超過100℃
D2.你是否注意過秋天的落葉,大都正面朝下,其實這與葉片的結構密切相關。從橫切面上看,葉片自上而下的結構順序是( )
①葉脈②角質層③柵欄組織④上表皮⑤海綿組織⑥下表皮
A.②①③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①③⑥
C.④②③①⑤⑥ D.②④③①⑤⑥
B9.小剛陪爺爺去花卉市場買花盆,小剛看中了漂亮的瓷花盆,而爺爺最終說服了他買回了瓦盆,爺爺給出的理由是( )
A.瓦盆容易保持水分
B.瓦盆透氣,利於根部的呼吸作用
C.瓦盆能提供更多無機鹽
D.瓦盆價格便宜
5)如果利用本植株來驗證植物的葉片是植物蒸騰失水的主要部位,請寫出你的設計方案:
取兩個基本相同的枝條,剪去一個枝條上大部分(或全部)葉片;分別用透明乾燥塑料袋套住並扎緊袋口,一段時間後觀察比較兩個塑料袋內壁上水珠的情況
28.右圖的裝置用來研究影響枝條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
(1)你能利用以下器具來測定枝條的失水速率嗎?請簡要描述。實驗器具:天平、手錶等。
用天平測定實驗前後裝置的質量變化,它與時間的比值,
即(起始質量-最後質量) ÷時間=枝條失水速率
30.現代養生學研究發現,人每天進行一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對身體健康及長壽很有好處。很多中老年人習慣每天清晨到樹林中去鍛煉身體,你認為科學嗎?請說明理由,並為他們選擇最佳鍛煉時問。
不科學。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清晨樹林里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氣濃度低,空氣並不清新.應在下午快日落時去散步鍛煉,此時經過一個白天的光合作用,樹林里氧氣濃度高,適宜做有氧運動
芽孢:當環境變得不利於細菌生長時,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一般條件下可以生存十多年,對不良環境 有較強的抵抗力,特別能夠耐受高溫、低溫和乾燥。
D5.有的細菌和真菌能與動植物共生,地衣是哪兩種生物共生在一起的?( )
A.細菌和苔蘚植物 B.細菌和藻類植物
C.真菌和苔蘚植物 D.真菌和藻類植物
A11.下列現象與細菌和真菌無關的是( )
A.買回新鮮蔬菜用水浸泡
B.餅干長霉
C.醫生給病人做手術之前要先消毒
D.香蕉腐爛
當細菌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些條件如營養、自身產生的代謝產物等都成為細菌快速分裂生長的限制條件。
25.燒傷病人易感染綠膿桿菌,引起化膿性感染。由於綠膿桿菌對許多抗生素和化學葯品具有較強的抗葯性,所以感染不容易控制.患者常常繼發敗血病。請你用學過的生物學知識,提出一種治療燒傷病人化膿性感染的治療措施並簡要說明理由。
可以利用綠膿桿菌噬菌體來控制燒傷病人的綠膿桿菌感染。因為綠膿桿菌噬菌體可以侵入到綠膿桿菌體內大量增殖,將綠膿桿菌殺死,增殖後的噬菌體又去侵入其它的綠膿桿菌,從而起到控制綠膿桿菌的作用。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生長激素: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
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
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切除胰腺 出現糖尿
結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縮,胰島細胞活者 不出現糖尿
切除胰腺,注射胰島提出液 不出現糖尿
胰島素: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
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所產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叫反射。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梢以 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
1.是在長期種族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1.是在個體生活過程中建立的獲得性反射
2.參與反射的中樞是大腦皮層以下的低級中樞 2. 參與反射的中樞是 大腦皮層高級中樞
3.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須是該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3.任何無關刺激都可變為條件反射的刺激
4.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 4.反射弧是暫時的、易變的
5.適應的范圍小,只適應不變的環境 5.適應的范圍廣,可以適應多變的環境
C7、下列關於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免疫是人體對「自己」和「非已」成分的識別 B.免疫是人人生來就有的
C.免疫不能在出生後獲得
D.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
C11.我們形容歐美女郎為「金發碧眼」,「碧眼」 指的是眼球哪一部分的顏色( )
A.角膜 B.鞏膜 C.虹膜 D.視網膜
(2) 濫用抗生素的惡果之一是產生大量的耐葯菌,使抗生素的效果變差或完全無效。請用生物進化的觀點簡要敘述耐葯菌的形成過程。
致病菌存在個體差異,有的沒有抗葯性,有的具有抗葯性;使用抗生素後,沒有抗葯性的個體被淘汰,具有抗葯性的個體生存下來,經過繁殖將這種形狀傳遞下去;反復使用抗生素,細菌的抗性逐漸加強。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斷,它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 性狀 表現。
