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技術歷史

技術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8 19:42:57

『壹』 存儲技術發展歷史

最早的外置存儲器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為了解決人口普查的需要,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紙帶改造成穿孔卡片。

他把每個人所有的調查項目依次排列於一張卡片,然後根據調查結果在相應項目的位置上打孔。在以後的計算機系統里,用穿孔卡片輸入數據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紀70年代,數據處理也發展成為電腦的主要功能之一。

2、磁帶

UNIVAC-I第一次採用磁帶機作外存儲器,首先用奇偶校驗方法和雙重運算線路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並最先進行了自動編程的試驗。此時這個磁帶長達1200英寸、包含8個磁軌,每英寸可存儲128bits,每秒可記錄12800個字元,容量也達到史無前例的184KB。從 此之後,磁帶經歷了迅速發展,後來廣泛應用了錄音、影像領域。

3、軟盤(見過這玩意的一定是80後)

1967年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張「軟盤」,直徑32英寸。隨著技術的發展,軟盤的尺寸一直在減小,容量也在不斷提升,大小從8英寸,減到到5.25英寸軟盤,以及到後來的3.5英寸軟盤,容量卻從最早的81KB到後來的1.44MB。在80-90年代3.5英寸軟盤達到了巔峰。直到CD-ROM、USB存儲設備出現後,軟盤銷量才逐漸下滑。

4、CD

C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碟、光碟,誕生於1982年,最早用於數字音頻存儲。1985年,飛利浦和索尼將其引入PC,當時稱之為CD-ROM(只 讀),後來又發展成CD-R(可讀)。因為聲頻CD的巨大成功,今天這種媒體的用途已經擴大到進行數據儲存,目的是數據存檔和傳遞。

5、磁碟

第一台磁碟驅動器是由IBM於1956年生產,可存儲5MB數據,總共使用了50個24英寸碟片。到1973年,IBM推出第一個現代「溫徹斯特」磁碟驅動器3340,使用了密封組件、潤滑主軸和小質量磁頭。此後磁碟的容量一度提升MB到GB再到TB。

6、DVD

數字多功能光碟,簡稱DVD,是一種光碟存儲器。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荷蘭飛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激光光束進行記錄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們的研究獲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場。最初的產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視盤(LD,Laser Vision Disc)系統。它們的直徑多是120毫米左右。容量目前最大可到17.08GB。

7、快閃記憶體

淺談存儲器的進化歷程
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數據信+息)的存儲器。包含U盤、SD卡、CF卡、記憶棒等等種類。在1984年,東芝公司的發明人舛岡富士雄首先提出了快速快閃記憶體存儲器(此處簡稱快閃記憶體)的概念。與傳統電腦內存不同,快閃記憶體的特點是非易失性(也就是所存儲的數據在主機掉電後不會丟失),其記錄速度也非常快。Intel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快閃記憶體並將其投放市場的公司。到目前為止快閃記憶體形態多樣,存儲容量也不斷擴展到256GB甚至更高。

隨著存儲器的更新換代,存儲容量越來越大,讀寫速度也越來越快,企業級硬碟單盤容量已經達到10TB以上,目前使用的SSD固態硬碟,讀速度達:3000+MB/s,寫速度達:1700MB/s,用起來美滋滋啊。

『貳』 復印技術的歷史與發展是怎樣的

談到復印技術的歷史與發展,我國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復印技術的國家了。古人們早就知道利用石碑、石版做模子,刻上字跡,然後覆蓋上紙或布,均勻地塗上顏料,字就能清晰地印下來,我們把這種復印法稱「拓」。另外,今天的圖章和印記的使用,以及少年兒童利用白紙鉛筆塗抹而獲得自己喜愛的剪紙的方法與「拓」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但現代復印技術的發明人還得算美國的物理學家C•F•卡爾遜,他在O.克奈的幫助下,曾於1938年進行了復印的實驗並一舉獲得成功。他在暗室中用一塊手帕與塗有硫磺的鋅板摩擦,使其帶電,然後將透明紙原稿覆蓋在鋅板上,用白熾燈照射數秒鍾,以形成靜電潛像;最後用有色粉末進行顯影,以重現與原稿相同的圖象。這是世界上對靜電復印的首次嘗試,在1942年獲得了美國專利。根據這項發明,兩年後,世界上的第一台靜電復印機誕生了。後來經過多少年不斷摸索和改進,復印機的性能越來越完善和先進,B.岡拉克在這方面功不可沒。經他的革新發明後,現在的復印機具有以下特點:它能連續復印,使最初的4分鍾印一張到今天的每分鍾印120~150張。其次是提高了復製品的清晰度。再就是機器更簡單化和小型化,且具按比例放大、縮小的功能,大大地滿足了用戶的不同要求。特別是近年來推出的彩色復印機,能復印出色彩絢麗逼真的彩色畫面,更是令人驚嘆不已。

