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贛州歷史

贛州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8 20:53:55

⑴ 贛州市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贛州市人民醫院,原名贛州地區人民醫院,又名南昌大學附屬贛州醫院,始建於1939年。

⑵ 江西的歷史

江西歷史

名稱由來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於江南的西部地區。又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秦漢
秦始皇統一之後,設立九江郡(郡治並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壽縣),在今江西境內設有7個縣。

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從此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下轄 18 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淦、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今天的南昌、贛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時縣城的基址上發展而來。

漢朝豫章郡的屬縣 縣 今天位置
南昌 南昌市
廬陵 吉安市
彭澤 湖口縣
鄱陽 鄱陽縣
餘淦 余干縣東北
柴桑 九江西南
贛 贛州市
新淦 樟樹市
南城 南城縣東
宜春 宜春市
雩都 於都縣東北
艾 修水縣西
安平 安福縣東南
海昏 永修縣
歷陵 德安縣東
建成 高安
蠡陽 都昌縣西
南野 南康縣西南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

六朝
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西晉末年,由於永嘉之亂的影響,中原地區人口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其中一部分遷入鄱陽湖周圍地區,使得這一帶的農業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至南朝時,江西已有大量糧食東運,成為當時南朝糧食主要供應地之一。

隋唐
隋代將州的級別降與郡同,此時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

唐代增加到8州37縣,8個州分別為:

洪州
饒州
虔州
吉州
江州
袁州
撫州
信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 10 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733年,唐玄宗將道增加到15個,洪、饒、虔、吉、江、袁、撫、信 8 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唐代安史之亂以後,中原人口第二次大規模南下,這時江西不僅北部鄱陽湖平原及贛江南北通道沿線地區,而且邊緣丘陵區帶也廣泛開發,陸續設置縣治。浮梁(今景德鎮市)的茶葉、昌南(景德)鎮瓷器已為著名商品。

唐玄宗時,宰相張九齡開辟了穿越大庾嶺、南達廣州的驛道,贛江開始成為聯系嶺南和長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線路,沿線的江州(九江)、洪州(南昌)、吉州(吉安)、虔州(贛州),成為商旅匯聚的繁榮都邑。

五代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建都於今揚州),後轄於南唐(建都於今南京)。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軍,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元宗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朝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在宋代,江西是中原人士南下移民開發的重點地區。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亂,是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三次高潮。此後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經是中國最繁榮的省份之一。無論是人口總數、糧食產量,還是在科舉考試中及第的人數,都名列全國前三名之內,與江浙大致相仿,明顯領先於附近的廣東、湖南。

元朝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這時設立的江西行省轄區包括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以及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 13 路和南豐、鉛山 2 直隸州以及 48 個縣、16 個縣級州。

明清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 府,下轄 78 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明朝廣東單獨設省後,至今江西的邊界變化很小。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另外有三位藩王(寧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饒州府(鄱陽)和建昌府(南城)。

明代,南安府(大余)的梅關和贛江仍是是聯系廣東和長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線路,贛江沿線城市的工商業更為繁榮,除了傳統的四大城市以外,樟樹鎮、吳城鎮成為新興的航運與商業中心。東北部的景德鎮和河口鎮(鉛山)則是著名的手工業中心。 以上四鎮,並稱為「江西四大鎮」。

同時,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較低的湖南、湖北、廣東、雲南、貴州、四川等省移民,從事小商業或農業。

清朝
清代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在清朝末年曾是湘軍和太平天國反復爭奪的地區,因而損失巨大。人口從1853年的2450萬人急劇下降到1873年的1770萬人。

1861年以後,九江被辟為長江上第一批三個通商口岸(鎮江、九江、漢口)之一,作為江西省的門戶,九江迅速形成全省的經濟中心,名列中國三大茶市(漢口、九江、福州)、四大米市(長沙、九江、蕪湖、無錫)之一。

1898年,萍鄉煤礦大量開采,供漢陽鐵廠需要,屬於漢冶萍公司,1905年修築了萍(鄉)株(洲)鐵路,以方便煤炭外運。不久又利用日資修築了南潯鐵路。

中華民國
民國初年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從1917年-1918年開始,贛南的鎢礦開始大規模開采,成為江西的主要出口物資。

