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類生物

類生物

發布時間: 2020-11-18 21:07:26

生物科學和生物學的區別是什麼

生物本專業的我簡單講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大家對生物肯定是不陌生,對生物專業也是耳熟能詳,但是大家對生物科學和生物學有一種莫名的誤解。

就畢業後就業方向來說。學習生物科學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對口的專業是各生物公司技術研發,而生物學的學生很多都是去了某某生物研究保護中心。

很多專業命名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方向和著重點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在我們選擇考慮的同時,一定要想清楚,搞明白再進行下一步。

或許我的講解,你們還是不甚清楚,但還是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謝謝

Ⅱ 抗生素是由什麼類生物產生的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幹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現臨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養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學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萬種.抗生素分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產生,後者是對天然抗生素進行結構改造獲得的部分合成產品.
1981年我國第四次全國抗生素學術會議指出,近些年來在抗生素的作用對象方面,除了抗菌以外,在抗腫瘤,抗病毒,抗原蟲、寄生蟲和昆蟲等領域也有較快發展.有些抗生素具有抑制某些特異酶的功能,另外一些抗生素則具有其他的生物活性或生理活性的作用.鑒於「抗菌素」早已越出了抗菌范圍,繼續使用抗菌素這一名詞已不能適應專業的進一步發展,也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因此,會議決定將抗菌素正式更名為抗生素.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某些微生物對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抑製作用,把這種現象稱為抗生.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揭示出抗生現象的本質,從某些微生物體內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稱為抗生素,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灰色鏈絲菌產生的鏈黴素都有明顯的抗菌作用.所以人們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對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一類化學物質稱為抗生素.
由於最初發現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對細菌有殺滅作用,所以一度將抗生素稱為抗菌素.但是隨著抗生素的不斷發展,陸續出現了抗病毒、抗衣原體、抗支原體,甚至抗腫瘤的抗生素也紛紛發現並用於臨床,顯然稱為抗菌素就不妥,還是稱為抗生素更符合實際了.抗腫瘤抗生素的出現,說明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除了原先所說的抑制或殺滅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還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或代謝的作用,因此現代抗生素的定義應當為:由某些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細胞增殖的物質叫做抗生素.
細菌「導彈」有望代替抗生素
細菌之間相互拼殺所用的微小蛋白質「導彈」有望在不久的將來代替治療疾病所用的抗生素.研究該項技術的一個美國研究所希望能夠首先在治療動物(如豬和雞)的常見病方面取得突破.同時這個研究所也發現用這種蛋白質「導彈」能夠在食品無菌包裝和保存方面做出突破.由於人體血原對抗生素的反應存在一定的危險,這種物質的使用能夠降低醫學的危險性,且使用後沒有後遺物.抗生素的分類由細菌、黴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物質.自1943年以來,青黴素應用於臨床,現抗生素的種類已達幾千種.在臨床上常用的亦有幾百種.其主要是從微生物的培養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製造.其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β-內醯胺類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的分子結構中含有β-內醯胺環.近年來又有較大發展,如硫酶素類(thienamycins)、單內醯環類(monobactams),β-內醯酶抑制劑(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黴素類(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類: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新黴素、核糖黴素、小諾黴素、阿斯黴素等.
(三)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及強力黴素等.
(四)氯黴素類:包括氯黴素、甲碸黴素等.
(五)大環內脂類:臨床常用的有紅黴素、白黴素、無味紅黴素、乙醯螺旋黴素、麥迪黴素、交沙黴素等、阿奇黴素.
(六)作用於G+細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萬古黴素、桿菌肽等.
(七)作用於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黴素、卷黴素、環絲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黃黴素.
(九)抗腫瘤抗生素:如絲裂黴素、放線菌素D、博萊黴素、阿黴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製作用的抗生素如環孢黴素.
鏈黴素
是從鏈黴菌(灰色鏈絲菌)培養液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抗生素.鏈黴素的硫酸鹽是白色或微黃色的粉末或結晶,易溶於水,比較穩定,對某些桿菌,特別是結核桿菌,具有顯著的抑菌乃至殺菌作用.鏈黴素主要用於治療結核病、鼠疫、百日咳、細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
金黴素
也叫做「氯四環素」,是從金黴菌(金色鏈絲菌)培養液中提取出的一種抗生素.金黴素的鹽酸鹽是金黃色的結晶,味苦,能溶於水中.金黴素主要用於治療對青黴素產生了抗葯性的細菌性感染,以及斑疹傷寒、異型肺炎、沙眼、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滅瘟素
又叫「稻瘟散」、「布拉葉斯」,是一種從放線菌培養液中提取出來的抗生素,用於防治稻瘟病、稻胡麻斑病、水稻菌核病等.但是,番茄、煙草、茄、桑、豆類等植物對滅瘟素較敏感,不能使用.
已知抗生素的作用部位大致有幾種:
(1)抑制細胞壁的形成,如青黴素,主要是抑制細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多氧黴素(一種效果很好的殺真菌劑)主要作用是抑制真攻細胞壁中幾丁質的合成.
(2)影響細胞膜的功能,如多粘菌至少與細胞結合,作用於脂多糖、脂蛋白,因此對革蘭氏陰性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制黴菌素與真菌細胞膜中的類固醇結合,破壞細胞膜的結構.
(3)干擾蛋白質的合成,通過抑制蛋白質生物合成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抗生素較多,如卡那黴素、鏈黴素等.
(4)阻礙核酸的合成,主要通過抑制DNA或RNA的合成,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例如利福黴素、博萊黴素等.

