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8 18:57:49

㈠ 高中生物教案 哪種好

金星教育的,可以到書店看看,應該不錯的,解說很詳細。老師有用,學生也很多在用。

㈡ 人教版高中生物 說課稿

參加招聘考試進行說課,最主要的要注意說課的幾個流程即:一、說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六、說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再和你一起面試的人中,如果其他人沒有把握住這幾個流程,那麼你的優勢就很明顯了。給你貼上我自己寫的一篇說課稿,以供參考:
說課稿 二、受精作用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第1節作為一個教學主題,其內容需要分解為3課時來完成,為了使「受精作用」的教學相對完整、獨立,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我對教材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整合:
(二)教材整合:
1、模型建構的第一部分「模擬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行為及數目的變化」和「技能訓練(識圖和作圖)」,無論從知識性還是從整體性的角度來看都與「減數分裂」的聯系更為密切,因此我把它們前置到「減數分裂」的教學中進行,但本課時繼續使用模型建構的方法。
2、從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認知邏輯出發,我將「受精作用的過程、實質及意義」前置到「生物後代遺傳多樣性的原因」之前進行,使知識結構更加清晰。
依據《生物課程標准》、教材《必修2 遺傳與進化》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受精作用的過程和實質;
2、理解受精作用中染色體的來源和數目的變化,以及配子的隨機結合對於生物多樣性形成的意義。
難點:模擬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中染色體行為數目的變化及配子間的隨機結合。
(五)教學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本,從我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法定教法,實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改變學習方式,關注學生體驗,組織交流與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動手動腦相結合,自主創新學習。
二、學情和學法、教法:
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
1、知識基礎: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2、能力基礎:模型建構——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觀察、分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礎:對生物多樣性有感性認識,體驗過合作學習的樂趣。
同時考慮到高中生所處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我將學情綜合歸納為以下幾點。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而學法的確定還要依據學情,因此針對不同的學情特點我確定了不同的學法和教法: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課型及操作流程
採用「問題——活動」式教學,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理論與具體事例相聯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通過試驗、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來開展他們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其操作流程為:問題激趣→活動探究→歸納提升→應用遷移,當然這個流程不僅僅是在這節課的開始,而是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2、播放錄像,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實質和意義;
很多學生在看錄像的時候都是看熱鬧,沒有什麼目的性,錄像一停,腦子里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在觀看錄像前我先設置了問題串,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看和思考,進而總結受精作用的過程。
看完錄像之後,學生基本能夠總結出受精作用的過程,但對於其實質還處於比較膚淺的狀態,這時可展示生命環進行形象的說明:假設親代性原細胞的細胞核中有4條——2對同源染色體,那麼減數分裂後形成的雌雄配子各從親代獲得了2條染色體,經受精作用後就會完成核與核的融合,同時各自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也就完成了「會師」,染色體數就又恢復為4條,所以說受精作用的實質就在於精子與卵細胞核與核的融合,最終使來自雙親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其意義就在於恢復了染色體數目,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這里生命環的使用既是對模擬活動的提升,幫助學生理解了實質,將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受精作用形成知識網路,促進學生的結構化認知,同時還可以繼續利用它提出問題——既然子代都是各從雙親處獲得了一半的染色體,那為什麼卻會出現「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現象呢?從而引入到下一個環節。
3、循序漸進,進行探究,歸納生物後代遺傳多樣性的原因;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你能用橡皮泥製作的染色體來模擬一下形成原因嗎?

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的性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最終會產生幾種類型的配子?

如果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發生了交叉互換的話,又會有多少種類型呢?

人的細胞核內有46條染色體,產生的配子種類又有多少呢?

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模擬受精作用的過程嗎?

