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地理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
② 回答地理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有哪些
1、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是指涵蓋制圖區域的地理景觀和自然條件,如地質、地球物理、地勢、地貌、水文、江湖、海洋、氣象、氣候、土質、土壤、植被、動物、自然災害現象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對穩定,變化較小,它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優劣,是衡量該區域開發前景的一個重要因素。
2、社會經濟要素
社會經濟要素(或稱人文地理要素)是指由人類活動所形成的經濟、文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社會現象,如居民地、交通網、行政境界線、人口、歷史、文化、政治、軍事、企事業單位、工農業產值、商務、貿易、通信、電力、環境污染、環境保護、疾病與防治、旅遊設施,等等。社會經濟要素的狀況深刻地反映了該區域的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的程度。
(2)經濟與地理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空間關系特徵
各種地理要素相互之問在地球表面存在各種關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種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空問關系特徵。地理要素的空問關系主要包括拓撲關系、順序關系和度量關系等。
2、時間特徵
地理要素存在於地球表面有一定的時間效應,即地理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的空問位置、屬性和相互關系是跟時問密切相關的,這種特徵稱為地理要素的時間特徵。
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和屬性可能會隨時間的變化而同時變化,如道路網系的修改擴建、土地利用的變化: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和屬性也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單獨變化,如建築物的空問位置不變而用途發生變化、學校的整體搬遷而屬性沒有變化。
③ 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是地理的一種還是一部分
「地理學」定義: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系等,是一門復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
④ 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為什麼
進入21世紀,各國在面對傳統國家安全因素威脅的同時,又將面臨包括科技與信息、石油、生態與環境、社會文化、經濟等非傳統安全因素的挑戰.如何制定正確的應對之策以維護國家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通過地理位置、資源的佔有和民族、宗教文化等地理要素來分析地理環境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地理環境是國家安全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洞悉我國地理環境對國家安全乃至安全戰略的影響與作用.
海洋作為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日益顯示出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應對21世紀來自海洋方向上的挑戰是維護國家安全必須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影響國家海上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海洋地理環境和海洋戰略環境。海洋地理環境是一種客觀存在,具有在較長歷史時期內相對穩定不變的特點,基本要素包括海區范圍位置、水文氣象要素、島嶼分布、海洋資源、遠洋航線等。海洋戰略環境是指海洋方向上帶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情況和條件,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國家的利益與安全。海洋戰略環境一方面與國家的整體實力有關,另一方面與世界格局的變化緊密相連。本文從國家海上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國海洋地理環境特點,海洋地理環境對國家海上安全產生的影響,探討實施正確海洋戰略的基本措施。
⑤ 自然地理區位和經濟地理區位有什麼區別
自然地理區位注重所處地區的自然狀況.如:氣候條件,所處地形,距海遠近等.
而經濟地理區位則注重經濟條件.如:經濟發達與否,交通條件,市場狀況,人口等.
⑥ 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地理因素(自然和人文)有哪
在一個國家內部,地理位置有時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很重要.對於國家,地理位置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時也有重要影響.
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一般與國家面積的大小有關.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的地理位置因素對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就顯的越次要.原因是國家的面積越大,國家總有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人口自然會在這些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地方集中,照樣能利用優越地理位置的好處.比如,面積大國一般都臨海,都可以利用臨海優勢.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是否臨海,而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一定時,國家是否臨海,對經濟發展有時會有影響.臨海的國家相對來說具有海洋交通優勢.因為國家之間最主要的交通,是以海洋交通為主.是否擁有便捷的海洋交通,對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擁有便利的海洋交通,可以實現便利的國際貿易,獲得其它地方的自然資源.可方便出口自己的優勢自然資源或產品,也可以方便的吸收外來資本投資,充分發揮本國的優勢,比如勞動力優勢.
區位因素的影響.國家所在的地區也會影響國家的命運.政治上的影響就不說了,實在太大.通過影響政治狀況而影響經濟狀況,具有必然的邏輯.比如東歐經濟狀況與西歐經濟狀況的差別就是區位因素的不同,導致接受的軍事、政治影響不同,最終導致經濟發展水平的較大差異,朝鮮半島也是這樣的狀況.這個區位因素可以稱為鄰居因素,有一個好鄰居就是有好處,有一個壞鄰居確實倒霉.朝鮮與大陸的經濟狀況深受蘇聯的影響,如果沒有蘇聯這樣的垃圾鄰居,朝鮮與大陸現在也許會是發達國家群體的兩個成員.
