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歷史
1. 試述科舉考試的歷史變化及其功過
科舉考試的歷史變化: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唐太宗時,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考試科目。清朝末年,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功:讓那些有頭腦有學問的普通老百姓有做官參政的機會。過:有太多人熱衷於功名利祿而造成了極端虛偽的惡劣的社會習俗,殘害了他們的身心,比如范進、周進,為考取功名而犧牲了自己的一生。
(1)考試的歷史擴展閱讀:
從總體上來說,史學界對於唐代的科舉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態度,認為它為唐統治者招攬了人才,為社會下層民眾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動搖了門閥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與封建社會其他所有選舉制度相比 , 科舉制度有其進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會流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舉的一整套嚴密的考試程式和制度,更被譽為是中華民族的傑出創造。
科舉制使應考之人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這對於調動人的積極因素,廣泛搜羅人才,有著無可辯駁的優點。以考試取士,權在國家,考取者無私恩,黜落者無怨恨,亦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2. 科舉考試的發展歷史
1、西周時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職是世襲的,大夫以下的低級職務才是挑選士來擔任的。西周的士是貴族的最低層,是軍隊的骨幹,是武士的通稱。選士的基本方法是鄉里來薦舉,就是所謂的鄉舉里選。被鄉里薦舉出來的人叫秀士。秀士由諸侯貢獻於天子,入大學學習。學成以後,天子考試其射藝,然後授予官爵。
2、戰國時期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知識技能的人,與西周的武士有所區別。士的來源有推薦、自薦等不同的途徑。能否大膽使用有才乾的士人擔任重要職務,是各國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
3、漢代對士人採取培養和使用的政策。京師開辦太學,由郡國選送博士弟子入太學學習,由太常選拔。然後據考試優劣授予郎中、文學掌故等官職。選士的另一條途徑是察舉,即由公卿、列侯、郡國守相等經過考察後向朝廷推薦。察舉的科目,常見的有賢良方正、秀才、孝廉、明經等。漢代的察舉,實權掌握在公、卿、守、相手裡,所舉的科目,又以道德品行為重,考試雖間有使用,但不受重視。此種方法易產生流弊。第三條途徑是徵辟。某些有名望的士人,皇帝不經薦舉,直接徵聘,多授予博士或待詔的稱號,侍從左右,備顧問。
4、魏晉以後,察舉制度發展為九品中正制,即將察舉的對象分為九等,政府按等錄用,叫做「九品官人法」。中正,是推選朝官中有聲望的人,擔任州、郡的中正,負責對士人品級的評定。九品中正制初實行時,繼續貫徹曹操「唯才是舉」的原則,評定人物主要看才能,在當時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5、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和辟舉制,大小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命,選士既不須州郡的薦舉,也不經中正的評定,而是由朝廷用公開考試的方法甄別選用。這便是科舉制的真正開始。
6、唐代繼承並大大發展了隋代創置的科舉制度。考試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是皇帝臨時詔令設置的科目。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應試者以明經和進士二科最多,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當時人所重視。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是生徒,一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並送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的通稱舉人。考試合格的,州縣長官要設酒招待,叫「鹿鳴宴」。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也叫禮部試,因禮部試在春季舉行,所以又叫「春闈(wéi)」,闈是考場的意思。參加進士科考試,被稱為「舉進士」,凡參加進士科考試的人,習慣就稱為進士。舉人、進士、秀才在唐代幾乎是同一個含義,與明清時的意義不同。常科考試及第以前的士人,身份是平民,稱「白身」、「白衣」、「布衣」等。科舉考試合格叫「及第」、「擢第」、「等第」、「登科」。進士第一名稱「狀元」或「狀頭」。科舉及第以後,就叫有了出身,也就是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新進士要在曲江亭子聚會游宴,叫做「曲江會」,又叫「探花宴」。游宴後,要在慈恩塔下題名,稱作「題名會」。孟郊有詩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常科及第後,還須再經吏部考試,叫做「釋褐(hè)試」,又叫「關試」,考試合格,才能授官。凡通過吏部考試的,均發給授官憑信,稱為「告身」。
從武則天開始,又有武舉之設,由兵部考試。
宋代對科舉制度作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制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瓊林苑,故稱瓊林宴。殿試第一名稱榜首,第二、三名稱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後,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宋哲宗時,將進士分為經義、詩賦兩科,分別舉行考試,經義進士以經義定取捨,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試分為州府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稱省試,殿試帶有復雜的性質。宋代在正科之外,還設立恩科。連續考十五場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辦法,賜予本科出身。
7、遼代的科舉制,專為漢人而設。考試分鄉試、府試、省試、殿試幾種。
8、元代科舉考試,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開,重經義而輕詩賦。
9、明清是科舉制度極盛的時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時期。明清科舉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校和科舉更緊密地結合,科舉必由學校,進學校成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清學校有兩種:國學和府、州、縣學。國學是中央一級的學校,府、州、縣學是地方學校。國學初名國子學,後改稱國子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貢生是由府、州、縣學的生員中選貢的,意思是把人才貢獻給皇帝。清代的貢生有六種:歲貢、恩貢、優貢、拔貢、副貢、例貢。前五種算是正途出身,總稱五貢。府、州、縣、衛設立的學校,一般稱為郡縣學,也稱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別稱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員,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鄉試又稱大比,因考試期間定在秋季,故又稱「秋闈」。鄉試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會試在鄉試後一年舉行,考中的稱貢生,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同年舉行,應試者為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錄取分為三甲:一甲取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為鼎甲之首,別稱鼎元;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稱傳臚。進士榜都用黃紙書寫,所以叫做黃甲,一般也稱為金榜,中進士稱為金榜題名。明清的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要求代聖人立言,結構要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這種文體稱為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股文形式死板,嚴重束縛了人們思想。進士、監生、舉人,可以按不同情況授予一定的官職。秀才不能授官,但是可以被聘為長官的幕僚。
3. 歷史考試後的總結
歷史總結不知不覺,考試已經悄然過去,在歷史方面,大家也收獲頗豐。但是版也我在歷史的學習權中存在有一些問題。一、沒有把握好書本。超初大家認為歷史有了提綱,考試就能拿高分。其實不然。書本才是基礎。老師也說回家每天要拿出十分鍾把歷史書讀一讀,看一看,是十分有道理的。二、考試時間來不及。這次考試大家都反應考試時間太倉促,不不及做題。主要是大這有對知識點不夠了解,從而導致速度大不如七年級與八年級。另外,大家要在試場上安排好時間,這樣才能在試場上游刃有餘。三、作業態度不夠認真也是直接導致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我要重視每一次的家庭作業,不能草草了事。我認為能做到以上三點,歷史成績才有可能提高。