1926年,9月19日、10月20日和11月7日,蔣介石率北伐軍三次進攻南昌,是北伐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消滅孫傳芳的主力部隊。

國共十年內戰(1927年-1937年)
主條目:江西國共十年內戰時期
主條目:國共內戰戰斗列表
國共十年內戰(1927年-1937年)發端於1927年8月1日發生的南昌暴動。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蘇區。其中著名的有湘贛蘇區(由井岡山根據地發展而來,包括寧岡、永新、蓮花、遂川、安福)、閩浙贛蘇區(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湘鄂贛蘇區(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最重要的則是中央蘇區,包括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於都、興國、寧都、會昌、尋烏、黎川),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稱為「紅色首都」或「紅都」。

1930年-1934年,國民政府對江西蘇區進行了5次軍事圍剿行動,其殘酷的兩方對戰和清洗(包括紅軍內部清洗和戰後政府的清洗)造成人員大量死亡或逃離,使得江西的人口銳減40%,到1936年只剩下1380萬人。江西也是烈士最多的一個省份。(占共產黨方面的17%,國民黨方面的2/3)

1934年3月,國民政府在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隨後推廣到全國。此外,每年盛夏,國民政府各機構大批人員從南京前往「夏都」廬山避暑,並在廬山上建立軍官訓練團等設施。

1936年,經過湖南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使得江西失去過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東西向的浙贛鐵路通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九江口岸開始衰落下來。

⑶ 贛州的歷史有多久

贛州之名,始自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為贛州。歷有二說:一因專州治贛縣而得名;另說屬章、貢二江在州治合流之故。贛州在春秋戰國時,先後為楚地、吳地、越地。秦時屬九江郡。漢時先屬豫章郡(贛、雩都、南壄縣地),後屬廬陵郡。三國東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廬陵郡置廬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屬揚州。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改為南康郡,移治贛(今章貢區年),屬江州。隋開皇九年廢南康郡置虔州,大業初復為南康郡。唐置虔州,貞觀元年(627年)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五代梁屬百勝軍,五代南唐改稱昭信軍。宋初復稱虔州;淳化元年(990年年)析虔州之南康、大庾、上猶3縣別置南安軍。紹興二十三年改為贛州,屬江南西路。元為南安、贛州路,屬江西行中書省。明為南安、贛州府,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增設寧都直隸州。民國時置贛南道,分為贛南、寧都兩專區。