區位因素還會通過經濟的影響,而影響國家的經濟表現.周圍國家或地區富裕了,有利於自己國家富裕,這具有經濟學道理.因為富裕國家轉移資本,就近轉移比較方便,擁有富裕的鄰居,有利於得到資本投資,這也是一個好處.還有一個重要好處,可以吸收富裕國家的各種消費,比如旅遊購物.富裕國家高消費人口的到來,有利於自己國家獲得比較多的收入,如果規模比較大,甚至還可以因此而把自己搞富裕.美國的海上鄰居巴哈馬現在已經屬於發達國家,是比較落後的發達國家,人均GDP約是美國人均GDP的一半.巴哈馬之所有能成為拉丁美洲最發達的國家,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擁有美國這樣的鄰居.巴哈馬主要靠旅遊業而富裕,遊客主要來自美國,美國的富裕程度決定巴哈馬的富裕程度.
區位因素導致的距離因素.一個遠離世界人口重心或經濟重心的國家,在對外貿易及交流上處於不利地位.國家所處位置過於偏僻,平均對外貿易距離就比較長.較長的外貿距離也是一種成本,這個成本主要由偏僻國家所承受.如果紐西蘭處於北大西洋,而不是南太平洋.紐西蘭也許會更富裕一些.這是假設把紐西蘭的人口與土地及氣候,整體大挪移到北大西洋的設想.巴西的鐵礦石離岸價格沒有澳大利亞的高,原因就是離鐵礦石的消費市場東亞距離遠,每年少賺很多錢.
⑦ 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
研究區位於東准噶爾地區,地形較為平坦,主要由丘陵和戈壁灘組成,屬中低山區,海拔一般在1000~1300m之間,相對高差一般在50~150m之間,戈壁及溝谷大部分被第四系覆蓋。該區為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乾燥、多風、少雨,晝夜溫差大,日最高溫度達42℃,最低溫度-30℃以下,一般每年十月中旬開始降雪,次年四月中旬積雪基本全部融化。年平均降水量為186.4mm,雨量較多的七、八月份平均降水量為90.2mm,約為年降水量的一半。區內幾乎無常年性河流,局部地區有泉水,距雙泉金礦區約60km的北塔山牧場水資源較豐富,水質較好,可滿足工業及生活用水。區內四至九月間多風,風向多為北西向,風力一般在3~6級間,個別可達8級左右,風速一般在4~10m/s之間。研究區內交通較為便利,有青奇公路和區內平坦土路相連,交通位置示意圖見圖1-1。
研究區位於准噶爾盆地東北緣地區,區內人煙稀少,無固定的居民和耕地,僅有少量牧民從事游牧。研究區內基本無農業生產,生產、生活物資供應主要由奇台縣供應。區內無常年居住人口,植被稀少,只在雨後生長出針茅草,為青河、富蘊縣部分哈薩克牧民的冬季牧場。牧民留居3個月之後隨積雪融化而北遷。區內工農業極不發達,主要是牧業。區內煤炭資源豐富,煤儲量較大,煤質較好,此外還有貴金屬、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等礦產。牲畜有駱駝、山羊,野生動物有黃羊、野馬、狐狸、狼等。丘陵基岩多裸露,植被稀少。戈壁及溝谷大部分被第四系所覆蓋,多長紅柳、灌木、草叢。
圖1-1 研究區交通位置示意圖
准噶爾盆地北緣分布有已建成的准東彩南油田,位於五彩灣至火燒山一帶。還有正在快速籌建中的著名的准東大煤田,分布在五彩灣至金山溝一帶。准東大煤田儲量大,煤質好,現為自治區煤炭工業園規劃區,已通公路和鐵路。以神華等眾多煤炭國企為首的大企業投資規模大,建設進展迅速。研究區東側黃羊山花崗岩體,近年來建築石材開采蓬勃發展,採石場分布數十平方千米,被採下的巨石源源不斷地運至奇台縣城加工。
⑧ 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
一、工作區范圍與交通
淮河流域(河南鞏義)嚴重缺水地區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介於E112°33′~113°37′和N34°31′~34°52′之間,東與滎陽為鄰,西與偃師、孟津接壤,北臨黃河,與孟州、溫縣隔河相望,南與登封、新密依嵩山為界。市區東西長43.0km,南北寬39.5km,市域面積1041km2(圖2-1)。
鞏義市以基岩山區、丘陵和黃土地區為主,是河南省煤、鋁、鐵、金、鉬等礦產資源的重要產地,是河南省礦業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圖2-1 淮河流域(河南鞏義)嚴重缺水地區交通位置圖
鞏義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距鄭州市82km,西距洛陽76km,隴海鐵路、鄭西鐵路客運專線,國道310、省道314和連霍高速公路橫穿東西,省道237、焦(作)鞏(義)黃河大橋縱貫南北,有6條鐵路專線與國鐵相連。目前,鞏義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991.4km,初步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國道、省道為骨架,城鄉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交通十分便利,有力地推動了鞏義市經濟發展。
二、氣象和水文