如果前後兩個小組合作,將一個組產生的作為雌配子、另一個小組產生的作為雄配子的話,你們還能夠共同找出什麼原因嗎?
4、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新授課結束後,適當的練習對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鞏固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精心地設置了3個層次的鞏固練習——基礎練習、提高練習和拓展練習,這些練習既體現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又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讓教師對本節課的授課效果做到心中有數。
板書: 略

另外在教師招聘考試的面試環節中,往往包括兩個方面:說課和答辯。雖然說課佔了主要的分值,當然也不能忽視答辯環節,要注重自己的語言是否連貫、思維清晰等,加油

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節光合作用過程的教學設計怎麼

2 教學目標
2.1知識 ①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及其聯系。②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③光合作用的實質。
2.2能力 ①對卡爾文實驗現象的解釋和對實驗結果的預測,讓學生體驗應用已有知識進行邏輯推理來探究問題的過程。②通過讀圖來歸納、建構自己的光合作用核心知識結構,並掌握這種構建的方法。
2.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地球生命的意義,培養愛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②重視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
3 教學重難點的設定及解決方法
3.1教學重難點的設定 認識光合作用的實質,首先要能理解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及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所以把教學的重難點設定為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及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此外,對高中學生來講,學會分析與處理信息,並獲得其核心內容也是重要,必備的能力。所以本節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讓學生學習分析與處理信息,並獲得其核心內容的方法。
光合作用的過程是非常復雜、深奧的,大部分學生不能通過課本的描述,圖示,將這些知識建構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不能掌握好這部分的主要問題是不能理解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
3.2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來實現教學目標 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設定為教學的重難點,課本的描述是靜態的,無法被觀察,可採用flsh動畫來展示,讓學生「看到」光合作用中各項化學反應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另外,在教學中可以將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分成4個步驟,暗發反應分成2個步驟,結合動畫,詳細講解每個步驟。在初步建構了光反應、暗反應各步驟的反應過程後,在讓學生歸納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最後,歸納出光合作用的實質。完成對光合作用過程相關知識的整體建構。本節課採用傳統而有效的講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完成光反應、暗反應的過程的知識建構,同時也考慮新課改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預留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學習分析與處理信息的方法,體驗收集已有知識探究問題的過程。教學策略,採用接受式探究,主動接受式學習。
4 教學過程
4.1導入 學生學習了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知道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怎樣表示,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CO2 + H20→ (CH2O) + O2(若不正確,可以通過師生共同討論來確定)。來分析物質是怎樣轉化的。此反應式是一個總反應式,只寫出了最初的反應物和最終的產物,其中很多的中間反應物和中間產物都沒有表示。然後以問題「這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是怎樣進行的呢?」點明本節課的主題:光合作用的過程。
4.2 建構光合作用知識,再歸納、整理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 教師先結合flsh動畫將光反應分成4個步驟講授,①葉綠素a激發電子;②NADPH的生成;③水的光解;④ATP的生成。然後讓學生在觀看這4個步驟視頻, 歸納、整理出每步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在 ①葉綠素a激發電子步驟中,讓學生回顧已學過的葉綠體結構的相關知識,弄清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和色素的分布部位,總結少數特殊的葉綠素a,全部葉綠素b、葉黃素、類胡蘿卜素和絕大多數葉綠素a的作用. ②水的光解、NADPH的生成,讓學生回顧科學家魯賓和卡門所做的實驗。並讓學生自己能寫出反應式:2H2O→4[H]+O2↑由此推導,要釋放 6 mol的 O2,需要光解 12 mol的水,可見生成物中的水是後來重新生成的,因此可將反應式簡化。④合成ATP 教師設疑提問:什麼叫能量守恆定律?從「能量既不能產生,也不能消失,只是從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入手,引導學生探索,要把光能轉變成葡萄糖中穩定的化學能,首先要把光能轉變成電能,再轉變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留待暗反應用。一般學生很容易理解ATP中活躍的化學能,還要讓他們知道NADPH也包含了能量。