Ⅲ 生物類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有哪些

1.生物景觀類旅遊資源及其類型
生物是地球表面有生命物體的總稱,按其性質可分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據統計,現今被發現、記載並定名的生物體約有2000000種,這使得自然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生物景象.作為旅遊資源的生物景觀,主要是指由動、植物及其相關生存環境所構成的各種過程與現象.
生物景觀以其復雜的形態和由其自身生命節律所表現出的變化性構成了旅遊景觀的實體,是自然旅遊資源中最具特色的類型.
2.生物景觀類旅遊資源的特點
(1)廣泛、多樣性
指生物景觀類旅遊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的廣泛性和多樣性.我國的生物資源極為豐富,其中包括不少特有、獨存和主要分布於我國的珍稀物種.據統計,目前我國有高等植物30 000多種;維管束植物約有27150多種;獨有的樹木50多種,其中銀杏、水松、水杉、金錢松、銀杉被稱為「植物的活化石」.
我國的動物資源也很豐富,有陸棲脊椎動物約2000多種,其中鳥類約有1189種,獸類近500多種,爬行類約有320多種,兩棲類約210多種.世界上有不少陸棲脊椎動物為我國特有或主要產於我國,如丹頂鶴、馬雞、金絲猴、羚羊等.還有一些屬於第四紀冰川後殘留的孑遺種類,如大熊貓、揚子鱷、大鯢、白鰭豚等,都是極為珍貴的物種資源.
(2)生命有機性
自然旅遊資源中的地質、地貌、水文等要素都屬於無機物,由它們構成的風景景觀,也有動、靜的變化,但這種動態變化主要是在內外營力作用下的自然運動過程,是無生命的.而動、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機體,它們的存在給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如青海湖鳥島上的成千上萬只禽鳥,使原本孤寂的荒漠景觀變得熱鬧非凡、生機盎然.
(3)指示性
由於自然地理各要素都處於緊密的相互聯系、相互依賴之中,每個要素的發展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共軛進行的,根據各要素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系,就可用自然環境中的一個環節來確定其餘環節.自然地理各成分中,生物,特別是植物受其他要素的影響反應最靈敏,且具有最大的表現力.如,椰子正常開花結果是熱帶氣候的標志;溫帶草原景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標志.
(4)季節性
季節性是指生物隨季節變化而發生的形態和空間位置變換而形成季節性旅遊景觀的特點.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植物開花,如冬天的梅花、秋天的菊花等.不少植物的葉色也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如銀杏的葉子,春夏季為綠色,秋季為黃色.一些動物的毛色也隨季節而變化.如雷鳥在冬季為了與雪地的顏色保持一致,它的羽毛會退變為白色,作為防禦敵人的保護色.許多動物如候鳥、蝴蝶、馴鹿等,為尋找更好、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會隨季節有規律的遷徙,從而出現生物空間位置隨季節變化的景象.
(5)再生性
再生性是由生物自身的可繁殖性、可馴化性和空間可移動性決定的.人們在生物的可繁殖性基礎上,藉助生物的可馴化性和空間可移動性特徵,在局部改變生態環境條件,運用人工干預的手段將許多動、植物進行馴化、移植、飼養、培育,形成人工生物景觀.如我國通過人力作用保護了瀕危滅絕動物大熊貓和其生存環境,並將它作為珍貴的禮物贈送給許多國家,讓更多人可目睹這一珍貴的「活化石」.
(6)脆弱性
脆弱性是指生物及自然生態系統受脅迫增大且在抗干擾能力上較為脆弱的特點.災害性環境變化,使不少生物死亡甚至物種滅絕.如白堊紀時期的災變環境,使稱霸一時的恐龍滅絕.
二、生物景觀與旅遊
1. 生物是自然景觀的重要構成要素
2.生物是構建人工景觀和優化旅遊環境的軟質材料
3.生物使得旅遊項目更加豐富多彩
一些動、植物可成為某些旅遊地的特色,如我國黃山的「奇松」、峨眉山的彈琴蛙都吸引著旅遊者前來觀賞獵奇.有些旅遊地藉助某種植物開展或舉辦旅遊活動.如斐濟的「紅花節」、荷蘭的「科肯豪夫」花節、加拿大的「楓糖節」、我國大連的「槐花節」、廣東小攬的「菊花會」、深圳和從化的「荔枝節」等.生活形態各不相同的動物經過訓練,可進行驚險有趣的表演,給遊人以歡愉.如「大象之國」泰國,我國深圳的野生動物園.