復印機的問世,推進了實現辦公現代化的步伐,並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過去,從起草一份文件到列印成多份副本,需要許多天才能完成,而且大量單調重復的勞動容易出錯。有了復印機,則在幾個小時內就可完成,而且成本低、質量好,深受商業、教育、科研、管理、金融等業的歡迎。正因為復印機有這樣多的優點,它的應用范圍還在不斷地擴大。

『叄』 簡單敘述照相技術的發展歷史

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採用,機械快門的調節范圍不斷擴大。照相機製造業開始大批量生產照相機,各國照相機製造廠紛紛仿製萊卡型和羅萊弗萊型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解析度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並走向專業化。
從1939年之後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此階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膠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光學工業製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學玻璃,如鑭、鈦、鎘等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了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向大孔徑和多種焦距的方向迅速發展。因而,出現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鏡頭單層鍍膜得到普遍推廣。照相機出現了計數器自動復零、反光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收縮光圈等結構。照相機的質量、產量開始飛速發展。
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為第三階段的後期。這期間,日本的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調焦照相機--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機.接著日本又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雙優先式自動曝光照相機--美能達XDG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創了一台相機具有多種曝光功能的先例。
這期間,光學傳遞函數理論進入了光學設計領域,出現了成像質量高,色彩還原好,大孔徑,低畸變的攝影鏡頭。同時,鏡頭向系列化發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並有了透視調整、 變焦徽距、夜視等攝影鏡頭。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鏡間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以及易於控制的電子自拍機等都紛紛出現。曝光補償、存儲記憶、多紀錄功能、電動上弦卷片、自動調焦等各種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應用,高度自動化、小型、輕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質的各種新型相機,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不斷問世,從而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設備。

『肆』 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人工智慧(AI)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慧是包括十分廣泛的科學,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慧的目的就是讓計算機這台機器能夠象人一樣思考。

在1955的時候,香農與人一起開發了The Logic TheoriST程序,它是一種採用樹形結構的程序,在程序運行時,它在樹中搜索,尋找與可能答案最接近的樹的分枝進行探索,以得到正確的答案。

這個程序在人工智慧的歷史上可以說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在學術上和社會上帶來的巨大的影響,以至於我們所採用的思想方法有許多還是來自於這個50年代的程序。

1956年,作為人工智慧領域另一位著名科學家的麥卡希召集了一次會議來討論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從那時起,人工智慧的名字才正式確立,這次會議在人工智慧歷史上不是巨大的成功。

但是這次會議給人工智慧奠基人相互交流的機會,並為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起了鋪墊的作用。在此以後,人工智慧的重點開始變為建立實用的能夠自行解決問題的系統,並要求系統有自學習能力。

在1957年,香農和另一些人又開發了一個程序稱為General Problem Solver(GPS),它對Wiener的反饋理論有一個擴展,並能夠解決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

別的科學家在努力開發系統時,右圖這位科學家作出了一項重大的貢獻,他創建了表處理語言LISP,直到許多人工智慧程序還在使用這種語言,它幾乎成了人工智慧的代名詞,到了今天,LISP仍然在發展。

(4)技術歷史擴展閱讀:

一、信息技術簡介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

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二、社會功能

信息技術在全球的廣泛使用,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率,而且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社會文化和精神文明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信息技術已引起傳統教育方式發生著深刻變化。計算機模擬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遠程教育技術以及信息載體的多樣性,使學習者可以克服時空障礙,更加主動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速度。