⑷ 江西省贛州市的發展史

歷史淵源

贛南政區歷史悠久,遠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開化遠於唐虞」。春秋戰國時,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國。秦並六國後,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36郡,贛南屬九江郡。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發大軍50萬分五軍戰五嶺,使尉屠睢將五軍,其中一軍守庾嶺界,置南壄縣,隸九江郡,為贛南建置政權之始。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南壄屬楚。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南壄隸之。五年(前202年),漢滅楚,贛南始隸漢。六年(前201年),置豫章郡,治南昌,領18縣,其中贛南3縣隸之:南壄縣(約轄今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贛縣(約轄今章貢區、贛縣、興國等地)、於都縣(約轄今於都、寧都、石城、瑞金、會昌、安遠、尋烏等地)。其中贛縣、於都縣為新增設縣。西漢末年(9~23年),改豫章郡為九江郡,贛南3縣隸之。東漢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復名豫章郡,南壄改為南野,贛南3縣仍隸之。興平元年(194年),分豫章郡置廬陵郡,贛南3縣隸廬陵郡。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廬陵郡置南部都尉,隸揚州,治於都。領於都、贛縣、平陽(由贛縣分出,即今興國)、陽都、揭陽(析於都白鹿營地置陽都;析陽都陂陽地置陂陽縣,隨後改為揭陽)、南安(由南野分出,約轄今南康、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約轄今大余、上猶、崇義等地)7縣,為贛南設立市一級行政機構之始。
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為南康,改陽都為寧都,改平陽為平固。三年(282年),罷廬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於都,將南野並入南康領6縣。五年(284年),改揭陽為陂陽。十年(289年),贛縣移縣治於葛姥城(今章貢區虎崗一帶)。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屬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年),郡治從於都遷至贛縣(章、貢兩水間,今章貢區)。
南北朝梁·大寶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屬廣東東衡州始興郡。陳·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隸廣東東衡州安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為虔州,隸洪州總管府。平固並入贛縣、南野並入南康、虔化並入寧都。十三年(593年),陂陽縣設石城場,並入寧都。虔州領4縣:贛縣、於都、南康、寧都。
唐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虔州隸江南道,轄縣如前。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東南地復置南安縣(約轄今信豐、龍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領5縣。神龍元年(705年),復置大余縣,虔州領6縣。天寶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豐縣,並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後改虔南鎮。貞元四年(788年),分出於都三鄉和信豐一里復置安遠縣,虔州領7縣。天佑元年(904年),從於都縣分出象湖鎮置瑞金監。
五代十國後梁·開平三年(909年),虔州屬梁。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勝軍;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勝軍為昭信軍,虔州屬之。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縣地置上猶場。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猶場為上猶縣,翌年改瑞金監為瑞金縣,虔南場為龍南縣,石城場為石城縣。至此,虔州領11縣:贛縣、於都、信豐、南康、大余、虔化、安遠、上猶、瑞金、龍南、石城。
宋開寶八年(975年),改昭信軍為軍州。大平興國元年(976年),改軍州復為虔州,隸江南西路;七年(982年),從贛縣分出瀲江鎮7鄉及廬陵泰和部分轄地置興國縣,從於都分出縣東南6鄉於九州鎮置會昌縣。虔州領13縣。淳化元年(990年),以虔州原轄南康、大余、上猶3縣另置南安軍,治大余。虔州領10縣,隸江南西路。為贛南分設兩個政區之始。宣和三年(1121年),龍南縣改名為虔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校書郎董德元以「虔」字為虎頭,虔州號「虎頭城」,非佳名,奏請改名,詔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合流之義),贛州名始此。同時,虔化縣改名為寧都,虔南縣復名為龍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南西路為江西行中書省,贛州、南安軍隸江西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贛州、南安軍分別改為贛州路總管府、南安路總管府。隸屬與領縣如舊。
明明吳二年(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贛州、南安兩路改為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分為5道,贛州、南安2府均屬嶺北道。成化十三年(1477年),設分巡嶺北道於贛州,贛州、南安2府屬之。弘治七年(1494年),置南贛巡撫都察院於贛州,稱虔院。正德十一年(1516年),置巡撫南贛汀韶等處地方提督軍務,轄江西的南安、贛州,廣東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從上猶、南康、大餘3縣劃出部分轄地置崇義縣,屬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領4縣:大余、南康、上猶、崇義。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增設分守嶺北、嶺東、嶺南、漳南4道,統於虔院。嶺北巡、守兩道治贛州,贛州、南安2府隸之。隆慶三年(1569年),從安遠、信豐、龍南3縣劃出部分轄地置定南縣,隸贛州府。萬曆四年(1576年),以安遠縣原轄尋烏等15堡另置長寧縣,隸贛州府。至此,贛州府領12縣,南安府領4縣。
清順治十年(年)至康熙八年(1669年),先後撤銷南贛守撫和巡、守兩道。康熙十年(1671年),置分巡贛南道,轄贛州府、南安府。雍正九年(1731年),改分巡贛南道為分巡吉南贛道,增轄吉安府。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寧都縣為寧都直隸州,轄瑞金、石城2縣,為贛南分設贛州府、南安府、寧都直隸州3個政區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贛道為吉南贛寧兵備道,增轄寧都直隸州。
民國時期: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廳設縣,縣直隸省。民國3年(1914年)江西設潯陽、豫章、廬陵、贛南4道。贛南道,治贛縣,領17縣:贛縣、於都、信豐、興國、會昌、安遠、長寧、龍南、全南、定南、寧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猶、崇義。贛南3個政區復合為一。民國15年(1926年),廢贛南道,縣直隸於省。民國21年(1932年)全省劃為13個行政區,贛南各縣分屬第九、十一、十二、十三行政區。興國縣歸第九行政區。第十一行政區(後改稱贛南行政長官公署)設贛州,轄贛縣、南康、信豐、上猶、崇義、大餘6縣。第十二行政區設寧都,轄寧都、廣昌、石城、瑞金、於都、會昌6縣。第十三行政區設龍南,轄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尋烏5縣。民國22年(1933年),第十一、十三2個行政區合並,改名贛南政務專員公署,先設大余,後遷贛州,領11縣。民國24年(1935年),全省改劃為8個行政區,贛南各縣分屬江西省第四、八行政區。第四行政區設贛州,轄贛縣、南康、信豐、大余、上猶、崇義、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尋烏11縣;第八行政區設寧都,轄寧都、廣昌、石城、瑞金、會昌、於都、興國7縣。
1937-1945年,蔣經國先生推行了著名的「贛南新政」,贛州成為當時中華民國時期的「三民主義示範區」人口由不足十萬擴增至五十萬,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贛南經驗後來成為台灣民主和社會發展的典範。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光榮,偉大,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贛州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1949年7月,成立贛州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18縣(市):贛州(8月析贛州鎮設贛州市)、贛縣、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1949年9月成立寧都(瑞金)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分領8縣: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廣昌。贛南分設2個行政區。1949年8月,成立贛西南行政公署,轄贛州、寧都、吉安3分區。1949年11月,贛州分區並入贛西南行政公署。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南各縣仍分屬贛州、寧都2分區。1952年8月,撤銷寧都分區,贛南再次合二為一,領18縣(市),廣昌劃歸撫州分區。1954年5月,成立贛南行政公署,同時撤銷贛州分區專員公署,廣昌劃入,領19縣(市)。1964年5月撤銷贛南行政區,成立贛州專區。1971年1月改稱贛州地區。1978年8月,設立贛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廣昌劃歸撫州地區。1999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設立贛州市,領18縣(市、區),原縣級贛州市改稱章貢區,為市政府所在地。
2005年,贛州市轄1區、2市、15縣、138鎮、145鄉、8街道辦事處。另有5個管理區,10個營林林場。