D11.色盲是隱性遺傳病,色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在患者的性別中( )。
A.全確男性 B.男女一樣多
C.全部是女性 D. 男性多於女性
B14.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個患此病的男子與一位正常女子結婚,為預防生出患此病的孩子向你咨詢,你的建議是 ( )
A.多吃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 B.只生男孩
C.只生女孩,不生男孩 D.不能生育
B6.下列哪項不屬於鍛煉皮膚?( )
A.常洗澡、勤換衣 B.常進行戶外活動
C.常用冷水洗澡 D.常接受日光照射
D18 .用三朵桃花做實驗,開花以前,甲花去掉雌蕊,乙花去掉雄蕊,丙花不作處理。將三朵花分別用透氣的紙袋罩住,扎緊袋口。一段時間後結果情況是( )
A.甲、丙結果,乙不結果
B.甲、乙不結果,丙結果
C.都能結果
D.都不結果
52.有人提出這樣的假設:光照也是種子萌發所需要的一個外界條件。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檢驗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干小麥種子200粒,清水,培養皿2個不透光紙盒1個,餐巾紙,40W燈泡1個。
方法步驟:
(1)取兩個培養皿,並編號為1號和2號,在兩個培養皿中鋪上餐巾紙,並倒人適量的清水,每個培養皿中各有種子100粒。
(2)將1號培養皿放在40W燈泡下,將2號培養皿放在不透光紙盒中。
(3)一周後,分別統計2個培養皿中種子的發芽率。
若1號培養皿中的種子發芽率高於2號,則光照對小麥種子的萌發有促進作用
若1號培養皿中的種子發芽率低於2號,則光照對小麥種子的萌發有抑製作用
若1號培養皿中的種子發芽率等於2號,則光照對小麥種子的萌發沒有影響
D1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原始生命,它的新陳代謝類型最可能是( )
A.自養厭氧型 B.自養需氧型
C.異養厭氧型 D.異養需氧型
B27.人工選擇之所以能培育出生物新品種,自然選擇之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種,它們共同的選擇基礎是( )
A.生物都有很強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進行生存競爭
D.人和自然的選擇力量
4)生物的 多樣性 和 適應性 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什麼是肺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它有哪些與進行氣體交換相適應的特點?
1、數目很多。
2、外面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3、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
C15、感冒時常感到呼吸不暢的原因是( )
A.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 B.鼻涕量增多
C.鼻黏膜充血腫脹 D.聲帶腫脹
C9.氣體進出肺泡的動力是( )。
A.肺泡的彈性 B.氧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差
C.肺內和外界氣體之間的壓力差
D.心臟的舒縮
D2.形容某處地理位置很重要被稱為「咽喉要道」,在人體內直接與咽相通的管腔有幾處( )
A.4 B.3 C.5 D.6
22、「吸煙有害健康」,這是許多人都認識到的道理。請你設計一個相對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
(1)選取生長健壯的小白鼠若干,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分別飼養在甲乙兩個一樣的巢穴內
(2)除按正常方式飼養外,每天往甲巢穴內通入八至十次煙草煙霧,每次十分鍾,往乙巢穴內通入同樣強度和時間的空氣
(3)觀察和記錄兩組小白鼠的生活情況。
C16.心室舒張時動脈內血液仍繼續流動,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自身流動的慣性
B.心室前一次收縮和下一次收縮的間隔短
C.動脈管壁的彈性回縮推動血流
D.靜脈內血液流回心臟所產生的負壓
26.治療疾病輸液時,一般採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請你解釋這樣做的理由。
多數靜脈血管分布於身體的淺層,管壁比較薄,彈性較小,有利於針的刺入;靜脈中血液流速慢,向心流動,刺後的傷口出血較少,稍經壓迫即可止血。
B6.下列哪項不屬於鍛煉皮膚?( )
A.常洗澡、勤換衣 B.常進行戶外活動
C.常用冷水洗澡 D.常接受日光照射
一些自己整理的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1、學生探究鼠婦生活環境的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鼠婦的生活環內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容時間:(這要你自己寫吧.)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試驗知道鼠婦的生活環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器材:鼠婦若干、培養皿兩個、潮濕泥土若干
實驗步驟:將鼠婦分成數量相等的兩份,分別置於培養皿甲和培養皿乙中,其中,培養皿甲放入適量的潮濕泥土,並放在陰涼處,培養皿乙,不放入潮濕泥土,並放在陽光充足處.