建構了光反應後,師生在共同建構暗反應,教師先把暗反應的2個步驟,結合動畫,詳細講解①CO2的固定,②CO2的還原.然後學生再對照視頻歸納這兩步反應的化學式, ① CO2的還原CO2+C5→2C3,②2C3+[H]→C6H12O6(CH2O)+C5+H2O.
4.3分析與處理信息,獲得其核心內容,並掌握這種處理信息的方法 在建構光反應、暗反應各階段後,怎樣將他們聯系起來, 讓學生收集已有知識,分析與處理這些信息。指導學生去讀課本上的示意圖, 尋找光反應、暗反應之間聯系, 學習分析與處理信息的方法.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光反應必須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它為暗反應提供了[H]和ATP;暗反應不需要光,但要以光反應為前提條件,並且需要CO2和酶等。
從上面的探討分析中.學生對光合作用的過程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此時再觀察光合作用完整過程的視頻, 理順反應步驟,可以幫助學生理順思維,形成正確的認識。觀看後再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將課本中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板書出來,與視頻中光反應分成的4個步驟,暗發反應分成的2個步驟作對照,並由此歸納出光合作用的實質。這時學生很容易能總結出光合作用的實質:物質方面的變化是把水和二氧化碳變為有機物,並釋放氧氣;能量方面的變化是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4.4變換形式,提供變式,加強應用已有知識探究問題的過程 根據光合作用的整體過程思考與討論以下問題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先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在有小組代表發表觀點,其他小組給予補充) 。
(1)光合作用過程中突然中斷光照,C3與C5含量會發生什麼變化?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如果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變,突然停光照,此時,二氧化碳的固定照常進行,C3,還原受阻,那麼C5含量將下降,C3含量將上升。
(2)光合作用過程中突然中斷CO2時,C3與C5含量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如果在光照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突然降低CO2濃度,此時,CO2固定受阻,而C3則照常還原,那麼,C5的含量就會上升,C3的含量就會下降。
學生在思考討論回答這2個問題時,既全面認識和回顧了光合作用的過程,又體驗應用已學的光反應和暗反應知識探究問題的過程,培養了他們邏輯推理和有序表達的能力。
5 教學反思
5.1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建構主義學生觀認為,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教學不能無視這些經驗,另起爐灶,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要把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所以這節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開始,來生長出光合作用新的知識。
5.2我是採用怎樣的教學法來完成這堂課的
《光合作用》是一堂較典型的讓學生學習周圍自然現象的以知識為主的課。按照傳統的方式,以知識為主的學習是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但新課標解讀中說:「探究式的學習不一定是發現式的,接受式學習也可以是探究式的。目前我們大力提倡探究式學習,並非大力倡導發現式學習。應該說,接受式探究或稱主動接受式學習應成為目前倡導探究式學習的重點之一。」所以這堂課的教學策略是:接受式探究,主動接受式學習。
5.3讓學生主動去發展,順著學生的思路的發展去組織教學
當孩子們的研究方案在我們大人看來似乎有問題,而且確實有問題,沒事,孩子在發展中會糾正、會反思,他們的接受能力強,當他們的閱讀報告出現偏差,沒事,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其寬容維護每一個小生命的尊嚴。孩子們面臨的人生道路還很長,他們擁有許多時間去發展自己。在這期間,教師的理解和寬容、欣賞和贊許,則是促進孩子們加速前進的動力所在。
5.4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葉的光合作用是人們經過幾百年的不斷反復驗證得出來的,所以在課堂上我也時時提醒並要求同學們帶著懷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結論、看待同學的結論、看待科學家的結論,不要輕易相信。同時感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地球生命的意義,培養愛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識。

㈣ 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一節課課件:什麼是生物 (共3

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回對。其元素包括:答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㈤ 高中生物人教版用哪本教案書比較好是優秀教案還是鼎尖教案好謝謝!

《教材解析》註:差不多是16開的參考書,內容很詳細,課外擴充內容很廣,很好用。
這本書適合跟課用。

熱點內容
文言文張祖 發布:2025-01-13 15:27:03 瀏覽:181
114歷史全年圖庫 發布:2025-01-13 14:54:39 瀏覽:83
教師節菜品 發布:2025-01-13 14:53:24 瀏覽:502
小西的美母教師30 發布:2025-01-13 14:22:50 瀏覽:645
楊氏歷史 發布:2025-01-13 13:48:27 瀏覽:455
斑比的英語 發布:2025-01-13 11:38:33 瀏覽:998
王志芳老師 發布:2025-01-13 11:00:17 瀏覽:907
蠟筆的英語怎麼讀 發布:2025-01-13 10:34:23 瀏覽:275
地理智慧 發布:2025-01-13 10:24:17 瀏覽:89
花什麼 發布:2025-01-13 10:09:32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