Ⅳ 生物災害可以分為幾類

生物災害可為三類。

一、動物災害

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利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越來越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進行了一個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口因飢荒而死。

自然界造成動物災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如氣候變化、環境變化使動物的數量、習性發生改變;有動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過強或過弱、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生態失衡。乾旱使蝗災暴發,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老鼠缺少天敵過度繁殖,猖獗肆虐,不僅吞噬糧食,傳染多種疾病,而且毀壞各種設施;氣候環境變化發生森林病蟲害,使成千上萬畝林木毀滅,其損失遠遠大於森林火災……

但更多的原因還在於人類自身。比如對許多動物的亂捕亂殺、森林的亂砍濫伐、草原的開墾、圍湖造田等破壞了動物的食物鏈,毀壞了生物的多樣性;又如過量使用化學農葯,造成水域、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並且引起物種變異及抗葯性。比如殺蟲劑DDT的濫用,使之從誕生之初的一支殺蟲利劍很快變成對蚊蟲毫無作用且對人體有副作用的廢葯而被淘汰。

還有,盲目引進物種,造成外來物種侵入,引發動物異地泛濫。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將24隻歐洲穴兔帶到缺乏天敵的澳大利亞,以至於過度繁殖形成災害。另外,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曾發動一次「除四害」運動,其中將麻雀列為害鳥進行剿滅,這對隨後發生的一系列蟲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植物災害

說到植物災害,許多人就會想到豚草、葛藤、假高粱、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水葫蘆等一系列植物泛濫成災,禍害農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惡性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繁殖迅速,有的還具有毒性。它們搶奪其他農作物的養分,致其死亡。在熱帶和亞熱帶一些地區,每年由於惡性雜草成災引起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達50%之多。

還有些植物雖未泛濫生長,但其毒性極強,導致許多人及食草動物誤食而命喪黃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致癮性物質被上億人吸食受毒害而難以解脫,煙草、古柯、大麻、罌粟即是這類植物。

因此,植物災害真的不容忽視,但究其原因,主要還在人類自己。每種植物都有自身生長的地域和環境,它們的繁殖或它們所具有的毒性都是適應自然或自我保護而形成的。它們受著自然條件的約束和限制。當人們無意或有意將某種植物引入另一種環境,它們就可能像打開潘多拉盒子的魔怪,失去約束,失去天敵,恣意妄為,在異地形成災害,現在人們已高度警惕的外來物種的入侵。我國近幾年已發現有400多種外來植物形成大小不一的災害。就拿對於全世界都嚴加防範的各種毒品來說,其中許多確實是由一些植物製成的,但那也怨不得這些植物,它們原本是很有益的植物,製成毒品純粹是人類自己禍害自己。

三、微生物災害

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據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可怕的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從人類誕生之時起人們就開始與各種疾病作斗爭,人們運用各種葯物或其他手段殺滅病原體,阻斷傳染病的傳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病原體也在不停地變幻嘴臉,在適應了舊的葯物之後,以更加凶惡的面目卷土重來。幾乎每年暴發的流感便是如此。這種病毒使得人們生產的新疫苗總是落後於它的變異。另外,一些新的病原體又不斷給人們帶來從未見過的傳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驚的「非典」疫情曾給中國人帶來極大的恐懼,人們至今還未完全解開這一可怕瘟疫的謎團。如今原有的200多種傳染病雖然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療,可它們在一些局部地區還不時爆發,如霍亂、結核病、登革熱、瘧疾等還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還有一些疾病,人們至今還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