⑸ 贛州有多少年歷史

贛州是江西南部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這里自然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是贛南著名的旅遊城市。 贛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劉邦時代就已經設縣,到隋代時又更名為虔州,到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改為贛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為贛州府。在1929年至1934年間,贛州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個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因而瑞金被稱為「紅都」,贛州也因此成為一片紅色的土地。贛州著名的自然景觀有安遠的三百山、龍南縣的九連山、大余縣有梅關古驛道、寧都的翠微峰、龍南的武當山、上猶的陡水湖、崇義的聶都溶洞,均是風景秀麗而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章貢區是贛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著許多宋代文化景點,有被譽為「宋城博物館」的宋代古城牆、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廟以及石雕寶庫通天岩等。全市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有1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保存著一大批歷史古跡。

⑹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歷史

安遠縣位於江西南部,始建縣於南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縣,總人口35.17萬人,轄18個鄉鎮,196個行政村;地處南嶺山脈的延續地帶,屬中低山與丘陵區。中部突起,向南北傾斜,北部又向北東傾斜。東西邊緣高。高半部為孔田低山丘陵區,南東部地處武夷山脈南緣。國土面積2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9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43%森林覆蓋率達83.4%。境內三百山是東江的發源地。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有獨特的原始森林景觀、溫泉群。處於閩、粵、贛三省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西接贛粵高速公路和105國道,南接京九大動脈,距廣州421公里,距深圳418公里,距廈門495公里,是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的直接腹地和內地通往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分雩都縣南三鄉地,「於今縣南七十里安遠水南置安遠縣」。(唐《元和郡縣圖志》),以水名縣,屬南康郡。隋開皇中(公元581年至600年)安遠縣並入雩都縣,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南康郡為虔州。縣境隸虔州。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分雩都縣南三鄉並信豐縣一里,再置安遠縣,屬虔州。五代十國吳楊隆演天佑七年(公元910年),以虔、韶二州置百勝軍,縣隸百勝軍。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改百勝軍為昭信軍,縣隸昭信軍。

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改昭信軍為軍州,縣隸軍州。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改軍州復為虔州,縣屬虔州。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為贛州,縣屬贛州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贛州為贛州路,縣屬贛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並入會昌縣,至大三年(1310年),復置安遠縣,仍屬贛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贛州府,縣屬贛州府。清順治三年(1646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仍屬贛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縣直屬江西省。民國3年設贛南道,縣屬贛南道。民國15年廢道,復直屬江西省。1930年6月起,屬贛西南蘇維埃政府贛南革命委員會;11月初起,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贛南辦事處,1931年6月起,屬中央蘇區江西省。1933年8月中旬,屬中央蘇區粵贛省。民國22年秋,屬贛南專區。民國23年,贛南專區改稱江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縣隸之。民國24年3月至38年8月19日,屬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8月20日,屬贛州分區。同年11月23日,屬贛西南行政區。1951年6月29日,屬贛州專區。1954年5月25日,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5月15日,屬贛州專區。1971年,屬贛州地區。