4. 考試是誰發明的最早的歷史是那一年
中國是考試的發祥地。作為一個文化早熟型的國家,考試制度的最早淵源可以追述到夏商周時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網路全書》第11版「考試」條說:「在歷史上,最早的考試制度是中國用考試來選拔行政官員的制度(據公元前1115年的記載),以及對已進入仕途的官員的定期考核(據公元前2200年的記載)。」考試一詞由「考」與「試」二字組成,《尚書》中有「試可乃已」、「試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等記載,《大英網路全書》的說法是根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西方學者有關科舉的論著而來,而這些論著的說法又是根據《尚書》的記載而來。
5. 歷史考試
一、列強侵華
戰爭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時間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侵略者 英國 英法聯軍 日本 八國聯軍
經過 火燒圓明園 黃海大戰(鄧世昌)、遼東戰役、威海衛戰役
簽訂
條約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內容 割香港島,賠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關稅協商 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賠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口岸 賠白銀4.5億兩,嚴禁反帝活動,拆毀大沽炮台,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
影響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俄國趁機割占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中國人民的抗爭和自救
1、 農民階級
(1)太平天國運動:①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②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③北伐和西征。④1860年,青浦大戰。⑤1862年慈溪大戰,擊斃華爾。⑥1864年,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2)義和團運動:①性質——反帝愛國運動。②廊坊大捷。③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2、 清政府
(1)1939年,林則徐虎門硝煙,林則徐是民族英雄。
(2) 收復新疆:①阿古柏侵佔新疆。②左宗棠採用「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新疆。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3) 洋務運動:
①目的:「師夷長技」,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國富兵,維護清朝統治。
②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③時間:19世紀60-90年代。
④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如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
⑤後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開平礦務局。
⑥創辦海軍:南洋、北洋、廣東、福建海軍。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
⑦結果: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⑧評價: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沒有達到目的,但是對中國的近代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民族資產階級
(1)維新派——戊戌變法:
①1895年,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②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中外紀聞》)和組織強學會,宣揚維新思想。③百日維新(1898年6月-9月光緒皇帝)
④戊戌變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結果慈禧太後發動戊戌政變,鎮壓了變法運動。
(2)革命派——辛亥革命:
①前期准備:A、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B、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在日本東京成立,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
②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主義(建立民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③經過: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B、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④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民心。⑤結果: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
三、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的斗爭
1、新文化運動
(1)原因: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2)興起的標志:陳獨秀1915年創辦《青年雜志》(《新青年》)。
(3)口號:民主、科學
(4)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5)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6)後期變化:1918年,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宣揚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7)評價: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2、五四愛國運動(1919年5月4日)
(1)原因: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2)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對巴黎「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誓死爭回青島。
(3)經過:①前期:運動的中心在北京,以學生為主體。②後期:運動中心轉到上海,以工人為主體。
(4)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①1924年,國民黨「一大」確定國共兩黨合作。②1924年5月,黃埔軍校在廣州建立。
(2)北伐經過:①時間:1924年7月。②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③主要戰場:湖南、湖北。④主要戰役: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⑤結果:蔣介石叛變革命,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統治。
(3)評價:由於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造成北伐戰爭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以失敗而告終。
四、1921年——1936年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1)共產黨的成立:①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後轉到嘉興南湖),通過黨綱,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②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①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②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秋收起義。
③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3)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①毛澤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朱毛兩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
(4)紅軍長征(1934年-1936年):
①原因:由於博古、李德軍事指揮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②經過:江西、福建出發—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渡過烏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會寧會師(三軍)。