特別是藉助於互聯網的遠程教育,將開辟出通達全球的知識傳播通道,實現不同地區的學習者、傳授者之間的互相對話和交流,不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寬松的內容豐富的學習環境。遠程教育的發展將在傳統的教育領域引發一場革命,並促使人類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

互聯網已經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聯網擁有的600多個大型圖書館、400多個文獻庫和100萬個信息源,成為科研人員可以隨時進入並從中獲取最新科技動態的信息寶庫,大大節約查閱文獻的時間和費用。

信息網路為各種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過網路滲入到社會各個角落,成為當今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伍』 想學一些技術為啥都是先從這個技術的歷史講起來

個人覺得不是很重要,這些只是讓你了解該技術的歷史發展,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去學,編程技術是很枯燥與繁瑣的,需要耐心堅持,而且需要不知道多少次的練習和操作,才能掌握,努力堅持你一定能成功。

『陸』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1986 互動式緊湊光碟系統CD-I ,將多種媒體信息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在650MB的只讀光碟上,使用戶可交互地讀取光碟中的內容。

1987 互動式數字視頻系統-DVI DVI以計算機為基礎,用光碟存儲和檢索圖像、聲音以及其它的信息。

1989 普及型DVI商品 將該晶元裝到IBMPS/2計算機上。

1990 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Level I 全世界的電腦製造商和軟體發行廠商有了共同的遵循標准,也真正帶動了CD出版物的流行。

『柒』 移動技術的發展歷史

發展過程

移動通信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所完成的無線通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里。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本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本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

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率較低。

第二階段從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公用移動網過 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第三階段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第四階段從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華盛頓也開始啟用。之後,服務區域在美國逐漸擴大。到1985年3月已擴展到47個地區,約10萬移動用戶。其它工業化國家也相繼開發出蜂窩式公用移動通信網。日本於1979年推出800MHz汽車電話系統(HAMTS),在東京、大膠、神戶等地投入商用。西德於1984年完成C網,頻段為450MHz。英國在1985年開發出全地址通信系統(TACS),首先在倫敦投入使用,以後覆蓋了全國,頻段為900MHz。法國開發出450系統。加拿大推出450MHz行動電話系統MTS。瑞典等北歐四國於1980年開發出NMT—450移動通信網,並投入使用,頻段為450MHz。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蜂窩網,即所謂小區制,由於實現了頻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可以說,蜂窩概念真正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

第五階段從80年代中期開始。

這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是模擬系統。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業務種類受限制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開發新一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統容量。另外,數字網能提供語音、數據多種業務服務,並與ISDN等兼容。實際上,早在70年代末期,當模擬蜂窩系統還處於開發階段時,一些發達國家就著手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歐洲首先推出了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網(GSM)的體系。隨後,美國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數字移動通信體制。泛歐網GSM已於1991年7月開始投入商用,預計1995年將覆蓋歐洲主要城市、機場和公路。可以說,在未來十多年內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將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及有可能成為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的主要系統。

與其它現代技術的發展一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快趨勢,目前,當數字蜂窩網剛剛進入實用階段,正方興末艾之時,關於未來移動通信的討論已如火如菜地展開。各種方案紛紛出台,其中最熱門的是所謂個人移動通信網。關於這種系統的概念和結構,各家解釋並末一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移動通信系統將提供全球性優質服務,真正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務這一移動通信的最高目標。

移動通信史上的十件大事

一、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電報的發明
二、「沃森特先生,快來幫我啊」——電話的發明
三、無形的信使——電磁波的發現
四、「要是我能指揮電磁波,就可飛越整個世界」——無線電報的發明
五、載著聲音飛翔的電波——無線電通信的發明
六、個人通信的發源地——傳呼的誕生
七、實現個人電話的夢想 ——蜂窩式行動電話的誕生
八、讓手機走近每一個人——GSM手機的出現
九、輝煌的失敗 ——全球「銥」星系統
十、山雨欲來風滿樓——新一代手機的誕生

『捌』 項目技術的歷史是什麼意思

這個歷史情況不太知道是多少

『玖』 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簡史

1、近代科學技術的興起

15世紀中葉是歐洲歷史上的重要轉變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為近代自然科學的誕生提供了社會條件。於此同時,科學本身為爭得自己的獨立地位,擺脫宗教的桎梏,也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實驗科學的興起,更使自然科學有了獨立的實踐基礎。

