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百家爭鳴

歷史百家爭鳴

發布時間: 2020-11-18 20:54:55

歷史百家爭鳴中的人物

先秦時期的人物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版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權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商君書》、《管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7.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8.縱橫家,代表人物:鬼穀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鬼谷經》
9.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作品:《呂氏春秋》
10.農家,代表人物:許行
11.小說家,代表人物: 虞初。作品:《虞初周說》

Ⅱ 求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我國學術文化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以後中國文化發展的基礎,決定其發展方向。以後2000多年中國古代文化學術發展的道路、特點及其中的各種問題、思想(除了佛學的傳入之外)都可以從先秦百家爭鳴中追溯到其源頭。在認識學術文化發展規律方面,先秦百家爭

Ⅲ 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

歷史中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提出的。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制向封建地主制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斗爭復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Ⅳ 歷史 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
墨家主張的兼愛,非攻是站在人民階級的利益上的.其思想主張具有積極進步的民主思想.但是不符合當時封建大一統,不被採納.道家主張無為而治. 往往在一個王朝統治初期被採納.建國 初,國力弱.用道家思想利於恢復生產.像漢初,唐處等.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後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後世稱為百家爭鳴。
道家在於愚民,無為而治
墨家主張和平發展
形成時期不同,所以理念不同,比方說非愛兼攻(墨),老死不相往來(黃老)
還有,道家主張修道成仙,長生不老,多麼符合帝王心性
墨家實際融入了道教,帝制時代「俠」的概念實際是道家的,但源頭無疑來自墨家。
道教延伸了很多神秘主義內容,可以被統治階級利用,尤其是「天」的概念。
道可以成為信仰,而墨則不行,它只能成為一種信念,層次不夠。儒教也是在漢代和宋代,拿了道教和佛教的內核,才成為一種信仰,一種宗教。

Ⅳ 中國歷史上有個百家爭鳴,有哪些家在爭鳴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慎到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7.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8.縱橫家,代表人物:鬼穀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鬼谷經》

9.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10.農家,
農家代表:許行
就知道這么多~~~

Ⅵ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在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這個時期,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詰難,於是出現了思想領域里「百家爭鳴」的局面。

"百家爭鳴"的出現,正是上述社會與階級關系在我國古代思想意識形態上的反映。而這種「百家爭鳴」的出現,則又是有其特殊的歷史環境的。春秋晚期與戰國初期,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改革。這些都是新興地主階級利用政權的力量來改變奴隸制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從而完成封建化的過程。

到戰國時期,由於各國處於封建割據的狀態,統一的封建政權還沒有形成。新興地主階級在各諸侯國都把主要精力用於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變法改革,以致於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落後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其他方面。

由於居於統治地位的地主階級,本身政權還不鞏固,他們的思想也還沒有形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就為諸子百家的爭鳴局面的出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春秋中後期至戰國時期社會的各階級、階層的思想家,都能夠自由地著書立說和四處奔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並不受到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的排擠和束縛。而一旦地主階級統治思想確立,封建大一統的國家形成,就很難再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百家爭鳴」的盛況了。

(6)歷史百家爭鳴擴展閱讀: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志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斗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鑒。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盛,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在各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四處游說、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探索。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涌現出一批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了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並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影響

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各家之間互相辯駁,又互相影響,互相取長補短,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Ⅶ 歷史上的百家爭鳴分別是哪些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兵、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

Ⅷ 歷史中百家爭鳴是什麼時期提出的

百家爭鳴不是提出來的,是一個歷史現象。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戰國(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據《漢書 藝術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而已。歸納而言只有10家被發展成學派。

Ⅸ 「百家爭鳴」出現的歷史原因及意義 謝謝

一、原因:

1、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松的學術氛圍。

2、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3、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志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4、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5、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二、意義:

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各家之間互相辯駁,又互相影響,互相取長補短,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9)歷史百家爭鳴擴展閱讀

各派代表:

1、儒家

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被後人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他主張「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准則是「克己復禮」。

孔子首創私人教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認為不分貧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張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使百姓「足食」,國家「足兵」,取得「民信」。

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這種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觀和倫理觀。重視道德教育,特別是個人修養,強調關愛別人,用社會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

2、道家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出身於沒落貴族。反映他思想的書為《老子》,又名《道德經》,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為普遍的無所不包的最高哲學概念。在他看來,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還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利「天命」的絕對權威。

老子的哲學里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兩方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途徑是「守靜」。

3、墨家

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的主張和儒家是針鋒相對的。反對世卿世祿制度,主張尚賢,任用官吏要重視才能,打破舊的等級觀念,使「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書,是他的弟子根據受課筆記編撰而成的。他主張「兼愛」,消除親屬,貴賤的分別,同等的去愛所有的人。

熱點內容
吉林瑞泰生物 發布:2024-11-24 21:27:32 瀏覽:164
班主任女友第一次 發布:2024-11-24 20:30:41 瀏覽:66
女教師吧 發布:2024-11-24 19:45:42 瀏覽:858
屈由歷史 發布:2024-11-24 19:40:09 瀏覽:580
高中地理app 發布:2024-11-24 19:17:09 瀏覽:881
上帝與新物理學 發布:2024-11-24 18:59:23 瀏覽:449
金源康生物 發布:2024-11-24 18:27:09 瀏覽:651
保定教育網 發布:2024-11-24 17:17:02 瀏覽:787
師德先進個人推薦材料 發布:2024-11-24 16:04:48 瀏覽:580
優酷校園大使 發布:2024-11-24 16:01:06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