除了對人的直接傷害外,一些病原還會對畜禽及其他動物造成疾病和死亡,間接地給人類造成傷害。曾令歐洲人恐懼的瘋牛病、被恐怖分子當做武器的炭疽菌,以及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狂犬病等流行起來,致死率極高,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其中一些畜禽疾病還能感染給人,置人死地。禽流感病毒中H5N1型及其亞型變種就是目前全世界都緊急防範的最危險的病毒。一些科學家預測,這種病毒一旦在人群中傳播流行,很有可能造成如同1918年全球西班牙流感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對於生物災害人們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畢竟生物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類的生存還必須依賴各種生物。過去我們一直說「人定勝天」,要說戰勝生物災害,不如說增其利,避其災,或者說,以科學的認識、科學的手段減低或盡量避免生物活動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給人類提供了許多嶄新的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葯物和方法。人們也已從各種生物災害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Ⅳ 原核生物到底包括哪些 三大類生物到底是哪三大類謝謝

原核生物復是由原核細胞組成制的生物,包括藍細菌、細菌、放線菌、螺旋體、支原體。
按照形態結構可將生物分為動物(此類生物在運動過程中,身體可以自由移動)、植物(此類生物可以運動但身體移動的范圍小,只能作向性運動和感性運動)、微生物(身體結構微小,必須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
按生活環境可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陸生生物生活在陸地,他的生活習性與陸生生活相適應離開陸地就無法生存;水生生物的生活習性適應水中生活,離開水就無法生存.

Ⅵ 生物災害的類型有哪些

動物災害

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厲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顯得更加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等進行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因飢荒而死。

植物災害

說到植物災害,許多人就會想到豚草、葛藤、假高梁、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水葫蘆等等一系列泛濫成災,禍害農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惡性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繁殖迅猛,有的還有毒性。它們搶奪其他農作物的養分,致其死亡。在熱帶和亞熱帶一些地區,每年由於惡性雜草成災引起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達50%之多。

還有些植物雖不泛濫生長,但其毒性極強,讓許多人及食草動物誤食而命喪黃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致癮性物質被上億人吸食受毒害而難以解脫,煙草、古柯、大麻、罌栗即是這類植物。

微生物災害

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又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Ⅶ 什麼是阿托品和阿托品類生物

阿托品(atropine)是從植物顛茄、洋金花或莨菪等提出的生物鹼,也可人工合成。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左旋莨菪鹼很不穩定;在提取過程中經化學處理得到穩定的消旋莨菪鹼,即阿托品,其硫酸鹽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是第3號搶救葯。臨床上的用途主要是:(1)搶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兒0.03~0.05mg/kg,靜注,每15~30分鍾1次,2~3次後如情況不見好轉可逐漸增加用量,至情況好轉後即減量或停葯。 (2)治療銻劑引起的阿-斯綜合征:發現嚴重心律紊亂時,立即靜注1~2mg(用5%~25%葡萄糖液10~20ml稀釋),同時肌注或皮下注射1mg,15~30分鍾後再靜注1mg。如病人無發作,可根據心律及心率情況改為每3~4小時皮下注射或肌注1mg,48小時後如不再發作,可逐漸減量,最後停葯。 (3)治有機磷農葯中毒:①與解磷定等合用時:對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鍾1次;對嚴重中毒,每次靜注1~2mg,隔15~30分鍾一次,至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並改用皮注。②單用時:對輕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120分鍾1次;對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1~2mg,隔15~30分鍾1次;對重度中毒,即刻靜注2~5mg,以後每次1~2mg,隔15~30分鍾1次,根據病情逐漸減量和延長間隔時間。 (4)緩解內臟絞痛:包括胃腸痙攣引起的疼痛、腎絞痛、膽絞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每次皮下注射0.5mg。 (5)用為麻醉前給葯:皮下注射0.5mg,可減少麻醉過程中支氣管粘液分泌,預防術後引起肺炎,並可消除嗎啡對呼吸的抑制。 (6)用於眼科:可使瞳孔放大,調節功能麻痹,用於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用1%~3%眼葯水滴眼或眼膏塗眼。滴時按住內眥部,以免流入鼻腔吸收中毒。 抗M-膽鹼葯。①用於胃腸道功能紊亂,有解痙作用,對膽絞痛、腎絞痛效果不穩定;②用於急性微循環障礙,治療嚴重心動過緩,暈厥合並頸動脈竇反射亢進以及Ⅰ度房室傳導阻滯;③作為解毒劑,可用於銻劑中毒引起的阿-斯綜合征、有機磷中毒以及急性毒蕈中毒;④用於麻醉前以抑制腺體分泌,特別是呼吸道粘液分泌;⑤可減輕帕金森症患者強直及震顫症狀,並能控制其流涎及出汗過多;⑥眼科用於散瞳,並對虹膜睫狀體炎有消炎止痛之效。