鞏義市屬北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為585mm(表2-1),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多雨,汛期為6~9月,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少雨雪;年平均蒸發量為2200mm,為降水量的近4倍,以春季蒸發量最大,約佔全年蒸發量的30.7%;年平均氣溫14.6℃,年極端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為-15.4℃,月平均氣溫以7月最高,為27.3℃,1月最低,為0.4℃;多年平均初霜日在11月8日,終日為3月18日,平均無霜期234天;土壤凍土深度10~15cm;春夏多偏東風,秋冬季以西北風居多,常年風速為2~4m/s,最大風速為18~204m/s。
表2-1 2002~2010年河南省鞏義市年降水量
鞏義市主要屬黃河流域,南部小面積屬淮河流域潁河水系。黃河自西向東流經市域北部,境內流長約35km,上游小浪底水文站年徑流量為543億m3。伊洛河由西至東北在七里鋪附近流入黃河,境內長約37.8km,流域面積803km2。市域南部的塢羅河、洪河(後寺河)及東部的汜水河均為季節性河流。鞏義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292億m3(表2-2),年度地表水資源量變化大。
截至2009年底,鞏義市建成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13座,總庫容僅36863萬m3,有效庫容28680萬m3;引水工程主要有1處,即陸渾灌區引水工程。
表2-2 2002~2010年河南省鞏義市地表水資源量
三、社會和經濟概況
鞏義市隸屬鄭州市,下轄15個建制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豫聯園區管委會,共有290個行政村。
鞏義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有28種,其中分布廣、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的有21種。主要礦產有煤、鋁礬土、耐火粘土、高嶺土、硫鐵礦、石灰岩等,其中煤探明資源儲量81 703.4萬t,鋁土礦累計探明儲量7650.02萬t,耐火粘土資源保有基礎儲量3042.1萬t,熔劑灰岩、水泥用灰岩和建築石料用灰岩探明儲量分別為7291.3萬t、2206萬t和15 000多萬t。
鞏義市工業基礎較好,是全國鄉鎮企業發祥地之一,已逐步形成了以煤炭電力、金屬冶煉、耐火材料、水泥建材、化工化纖、機械設備、電線電纜、凈水材料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格局,已經形成企業眾多、門類齊全、各種所有制結構並存、具有一定區域特色的地方工業體系。由於工業經濟的拉動,自1992年以來,綜合經濟實力連續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連續九屆躋身全國百強縣(市),位次上升到第52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名列全國第39位。
鞏義市農業種植以小麥、玉米和紅薯等糧食作物為主,耕地面積51萬畝,人均耕地0.79畝,盛產小麥、玉米、小雜糧、棉花等。北部已建成邙山林果業基地和黃河灘區漁業基地,南部山區經濟林、畜牧業發展迅速,森林覆蓋率達22.79%,中部伊洛河兩岸高效農業成效顯著。土特產品主要有柿子、核桃、石榴、梨、食用菌等。
2011年鞏義市國內生產總值為481.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5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3.1億元。鞏義市現有人口80.51萬,其中農業人口66.58萬,占總人口的81.3%。
四、工作區缺水現狀
鞏義市目前普遍存在有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問題。
資源型缺水區主要分布在邙山、山前傾斜平原及山前黃土丘陵地區以及中部和南部基岩山區;水質型缺水區主要有苦鹹水和污染水,苦鹹水主要分布在河洛鎮、芝田鎮、回郭鎮等部分地區,地下水污染主要分布在伊洛河沿岸500~2000m 范圍內及汜水河沿岸米河鎮等地。
根據鄭州市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總體規劃 河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2009.鄭州市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總體規劃.
⑨ 經濟發展和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經濟發展要看當地的政府是不是有能力,當地資源是否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