1984年5月15日,

安遠縣設立新龍鄉、蔡坊鄉(贛府字[1984]112號)。1987年4月5日,孔田鄉、版石鄉改設孔田鎮、版石鎮(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復)。1988年12月10日,撤銷天心鄉、龍布鄉,設立天心鎮、龍布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

安遠山青水秀,森林覆蓋率達83.4%,旅遊資源豐富。境內三百山是香港同胞飲用水東江水的發源地,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有獨特的原始森林景觀,三百山虎崗溫泉群水溫高達75℃,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海內外遊客觀光旅遊。有尊三圍革命遺址、紅軍二十三縱隊兵工廠等革命舊址。

⑺ 江西贛州東河大橋歷史

贛州東河大橋是1958年修建的,至今有51年的歷史了,期間進行過幾次整修。東河大橋這四個字當時還是我國著名作家郭沫洛題的字

⑻ 贛南客家語的歷史 

清代初年,由於社會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以廣東嘉應州,福建汀州府為中心策源地的閩粵客家大遷徙。其中,不少人遷至贛南。特別是在清廷平定了三藩之變及客家人的反清戰爭之後,贛南人丁稀少,田地荒蕪。為開墾荒地,增加田賦,清廷頒發了募墾令。於是,大批閩粵客家人在原先就已在贛南屯墾的「新民」的招引下,紛紛遷到贛南來。於是,一時間「贛水東西之客家,十九皆閩粵之人」。《南康縣志》載:「雍正九年,東粵新民五十一戶入籍南康」,「自雍正九年新民立籍,招來墾辟,至今(指乾隆時)土著之民漸居其少,外來之民日居其多。」《瑞金縣志》:「瑞邑山陬僻壤,界連閩粵,土著十之二三,流寓十之六七。」連緊鄰廣東的定南縣也因「廣東異籍貧民來此墾種,異籍環處,日漸繁劇」。
羅勇教授在《略論明末清初閩粵客家的倒遷入贛》一文中提到:
明末清初,江西特別是贛南由於受清兵鐵蹄的蹂躪,經過幾十年的戰亂,人口銳減,田地荒蕪。而此時,閩西粵東經朱明一代的繁衍生息,人口膨脹,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據地方史料文獻記載和研究者實地考察證明,贛州境內的客家人,30%是「老客」,70%是從閩粵等地迴流的「新客」,這些閩粵客民後裔倒遷入贛州又以明清時期為多。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另一方面,明末清初,大批的閩粵客家人返遷江西特別是贛南,這一事實表明贛南在客家民系的發展壯大中同樣作出了重要貢獻。關於這一點,贛南師范學院羅勇教授在他的論文《略論明末清初閩粵客家的倒遷入贛》中有這樣的論述:「現今贛南各縣閩粵返遷客民後裔所佔的人口比例大體是:尋烏、安遠、全南、定南、龍南、信豐、南康、大余、上猶、崇義等縣約佔70—90%;贛縣、興國、於都、會昌、瑞金等縣約佔50—70%;寧都、石城較少,約佔20—30%」。「目前贛南居民的格局是在明末清初閩粵客家大批倒遷入贛之後形成的。」而且閩粵客家大批倒遷入贛後,又不僅僅局限於贛南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進入贛南後又繼續北上,到達贛中、贛西北、贛東北甚至再轉徙湖南、四川等地,使客家民系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因此,贛南既孕育了客家又發展壯大了客家民系。贛南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發展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這些倒遷客中,既有「閩粵流民作亂犯境」,被官兵「討平」就地安撫墾荒的,如《上猶縣志》載:「寇乃就撫,遂遺憾上猶墾荒。」也有因生活所迫應招回贛州做佃客的,如《寧都直隸州志》雲:寧都「家給人足」,「城中世業悉屬下鄉,招閩廣流寓賃耕」,「以耕一主之田至子孫十餘世」。