實驗記錄:放在陰涼處的鼠婦正常生長,放在陽光下的鼠婦逐漸死亡
實驗結果:鼠婦的生活環境與潮濕度和陽光照射度有關
2、學生探究蚯蚓在那裡跑得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把上面的名字改一下就噢了)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蚯蚓在那裡跑得快
實驗器材:蚯蚓1隻、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
實驗步驟:讓蚯蚓分別在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上爬,觀察在哪個上面跑得快
實驗記錄:在玻璃板上蚯蚓爬得慢,在紙上爬得快
實驗結果:蚯蚓在有褶皺的物體上爬得快
H. 初中生物實驗操作
(1號題 )
觀察葉的下表皮
1、組裝、調試顯微鏡(30分):
①正確取放顯微鏡(10分)
②組裝顯微鏡,升高鏡筒(10分)
③ 正確對光、光亮合適(10分)。
2、製作下表皮裝片(30分):
①正確撕取(芥蘭或蠶豆)葉的下表皮(10分)
②在載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蓋上蓋玻片(10分)
③臨時裝片無氣泡(10分)。
3、觀察(30分):
①低倍鏡下見到下表皮,對焦清晰(10分)
②氣孔在視野中央(10分)
③換上高倍鏡看氣孔(10分)。
4、整理儀器(10分):
①將顯微鏡復原,安放好(5分)
②清潔載玻片,蓋玻片及桌面(5分)。
第一節 種子的結構
http://www.dhcz.com/site_in/sw/jxyj/%BD%CC%D1%A7%C9%E8%BC%C6/%B3%F5%D6%D0%C9%FA%CE%EF%BD%CC%C6%DF%C4%EA%BC%B6%C9%CF%B2%E1%B5%DA%C8%FD%B5%A5%D4%AA%B5%DA%B6%FE%D5%C2%B5%DA%B6%FE%BD%DA%A1%B6%D6%D6%D7%D3%B5%C4%C3%C8%B7%A2%A1%B7%BD%CC%D1%A7%C9%E8%BC%C6.doc
花葯的發育——蠶豆
http://kc.njnu.e.cn/zwsy/1-xingtaijiepou/1-9-hua/1-9-2-11-fayu-candou-huayao.htm
I. 初中生物實驗
實驗方法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精髓,是做好實驗設計的關鍵所在.現將與中學實驗有關的一些最常見的經典的實驗方法匯總如下:
(1)化學物質的檢測方法:
①澱粉——碘液
②還原糖——斐林試劑、班氏試劑
③CO2——Ca(OH)2溶液或酸鹼指示劑
④乳酸——pH試紙
⑤O2——余燼復燃
⑥無O2——火焰熄滅
⑦蛋白質——雙縮脲試劑
⑧染色體——龍膽紫、醋酸洋紅溶液
⑨DNA——二苯胺試劑
⑩脂肪——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2)實驗結果的顯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釋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澱粉產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或澱粉減少量
③原子途徑——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
④細胞液濃度大小——質壁分離
⑤細胞是否死亡——質壁分離
⑥甲狀腺激素作用——動物耗氧量,發育速度等
⑦生長激素作用——生長速度(體重變化,身高變化)
⑧胰島素作用——動物活動狀態
⑨菌量——菌落數或亞甲基藍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腸桿菌——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
(3)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氣——泵入空氣或吹氣或放入綠色植物
②減少水中氧氣——容器密封或油膜覆蓋或用涼開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葉片中原有澱粉——置於黑暗環境
⑤除去葉片中葉綠素——酒精隔水加熱
⑥除去光合作用對呼吸作用的干擾——給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單色光——棱鏡色散或彩色薄膜濾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檸檬酸鈉
⑨線粒體提取——細胞勻漿離心
⑩骨的脫鈣——鹽酸溶液
⑾滅菌方法——微生物培養的關鍵在於滅菌,對不同材料,滅菌方法不同:培養基用高壓蒸氣滅菌;接種環用火焰灼燒滅菌;雙手用肥皂洗凈,擦乾後用75%酒精消毒;整個接種過程都在實驗室無菌區進行.
(4)實驗中控制溫度的方法:
①還原糖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②酶促反應:水浴保溫
③用酒精溶解葉中的葉綠素:酒精要隔水加熱
④DNA的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⑤細胞和組織培養以及微生物培養:恆溫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