③遵義會議(1935年1月)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五、日本侵華和全民族抗日
1、日本侵華
(1)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製造柳條糊事件,進攻中國東北。
(2)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進攻盧溝橋。
(3) 八一三事變——1937年8月13日,進攻上海。
(4) 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
2、全民族抗日
(1)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蔣介石採取「不抵抗政策」。
(2) 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 七七事變,國民黨二十九路軍英勇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4) 主要戰役:①平型關大捷(太原會戰)——八路軍115師,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②台兒庄戰役(徐州會戰)——李宗仁,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③百團大戰(1940年)——彭德懷,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3、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准備了條件。
4、 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琦投擲兩枚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取得抗戰勝利,台灣回歸祖國。
六、解放戰爭
1、 重慶談判(1945年8月):蔣介石為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邀請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2、 1946年6月,蔣介石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3、 1947年夏,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4、 三大戰役:①1948年9-11月,遼沈戰役,解放東北全境。②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③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戰役,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④三大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消滅。
5、 1949年4月,解放軍百萬雄師過長江,23日解放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府垮台。
七、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①張謇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放鬆對中國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進入了「黃金時代」。③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發展不平衡、落後。
2、 近代交通通訊工具出現,1872年《申報》在上海創辦,1897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
八、科技文化和思想文化
1、 詹天佑——京張鐵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2、 侯德榜——《制鹼》——「侯氏制鹼法」。
3、 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
4、 嚴復——《天演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5、 京師大學堂——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
6、 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
7、 徐悲鴻——《奔馬》
8、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
9、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10、郭沫若——《屈原》
6. 中國考試制度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明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國古代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7. 考試的歷史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通過考試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其它能力,為了保證結果的公平,考場必須要求有很強的紀律約束,並且專門設有主考、監考等監督考試過程,絕對禁止任何作弊行為,否則將要承擔法律和刑事責任。
考試萌發於南北朝時期,考試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後,廢除九品中正制。據史載,開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詔舉「賢良」。應為開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
隋煬帝大業三年四月,詔令文武官員有職事者,可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結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饒」「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驕壯」等10科舉人。進士二科,並以「試策」取士。
唐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來源有二:
一是「生徒」,即當時在中央官學與地方官學上學的在校生。只要他們在學校內考試合格,便可以直接參加朝廷尚書省主持的考試,也稱為省試。
二是「鄉貢」,即不在學校上學的社會知識青年欲參加科舉考試的,可以向所在州、縣官府報考。
報考辦法是:
每年仲冬(農歷十一月),中央官學和州縣學館把通過校內考試合格的「生徒」名單報送至尚書省。「鄉貢」則由各人帶自己的身分材料、履歷證書向所在州、縣報名。
州、縣逐級對他們進行考試。合格者由地方官長史舉行鄉飲酒之禮餞行,然後送至京城長安參加尚書省的省試。無論「生徒」或「鄉貢」,送至尚書省報到後,均須填寫姓名履歷及具保結(有擔保人),由戶部審查後,送考功員外郎考試,自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試於禮部。
禮部命題考試的時間,大約是每年暮春(農歷三月),省試發榜後,合格者再參加吏部復試,吏部發榜後,合格者方可授官。
唐朝廷規定,觸犯過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縣衙門小吏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如將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舉到尚書省應試的,無論是學校的祭酒還是地方官長史,都要受罰。
(7)考試的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秦朝以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依照血緣世襲。到了東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漢朝。提拔民間人才。當時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舉的改良,主要分別是將察舉,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員負責。
但是,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准則僅限於門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材,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舉制的殿試部分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晉以來,採用九品中正,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京和地方擔任高官。
8. 公務員考試的歷史
是鄧小平說的「凡進必考」,是90年代開始公務員考試的,剛開始還不完善,考的不像現在這么行測跟申論的,大概是1999年2000年基本固定下來行測跟申論這么個考試形式的。
9. 歷史考試怎麼考啊!
開卷的話,把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名稱什麼的都寫到書的開頭的空白頁上,在目錄上標出一些重點,書裡面的什麼意義了,影響了都要用筆標出來方便查找。把書大概看一下,熟悉一下。尤其是一些重點,要知道個大概,並且知道在什麼位置。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如果快速的找不到的話就換下一題,但是要對這一題有印象,有可能在找其他題的答案的時候會看到這道題的答案的。開卷考試其他的不怕,就怕時間不夠用,所以,怎麼方便查找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