也有招墾而來的閩廣佃客,如《於都縣志》稱:「於本山縣,田多荊榛。初,居民甚稀,常招閩廣來耕,其黨日多。」還有清初招安閩海投誠的鄭氏舊部,被派至興國、贛縣屯田。但倒遷贛州最主要的客流,當數政府招募返贛墾荒者居多。因戰亂,贛州各地舊荒未墾,新荒又起的情況隨處可見,清初戰事漸息,為恢復經濟、休養生息,官府多次頌募墾令,清前期有大批閩粵客戶湧入贛州。無論何時,贛州都以其博大的胸懷、豐沛的乳汁、慈善的面容笑迎無數南來北往的人,她不僅養育了最早入境的客家先民,也撫慰、呵護著這些迴流倒遷的「新客」。因此,贛州不僅是客家人的發祥地,也是他們依賴依靠的大後方。 由於時代久遠,贛南「老客」的成分相當復雜。
春秋以前,至遲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五嶺之戍以後,贛南就遷入了大量的中原漢人。漢時,為了征服東越與南越,朝廷曾多次派兵駐屯,梅嶺、大庾因守將梅絹、庾將軍而得名。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為了加強對贛南的管理,在秦代只有南野一縣的基礎上,在贛南增設了於都縣和贛縣,可見當時的人口一定不少。東漢時,豫章郡的人口由全國第53位(公元2年)躍居前4位(公元201年),凈增人口居全國第2位。贛南在當時雖然不是豫章郡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但我們也可以逆料其繁盛。
尚有譜諜資料可查的贛南老客,大都是南北朝以後遷入的。如寧都縣城梅江鎮賴氏在南朝元嘉年間由浙江松陽遷來,南康縣蓉江鎮嶺背奚氏、東門村千秋坪袁氏在隋代從河南開封遷來。唐宋時期遷入的更多。如石城縣今存44姓,寧都還有46姓。明代初年,贛南人口流失嚴重,田地荒蕪,而贛中一帶人口密度大至「肩摩袂接」,於是朱元璋下令獎墾,南昌、吉安等府大批人口遷到贛南。 在贛南,由於居民遷入的時間和來源的不同,所以,到處可以看到同姓不同宗的現象。例如:
上猶縣城五福堂李氏始祖李欽來自新喻泉壙,是唐西平王李晟第七子李憲的後裔。李憲也是來江西的李氏始祖。而同縣的其他李氏則是明清之交從廣東、福建遷來的,是福建上杭李火德的後裔。前者為本地李氏,後者為客家李氏。
上猶縣劉氏也有兩支。《劉氏家譜》雲:「始祖來自黃沙鴨子湖,從吉州盧陵墓遷來。」是為老客劉氏。另一支則是清康熙、乾隆年間從廣東興寧遷來的。是為客家劉氏。
上猶縣《朱氏族譜》載:朱氏七十二世朱仕開,居吉安府;……至八十六世朱朝炳 、朱朝煥兄弟又遷至江西龍泉(遂川)。大約在宋末元初,有一支朱姓遷來上猶石溪洞定居,與本地李姓來猶始祖同時。今縣城水南朱姓就是從石溪洞搬來的,是為本地朱氏。而營前大潭塅的客家朱氏則是清康熙年間從廣東遷來的。
由同姓不同宗的現象可以看出,不同口音的贛南客家語相互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在不同口音的交匯處最為明顯。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現代贛南客家語的面貌。

熱點內容
益寧生物 發布:2025-01-15 20:34:58 瀏覽:264
師德學習封面黑白 發布:2025-01-15 19:10:42 瀏覽:476
星火英語app下載 發布:2025-01-15 18:55:11 瀏覽:121
邦邦生物科技 發布:2025-01-15 18:19:41 瀏覽:228
鶴頂紅是什麼 發布:2025-01-15 17:38:49 瀏覽:997
中考語文研討 發布:2025-01-15 17:37:40 瀏覽:534
關心我的老師 發布:2025-01-15 16:57:42 瀏覽:970
英語相冊 發布:2025-01-15 16:56:53 瀏覽:13
興義神奇中學 發布:2025-01-15 14:41:42 瀏覽:830
給班主任舔靴子 發布:2025-01-15 14:15:42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