2、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主要原因或政治前提在於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逐漸建立並日益加強;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產生並聚集了大量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英國國內市場; 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

3、科學的世紀

科學的世紀是指稱近代科學全面繁榮的19世紀。19世紀科學發展的規模和成熟遠遠超過17世紀的科學革命,熱力學、光學、電磁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人類學等學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並大都進入到理論綜合的新階段。

(9)技術歷史擴展閱讀:

新時代學科未來發展路徑:

1、積極構建新的科學技術史觀。

科學技術史發展的歷史,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科學技術史觀不斷演化的歷史。近幾十年來,老一輩科技史家又在科學技術史領域為後學塑造了很多優秀的治學典範。這些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好的學術傳統。

2、加強科學技術史與相關學科的交叉。

科學技術史本身具有溝通科學與人文的橋梁作用,有利於其與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比如,科學技術史與科學技術考古、文化遺產等學科的合作,在很多學校將會是一流學科建設的增長點,成為有分量的言說者。

『拾』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史

1、機械式計算機發展年代
在1623年,德國科學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台機械計算機,這台機器能夠進行六位數的加減乘除運算。
1873年,美國人鮑德溫利用自己過去發明的齒數可變齒輪製造了第一台手搖式計算機。1886年,美國人DorrE.Felt(1862~1930)製造了第一台用按鍵操作的計算器。1895年,英國青年工程師弗萊明(J.Fleming)通過「愛迪生效應」發明了人類第一隻電子管,人們開始進入電子計算機的研發階段,這也標志著人類即將走入電子時代。
2、電子計算機發展年代
電子計算機又稱電腦。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取名為ENIAC(,即「埃尼阿克」)。它由17468個電子管、60000個電阻器、10000個電容器和6000個開關組成,重達30t,佔地167m2,耗電174kW,耗資45萬美元,每秒能運行5000次加法運算。「埃尼阿克」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最卓越的成就之一,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計算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時代。時間:1946~1958年。這一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器件是電子管,使用的是機器語言編程,之後又產生了匯編語言。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主要應用范圍為科學計算、軍事和科學研究。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時代。時間:1959~1964年。這一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器件是晶體管,已經出現了管理程序和FORTRAN等高級編程語言。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十萬次。主要應用范圍為數據處理、自動控制等。
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時間:1965~1970年。這一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器件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此時已經出現了操作系統、診斷程序和BASIC、PASCAL等高級語言。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十萬次到幾百萬次。主要應用范圍為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事務管理、工業控制等領域。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時間:1971年以後。這一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器件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微處理器晶元,由於運算速度快、存儲容量大、計算機技術與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相融合,使計算機軟體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操作系統、資料庫技術和各種應用軟體應運而生。
3、微機的發展階段
第一代:4位或准8位微機。時間:1971~1973年,其CPU的代表是Intel4004和Intel8008。
第二代:8位微機。時間:1974~1977年,其CPU的代表是Intel8080、M6800和Z80。
第三代:16位微機。時間:1978~1980年,其CPU的代表是Intel8086、M68000和Z8000。
第四代:32位微機。時間:1981~1992年,其CPU的代表是Intel80386、Intel80486、IAPX432等。
第五代:64位微機。時間:1993年至今,其CPU的代表是IBM的Power和PowerPC系列、HP的PARISC8000系列等。

熱點內容
平凡之路指彈教學 發布:2025-01-14 17:57:50 瀏覽:240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14 16:21:14 瀏覽:259
音標教學游戲 發布:2025-01-14 15:27:49 瀏覽:530
喝醉酒的老師 發布:2025-01-14 14:55:20 瀏覽:81
6年級語文第一單元作文 發布:2025-01-14 14:55:16 瀏覽:540
四年級英語下冊單詞表 發布:2025-01-14 12:12:34 瀏覽:865
心理教育學校 發布:2025-01-14 11:50:12 瀏覽:913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試題 發布:2025-01-14 11:11:58 瀏覽:328
肖恆老師 發布:2025-01-14 10:55:32 瀏覽:819
教學方法種類 發布:2025-01-14 10:31:06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