Ⅷ 生物葯品有哪些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類葯物

天然氨基酸和氨基酸混合物及衍生物。蛋氨酸可防治肝炎、肝壞死和脂肪肝,谷氨酸可用於防治肝昏迷、神經衰弱和癲癇。5-羥色氨酸。

2、多肽和蛋白質類葯物

化學本質性同,分子量有差異。蛋白質類葯物:血清白蛋白、丙種球蛋白、胰島素;多肽類葯物:催產素、胰高血糖素。

3、酶和輔酶類葯物

酶類葯物按功能分為: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麥芽澱粉酶)、消炎酶(溶菌酶、胰蛋白酶)、心血管疾病治療酶(激肽釋放酶擴張血管降血壓)等。輔酶類葯物在酶促反應中傳遞氫、電子和基團的作用,輔酶葯物已廣泛用於肝病和冠心病的治療。

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類葯物

DNA可用於治療精神遲緩、虛弱和抗輻射,RNA用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輔助治療,多聚核苷酸是干擾素的誘導劑。

5、糖類葯物

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抗腫瘤、增強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8)類生物擴展閱讀

葯物來源

正常機體之所以能保持健康狀態,具有抵禦和自我戰勝疾病的能力,正是由於生物體內部不斷產生各種與生物體代謝緊密相關的調控物質,如蛋白質、酶、核酸、激素、抗體、細胞因子等,通過它們的調節作用使生物體維持正常的機能。根據這一特點,可以從生物體內提取這些物質作為葯。

生物葯物的原料來源:

天然的生物材料:人體、動植物、微生物和各種海洋生物。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有目的人工製得的生物原料成為當前生物制葯原料的重要來源,如用基因工程技術製得的微生物或細胞。

Ⅸ 生物武器的種類有哪些

生物武器按性質分類可分為:細菌包括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
亂弧菌、馬鼻疽桿菌、野兔熱桿菌、布魯氏桿菌、軍團桿菌等.
病毒包括黃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天花病毒、森林腦炎
病毒、登革病毒、拉沙熱病毒、裂谷熱病毒等.
立克次體如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和q熱立克次體等.
衣原體如鳥疫(鸚鵡熱)衣原體等.
毒素如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
真菌如球孢子菌、組織胞漿菌等.
如按毒害作用大小劃分,生物武器又可分為致死性戰劑和失能性
戰劑.按有無傳染性劃分,它又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戰劑.

Ⅹ 什麼是「奧特瓦」類生物

船員口中的奧特瓦類是類似水蛭的一種生物,它們生活在深海,靠吸血為生。這是種長相怪異,身型巨大的生物。
是在大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生活在中國南海的深海大峽谷等地,是一種蠕蟲,學名是OTTOIA,但是體長只有2cm~16cm 。這種蟲是在連哺乳動物都沒出現的時代的最早海洋皇者之一。

熱點內容
音元教育 發布:2025-01-16 00:11:59 瀏覽:665
副使失物文言文翻譯 發布:2025-01-15 23:35:05 瀏覽:928
宜昌天氣歷史 發布:2025-01-15 23:03:58 瀏覽:170
學樂雲教學家庭版 發布:2025-01-15 22:53:01 瀏覽:469
簡單的舞蹈視頻教學 發布:2025-01-15 22:34:43 瀏覽:895
高二語文尖子生輔導 發布:2025-01-15 22:21:25 瀏覽:711
丹丹人文英語 發布:2025-01-15 22:20:42 瀏覽:465
90厘米是多少尺 發布:2025-01-15 20:59:07 瀏覽:461
怎樣說英語 發布:2025-01-15 20:42:21 瀏覽:276
益寧生物 發布:2025-01-15 20:34:58 瀏覽:264